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群结构的调查分析

2022-12-05欧四海陈爱江

养殖与饲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奶牛场牛场单产

欧四海 万 娇 吴 洁 李 广* 景 磊 陈爱江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新疆天山军垦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截至2020 年12 月20 日,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养殖200 头以上的规模化牛场有60 多个、存栏母牛8 万多头。虽然存栏基础是石河子地区奶牛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优势,但繁殖率低、死亡淘汰率较高、存栏比例不科学、实际产奶水平较低等制约了当地奶牛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如何获得良好的牛群结构、节本增效、高产高效、健康发展是石河子地区奶牛养殖急需突破的难题。为此,笔者对石河子地区4 个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展开了调查。

1 规模化奶牛场牛群结构不科学

表1 显示:4 个规模化奶牛场平均成年母牛占全群55.26%,泌乳牛占成年母牛78.28%、占全群43.26%。在4 个规模化奶牛场中,成年母牛占全群最高61.61%、最低44.22%;泌乳牛占成年母牛最高84.65%、最低65.64%;泌乳牛占全群最高49.83%、最低34.67%。青年母牛平均占全群32.32%,犊牛平均占全群12.36%。43.26%的泌乳牛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要养活56.74%的不产奶的成年母牛和青年牛,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牛场的经济效益。

表1 4 个规模化奶牛场存栏情况

2 规模化奶牛场牛群结构不科学的原因

2.1 配种妊娠率较低

表2 显示:4 个规模化奶牛场成年母牛配种妊娠率平均63.86%,最高78.07%、最低56.97%。青年母牛妊娠率平均64.67%,最高93.66%、最低49.50%。4 个牛场总繁殖率67.05%。可以看出,配种受胎率、年总繁殖率偏低,严重影响了牛场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制约了牛场正常扩繁选育发展,是目前奶牛场牛群结构不科学的最主要原因。

表2 4 个规模化奶牛场配种妊娠情况

2.2 死亡淘汰率较高

表3 显示:4 个规模化奶牛场年平均流产率17.77%,最高24.70%、最低6.08%。犊牛死亡率6.01%,最高9.70%、最低1.39%。成年母牛年死亡率8.5%,最高17.46%、最低5.00%。成年母牛年淘汰率19.90%,最高29.08%、最低13.74%。死亡淘汰高发群是产房的新产牛,母牛产犊是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犊牛的成活、生产母牛的健康、胎次泌乳的产量、产后正常配种受胎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希望管理者对此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表3 4 个规模化奶牛场死亡淘汰情况

2.3 全群平均产奶量较低

表4 显示:4 个规模化奶牛场平均全群单产11.06 kg,最高15.02 kg、最低8.74 kg;成年母牛平均单产20.12 kg,最高25.51 kg、最低15.15 kg;泌乳牛平均单产25.97 kg,最高30.14 kg、最低21.03 kg。经分析,产量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有一定比例胎间距较长的产后牛,长期处于低产或干奶期,影响群体单产量。

表4 4 个规模化奶牛场泌乳单产情况

3 四个规模化奶牛场单产情况分析

3.1 第一奶牛场单产分析

第一奶牛场数据汇总分析(表5):全年平均存栏1 852 头,应产母牛头数643 头、单产10 653.28 kg,实产母牛头数468 头、单产14 636.88 kg,差值3 983.6 kg。365 d 参与产奶的应产母牛占存栏34.72%,实产母牛占全群25.27%。

表5 第一奶牛场实产、应产泌乳365 d 单产情况

3.2 第二奶牛场单产分析

第二奶牛场数据汇总分析(表6):全年平均存栏2 069 头,应产母牛头数1 036 头、单产10 796.51 kg,实产母牛头数852 头、单产13 128.15 kg,差值2 331.64 kg。365 d 参与产奶的应产母牛占存栏50.07%,实产母牛占全群41.18%。

表6 第二奶牛场实产、应产泌乳365 d 单产情况

3.3 第三奶牛场单产分析

第三奶牛场数据汇总分析(表7):全年平均存栏1 623 头,应产母牛头数822 头、单产7 267.1 kg,实产母牛头数614 头、单产9 728.92 kg,差值2 461.82 kg。365 d 参与产奶的应产母牛占存栏50.65%,实产母牛占全群37.83%。

表7 第三奶牛场实产、应产泌乳365 d 单产情况

3.4 第四奶牛场单产分析

第四奶牛场数据汇总分析(表8):全年平均存栏1 186 头,应产母牛头数510 头、单产7 313.21 kg,实产母牛头数278 头、单产13 416.31 kg,差值6 103.1 kg。365 d 参与产奶的应产母牛占存栏43%,实产母牛占全群23.44%。

表8 第四奶牛场实产、应产泌乳365 d 单产情况

3 讨 论

1)由表1 的数据分析得知,4 个牛场的犊牛、青年牛数占存栏比例分别是12.36%和32.32%,都大于10%。相关报道,犊牛是指出生至6 月龄的母牛,应根据其父母代的生产性能和犊牛的体况选留,作为后备牛饲养的犊牛应占规模化牛场饲养量的10%左右。后备牛主要包括育成牛和青年牛,育成牛指7~18 月龄的牛,其中7~12 月龄的牛为小育成牛,应占牛群比例约10%,13~18 月龄的牛为大育成牛,应占牛群比例的10%[1]。

2)由表2 至表4 数据分析得知,4 个牛场成年母牛和青年母牛的平均妊娠率分别为63.86%、64.67%,相比正常的妊娠率(成年母牛80%、青年母牛90%),分别低16.14%和25.33%。4 个牛场总的死亡淘汰率28.4%,基本属于较高的死淘范围。因此,4 个牛场妊娠率低、死淘率高是牛群结构异常的主要原因。4 个牛场平均个体泌乳单产,成年母牛20.12 kg、泌乳母牛25.97 kg。相比国内优秀奶牛场的个体泌乳单产,成年母牛≥30 kg、泌乳母牛≥37 kg,相差9.88 和11.03 kg。

3)规模化养牛场常以自繁自养的方式饲养奶牛。根据其不同生理阶段和生产阶段,可将规模化养牛场的牛分为成牛母牛、犊牛、后备牛。不同类别的牛,应在牛群中有不同的比例。研究表明,成年母牛占牛群比例55%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和利润[2]。从表5 至表8 的数据分析看,4 个牛场的年平均应产犊牛753 头、泌乳牛占存栏比例44.74%,实际产犊553 头、泌乳牛占存栏比例32.86%。平均单产损失3 720.09 kg。虽然实际单产能平均达到12 727.57 kg,但泌乳牛占全群比例都较低,充分证明,4 个规模化牛场,由于繁殖妊娠率低、死淘率较高,造成牛群结构差距大、个体泌乳单产低,牛场盈利困难,整体养殖水平都较低。在规模化牛场中牛群结构对牛场经济效益影响深远,同时不同牛群结构的饲喂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不仅影响饲喂成本,对牛群健康更是意义重大[3]。

猜你喜欢

奶牛场牛场单产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