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针交叉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2022-12-06刘斌周雪莹刘沿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面神经面瘫交叉

刘斌 周雪莹 刘沿君

·临床研究·

十针交叉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刘斌*1周雪莹1刘沿君2

(1. 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南充 637000;2. 南充市中医医院 推拿科,四川 南充 637000)

:观察“十针交叉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将研究者所在医院针灸门诊2021年03月至2021年08月6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十针交叉透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治疗,均治疗两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价分级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经过两个疗程治疗,两组疗法均改善了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功能障碍 ( P<0. 05) ,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5) 。“十针交叉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见效快,临床效果较好。

周围性面瘫;透刺法;临床观察

周围性面瘫多见于单侧,是因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以患侧眼裂变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亦称贝尔麻痹,是神经内科、针灸康复科常见疾病,往往影响患者容貌和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困扰。本病属中医学“面瘫”范畴,又称“口僻”、“口眼㖞斜”。本组研究收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研究“十针交叉透刺法”与常规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疗效方面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03月至2021年08月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和南充市中医医院(大南街院)期间周围性面瘫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此研究已经过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 (1) 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者; (2) 首次发病者; (3) 病程在10天以内者; (4) 一侧面肌麻痹者; (5)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1) 周围性面瘫继发于其他疾病者,或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等原发性疾病者和精神病患者;(2) 面肌痉挛患者;(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4) 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观察者;(5)不能坚持治疗或加用其他治疗,影响数据收集和疗效评定等不合作的患者;(6)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者;(7)试验过程中并发其他疾病或原有病情恶化者。

1.2 方法

观察组 选穴:阳白、丝竹空、太阳、球后、翳风、颊车、迎香、地仓、水沟、承浆。所有穴位均按照《穴位解剖与临床应用》[1]名称和定位。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第1组针刺阳白透向鱼腰,在阳白外侧傍刺一针透向丝竹空穴;第2组太阳穴直刺,针刺球后透向四白穴;第3组翳风穴直刺,针刺颊车透向地仓穴;第4组针刺迎香透向上迎香穴,针刺地仓透向颊车穴;第5组水沟向上斜刺,承浆向下斜刺。每组两针针柄均成交叉状。进针深度0.3-1寸。将第1、2组和3、4组各连接一组电针,夹于两针柄交叉处。两组电针给予连续波型,强度以患者面部微微颤动、自觉舒适为度。周一至周五治疗,Qd,治疗两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对照组常规针法治疗[2]选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面部腧穴取患侧,均行平补平泻手法,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恢复期加足三里可用补法。将阳白、太阳,地仓、颊车各连接一组电针。电针波形、强度及患者疗程同观察组。

1.3 评价指标

1.3.1 观察指标

参照面神经分级量化评估表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价分级[3],测量口角外移和眼眉上抬距离,两处共有8个测量刻度,口角或抬眉位移每达到一个刻度即计为1分,按其和值归属于相应的功能级别:0分Ⅵ级,1~2分为Ⅴ级,3~4分为Ⅳ级,5~6分为Ⅲ级,7分为Ⅱ级,8分为Ⅰ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1、2个疗程进行评分。

1.3.2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面部症状和体征消失,评分达I级。显效:面部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评分达Ⅱ级。有效:由Ⅳ-Ⅵ级经治疗后评分达Ⅲ级。无效:经治疗后仍评分停留在Ⅳ级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17.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采用检验,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用卡方检验比较。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面瘫不同时期量化评分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H-B量化评分比较。由表1可见,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量化评分,随治疗时间的延长H-B量化评分随之增加,且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发病2周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面瘫不同时期H—B量化评分比较(±SD,n=30)

注: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面瘫治疗总有效率(%)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 67% ,对照组为90. 0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面瘫治疗痊愈率(%)

痊愈率观察组为83.33% ,对照组为63.3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

表2 两组面瘫治疗总有效率[ 例(%),n=30 ]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83.33)*31129(96.67) 对照组 19(63.33)62327(9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发病的机制在于面部受寒所致的面神经微血管痉挛收缩,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穿行于骨性导管中的面神经充血水肿,受到导管的压迫,加重缺血缺氧,丧失对肌肉的支配。中医面瘫的病机为内有体虚不固,外受风邪侵犯,以致一侧面部营卫不和,脉络痹阻,筋肌纵缓不收。现代解剖发现,面神经从耳后发出,分布于口眼周围。十针交叉透刺法所选穴位与手足阳明经脉有所联系,其下均分布有面神经及其分支,支配颜面部相应的肌肉。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透刺可以提高脑皮质兴奋性,直达面神经,触动相关生物电流,传递神经信号[4],还可以促进微循环、改善神经水肿,以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目的,进而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5-7],实现神经、肌肉的平衡[8]。本研究与其他研究相似,交叉透刺的穴位与针体的接触面更大,刺激范围更广,刺激量更大,较之常规针刺,透刺法对患侧表面肌电信号的肌电值改善更为显著[9-10]。并且透刺法组痊愈率更高,提示十针交叉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值得临床治疗引起重视。

1 严振国.穴位解剖与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2:146-177.

2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3:220.

3 邓贵.朱琏针灸治疗Bell's 麻痹急性期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5): 66-69.

4 杨柳.麦粒灸结合透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 27.

5 崔梦媛,皮敏,李海馨,等.透刺法为主针刺治疗对顽固性面瘫血流灌注影响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6(9):1352-1357.

6 孙忠人,朱路文,于致顺.于氏头穴丛刺针法特色介绍及临床疗效分析[A].中国针灸学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中国针灸学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中国针灸学会,2011:567-570.

7 王波,谭春凤,徐琼,黄建福,王天磊.太阳透地仓、颊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11):1385-1390.

8 陈栎,刘美琼,刘红波.透刺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临床疗效分析[J].新中医, 2016, 48(7):47-48.

9 郭春晖,孙菊光,侯进义,石倩.经筋排刺法联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04):372-373.

10 王祖红,郭春艳,李莉,等.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英文)[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5,13(6):349-352.

(2022-1-23)

刘斌,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Email:394780680@qq.com。

猜你喜欢

面神经面瘫交叉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如何平衡肿瘤全切和神经功能保留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