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嗽散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药理作用及治疗效果研究进展

2022-12-06刘长云天津市静海区中医医院天津301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变异型紫菀组方

刘长云(天津市静海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600)

在CVA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治疗的效果相对显著,早在清代就已经研制出了治疗哮喘疾病的中药组方,即止嗽散,其药物组成为桔梗、紫菀、白前、甘草、陈皮、百部和荆芥。该组方在哮喘治疗中发挥了突出的治疗作用,因此,一直被沿用至今。国内外学者在对CVA的临床特征以及疾病机理进行研究后总结出,通过止嗽散和西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哮喘症状。现就止嗽散治疗CVA的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1 止嗽散的药理作用

止嗽散之所以能够发挥良好的止咳作用和平息哮喘作用,主要是由于其组方中的药物机理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祛痰降气等功效。其中的紫菀具备温而不燥的特性,主要功效为润肺和化痰止咳;百部微温干润,具备润肺下气之功能;桔梗味苦,属于开宣肺气之药;白前则有助于祛痰和降气。在《本草正义》中,也对白前的正气作用作出了阐述。陈皮、甘草以及荆芥均具备润肺祛痰之效。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也针对止嗽散的药物作用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认为桔梗中的桔梗皂甙可以使支气管黏膜的分泌量有所提升,从而起到祛痰镇咳的治疗作用。而百部则对于引发哮喘疾病的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紫菀中的紫菀皂甙是祛痰良药,无论是对流行性病毒还是持续性咳嗽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关学者在对大鼠药物性哮喘的治疗研究中显示,陈皮所产生的挥发油可使气管平滑肌得到有效修复,并且增强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能力,可起到保护气管的作用。

陈皮中的提纯物对于组胺所引发的平滑肌痉挛收缩现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可发挥良好的平喘效果以及止咳作用。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知,百部的生物碱可使呼吸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得到有效控制,以此来达成控制咳嗽反射的目的。在动物实验中也表明,百部生物碱的止咳效果明显。在传统医学治疗中,咳嗽、哮喘等疾病均采用止嗽散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突出。

2 治疗机理研究

通过对CVA病因的分析可知,可能是由于外部风寒入侵导致常见肺部功能障碍问题,进而引发痰液阻塞问题。在针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时,则需要根据上述病因采取有效的祛痰治疗措施和通络治疗措施[1]。在针对CVA的临床的研究中,各医学研究者对其治疗机理提出了多种见解。部分学者认为,此类病情的发展,与风痰存在一定的联系[2]。因此进行治疗时,需结合病症,遵循扶正祛邪的整体治疗原则。而另有部分学者则认为,肺气不宣以及痰液阻滞是产生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主要因素,可以采取宣肺祛痰的方式加以改善。其认为痰液受阻是造成咳嗽和呕吐等症状的直接因素[3]。

针对小儿CVA疾病治疗研究显示,可将健脾补肺作为治疗要点,充分发挥五脏功能,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4]。同时,也认为哮喘症状是由五脏所共同引发的,并非全由肺部因素所致,这一观点在《内经》中也有证实,这为实践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有学者提出,对于CVA的治疗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症下药,采取辨证的思维进行治疗,做到因人而异、标本兼治,才能提高治疗效果[5]。因此,可以总结出治疗CVA的治疗机理为改善患者的肺气状态,祛除风湿寒邪,当邪气除尽后,咳嗽症状便会消除,从根源上治疗咳嗽问题,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发率。

3 止嗽散治疗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3.1 止嗽散的临床研究 哮喘疾病类型根据致病因的不同分为很多种,针对不同的哮喘症状需要采取对应的治疗组方[6]。对于寒性哮喘病患者来说,可在止嗽散组方的基础上增加麻黄、干姜,用水煎服。而对于哮喘症状较为顽固,且经过长期治疗未出现明显改善的患者均可配合应用针灸疗法,用针刺风门穴、肺俞穴和大椎穴,以一周为一个疗程;对于热性哮喘病患者,则需在止嗽散的基础之上增加麦冬和鱼腥草;对于风燥性哮喘患者,则需增加僵蚕与蝉蜕。通过分组研究后可知,采用止嗽散加中药方的治疗方式,总有效率超出95%。有关学者利用止嗽散对风寒性哮喘症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咳嗽症状和胸闷症状得以有效改善。且中医辨证指数与治疗前相比,也有一定的差异[7]。部分患者的哮喘症状已经消失,总有效率超出90%。

有关学者在针对哮喘患者的治疗研究中指出,采用止嗽散添加木蝴蝶、桑叶和蜜枇杷叶对患者进行两周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90.7%,并提出变异型哮喘虽然与常规性感冒症状存在一致性,但常规所采用的抗感冒和抗感染类药物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中医辨证后,利用止嗽散与其他中药组方则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具备不易复发的特性[8]。考虑到CVA具备突发性的特征,其临床表现为咽干咽痒和持续性咳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可采取止嗽散治疗的方式。有研究选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天早晚各煎服一次药物,经过为期四周的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90%。由此可见,止嗽散具备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咳嗽变异型哮喘治疗中可以进行临床推广[9]。

3.2 止嗽散的中医药研究 CVA的主要致病因是风邪入侵肺部,刺激肺部气管所引发的一系列咳嗽反应。在临床研究中显示,CVA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刺激性、慢性干咳为主,且长期伴有咽部痒痛的症状。尤其是在受冷空气和异常气味的刺激影响下,会导致患者咳嗽症状加重[10]。该病并不存在季节性特征,在四季均有发病的可能。引发咳嗽症状的主要因素为咽部受到刺激,常见冷空气刺激或者气味刺激等,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患者咽部干痒时则会出现咳嗽不止的症状,当咽部干痒症状减轻时,咳嗽症状也会得到缓解,这与中医学中所提出的“风盛则痒”理论存在一致性的特征[11]。考虑到风邪入侵是导致CVA病发的主要原因,可以从疏风角度进行治疗。由晁恩祥教授所研制的苏黄止咳胶囊正是应用此种治疗原理,借助多种中草药,包括地龙、前胡、五味子、杏仁和紫菀等所形成的以疏风止咳为主的治疗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成果。相关的实验研究中,采取随机对照实验的方式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可达70%以上。同时,该类药物也存在抗炎作用,可使患者咽喉炎症得到有效减轻,从而达成良好的止咳效果。

本文所研究的止嗽散也具备疏风止嗽的作用,早在古时就将止嗽散作为治疗哮喘病的主要治疗方剂。止嗽散最初由七味中药组成,主要包括陈皮、白前、甘草、荆芥、芥梗、紫菀和百部,该药方被记载于《医学心语》中。临床实践显示,该药方对于治疗各类咳嗽症状均有一定的作用,因在选择中药成分时,考虑到了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机体和肺部功能的影响,并未添加刺激类的药物,且以温润为主,可起到良好的安宁肺气作用。近代的医学研究也充分证实了该中药组方对于治疗哮喘病的良好作用。尤其是在面临不同的哮喘表现时,通过添加中药成分的方式,改良止嗽散的临床治疗效果,即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通过调整中药组方来增强止嗽散的治疗作用。相关学者在针对加味止嗽散治疗效果的研究中显示,将4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止嗽散基础组方的基础上添加杏仁、五味子、当归、桑白皮以及枇杷叶进行对症治疗,治疗后的结果显示,该药物可以发挥良好的止咳效果,也能够改善患者肺部气道的高反应现象。在针对止嗽汤治疗CVA的效果研究中显示,参与研究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从整体治疗效果来看,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的效果[12]。

虽然大部分研究中均显示,止嗽散对于治疗咳嗽症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实际上,其仅针对肺部疾病所引发的咳嗽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对于合并病症所产生的咳嗽症状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3]。为了提升其治疗效果,应对合并症的病因和病情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后,在原有组方的基础上加减中药成分,形成复合组方,以达成更好的治疗效果。《黄帝内经》中曾提出“七剂”的理念,其认为可以将中药方剂大致分为七大类,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也有学者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奇之不应偶治的中医治疗观点,指的是在面临疑难病症以及合并症时,应采取偶的治疗措施,利用复合方剂加以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偶方疗法更具显著治疗效果[14]。在应用广济止咳方进行CVA治疗的结果显示,其治疗有效率为67.67%,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治疗后对患者的肺气高反应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复合方剂是联合应用止嗽散与小柴胡汤的组方,可起到祛风止咳的作用。中国医科院针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加减止嗽散对于其他证候CVA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如联合应用止嗽汤和麻杏苡甘汤进行湿热型肺证候CVA的治疗,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15]。

3.3 止嗽散联合西药的临床研究 临床实践显示,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比单一的中药治疗方式或者西药治疗方式具备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具备疗程短、复发率低的优势[16]。在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时,需要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选择对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哮喘的急性期,应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主,而在进入缓解期以及恢复期之后,则应以治本为主[17]。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挥中药的止咳平喘作用,使患者的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还可降低其哮喘复发率。而西药的药用作用见效较快,有效提升了治疗效率,二者的相互作用下,基本可以达到根治哮喘的治疗目的[18]。

有关学者针对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纳与止嗽散的治疗效果研究中显示,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一组患者咳嗽症状有所减轻,且咳嗽间歇时间明显偏长,其治疗总有效率达89%,治疗后并未产生预后不良反应[19]。由此可见,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哮喘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学者在针对儿童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显示,利用玉屏风散联合止嗽散所制成的汤剂口服两周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超出91%。上述研究均可证实,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增强患者的肺部功能和机体免疫力,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还具备良好的预后质量。

4 结论

一直以来,止嗽散都是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药物,能够治疗非常多的咳嗽病症,已经成为中医领域治疗外感咳嗽主要方剂。止嗽散主要是由荆芥、百部、白前、紫菀、甘草、桔梗、陈皮等中药药材组成,尤其对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疾病有着比较高的治疗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止嗽散主要治疗的是患者当前存在的“嗽”,也就是有痰但无声,本方具有顺应肺之性能及祛邪安肺的组方特点,因此,可以说止嗽散是专门为了治疗“咳而痰多者”。

从止嗽散中的药物成分来看,百部具有止咳作用,是治疗咳嗽非常重要的中药药物;白前可以起到“降气祛痰”的功效,对于痰阻气管有着比较突出的治疗效果;紫菀则主要起到“治咳祛痰”的功效,针对外感以及内伤引起的咳嗽病症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止嗽散中的药物成分来说,白前和紫菀等主要起到肃降肺气、祛痰功效,而百部则主要起到止咳作用。与此同时,再配合甘草、桔梗、荆芥等中药药物,能够起到“通宣理肺”、“理气化痰”、“疏风解表”等功效,这样便可以在抑制患者痰液分泌的同时,缓解和治疗咳嗽病症。为了进一步提升止嗽散的临床应用效果,应当根据患者的证候所属进行针对性用药,鉴别“风寒咳嗽”、“咳嗽未愈”、“湿热咳嗽”等证属,确保能够对“外感风寒犯肺”引起咳嗽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20]。

在临床上使用止嗽散时,可以采取水煎服的入药方式,将药物研制成粉末状,每次服用7-10g。本药方主要应对外感风邪、咳嗽吐痰病症,通常会将“持续咳嗽、咽痒、舌苔薄白、微有恶风发热”等病症表现作为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内容,因此,该药方对于咳嗽变异型哮喘症有着比较好的对症治疗效果,有效率能够高达93%以上。此外,止嗽散还可以根据患者临床病症表现,对药方进行加减,比如,对于风寒、鼻塞流涕的患者,加防风以及苏梗叶等药物;对于咽喉不利、咽部痛痒并在咽部自觉有痰液的患者,可以加射干等中药药物;如果患者的咳嗽比较频繁且用力,可以加杏仁、款冬花等药物。

虽然已有的研究中均表明,止嗽散对于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实际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见效较慢,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有效弥补中药治疗中的不足[21]。对于中西药联合治疗的研究中,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数据分析。在临床治疗方面也仅是对疗效做出观察,并未确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判断标准,这为治疗效果的评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应注重对止嗽散本身的药理作用研究以及其对于哮喘疾病症状方面的影响。希望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止嗽散的药用价值,使其在哮喘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变异型紫菀组方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萎软紫菀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止咳通便话紫菀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多索茶碱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