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应用效果研究*

2022-12-06陈慧豪肖大伟王玉玲李少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通孔螺丝刀检测法

陈慧豪 肖大伟 王玉玲 李少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手术螺丝刀是骨科手术中常配备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拧入或取出钢板螺丝内固定术或微创内固定系统等手术患者体内的接骨螺丝[1]。使用前应对器械进行检查,功能完好,无损毁,按照《WS 310.2-2016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检查方法为将手术螺丝刀的批头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下检查[2]。这种检查方法需要十分仔细观察,批头轻微磨损不易发现,导致术中使用出现滑脱现象,影响手术进展,延长手术时间[3],同时也会增加手术过程中的风险与术后感染风险[4],严重者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和发生医源性骨折[5]。因此,在临床进行手术前必须要对手术螺丝刀的功能完好性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防止术中出现滑脱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情况,笔者团队设计出了一种针对型号为2.0~6.0的手术六角螺丝刀功能检查的新型模具,并初步临床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模具设计 本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测模具包括模具底座、膨胀胶塞以及各种规格的螺丝,所述模具底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装设螺丝的通孔,通孔均装设有膨胀胶塞,螺丝与膨胀胶塞可拆卸连接,通孔旁边标识着对应螺丝的规格。设置有多种型号的螺丝方便对不同手术螺丝刀进行检查,提高检查速率。其中,通孔呈矩阵排列,通孔之间的距离为5cm。通孔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避免拧螺丝时碰到旁边的螺丝,有效地增加检查速率。所述通孔的深度为2.5~5cm,直径为4~6mm。模具底座的底面设置有抵顶铁片,能够避免螺丝拧到尽头后继续拧出模具底座,从而抵挡住螺丝对桌面的损坏。通孔与膨胀胶塞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水。固定胶水能够将膨胀胶塞牢固地固定于模具底座的通孔处,避免膨胀胶塞随着螺丝而移动,保证检查准确度。

1.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年7—12月与2020年7—12月在我院骨伤手术使用的螺丝刀2 036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将2020年7—12月的六角螺丝刀型号为2.0~6.0的1 021例样本应用自制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检测法作为观察组,2019年7—12月的六角螺丝刀型号为2.0~6.0的1 015例样本应用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作为对照组。两组样本从型号、材料、使用情况上比较无差异,可进行接下来的试验。纳入标准为术中使用型号为2.0~6.0六角螺丝刀。排除标准为内固定手术2年以上拆钉使用。

1.3 检测方法 观察组:应用自制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进行功能度检测,选择自制模具上型号与螺丝刀相匹配的螺丝。被检螺丝刀用力扭动模具上相匹配的螺丝,使螺丝钻入模具中,螺丝固定牢固性好,钻入过程有阻力,可完全钻入,表示螺丝刀功能良好。对照组:采用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进行功能检测,观察批头各表面完整、无压痕、无变形、无磨损,无损毁表示功能良好[2]。

1.4 观察指标

1.4.1 手术螺丝刀功能完好率:通过观察在手术使用过程中手术螺丝刀是否出现滑脱现象,来比较应用自制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检测法的观察组和应用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功能检测有效性的区别,若未发生滑脱则表示手术螺丝刀功能度良好,说明功能检查有效,否则无效。

1.4.2 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测效率:通过观察两组对手术螺丝刀进行功能检查时所耗费的时间并进行比较,检测操作时间耗费越短,表示效率越高。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螺丝刀功能完好率为99.8%(1 019/1 021),高于对照组的97.8%(993/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85,P<0.001);同时观察组功能检测所耗费时间为(6.18±0.65)s,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40±1.2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306,P<0.001)。

3 讨论

手术螺丝刀是骨伤科手术常用器械,因在实际手术使用过程中常发生滑脱[6-7],螺丝滑脱会大大延长手术时间,甚至取出失败和发生医源性骨折[8]。手术器械使用前必须对其功能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清洁度和功能度两方面。传统的检查方法为应用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进行功能检测[2],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手术螺丝刀批头的表面完整情况,有无压痕、变形、磨损等判别其功能是否良好,但其判断误差常较大,往往轻微磨损不易发现,导致术中使用出现滑脱现象,而且速度十分缓慢,影响手术进程[9-10]。本研究通过设计出一种新的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测模具并应用于临床,通过检查手术螺丝刀功能完好率、检测时所耗费时间,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新型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检查后,与传统的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相比,其检测后手术螺丝刀功能完好率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本模具通过设计出针对型号为2.0~6.0的六角螺丝刀相匹配的实物螺丝,使用实物配对检测,使检测过程由存在误差的肉眼观察变为通过扭动实物螺丝进入模具来观察其功能性,具有实际操作性,可信度更高,检测的有效性就提高。而传统的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是靠肉眼观察手术螺丝刀批头的表面完整情况,往往批头轻微磨损不易发现,另一个影响因素,人的注意力也会影响判断结果,存在误差往往较大,导致使用过程出现滑脱现象也增大,所以此检测方法,功能合格率低于观察组经新型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检查法。而两组检测法从耗时上比较,观察组经新型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检查明显短于传统的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这可能是因为本模具只需通过扭转模具上匹配的螺丝来判断其功能完好性,操作简便。而常规8倍光源放大镜检测法,使用光源放大镜观察实物前需进行调焦试验,将观察物与光源放大镜调至最合适观察距离需要时间,目测螺丝刀批头有无压痕、变形、磨损时需将批头在光源放大镜下缓慢旋转360°,遇到难于判断情况需进行二次重点部位观察,耗费更长时间去分辨,所以对照组检测手术螺丝刀功能耗时会明显长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该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操作简便、易掌握。新型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模具使用不仅误差小,且耗时短,国内外目前无专用工具检查手术螺丝刀功能,弥补了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功能检查的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由于手术螺丝刀功能不全导致延长手术时间而引起的感染发生起到积极作用。为临床使用手术螺丝刀功能检查提供更方便、更准确的新方法。

猜你喜欢

通孔螺丝刀检测法
浅析GB50325-2020与GB/T18883-2002关于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法的区别
CMUT 面阵制备中的硅通孔金属互连工艺设计
用AFP、LDH、GGT、ALP和CA19-9联合检测法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大尺寸带通孔铝合金板材热成形工艺研究
堪称工艺品的螺丝刀
自制磁性螺丝刀
有源滤波器单次谐波正负序统一检测法
一种滑翔伞用手柄及其成型模具
嗓音类型的鉴定方法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