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能力保持与专项训练方式

2022-12-06陈珍徐滔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负荷量羽毛球

陈珍 徐滔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引言

我国羽毛球竞技水平在世界都处在较高水平,在国内羽毛球是开展较为普遍的项目,尤其是在学校体育中,几乎所有学校都有一定程度的开展。相关研究已经发现,羽毛球训练中,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具有周期性变化特点,可以分为发展与提高、优化及保持、减退3个主要阶段,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变化与体能训练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对训练的设计、调整实现对运动员竞技状态变化的调控。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中对田径和游泳等项目的运动员的统计调查发现,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自己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运动成绩的比例不足1/5,有4/5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状态和成绩都低于自己在训练中所表现出的竞技水平。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羽毛球训练活动中对学生运动员竞技状态保持与专项训练方法研究对提高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水平有较大意义。

1、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状态概述

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尤其是在竞技成绩可测量的项目中,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很容易观察到,对运动员的实时成绩与运动成绩相比就能看出运动员此时的竞技状态。而羽毛球属于技能主导类项目,运动成绩无法直接进行测量,其竞技状态也相对显得模糊,这容易导致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规律产生忽视。

学界对于竞技状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认为竞技状态就是对竞赛的最佳准备状态;其次是认为竞技状态就是为了参加比赛、通过训练形成的一种特殊状态;最后是认为竞技状态在整个训练周期中都存在,主要的内容就是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退。本文在研究分析中以第三种观点为主,主要对其中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保持进行分析。根据运动训练领域专家研究,在体育训练中几乎所有运动员都存在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能够通过人为的训练控制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变化进行调控。

1.1、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与消退阶段

首先是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在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中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运动员在长期训练活动中获得的竞技能力,以运动员一定水平的竞技能力为基础条件,通过专门的训练活动将各项竞技能力联系起来,尤其在训练内容、负荷量与强度等方面,都必须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体能、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等)为核心进行全面发展,尤其是安排训练负荷时,在负荷量增加的同时应保持适当的专项负荷强度,以提高和保持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并且最终能够在实际竞技中发挥出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专项化提高和竞技能力整体的形成为竞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就是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从另一种理论上来说也可以称为竞技状态的提升和发展阶段;

其次是竞技状态的保持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比赛最为重要,通常在竞技状态的保持阶段中,运动员处在最佳竞技状态,将最佳竞技状态保持到比赛结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状态是运动员竞赛成绩的有效保证,同时这也是训练开展的重难点部分。要通过训练保持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的同时优化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使逐渐形成的良好竞技状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在重大比赛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并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最后是竞技状态的消退阶段,在竞赛结束后,运动员的身心会有一定程度的放松,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就会逐步消退,竞技水平暂时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在科学的休息和训练调整安排中,运动员会快速回到原有的竞技水平或更高的竞技水平。下降和消退的竞技状态是为了进入下一周期的训练并且能够在下一周期的训练中获得更高的竞技能力和更好的竞技状态。

1.2、竞技状态的周期性特点

竞技状态的周期性特点还体现在时间周期中,有的运动员全年训练过程中最佳竞技状态仅会出现一次,而有的运动员则会多次出现,在羽毛球项目中,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是可以在训练调控手段下多次出现的,由于技能的长期稳定性、心理特点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体能恢复特点,对竞技状态的调节就主要体现在对运动员体能训练进行调控,调整最佳竞技状态出现时间、延长最佳竞技状态保持时间,让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比赛时期中,是羽毛球运动员训练与竞赛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方式。

在最佳竞技状态结束后,消退阶段是一定会出现的,虽然保持一定的最佳竞技状态时间对竞赛活动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过长的时间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会让运动员在长时间、过于紧张的身心状态下承受较大压力而产生消极影响。在消退阶段中,运动员各竞技能力之间的联系会下降,竞技水平下降、运动成绩下降,这些都是在周期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消退现象的出现并非意味着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开始衰减、消退,而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象”,在新一阶段开始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会快速“回升”,甚至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这是由于为了向更高水平发展,运动员必须要打破已经形成的体内平衡,由于旧状态被打破,新的状态不可能一下子完善和巩固,这样竞技状态就难以达到最佳点。

2、羽毛球运动员竞技状态保持

在田径、游泳等项目的运动训练研究中发现,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保持阶段的竞技水平能够达到最好运动成绩的95%以上,而在其他时期中运动员能够达到的竞技水平基本处于最好运动成绩的95%以下。同样的原理可以部分适应于羽毛球项目中,这就可以说明羽毛球项目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保持阶段的竞技水平基本能够达到个人最高竞技水平的90%以上。

3、竞技状态保持下的羽毛球专项训练理论指导

3.1、深入理解影响竞技状态的因素

在科学系统的专项训练周期安排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为竞技状态的形成和提高提供了重要基础,专项训练中教练员要深入理解竞技状态的结构特点,能够对运动员做出正确的引导并且能够设计合理的训练安排。

(1)影响竞技状态外部因素。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决定因素由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组成,外部因素首先是比赛环境、场地等因素,具体包括比赛的气候条件、场地的熟悉程度、现场观众的热情等;其次是对手的竞技水平和发挥,实力相差较大的比赛与实力差距不大的比赛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影响很大,甚至可能判若两人。高职院校的羽毛球运动员最容易受到的就是现场观众和比赛场地的影响,高职学生很少有参加大型比赛的机会,在平时训练中也只是面对教练和队友,在比赛中现场大量的观众会让高职学生运动员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想要在比赛中表现得更好,而结果往往不如人愿,而比赛场地则是运动员长期在队内训练,熟悉的是校内、队内的羽毛球场地,对其他比赛地方的场地和环境有较大的陌生感,如果在日常训练中缺乏一定量的专门训练,在比赛中运动员就很容易发挥失常;再次是裁判员的判罚标准,在裁判自身业务水平、个人倾向、和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下,比赛中的判罚难免会出现错判和误判的情况,在羽毛球比赛中,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情绪,进而影响到运动员的现实竞技状态;最后是教练员的指导水平,在比赛中教练员的临场指导水平主要是在于对双方运动员状态的判断和对己方运动员技战术的调整等。在教练员经验丰富的情况下,对技战术的部署和调整会更科学合理,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能够获得有利的局面。整体而言,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外部因素是无法从训练活动中直接对运动员本身进行提高的,具有较强的不可控性,高职学生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不可控性,在竞技状态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更容易产生不稳定的竞技状态。

(2)影响竞技状态内部因素。

运动员竞技状态结构的内部因素是从运动员自身出发,首先是比赛动机,运动员的比赛动机是影响比赛、训练的重要因素,具有崇高比赛动机的运动员在竞技中所表现的状态往往是正向、积极的,能够从运动员的行为作风中体现出优良的体育精神品质,狭隘的比赛动机则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让运动员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在气势上也不占优势,达不到最佳的竞技状态,高职羽毛球运动员的比赛动机大多较为单纯,基本不存在动机不纯的问题,教练员也需要实施积极的引导,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初衷与动机;其次是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这是训练开展的主体部分,所有的训练活动直接目的都是获得良好的竞赛成绩,而竞赛成绩的基础就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获得的竞技水平,也就是训练水平,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发挥良好的训练水平,能够通过自身训练水平在比赛中进行自我调整,根据形式做出自主判断,从狭义上来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由训练水平直接获得而来的;最后是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其中包括运动员的性格、个性、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具有优良心理特征的运动员能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竞技状态的保持也会更有效,反之则很容易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丧失所获得的最佳竞技状态。高职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发育还处在完善的关键时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差异程度较大,这就需要教练员多加重视,能够在训练中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弥补。

3.2、竞技状态保持的训练调控

运动训练中竞技状态的保持有“延缓传导”的现象,即负荷强度与比赛接近或相同的情况下,运动成绩的快速进步出现在训练负荷量稳定或下降的过程中,而非出现在负荷量的巅峰时期。延缓传导现象将训练负荷量的动态变化和竞技状态之间的关系指明了一个重要的方向,相关研究进一步发现在负荷训练中,运动员负荷量的下降速率和时间与运动员的最佳状态的出现之间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羽毛球训练能够在负荷训练中有效进行,能够通过人为控制的手段,具体的训练调控方法可以参考以下训练设计:在赛前训练大负荷应激强化训练阶段,训练负荷的设计以先提高负荷量再提高负荷强度为基础,整体曲线图呈现出前低后高;而在赛前训练后期的减量训练阶段,训练负荷的设计是先减少负荷量再提高负荷强度,在负荷量的保持或下降中,负荷强度逐步接近竞赛水平,在“延缓传导”理论下可以在训练周期的末尾阶段激发出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

3.3、负荷训练与超量恢复

在训练(尤其是负荷训练),运动员的机体会受到加大程度的刺激,在合理的调整、休息后运动员会慢慢开始恢复,当所受到的刺激与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基本相同时,在科学的休息、调整后运动员会发生超量恢复的现象,即恢复后的竞技状态更优于上一次训练时的状态。在竞技状态的研究中,超量恢复的现象是出现最佳竞技状态重要的生物学条件,利用训练和恢复的规律与特点积极让运动员产生超量恢复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保持和提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高职院校羽毛球训练中,通过超量恢复让运动员在竞赛期间获得并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是重要的训练、竞赛手段。需要在赛前的训练周期中为运动员安排较大的训练负荷,促进运动员机体的适应性形成,在训练设计中要考虑到机体恢复所需要的时间,赛前加大负荷的训练周期的恢复时间要与比赛时间所对应,超量恢复的出现时间与比赛时间所重合,根据超量恢复的出现时间和负荷训练的恢复时间通常可以在赛前设置2-3周的赛前负荷训练。在赛前负荷训练中,以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为核心要素,训练内容和手段以模拟比赛环境的专项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在训练中并非一味加大负荷,需要随时关注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适时开始降低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通过大负荷后的减量训练促进机体超量恢复的出现。以超量恢复为目的的负荷训练是直接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对高职院校羽毛球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十分重要。

3.4、生物节奏规律调控

生物节奏是人体固有的一种时间性变化规律现象。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与生物节奏有关,是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内因之一。根据研究发现,运动员的生物节奏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并且生物节奏也有着延缓现象,训练活动对运动员生物节奏的影响作用比其他活动更大,长期训练的运动员生物节奏能够调控的可行性也比普通人更大。在比赛周期前后,通过训练使运动员的生物节奏与比赛节奏相吻合,是对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控的实施手段之一,在训练中能够进行生物节奏调控的方式主要以安排与比赛时间节奏类似或相同的热身赛、对抗赛等,通过模拟真实比赛节奏让运动员进入状态。

3.5、一般心理训练

高职院校羽毛球项目中,由于运动员水平普遍接近,竞争较为激烈,每一次的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都是一种考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直接会影响到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运动员即使通过训练调控在比赛期内获得了最佳竞技状态,也会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中逐渐消退或直接丧失。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调控是现代体育竞技普遍应用的手段,在训练手段的不断深入下,曾经高水平训练与竞赛应用的手段逐渐开始在高职院校中也有适量应用。在高职院校羽毛球训练中,一般心理训练暂时是应用较少或没有明确应用的,通常是在赛前通过一般心理训练手段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控,其目的是明确比赛任务和要求,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消除赛前过度紧张或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表现,树立必胜信心,培养勇于承受压力和迎战困难等良好的竞争心理状态。一般心理训练采用的方法有赛前战术模拟训练法、注意力转移训练法和心理暗示法等,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训练方法,在高职院校运动训练和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较为敏感,要高度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避免运动员对训练和竞赛产生抵触情绪。

3.6、训练饮食调控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羽毛球训练开展中,基本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活动为主,对运动员的饮食没有进行调控,在训练后运动员机体产生了大量的消耗,需要有一定的营养补充为个体带来较好的竞技状态,而学生运动员对此方面的自主意识也还不够,这就需要教练员引起关注和重视。运动员需要在赛前保持科学的营养摄入,早中晚三餐的营养搭配和能力摄入要依据科学的比例,过程中教练员要进行长期监控,随时进行调整、设置补充方案,以达到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保持的良好效果。

4、结语

在实际训练中高校羽毛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常是被训练活动忽视的一点,但是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和解读不难发现运动员竞技状态与训练的紧密联系以及竞技状态保持对运动员竞赛成绩的重要影响作用。在训练中,教练员能够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利用一些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控,是可以直接提高运动员比赛期间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的重要指导手段。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负荷量羽毛球
羽毛球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打羽毛球
浅析学校体育课中的运动训练负荷
飞行的羽毛球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