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5年中医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2022-12-06董永书

中医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复发率针刺有效率

时 赟, 董永书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由头位变动引起的、短暂性的(通常不超过1 min)、反复发作的前庭疾病,通常伴有特征性眼震[1],是比较常见的眩晕病,约占眩晕病的三分之一[2],发病率约为10%[3]。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部体位变动时突发的短暂性眩晕,伴随症状通常包括恶心呕吐、心慌出汗、耳鸣耳闷等。由于本病易反复发生,因此部分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4]。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治疗BPPV的疗效显著。现将近5年中医药治疗BPPV概况综述如下。

1 BPPV 的病因病机

有关眩晕病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内经》,有“眩”“眩冒”之称[5]。历代医家对于眩晕病因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学术思想就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其将眩晕的病因病机归结于“肝风”,并被后世医家广为流传;《丹溪心法·头眩》在论述眩晕的病因病机时强调了“痰”的重要性,并提出“无痰不作眩”的学术思想;《景岳全书·眩晕》中重视“虚”在眩晕病中的作用,提出了“无虚不能作眩”的学术思想[6],认为素体虚弱是导致眩晕主要病因病机。近代医家论治眩晕,林沥星等[7]认为眩晕的突然发作,与风邪上犯、扰动清空有关,BPPV病机为风寒之邪痹阻经络、气血所致,临床采用祛风散寒、通络除痹之法。乔红等[8]认为,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易导致脾胃损伤,气血亏虚,故见眩晕;且本病常反复发作,往往会使患者过分思虑,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治疗应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益气健脾平肝,理气除湿,化痰降浊。王宝祥等[9]认为,虚损、不足是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其中脾胃虚弱导致水湿上扰清窍,肾精亏虚导致髓海不足以养脑,都会导致眩晕的发生。综上所述,眩晕的病位在肝、脾、肾3脏[10];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亏虚,实者为风、痰、瘀。

2 中医药治疗

良性阵发性眩晕在中医学中属于风、痰、瘀、虚所致[11]。由于眩晕表现及伴随症状的不同,治疗又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选用息风、化痰、化瘀、补虚等治疗方法,其中补气益血是治疗的根本,治痰、平肝都是治疗中的重点内容。

2.1 从“风”论治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因此临床上治疗眩晕常从“肝风”论治,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王智斌等[12]采用天麻汤治疗BPPV患者,VAS、DHI评分有明显改善,同时复发率更低,证实了天麻汤治疗BPPV的疗效,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眩晕症状,而且复发率较低。

2.2 从“痰”论治

部分医家认为BPPV患者通常是由于痰湿内阻、脾失健运造成情志、饮食内伤,影响正常的脾胃功能[13-15],治疗上常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苓桂术甘汤健脾祛痰化饮。罗俊[14]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BPPV患者,结果显示,苓桂术甘汤不仅能缓解患者眩晕的程度,还能改善倦怠乏力等症状。雷华斌等[15]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BPPV患者,结果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可以对患者的血脂产生良性影响,提出血脂异常与BPPV关系密切,在治疗中不可忽视。 刘红梅等[16]对于眩晕病的临床分型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最常见的分型是痰浊上扰型(47.7%)。《备急千金药方》中首次出现“风、热、痰”三邪导致眩晕的理论。朱丹溪认为“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因此头眩的治疗原则应为清热化痰、理气除烦,主要处方为温胆汤。有学者[17-18]用温胆汤(主方为法半夏、枳实、竹茹、知母、生石膏、陈皮、甘草)随症加减治疗BPPV患者,结果证实,温胆汤治疗BPPV效果良好,不仅能使头晕消退,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率。

2.3 从“瘀”论治

有医家认为,BPPV的发病机制是阳气虚弱,气血推动无力,渐致血脉瘀滞,阻碍脑部经络,致使脑部营养血液不足造成眩晕,治疗应升阳、补气、活血。肖卫[19]选用升阳活血汤联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结果显示,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王立男等[20]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BPPV手法复位成功后的残余症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不仅能从功能、躯体和情绪等方面综合改善BPPV患者的残余症状,还能调节耳石器功能状态。

2.4 从“虚”论治

《黄帝内经》中提出“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中提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可见眩晕病与脑息息相关,又因“肾主骨生髓”,故肾元亏虚是导致眩晕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常遵循补肾益髓、气血双补的治疗原则。郑妮亚等[21]用大补元煎(主方为红参、熟地黄、当归、杜仲、枸杞子、山药、山萸肉、炙甘草)随症加减治疗BPPV,治疗后的眩晕评定量表(DHI)评分和VAS评分都低于其他两组,证实了大补元煎相对于西药治疗和不给药治疗,在减轻患者眩晕症状方面疗效更佳。

3 针灸治疗

3.1 针刺治疗

大量临床研究验证了针刺治疗BPPV的疗效,BPPV病位在耳,针刺治疗时常选用头面部穴位。杨安石等[22]对针灸治疗BPPV的选穴规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针灸治疗BPPV时常选取足少阳胆经、督脉、足阳明胃经腧穴,重视原穴、输穴及交会穴的运用。何鸿运[23]对80例BPPV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0例使用西药治疗,实验组40例使用针刺(完骨、风池)与手法复位联合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范玉江等[24]将96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治疗,选用双侧风池、百会、太阳、天柱、完骨,患耳侧听宫、中渚,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证实了针刺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王玉琳等[25]将82例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选用双侧晕听穴、太阳穴、风池穴进行针刺,对照组不予任何额外治疗,治疗2周、2个月后,治疗组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以及DHI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刺可以缓解经手法复位后患者的残余头晕症状,缩短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董永书等[26]将57例水平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百会、风池、晕听区、太阳),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2.86%。田中华等[27]将6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组在复位前先给予益清定眩针刺法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 (86.7%)。为了观察针刺风池穴联合常规治疗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万芳等[28]将经耳石手法复位成功后有残余症状的BPPV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风池穴,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显示,在DHI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笔者由此认为,针刺治疗BPPV疗效可观,其机制可能是针刺治疗能促进脱落耳石的溶解,高强度长时间的针刺治疗能够对前庭代偿起到良性调节作用,使双侧前庭传入中枢的信号强度趋于对等而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3.2 灸法治疗

艾灸对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增加患者的脑供血量,对微循环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29]。从中医学角度看,灸法具有祛邪扶正、温经通络、活血行气等功效。有研究[30]将76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加用隔姜灸听宫穴的灸法治疗,观察组在治疗48 h、7 d后的2个时间节点的有效率(94.7%、78.9%)均高于对照组(86.8%、73.7%);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复发率更低且不良反应更少。邓冈等[31]将8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取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在手法复位成功后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片,观察组在手法复位前先进行局部穴位按摩,手法复位后行艾灸治疗,穴取头维、大椎、百会、奇穴,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由此得出,同时进行手法复位,穴位按摩配合艾灸联合治疗组比西药治疗组疗效更佳。

4 其他疗法

4.1 穴位贴敷治疗

耳穴贴压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定晕止眩,对大脑皮层有良性调节功能[32]。杨莉等[33]选取原发性BPPV经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一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4周,二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在治疗后7 d和14 d两个观察点,一组的DHI评分和VAS评分较二组更低,由此得出,耳穴贴压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在BPPV手法复位成功后所遗留的头晕症状。揿针能够对穴位产生长期、持续的刺激,能够帮助治疗眩晕。廖晓君[34]将7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加用2次揿针治疗,针刺双侧风池、患侧听宫,留针72 h,治疗两周后,揿针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BPPV虽然不能明显改善有效率和1个月复发率,但可以明显减轻BPPV经复位成功后的残余头晕症状,因此,揿针治疗可以作为BPPV的辅助治疗手段。耳穴贴压经济简便,而且能够起到持续而稳定的疗效,持续改善患者症状,但耳穴贴压亦需要进行辨证治疗,且治疗时需注意心脏病、贫血等患有禁忌证的患者谨慎运用。

4.2 针药并用

针灸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BPPV,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或西药治疗。窦晓清等[35]将121例经BPPV手法复位成功后仍残余头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单纯的西药治疗,B组给予针刺双侧风池穴联合益气养血通窍汤治疗,治疗两周后,结果显示,B组的总有效率较A组更高,B组DARS、VAS评分、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均明显较A组更低,同时B组BA、LVA、RVA高于A组;随访180 d,B组的复发率较A组更低。此表明:益气养血通窍汤联合针刺风池穴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血流速度,降低复发率。吴淑君等[36]将68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穴位选用双侧风池、完骨、百会,针刺得气后快速行针1 min,不留针,治疗两周后,观察组DHI 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眩晕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血清水平、血清代谢物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得出,针刺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BPPV临床疗效显著,不但能明显改善患者头晕症状,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清水平。针药并用能够同时起到针刺刺激以促进人体机能恢复及中药进行人体脏腑功能调节的作用[37],从而达到明显的效果。

5 小 结

综上所述,BPPV在治疗时需进行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发病程度、发病证型及个人体质等因素选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及针药并用等治疗方法,从而综合高效地治疗BPPV。

近年来,大量学者对 BPPV 的认识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 BPPV 的治疗。他们认为,中医药治疗BPPV不仅是单纯的改善眩晕的症状,更加是从根本上调节相应脏腑功能,祛除瘀血和痰浊等病理产物,使患者机体恢复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缓解眩晕、降低复发率的最终目的;同时又因为BPPV多见于中老年人,部分患者患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心脏病等疾病,不宜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因此,中医药在提高BPPV的疗效、减少复发率及有手法复位禁忌证患者的治疗方面有广泛的运用前景。然而,现有的中医药治疗BPPV的临床研究数据量小且研究时间普遍较短,缺少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也缺少对长期疗效的评估,因此需要开展多样本、长周期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进一步评估中医药治疗BPPV的效果,为临床上用中医药治疗BPPV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复发率针刺有效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很有效率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