APP下载

《钻井机械》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几点感悟

2022-12-06胡霞于化龙林宁伍林

智库时代 2022年38期
关键词:钻井专业课机械

胡霞 于化龙 林宁 伍林

(1.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3.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钻井机械》作为钻井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科学、系统地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恰到好处地融合思政元素,有意识地开展理论知识传播,世界观、价值观引导,精神塑造等教学内容,达到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专业课教师需要从主观上认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钻井机械》“课程思政”的建设,首先《钻井机械》任课教师要认可“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目前,在《钻井机械》课程教学的教师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观点:1.有部分《钻井机械》老师认为,每节专业课内容多,专业性强,没法和思政教育融合为一体。硬要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融合,会导致专业课内容无法完成,或者讲课内容之间衔接不连贯,或者思政教育喧宾夺主的局面。2.有部分《钻井机械》专业课老师认为《钻井机械》是一门传授钻井机械设备专业知识的课程,与思想教育课程是两码事。思政教育应该由思政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完成。将课堂立德育人功能全部推卸给思政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3.部分专业课老师觉得只要专业课知识的教授非常专业和擅长就可以,努力不去花精力提高知识的广度,对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做得不够全面。不能不说这些错误的思想将会成为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道路上“思想障碍”。

首先,教师应从主观上认可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师的首要学术责任是育人,而课程教学和课堂讲授则是育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3]。教师在组织《钻井机械》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个整体,将“育人”作为授课的最终目的,并将这种理念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目前,对于课程思政,老师们更多地注重在形式上将思政元素嵌入式填充进专业课教学实践,而对于思政育人的内容上缺乏深思熟虑。在进行《钻井机械》课程实践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既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用自身的实际言行,开展扎实的基础性教学工作,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学习观,从而做到敬畏教师、敬畏课堂、敬畏学习。教师需要主动利用优质在线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在课上和课后与学生加强互动,及时发现其学习瓶颈,分享其学习感悟,解决其学习困惑,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新找回学生对课程和课堂的关注[4]。

二、建设《钻井机械》“课程思政”团队

《钻井机械》作为钻井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重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发挥专业课的思政育人以及价值观引导等功能,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相统一,给《钻井机械》“课程思政”建设树魂。

《钻井机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得如何,与教师团队的建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挖掘《钻井机械》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同上《钻井机械》课程的教师组成了“课程思政”团队,并邀请思政课程老师加入《钻井机械》“课程思政”团队,通过不同学科教师间交叉的思想碰撞、交流总结,挖掘《钻井机械》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点,填充合适的思政元素,并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在授课时将思政教育内容与《钻井机械》专业知识结合得更加流畅自然。

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指出一点,建设好《钻井机械》“课程思政”的前提是不能以削弱《钻井机械》专业知识的讲授为代价,也不能简单地用“课程思政”取代思政课程教育,而是要从更深、更高的层次上进一步深化《钻井机械》思政课程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之间,必须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确定谁占主导地位和谁处于从属地位问题。当然,思政课程的这个主导地位不是说要去主导其他课程,而是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凸显出思政课程的核心地位[5]。而《钻井机械》“课程思政”的主导地位还是专业课知识的讲解,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对《钻井机械》专业课教师团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虽然每一位《钻井机械》教师都很认真地落实“课程思政”,但是每位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对《钻井机械》课程团队的每一位教师进行思政理论指导,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6][7][8]。作为《钻井机械》专业课教师应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对于把握正确的《钻井机械》“课程思政”观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肯定能起到积极作用。《钻井机械》专业课教师,在进行《钻井机械》“课程思政”教育时,不能让“课程思政”教学流于形式,都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防止某些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误导。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钻井机械》专业课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讲授《钻井机械》课程时,让学生不仅学习到钻井专业知识,同时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具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以为了提升《钻井机械》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适当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6][8][9]。另外,我们要利用好每次“课程思政”培训会议,党组织的政治学习,不断强化《钻井机械》团队教师的思政意识。

四、有计划地安排《钻井机械》专业课教师、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研修

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前往各地石油机械相关专业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研修,要让《钻井机械》专业教师和学生走进红色课堂,了解我国石油钻井机械的发展历程,近距离感悟石油人的英雄事迹,提高《钻井机械》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进一步坚定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理想信念教学和增加“课程思政”素材。充分利用好克拉玛依石油城的先天优势条件,开展参观克拉玛依黑油山公园,参观克拉玛依一号井遗址、克拉玛依百里油田观景台等活动,首先让《钻井机械》老师了解中国石油勘探历程,石油钻井机械的发展过程,了解克拉玛依油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勘探的第一个大油田,改变了一直以来我国作为贫油国的大国形象;其次,教师可以在课程安排的计划中安排适当课时,组织学生参观克拉玛依黑油山公园,参观克拉玛依一号井、克拉玛依百里油田观景台等遗址,开展认知实践课。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课外云参观活动,解决由于疫情和经费等原因,导致教师和学生无法开展的实地实践活动的问题。补充学生的课外活动空白,丰富教师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另外,可以了解老一辈石油人的艰苦奋斗历程,比如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留下的“铁人精神”,为我国进行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宝贵精神财富,激励鼓舞着一代代石油人“爱国、敬业、求实、奉献”,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不断“加油”。从而不断涌现出以王启民为代表的“第二代铁人”、以李新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铁人”,以及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石油人。

五、积极寻找校外专业人力资源助力“思政建设”

学院可以聘请钻井机械行业先进模范人物、知名专家、大国工匠等作为客座教师,吸引具备钻井机械专业“思政元素”的感动中国人物加入思政元素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兼职教师聘请制度,将思政人物固定下来,形成长久可持续运行的机制。

另外,《钻井机械》这门课程在讲解机械操作、故障诊断等内容时,可以聘请现场有经验的专家串讲,或者请相关知识点专业教师进行混合教学,让学生感受教师治学严谨,对学术教学的敬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六、加强《钻井机械》“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完善教材体系内思政教材的补充

课程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依据,因此要加强《钻井机械》“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本课程选用石油工业出版社的规划教材《钻井机械》,但目前出版的《钻井机械》教材大部分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对于思政元素考虑则较少。因此需要教师团队充分挖掘蕴含在相关专业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除《钻井机械》教材外,将石油工业出版社的《弘扬石油精神学习读本》和《石油精神——文献石油70 年》、中国石化出版社《石油精神读本》《马克思基本原理》《课程思政视域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程思政案例选编》等书籍列入教师思政内容参考书目,在专业课程内容中发掘思政结合点,使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让思政教育在具体的实例中得以升华。

另外,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深化教材改革,积极编写活页式《钻井机械》“课程思政”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钻井机械》课程教育中,夯实产业人才培养基础,开展职业体验。

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夯实产业人才培养基础。举办技能大赛,把工匠精神刻入职业院校学生心中。

七、面向未来的“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

“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就是既要让学生求得真学问、掌握真本领,又要让学生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勇担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0]。根据专业特色,梳理《钻井机械》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明确课程思政总要求并使之进入课程标准,形成一套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修订《钻井机械》课程的教学大纲,加入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另外对每个章节的思政元素教学进行提炼,形成较为规范系统的教学文件。

八、创新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步伐

教学模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效果,因此《钻井机械》的课程安排上要不断更新,紧跟钻井机械新科技、新技术动向,时刻紧跟前沿,根据钻井现场实际需要,为学生传授最新的设备信息、最前沿的技术研究。

另外,通过编写活页式《钻井机械》“课程思政”教材,进行在线共享课程建设,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比如:模块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方法对非专业思政课程教师提出了专业课程外的要求,需要《钻井机械》“课程思政”课程团队教师不断研究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目标。

九、总结

《钻井机械》“课程思政”建设一是要从施教者抓起,加强对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与考核;二是要在《钻井机械》专业课程的设计与教案编写的过程中渗透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原则;三是《钻井机械》教师应加强与思政教师的交流,协同育人,各类课程教学应齐头并进;四是要注重循序渐进,育人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运用网络平台、校园文化资源与专业典型案例,达到虚拟环境育人、现实环境育人与榜样学习育人三方面的效果,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德育元素涵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而可以丰富“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促进“课程思政”全方位、深层次地育人。

【相关链接】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Karam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文兼备的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学校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新疆石油石化职教园区理事长单位。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石油工业部乌鲁木齐石油学校始建于1956 年。2000 年,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改名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2017 年8 月,学院入选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猜你喜欢

钻井专业课机械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浅析钻井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
调试机械臂
简单机械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按摩机械臂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振华重工研制国内首个钻井VFD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