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及培养的研究进展

2022-12-06薛佳丽芦鸿雁蒋希芮张晓娜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呼吸科治疗师专科

余 芳,薛佳丽,芦鸿雁,蒋希芮,张晓娜,赵 杰

(1.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4)

我国城乡居民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两周诊治率、患病率及住院病例数为全国第一[1],疾病负担在各系统疾病中居第3 位[2],且存在高发病率、高住院病例数及高死亡率等特征[3]。王辰院士指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仍是我国慢性病管理的短板,补齐短板至关重要[4]。研究表明,全程护理管理可有效缓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生活质量[5]。呼吸科护士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提高其疾病管理能力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强调提升护士专业水平与整体素质[6]。基于能力的教育是最常用的培训模式,护士能力的根本体现在核心能力上,而核心能力又在创造优质护理服务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7]。国外已形成基于核心能力的呼吸治疗师培养模式,解决了将能力转化为临床实践的问题[8]。国内针对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及培养效果也做了相应研究,为呼吸科护士培训及评价提供了参照依据[9-11]。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制订整合型呼吸科护士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1 核心能力与护士核心能力

1.1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最早由学者Prahalad 和Hamel提出,即建立于特定专业知识、技术的基础之上,要求在工作领域突出个人是否具备胜任特定环境的相应知识、态度、技巧及个性特征[12]。

1.2 护士核心能力

20 世纪80 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行针对护士能力的研究。1998 年,美国护理学院学会指出,护士核心能力包括评估、交流、评判性思维及技术能力[13]。2003 年,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第一次明确了护士核心能力的定义,指出护士核心能力是指熟悉基本专业技能之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并善于对多发病病情的监测及用药反应的观察,对紧急或危重患者实施紧急处置和协助抢救[14]。

2 护士核心能力框架

国际护士会于2003 年确定了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分为专业、伦理和法律,护士业务和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3 个版块,包括学科专业发展、基础护理原则、伦理、法律、领导能力与管理、社会责任感、服务质量提升和继续教育8 个要素[15]。此框架为后续核心能力评价工具的研制奠定了良好基础。2006 年,我国台湾学者刘明等[16]提出,护士核心能力包括技能、相关知识和态度。2013 年,我国学者吴凤琼等[17]借鉴国内其他学者[16,18]的研究,探索了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认为呼吸科护士应具备临床护理、人际沟通、管理、学习、教学、科研等核心能力。确立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对于呼吸科护士培训内容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针对性地提高护士专业能力水平。

3 呼吸科护士角色定位

爱尔兰的一项定性研究指出,呼吸专科护士扮演临床专家、倡导者、教师、长期合作者、顾问以及健康促进者等角色,认为实践者、倡导者和教师角色的作用优先于其他角色[19],体现了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荷兰学者Vrijhoef等[20]比较了由呼吸科医生和护士主导的门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管理质量,结果证明,由呼吸科护士负责门诊稳定期COPD 患者的管理工作是合理的。国内学者陈静等[21]认为,在哮喘患者管理中,护士既是医生的重要协作者、是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开发哮喘患者管理方法的创新型人才,应加强培训,按照哮喘患者管理需求,积极开展呼吸专科护士培训。于洋等[22]指出,呼吸内镜专科护士不仅是护理者,而且是管理者、研究者、教育者、维护者、协调者、改革者等,提示呼吸内镜专科护士应该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与护理理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角色需要。

4 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

国外呼吸护理的新兴专业方向是呼吸治疗师。美国呼吸护理协会和呼吸护理认证委员会指出,呼吸治疗师是经过培训,有资质、有执照的呼吸护理从业者[23-24]。Alismail 等[8]研究表明,研究生学历的呼吸治疗师应具备以下核心能力:呼吸系统护理基础知识、人际交往和交流协作能力、专业精神、基于系统的实践和跨专业实践能力。Cullen[25]认为在多变的医疗环境下,呼吸治疗师将运用知识能力、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行为、价值观和技术技能融合是必要的。近年来,国内医院呼吸科开始成立感染与危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支气管哮喘等专科,对护士核心能力也有不同要求。戚新玲等[26]强调,哮喘专科门诊护士应具备沟通、观察及应急能力,此外,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李春燕等[27]认为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应具备危重患者护理评估、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制订护理计划、沟通协作、应急等能力及临床护理思维。王汇等[28]对呼吸内镜专科护士培养体系展开研究,提出从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理论基础、沟通协调、专业发展4 方面培养呼吸内镜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确立,有助于护士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4.2 评价工具

Lenburg 模型是护士核心能力评估的重要工具,可以同时满足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的不同需求,有整体、综合、灵活的特性,评价结果有助于提高护士协调和组织、评估和干预等8 个领域的能力[29]。罗艳等[30]对呼吸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指标进行研究,编制了护士自评式问卷,检验了指标的信效度,评价指标总体Cronbach's α 系数为0.960,总体内容效度指数为0.970。李平东等[31]进行了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王卉[32]运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研究呼吸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呼吸康复护理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评估工具。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逐步完善,但各研究均未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践研究,其实效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5 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

核心能力不同于先天的个体特质,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的。相关研究显示[11,33-34],我国呼吸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在专科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培训需求,需通过系统培训提高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

5.1 培养内容

Ayuk 等[35]研究表明,为期一天的肺活量测定培训显著提高了护士肺活量测定知识水平,培训内容包括与肺活量测定相关的肺解剖和力学理论、测定设备的类型、适应证和禁忌证、测定结果的解释等。张义静等[36]研制了包括床边查看、床边操作考核、护士站查看资料并提问等主要内容的专科个案追踪流程图,并依据流程图内容对呼吸科护士进行培训,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临床工作能力。严明红等[37]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胜任力模型,从自我认知、从业动机、隐性特征、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5 方面进行的培训可提高呼吸内科护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田家利等[38]对呼吸科护士进行了呼吸慢性病管理培训,理论学习1 周、实践学习6 个月,培训内容含专科知识、患者管理实践、慢病管理实践、科研能力培养等。柯斓等[39]通过呼吸危重症相关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环节对新入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提升了护士理论和技能水平,而且提高了其抢救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

5.2 培养方式

Hess[40]强调循证原则对呼吸科护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其会影响21 世纪呼吸治疗师的培训和教育方式。美国学者Policicchio 等[41]利用国家呼吸训练中心和密歇根大学开发的护士哮喘护理教育计划,对呼吸科护士进行基于循证原则的继续教育,提高了护士病情观察和沟通协调能力,鼓励护士在哮喘管理中发挥领导作用,将新技能从哮喘管理扩展到其他慢性病管理。Zamjahn 等[42]研究发现,跨专业教育(IPE)可以提高护士在医疗、安全转移患者以及转移期间安全处理患者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水平。Kester 等[43]对呼吸治疗师的继续教育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针对呼吸治疗师单独或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互动研讨会比讲座效果更好。国内学者梁秀兼等[44]对呼吸科护士进行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及考核,并运用柯氏评估模型分析培训效果,认为该方式对提升护士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医护合作应急培训及演练可以提高呼吸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应急理论和急救技能水平,培养团队合作能力[45]。另外,岗位分层培养、分阶段规范化培养、护理部规范化培养与导师制带教相结合的联合交叉培养可提高呼吸科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46-48]。

6 结语

随着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升高以及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专科护士成为提升疾病管理质量的保证。已有学者对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做了初步探索,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核心能力评价方面:未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需要进一步探究,以保证其实效性;(2)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目前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倾向于院内患者护理能力,对疾病全过程管理能力的培养尚需进一步探讨,且培训内容分散,培训时间数天至数月不等,存在课时与培训内容不匹配的情况,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课程设计。相比之下,国外更关注循证原则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运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借鉴国外呼吸科护士培训经验,将循证教学纳入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探索科学、规范、系统的整合型培养方案,促使呼吸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日臻成熟,推动我国护理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呼吸科治疗师专科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在呼吸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呼吸科肺栓塞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失眠男女]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