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2022-12-06张晶晶徐明

智库时代 2022年38期
关键词:立体化建筑学以学生为中心

张晶晶 徐明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房屋建筑学课程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建筑领域基础知识,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房屋建造能力。从目前多数高校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实践情况看,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理论教学占比过大,未能与实践相互结合;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解决问题能力明显薄弱。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房屋建筑建设也更为创新,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并灵活掌握各类专业知识。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满足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构建出新型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现代社会要求新型人才具有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发生明显变化,需要做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只有具备这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而高校作为人才培育重要阵地,应当围绕这四种最为基本的学习能力进行科学设计、重新组织,最终培养出会学习且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需求,应当积极构建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落实培养创新人才目标。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符合高校教育实际需求

高校教育作为我国高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开展教育教学中,应当借助系统化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基础理论以及基本知识,熟知并运用本专业必要基本技能、方法、知识,最终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日后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但以往高校学科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将主要目标集中在知识学习上,较为注重结论,不利于高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构建,注重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教学效果,创新性,因此,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下的高校教育需求[1]。

(三)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1.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学习意识

传统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多数以“独角戏”方式讲解内容,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体意识,难以提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但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可以结合房屋建筑学科实际内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在空间上促使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构建多种互动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融合多种形式,比如一些网络资源、实践活动资源等等,丰富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增强了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吸引力、亲和力,进而进一步增强学生主体学习意识。

2.有助于增进师生沟通有效性

传统房屋建筑学课程多以课表为依据,在固定时间、场地进行教学,多数都是面对面进行师生沟通,这种沟通方式虽然较为直接,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致使沟通时间也受到限制。而房屋建筑学课程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大班授课,人数较多,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很难控制课堂秩序,影响沟通效果[2]。而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师生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沟通空间,通过线上、线下,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最大程度上丰富师生沟通方式,有效弥补了课堂交流不足,通过充足的沟通,为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提供了极大帮助。

3.构建更为科学的课程考评方法

以往高校房屋建筑学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包含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调查报告、期末论文等形式。但这些考核形式、内容都较为单一,同时,考核也仅仅停留在结果性考核层面,并未重视过程性考核,很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但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优势,进行线上统计,比如章节测验、访问次数、讨论、作业和考试等权重,借助这种方式考核更加客观,也较为科学合理[3]。而涉及到房屋建筑课程实践部分,可以综合考量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房屋建筑学课程考核评价科学性,增强说服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思路

在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后,应当从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入手,应当从空间上,构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深化探究式思维教学模式;而在方法上,需要积极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凸显出“以学生为中心”,使得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更能满足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通过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满足高校教育实际需求,促使学科教学效果得以全面提升,为此,下文主要从线上课程注重互动、线下课堂教学更加专题系统、实践教学凸显情境化全员化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为后文高校房屋建筑学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线上课程注重互动

“互联网+”时代,高校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当前推进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系统,引导学生讨论,在线问答,也可以利用弹幕等功能与学生互动,为获取实际教学效果,也可进行线上调查反馈,诸多方式的运用进一步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房屋建筑相关网络课程后,可以利用平台大数据,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实际学习进程、学习效果,可以通过线上学生操作痕迹观察学生学习动态,而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优化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指导[4]。

(二)线下课堂教学更加专题系统

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需要明确的是,课堂教学依然是房屋建筑学课程实施的“主体”,而实践与网络两部分教学作为辅助。主要是因为课堂上直接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个性化成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其作用更为明显。而线上教学虽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优势,但网络学习毕竟多以碎片化学习为主,在知识链接上存在一定不足。所以,线上教学部分仍需要和系统的线下课堂讲授之间建立密切链接,进而更好地保证房屋建筑学教学整体质量。对此,教师需要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各个过程,避免二者内容上的重复。从当前多数高校实践情况看,主要就是依据学情,全面整合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重新组成教学专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离原有教材大纲,而是必须紧紧围绕房屋建筑学课程教材的重点选择专题内容[5]。

(三)实践教学凸显情境化全员化

高校房屋建筑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学内容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除了课堂内可以进行实践教学,也可以有效延伸到课外,这就需要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具体要求,与行业实际岗位工作需求等情况,促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以端正的职业态度,将知识学以致用。但考虑到房屋建筑本身内容,若涉及到校外实践,因经费、时间、地理位置、安全等因素影响,仍是目前高校房屋建筑学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短板[6]。针对此,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借助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VR 技术,构建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虚拟空间情境化体验,进而更好地拓展课程实践教学空间。

三、构建高校房屋建筑学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注重教学互动性,提高教学针对性

基于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高校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信息技术的引进,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助力创造情景式教学环境。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借助当前广泛应用的网络教学第三方平台,比如蓝墨云班课、超星尔雅学习通、雨课堂、爱课程、网易云课堂等,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科学选择,而后有效运用相关教学资源,创新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较为复杂、系统性较强,学生如果只是单凭网络课程,很难全面掌握理论性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借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将网络课程所学知识整理、串联起来[7]。此外,为进一步增强教学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专题化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中的交流、讨论、章节练习、测试、问卷调查等互动环节优势,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房屋建筑学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后总结出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通过课堂教学加以解决。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以往教学方法,如探究教学、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等,结合房屋建筑实际教学内容加以融合,借此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有效调动学生探究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专业知识,进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多种方式方法作用下,使得专业理论知识更加丰富、鲜活。

(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升网络课程个性化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是统一购买网络平台,或者与第三方平台建立长期合作,以此来满足专业网络课程教学需求。此种方式确实可以解决高校专业技术问题,但非常容易出现高校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相似度高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课程学习体验感,逐渐失去新鲜感,对学生线上学习自主性以及专业课实际教学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对此,必须加强高校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技术教师队伍,服务于房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高校也可以积极与同类型兄弟院校建立合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保证线上教学得到充足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促使教师自身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于网络课程的建设,高校需要注意,改变以往精品课程网站静态化展现教学资源弊端,应当设置专门的网络课程管理教师,加强网络资源的管理,做到及时更新、优化、推送,实现动态化管理网络课程。

(三)科学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层次性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其充分和理论教学有效衔接,保证实践教学能够合理安排。在具体实践中,应当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

首先,高校应当借助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更加直观、能够从中获得体验的课堂实践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当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了解,增进行业最前沿知识的把握,提高专业技能,达到学以致用;其次,为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高校应当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打造与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且学生乐于参与的社团主题活动,如“我是房屋设计小能手”“建筑构思”等等;再次,高校在实际开展实践教学中,应当尝试着探索虚拟实践教学方法,依托网络构建网络虚拟实践教学模式。比如,借助VR 技术,实现虚拟空间情境化体验,让学生感受房建现场;或者借助网络平台,设置专业的实践教学展示模块,向广大学生发布实践要求,并将优秀的实践作品展现出来,为大家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对房屋建筑学领域各类知识的深刻认知。

(四)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突出强调了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对此,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也应当注重过程化考核,关注学生学习发展性、形成性,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三维立体化教学下的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必须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固有思想,逐步构建更为多元化、立体化的考评体系。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确保考核评价思想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凸显出以房屋建筑学专业学生日后发展以及当前房建市场社会需要为价值取向。其次,必须保证考核评价内容的层次性、多元性,控制好理论与实践考核比例,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避免学生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除此之外,学校层面也需要科学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平时考核的量化细则、衡量好权重,重视学生日常课程学习具体表现,如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率,还要注重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情况、日常行为表现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时代在发展,人才需求也日益变化,本文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探索,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日后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应当注重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帮助学生明确每个阶段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继续丰富网络课程资源,依照房屋建筑学课程不同学习阶段需求,随时更新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

猜你喜欢

立体化建筑学以学生为中心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经管类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关键要点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