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珠澳体育文化交流路径研究

2022-12-06李贞晶李嫘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粤港澳

李贞晶 李嫘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育健康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90)

1、前言

珠海毗邻澳门,与香港隔海相望,三城地域相近、文脉相亲。2018年,联通香港、珠海与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自此珠海前往香港、澳门两地的交通更为便利,其在连接香港与澳门两地的地理优势上,是珠三角地区其他(市)所难具备的。尽管港珠澳三地在地理连接上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然其在体育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价值却十分有限,有待深入挖掘。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应该积极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将传统文物进行创意活化,转变成世界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产品,从而传播中国的价值观。为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号召,借助珠海联通港澳两地的地缘优势,在港珠澳三地已有体育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提出“港珠澳体育文化交流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一方面可以夯实港珠澳体育文化交流的相关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对促进港珠澳三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增进三地的交流互动,并以体育文化为媒介,深化三地在经济、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融合作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2、港珠澳体育文化交流现状及困境

2.1、三地体育文化交流组织较为松散

随着港珠澳三地交流的深入,目前三地在舞龙、舞狮、岭南特色武术及部分体育赛事方面的交流发展相对较好,但组织机构大多为民间体育组织或企事业单位。这些机构容易因兴趣而不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存在组织较为松散,有序性亟需加强的特点。且民间体育组织举办活动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停办,导致文化传承的断层。因此,为规范、有序推动三地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发展,需引入保障有力的政府部门作为强大后盾与民间体育组织共同形成合力推进三地体育文化交流。

2.2、三地体育赛事交流内涵有待完善

港珠澳地区以网球、跆拳道等体育赛事为载体,面向高等学校师生群体,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对促进三地的互动对话和文化交流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赛事种类相对较少;赛事交流局限在高等学校一个层面,层级梯度体现欠佳;赛事辐射的群体也较为有限,这些因素一定程度制约了三地体育文化交流发展。为着力推进港珠澳三地体育文化交流,立足港珠澳,深挖三地体育赛事的内涵,十分必要。

2.3、三地体育文化交流方式亟需改变

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生活、生产方式,并由此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目前,港珠澳三地体育文化交流主要以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与体育赛事为载体,以人类自身为交流工具,以聚合为主要形式,这种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地体育文化交流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商品交换、技术交流或信息交流的方式传播人类文化的方式已日益普遍,深入人心。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港珠澳三地体育文化交流方式也需适时调整,可借鉴其他领域相对成熟的文化交流方式来共促发展。

3、港珠澳体育文化交流路径探究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该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地区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圈指某一地域,更是城市群发展的信号。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粤港澳各地区的接触愈加频繁,交往日益密切。在对外塑造国家形象中,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是一种全球化通用的语言,运用体会文化的传播来塑造中国对外形象可以快速得到各个国家的认可,是一种塑造国家形象非常有效的手段。体育文化交流的路径多种多样,本研究结合港珠澳地区过往体育文化交流的特征,及地缘特点,从成立政府专门机构作保障、丰富体育赛事文化促发展、活态化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强根基与采取多种方式拓渠道四个方面提出契合港珠澳三地实际情况的体育文化交流建议,以期促进三地联动发展。

3.1、成立政府专门机构作保障

政府主要通过资源整合、政治动员及组织协调各类体育赛事为体育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为更好的促进三地体育文化交流,建议政府部门:首先,专门成立港珠澳体育文化交流站组织机构,自上而下对三地的体育文化交流进行宏观调控,为三地体育文化交流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对规范三地体育文化交流,促进其井然有序、可持续发展也大有裨益;其次,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好港珠澳三地体育相关部门的任务关系,转变政府角色和职能,由被动的沟通关系转变为自主主动的交流关系。一方面多开设有社会影响力的官方沟通活动,另一方面多举办亲民亲友的社会沟通活动,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将官方与民间紧密地联系起来,打造一方引导、一方执行共同进步的交流局面,从而实现多元化的体育文化交流合作。

3.2、丰富体育赛事文化促发展

结合区内其他城市传统体育制造业和体育赛事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市场需求,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促进湾区新旧动能转换。为着力推进港珠澳三地体育文化交流,可通过丰富赛事种类、铸造品牌赛事、完善层级梯度赛事与拓宽赛事受众群体等方式,强化三地体育赛事的内涵。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第一,多层、持续动态的体育赛事文化交流,促进其向纵深度发展。建议三地举办从中小学到大专院校各层级的体育比赛;从青少年到成人的运动会,持续深入的进行体育赛事文化交流;第二,丰富体育赛事的种类,拓宽受众面。目前三地已举办的高等院校体育赛事为三地其他体育赛事的交流做了很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港珠澳三地可举办“港珠澳中小学生运动会”、“港珠澳民俗体育交流赛”、“港珠澳企事业单位体育运动会”进一步拓宽赛事参与的受众面,强化赛事的广泛参与性,将赛事参与单位从高等院校辐射到中小学、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赛事参与人群覆盖社会的各个阶层,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港珠澳的体育赛事交流中;第三,铸造赛事品牌。强力打造港珠澳城市独特印记品牌赛事。强化香港赛马、马拉松、新世界维港泳、澳门格兰披治赛车与珠海网球、帆船等既有大品牌赛事,通过赛事品牌输出,实现三地文化交流;第四,强化港珠澳大湾区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港珠澳民众参与到赛事互动交流中,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互动,深化三地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加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例如武术、舞狮、龙舟等赛事,与民族节日、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民族文化有机结合,不仅能使珠澳三地民众的情感不断升温,并能增强三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与归属感。通过文化、情感与情怀为枢纽,紧密联系港珠澳三地民众,从而促进港珠澳体育文化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

3.3、活态化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强根基

港珠澳三地文化本属同根同源,文化交流频繁,以南拳、醒狮为代表的传统体育互动交流最为显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港澳同胞越来越离不开祖国的怀抱,凸显祖国的文化自信。在粤港澳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如情系港澳的咏春拳、佛山醒狮、赛龙舟等项目,承载着无数港澳人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但由于受到竞技体育的冲击,传统体育发展未能达到人民的预期,在很多优秀传统体育的发展上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传统体育发展的政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民间资本运营的传统体育项目未能形成强大的产业,导致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效不显著。由此,在粤港澳三地体育文化交流中尤其要重视优秀传统体育的活态传承,以创新和发展的理念植入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中,以醒狮为例,包括器材的创新、高科技材料的运用、醒狮机器人的研发、制作工艺的创新、醒狮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在醒狮技术交流基础上,可以广泛采用现代会展形式,展示粤港澳体育文化的交流成果,实现高度文化认同感,为粤港澳一体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3.4、采取多种方式拓渠道

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新媒体技术下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将自身生命力和时代感体现出来。针对体育项目的特点,港珠澳三地体育文化交流过程中可选择商品交换与信息交流的方式拓宽交流渠道,深化对话。首先,港珠澳三地的企业可通过生产和销售具有当地体育文化特色的体育产品,让其它地区的消费者感受到其体育文化特色体育产品的魅力,进而了解当地的特色体育文化;其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诸多新型文化业态正在抢占发展机遇,推动新的文化产业生态链形成,加速文化贸易的输出。“互联网+”的方式为港珠澳三地体育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它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能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港珠澳地区体育文化交流的一体化发展。港珠澳三地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借助“互联网+”平台,传递三地信息的方式促进其体育文化交流发展。三地共同搭建“互联网+”体育文化交流平台,分栏目板块,定期在对应窗口板块发布相关体育文化资讯,宣传地域特色体育文化信息,深化三地体育文化对话。

4、小结

体育文化交流是港珠澳交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给三地体育文化交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呼应时代的发展,港珠澳体育文化交流需走出传统交流的方式,跳出组织松散、内涵欠丰富的困境,需加快融入“互联网+”的时代元素,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丰富体育赛事文化及构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实现文物资源活态化传承,为三地体育文化交流发展注入活力,探寻新的发展出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各项建设的深入,港珠澳体育文化交流需要,相关研究会逐渐增多,将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体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粤港澳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