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2022-12-05赖宝瑶林铭健洪永灯
赖宝瑶 林铭健 洪永灯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又被称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的是因脑部血液无法正常循环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症状,致残率高、预后差,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攀升[1]。急性脑梗死病因机制复杂,是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报道,脑梗死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占比为85%左右,10%的脑梗死患者死于急性期,因此早期诊断及积极救治尤为重要[2]。既往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死形成及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参与作用,通过检测炎症因子水平能够对患者病情及预后予以评估[3]。此次研究引入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D- 二聚体(D-dimer,D-D)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3项指标,探究其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及相关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观察组经磁共振诊断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4];观察组发病24 h内入院;观察组资料齐全,无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对照组无脑梗死。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受损;合并精神类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存在全身感染症状;近期接受过影响观察指标的相关药物治疗;存在甲状腺疾病;免疫功能异常或凝血障碍;合并心力衰竭、慢阻肺等疾病。观察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42~76岁,平均(63.59±6.32)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4 kg/m2,平 均(22.59±2.15)kg/m2。对照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45~78 岁,平 均(63.31±6.57) 岁;BMI 18~24 kg/m2,平均(22.52±2.25)kg/m2。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NIHSS量表评分评估脑梗死严重程度:轻度(1~4分)、中度(5~15分)、重度(>15分)。将观察组分为重度组(16例),中度组(24例),轻度组(28例)。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研究目的、流程表示了解,加入研究均属自愿,双方就研究相关事项达成一致,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Lp-PLA2、D-D、PCT检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接受静脉血采血,对照组体检清晨保持空腹状态采集静脉血,Lp-PLA2及PCT检测采血量以3 ml为宜,保存于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然后在4 ℃冰箱中放置0.5 h,D-D检测采集静脉血 1.8 ml置于含 0.2 ml 3.2% 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玻璃管中,轻轻混匀。两份标本均采用TD58 台式低速离心机(长沙湘锐离心机有限公司)进行离心处理,速率以3 000 r/min为宜,处理时间为15 min,将血清及血浆分别吸取后待测。Lp-PLA2采用微流控免疫荧光法检测,所用仪器I300全自动微流控荧光免疫分析仪及试剂盒均由深圳微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D-D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所用仪器B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试剂盒均由武汉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PCT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所用仪器A5000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购自广东万炬检验仪器有限公司,试剂盒由巴迪泰(广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四组(对照组和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Lp-PLA2、D-D和PCT水平。(2)分析Lp-PLA2、D-D和PCT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分析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0 表示诊断性能较高,0.71~0.90表示有一定诊断性,0.50~0.70表示诊断性能较差。当检测指标≥截断值即判为阳性,<截断值判为阴性[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Lp-PLA2、D-D和PCT及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Lp-PLA2、D-D和PCT水平比较
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Lp-PLA2、D-D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Lp-PLA2、D-D和PCT水平均高于中度组与轻度组(P<0.05),中度组Lp-PLA2、D-D和PCT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见表1。
表1 四组Lp-PLA2、D-D和PCT水平比较(±s)
表1 四组Lp-PLA2、D-D和PCT水平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重度组比较,P<0.05;△与中度组比较,P<0.05。
组别 Lp-PLA2(ng/ml) D-D(μg/ml) PCT(ng/ml)对照组(n=68) 115.55±16.28 0.31±0.08 0.10±0.05重度组(n=16) 315.52±40.64* 1.22±0.57* 6.39±0.43*中度组(n=24) 210.34±26.48*# 0.65±0.15*# 4.38±0.25*#轻度组(n=28) 146.43±16.39*#△ 0.45±0.04*#△ 2.16±0.16*#△F 值 196.536 0 36.698 0 352.912 0 P 值 <0.000 1 <0.000 1 <0.000 1
2.2 Lp-PLA2、D-D和PCT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分析
Lp-PLA2、D-D和PCT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Lp-PLA2、D-D和PCT单独检测,见图1、表2。
表2 Lp-PLA2、D-D和PCT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分析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急性脑梗死病因机制复杂,是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每年急性脑梗死病例高达200万,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6-7]。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初期意识多清醒,发展至中后期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及中枢性高热,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当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急性脑梗死患者诸多相关指标均处于动态变化中,早期诊断困难,为临床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掌握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寻找敏感性指标予以早期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8]。
现有研究证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是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9]。目前,关于脑梗死病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长时间处于凝血及纤溶功能失衡状态,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是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10]。另有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聚集与炎症反应相互促进,共同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形成与发展[11]。作为一种新型炎症反应标志物,Lp-PLA2主要通过促炎作用参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进展,由血管内膜中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刺激炎症反应,对斑块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起到诱导作用,加快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12]。以往研究发现,Lp-PLA2可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卵磷脂,使得促炎介质增加,引起炎症级联反应,导致血管内膜大量细胞黏附分子聚集,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造成斑块不稳定[13]。本研究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Lp-PLA2可作为诊断脑梗死的有效指标。作为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D由交联纤维蛋白经过纤溶酶作用产生,能够对继发性纤溶活性予以反映,在血浆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敏感性,受外界环境干扰小,对于判断高凝状态及继发纤溶特异性高[14-15]。D-D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增加内皮细胞受损程度,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加快血栓形成,与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严重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6]。从本研究结果看,D-D在急性脑梗死群体表达高,提示D-D在急性脑梗死形成中有一定的参与作用。作为降钙素前体物质,PCT是一种蛋白质,其是在细菌毒素、炎症因子等多种因素诱导下形成。当合并严重感染时,患者单核细胞及肠道淋巴细胞等经过诱导会分泌PCT,因此在感染状态下该指标呈现出升高趋势,能够对全身炎症反应活跃程度予以反映,但特异性低[17-18]。本研究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D-D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Lp-PLA2、D-D和PCT水平均高于中度组与轻度组(P<0.05),中度组Lp-PLA2、D-D和PCT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说明PC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表达,说明其能够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诊断效能分析结果显示,Lp-PLA2、D-D和PCT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Lp-PLA2、D-D和PCT单独检测。体现了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但基于研究时间及现有条件的限制,收集样本量较少,有待进一步大规模研究,引入更多指标,挖掘不同指标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由上可知,Lp-PLA2、D-D和PCT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高,能够为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可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