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芒市蚕桑产业发展思路探讨

2022-12-06哏所亮

中国蚕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芒市桑园蚕桑

哏所亮

(芒市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芒市 678400)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地处北纬24°05′~24°39′,东经98°01′~98°44′,平均海拔913.8 m(幅度528~2 889 m),终年基本无霜,年均气温19.5 ℃,≥10 ℃的活动积温7 170 ℃,年均日照时数2 452.2 h,日照率56%,年均降雨量1 653.4 mm,国土面积2 987 km2,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具备发展蚕桑产业的气候、自然资源条件,2008年开始招商引资引进蚕桑企业发展蚕桑产业,可是由于农户对蚕桑产业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桑叶产量低,养蚕技术水平不高,效益不明显,农户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不高,蚕桑产业发展较慢。但芒市始终坚持不懈,自2018年起,芒市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充分抓住《商务部关于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德宏州蚕桑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3年)》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渐进式推进发展,以打造蚕桑核心乡镇、重点村为重点,尽量集中连片种植桑树,积极将蚕桑产业打造成稳边富民强市的新兴支柱产业。目前,已有3家蚕桑企业在芒市注册公司发展蚕桑产业,据芒市茶叶技术推广站统计数字,截至2021年11月,芒市桑园面积发展到972.00 hm2,建有蚕桑专业乡镇1个、专业村组7个,全年饲养蚕种7 592.5张,鲜茧产量263.28 t,平均茧价45.3元/kg,平均张种产茧量34.68 kg,鲜茧产值1 192万元。芒市的蚕桑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已成为芒市山区、半山区的最佳主选产业之一,也是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的理想产业之一。本文在分析芒市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芒市发展蚕桑产业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芒市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助力稳定脱贫攻坚成果,振兴乡村经济。

1 芒市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

1.1 地方政府重视

蚕桑产业要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2018年,芒市人民政府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芒市蚕桑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芒市蚕桑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3年)》,确定了全市蚕桑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此后芒市每年都制定《指导意见》对蚕桑产业发展进行扶持,极大地促进了芒市蚕桑产业的发展。

1.2 组织保障有力

组建工作机构,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级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乡村干部盯着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1.3 蚕桑产业见效快

桑树生长快,只要正常管理当年种植当年就可以养蚕。根据芒市茶叶技术推广站对部分种桑养蚕农户的走访调查,农户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当年种植的桑树通过养蚕每667 m2桑园就可以有几百元不等的收益,3~5年后桑园即能进入丰产期,每667 m2的收入能达到3 000~5 000元,管理较好的桑园,每667 m2的产值甚至超过6 000元。

1.4 自然条件优越

芒市日照充足,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比较适宜种桑养蚕,加之桑树具有耐寒耐旱、成活率高、寿命长的特点,只要按照技术标准和时间节令要求,均可在芒市山区及半山半坝地区大力发展种植。

1.5 发展机遇好

近年来,随着江苏、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工业化的大力推进,桑园面积在缩减,蚕茧产量大幅下降,缫丝加工企业原料不断减少;为此,国家积极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2018年以来,德宏州人民政府把蚕桑产业列为新兴产业进行扶持,每年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芒市相应迎来了发展蚕桑产业的机遇,发展蚕桑产业既符合国内发展背景,也符合德宏州政府的发展定位和思路,承接“东桑西移”工程,能从政策、技术上得到支持。

2 芒市发展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统一产业发展步伐慢

一方面,在德宏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虽然市、乡(镇)两级政府都于2018年成立了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但对种桑养蚕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步调还不一致,全市上下抓蚕桑产业的气氛还不够浓,力度不够大,没有形成“一盘棋”的观念;而且乡镇负责蚕桑产业的人员都是兼职,技术水平也不高,容易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不能有效地整合各部门行业资金对蚕房和桑园水、电、路等进行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蚕桑产业的发展步伐。

2.2 桑园管理水平低单位面积效益不高

目前,芒市正常管理的桑园每667 m2产值均能在3 000元左右,但由于部分农户把种桑养蚕作为辅助产业,物资投入不足,不重视桑树修剪、肥培、病虫害防治等,使得桑园产叶量低,蚕茧产量低、质量差,养蚕效益低下。据芒市茶叶技术推广站统计,2021年芒市平均每667 m2桑园产值800多元,相比于其他产业没有明显的效益优势,而农户可选择发展的产业较多;同时受蚕房建盖成本高、蚕茧收购价格市场波动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蚕桑产业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没有明显优势,导致广大农户对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不高,持观望态度,蚕桑产业整体效益不高严重制约着芒市蚕桑产业的发展壮大。

2.3 精深加工水平滞后蚕桑产业产值较低

蚕桑产业涉及种养、加工、科研、服务、市场流通和综合利用,带动面广、产业链长、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但由于目前芒市还没有企业投资建设缫丝厂等进行精深加工,鲜茧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没有二产、三产的升级,产业链较短,蚕桑产业产值较低,蚕桑产业整体优势不显著。

2.4 劳动力与土地配置不均衡人地矛盾突出

近年来,芒市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部分山区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村组,实施了易地搬迁工作;因此,随着部分山区乡镇易地搬迁、农村劳动力转移、外流等因素影响,有地无人、有人无地的矛盾突出。加之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加重了蚕桑产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2.5 产业发展空间受限产业争地现象突出

一方面,芒市自然条件好,适宜发展的农业产业较多,但由于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现有的产业互相交叉种植,管理较难,效益也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芒市是粮食、茶叶和甘蔗等传统产业的主产区,加之近年来大力发展坚果、核桃、烟草等生物特色产业,大部分优质高产耕地已被开发利用,限制了蚕桑产业的用地需求,压缩了蚕桑产业的发展空间,造成蚕桑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争地的矛盾,进而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2.6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限种桑养蚕效益差

据我们调查,多年来,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政府,既没有做好蚕桑产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又缺少资金投入和技术人员配备,不能及时解决农户对物资的需求,入户指导不及时、次数不够多,农户对种桑养蚕技术掌握不到位,种桑养蚕难出好效益。

2.7 基础设施薄弱丰产桑园占比低

一方面由于芒市种桑区域大多在山区、半山区,而部分农户又将桑地选在农地或林地等边缘地带,桑地土壤肥力差,缺乏灌溉条件,只靠自然降雨,多数桑园处于低产状态,桑叶产量低、质量差,饲养量较少,产值较低;加之道路条件差,桑叶多数是靠摩托车拉运,有的地方只能靠人工背,增加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2018年以前,由于缺乏资金扶持,农户蚕房建设各式各样,多数蚕房达不到标准化养蚕的条件,降低了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阻碍了蚕桑产业的发展[1]。

3 芒市发展蚕桑产业的建议

3.1 坚定发展信心全力推进产业发展

蚕桑产业已确定为芒市优先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符合德宏州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定位,发展蚕桑产业,优势与挑战并存。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选准重点发展产业,依靠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芒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思想统一到德宏州委州政府、芒市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坚持“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增强做好蚕桑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责任,压实目标任务,确实加强对蚕桑工作的领导,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在蚕桑工作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根据村组的发展程度采取重点突破、集中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落实蚕桑产业发展。在继续巩固提升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把蚕桑产业作为今后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按照芒市既定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步伐。

3.2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户发展积极性

市乡农业农村部门和蚕桑企业,要加强宣传培训,积极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的桑园中耕管理和养蚕意识,增加物化投入,适时培肥地力、防治病虫害;同时结合极端天气容易发生蚕病的特点,加大农户养蚕各个环节的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多批次的培训,使每户农户至少有1名家庭成员掌握种桑养蚕技术,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产叶量和养蚕量,做到应管尽管、应养尽养,提高农户种桑养蚕的经济收入水平,使蚕桑产业在同其他产业竞争时具有显著优势,提高农户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

3.3 整合蚕桑资源延伸产业链条

积极实施蚕桑资源整合战略,芒市现有桑园面积已经达到建设缫丝厂的条件,为进一步延伸蚕桑产业链,有必要整合现有蚕桑企业或引进实力雄厚的蚕桑企业在芒市投资建设缫丝厂,做大龙头企业,带动蚕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扩展延伸蚕桑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税增长,提高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3.4 合理流转土地培育种桑养蚕大户

结合因易地搬迁等造成桑园无人管理或劳动力不足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积极动员企业、合作组织或生产能手转包租赁农户桑园,积极培育桑园面积1.33 hm2左右、年饲养蚕种50张左右、年养蚕收入15万元左右的种桑养蚕大户。要结合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或培育蚕桑家庭农场,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蚕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2]。

3.5 做好规划布局拓宽发展空间

结合现有农业产业的特点,做好芒市农业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布局,按照相对集中、整片推进的原则,将蚕桑产业发展群众基础好、种植意愿较强的乡镇优先发展,打造重点乡镇和重点村,逐步带动其他乡镇稳步发展,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突出规模化发展,实现规模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拓宽发展空间。

3.6 强化企业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发展进程

蚕桑企业要积极履行蚕桑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责任,本着投入服务在前,收获在后的长期产业发展定位,每年制定出台扶持政策,提高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加快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步伐。同时,龙头企业要按照《芒市蚕桑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3年)》要求,坚持每666.67 hm2桑园配套建设1座鲜茧收烘站,确保生产高质量的茧丝产品;每333.33 hm2桑园配套建设1个小蚕共育基地,确保向农户提供优质小蚕;每33.33 hm2配备1名技术人员,做到桑园发展与技术员相匹配,对蚕桑产业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加大对市级和乡镇示范基地建设的投入,促进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坚持小蚕共育,根据养殖需要足额提供给农户优质无病的3龄或4龄小蚕,对在农户养殖过程中确因客观原因造成家蚕死亡的,企业应及时免费补足农户蚕种并及时指导农户养殖,切实增强农户发展信心。

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丰产桑园占比

一是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把涉农项目资金向种桑养蚕的乡镇倾斜,重点扶持核心乡镇创建高产示范桑园,解决桑区水、电、路、蚕房、共育基地、收烘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让专业乡镇、专业村优先享受扶持政策。特别是要加强对标准化蚕房的扶持力度,指导农户按照技术标准进行建盖,提高农户养蚕技术水平,达到种好桑养好蚕、增加农户收入水平、增强农户发展信心的目的。二是积极引导好农户对种桑养蚕的认识,彻底改变以往在土壤贫瘠、坡度大的农地或林地边缘种桑的习惯,拿出肥田好地来种桑,真正把蚕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进一步提升种桑养蚕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丰产桑园的比率,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产值,增强农户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

总之,芒市土地宽广肥沃,气候适宜,发展蚕桑产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目前,芒市蚕桑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个别乡镇发展势头良好,群众积极性高,已有7个村组种桑养蚕农户达村组总户数的50%以上,成为了蚕桑专业村,农户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只要我们能够正视问题,找准突破口,多措并举,做到“发展一亩、见效一亩、巩固一亩,建成一片、稳住一片”,让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使之在与各种产业对比中具有更明显的效益优势,就能吸引更多劳动力来发展蚕桑产业,进而稳步推进芒市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形成蚕桑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之局面,打造出从种桑养蚕到生产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把芒市建设成为滇西南重要的蚕桑优质原料基地和高品位茧丝绸加工、出口基地之一。

猜你喜欢

芒市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