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审美在声乐演唱中的表现形式

2022-12-05马艳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欣赏者演唱者音乐作品

马艳霞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前言

声乐演唱者在进行作品演绎的过程中,需要融入自身的主体情感思考,对作品中的审美特性进行挖掘,将艺术美传递到欣赏者面前。声乐演唱同样也是演唱者对作品的二次创作,演唱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运用恰当的表现方式强化作品中的美感。演唱者要将自己对音乐美的哲学思考,通过理性和感性结合的方式,用音乐表现出来,加强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促进和欣赏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审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及意义

审美并非脱离生活,往往是基于人们的实际生活感受而诞生。审美活动和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更加丰富,美妙的音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此同时人们对音乐的选择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娱乐节目还是严肃音乐欣赏,都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拥有了更多参与审美活动的机会,审美活动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家园,让感性生命变得更加厚重[1]。审美活动对现代人来说有着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让人们的情感得到超越,现代传媒技术以及信息化将审美变成了一种更具力量的实践活动,人们在欣赏和感受多种多样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完成了审美体验和审美欣赏。

二、音乐审美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一)帮助声乐演唱者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完美呈现

音乐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完成艺术构思,多积累创作经验,这样才能创作出情感和创意兼备的优秀音乐作品。声乐演唱者对作品的表达本质上是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演唱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和领悟音乐作品中内涵的情感与思想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以及审美追求,为听众带来优秀的表演,这就要求声乐演唱者自身要具备较强的音乐感悟力以及良好的音乐审美素质,这样才能让演唱者真正理解音乐的旋律、风格以及音乐走向特征,和作品之间产生深度结合,搭建和听众互动的桥梁,让音乐走入观众心中,形成情感共鸣。

(二)有助于声乐演唱者深层次认识艺术作品

审美要求主观和客观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演唱者除了要了解音乐的旋律、音调和节奏之外,也要从专业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度解析,结合自己的认知以及经验,融入情感以及审美追求,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审美评价,推动情感进一步升华,让聆听者也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深意。

(三)有助于声乐演唱者积累审美认知

声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以及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思考,在西方音乐分析家眼中,艺术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对音乐作品进行美学研究,可以加强音乐作品和演唱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演唱者通过审美思考积累更多的经验,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以及审美主张,美学研究同样是提高演唱者审美能力的关键步骤。

三、音乐审美的培养形式

审美活动已经变得越来越日常化,随着物质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艺术审美活动在当下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化,无论是什么群体,都可以在生活范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审美选择,审美已经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以及审美欣赏习惯,这也造成了审美趣味的千姿百态[2]。不同的人在审美层次上也是不一样的,在日常审美生活化的大趋势下,音乐审美如何做到更加有效,是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从音乐审美培养形式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一)生活阅历影响审美者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培养审美能力首先需要审美者对生活多加观察和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让自身对艺术越来越敏感,可以跟随音乐作品的情感走向体验具体的喜怒哀乐,和作品完成精神层面的交流。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之上,审美者也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对艺术流派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区分音乐的种类,在具备这是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核,实现精神的陶冶。审美者也要对歌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解力,这种理解包括歌词和旋律两个方面,对演唱者音乐表达的判断,要从根源入手,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分析声音是否好听以及节奏是否准确,这属于最基本的演唱技巧判断。为了加强对歌曲的深层体会,要和演唱者共同触达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启发。

(二)听觉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作用于人听觉感官的艺术形式,欣赏者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会感受音乐的声音美,并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揣摩作品中的情感美。音乐欣赏对审美者的美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作用于感官的音乐需要审美者具备一定的听觉能力,并且在相关艺术知识基础之上,可以将审美意向转变为审美感知。如果审美者在听的感官上不够敏感,相应的审美能力也会减弱,会导致忽略音乐作品中的很多重要信息,审美能力也相对较弱[3]。对此,审美者需要增加和音乐作品接触的机会,多走进剧场中感受音乐会和歌剧,在亲临现场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形成更加清晰的概念认知以及情感体验。此类音乐实践活动可以让审美者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并对音乐形成固定的感受。

(三)视觉能力的培养

音乐作品除了具备听觉特征之外,也是一门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演唱者在进行作品演绎时,不仅是发出声音,而且是将声音作为艺术表达的工具创造美感。此时演唱者对作品的审美输出不仅表现在歌唱这一方面,还体现在演唱者肢体语言以及情感状态、面部表情上。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身体往往会跟随着歌曲的内容以及情感走向自由舒展,无论是眼神还是神态、手脚动作等,都是音乐审美的重要构成部分,演唱者眼神要坚定,神态不能紧迫,手脚动作要协调,对这些内容的审美以及欣赏是音乐审美的重要方面。

四、音乐演唱中的审美心理过程分析

(一)声乐演唱中以审美心理与审美感知为基础

审美心理是建立在审美感知基础之上的,在关于审美所有心理活动运作的过程中,人的心理会出现多种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会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反映在头脑中,接受到审美刺激之后个体会在脑海中对审美客体形成一定的感知。声乐演唱者在进行艺术表达的过程中,会将个体的情绪体验以及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表现力进行有机统一,通过声乐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欣赏者能在感受音乐作品中审美情感的同时,感受到声乐演唱者融入的个人情思。不同的声乐演唱者以及欣赏者对作品的表达和感知结果因时、因人而异的。从审美心理的发生角度上理解,声乐作品的审美发展历程最初是作用于演唱者,演唱者在拿到乐谱之后,通过对旋律和歌词的掌握,先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审美印象,然后运用对作品的审美属性初步印象,在音乐表达时融合专业的演唱技巧,通过调动情感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让音乐作品能真正形成自己鲜活的生命力,将作品深层的情感外现出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对作品审美内涵的感知。一般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声乐演唱者所带来的,欣赏者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审美要素的影响;另一部分主要指的是通过声音演唱所带来的同时进行或后续的审美活动,整个审美感知都伴随着知觉以及感觉的触发,两者都是审美活动中重要的参与者。审美感知也是对审美进行的再塑造,不断形成新的审美体验,无论是演唱者还是欣赏者,都能在声乐表达的过程中得到审美愉悦及审美心理的强化。

(二)声乐演唱中审美想象辅助审美心理的开展

审美感知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性构成,审美想象则可以被理解为音乐审美的较高级呈现,一般需要审美主体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塑造出更加个人化的审美形象,完成美感体验的升华。从心理发生的角度来看,审美想象和个体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分不开关系,具备更强创造力的审美个体可以将审美想象提高至更高的高度,演唱者在融入审美想象之后,艺术形象不但到呈现时将更加立体,而且艺术形象会对多种感官和情感、心理等进行重新整合,挖掘出更多具有审美价值的因素,让审美对象具备更加凝练、鲜活生动、具有生命力的特征,正所谓是审美想象让审美心理插上翅膀,也让作品的表演具备更强的感染力。

对听众来说,在接收此类声乐演唱作品时,自身的审美体验也会更加强烈,形成审美理解,并在脑海中形成关于该作品的相应审美感知、建立一定的音乐形象。在心理作用机制层面完成审美活动的第三要素为审美理解,个体在面对审美客体时产生的审美感知会在头脑中融合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经验,转变为对审美客体的理解,该心理机制中头脑会发挥出一定的审美想象力,完成由审美主体向客体内涵的阐述,对审美客体的象征意义作出分析,搭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内部联系,最终形成理性或感性的认知。所以,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验千差万别,有的个体只是单纯地完成音乐欣赏,而有的人则可以运用审美理解将艺术欣赏转变为更高级别的审美活动[4]。在整个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审美理解能力影响巨大,反过来也会作用于人的审美感知以及审美心理,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激发审美想象的诞生。

(三)音乐审美心理的高级体验是音乐审美情感

在对音乐形象进行审美鉴赏时,人们会得到情感层面的激发,由此所带来的体验即为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由作品触发所带来的高级心理体验,也是人对音乐作品所作出的特殊心理反应。鉴于个人审美心理的不同,每个人对审美客体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相应的审美标准也会有差异,所以并不存在一个标准化的审美红线,而且审美标准是一个变动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个体也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这种体验可以被称为“审美情感”。具体指的是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态度,以及审美者对审美对象所做出的情感反馈,成功的声乐演唱绝不仅仅是演唱者将音符和歌词表现出来,还要将自己对审美对象的态度和体验作出形象化的阐述,用声乐符号等音乐元素让听众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以及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复杂的心理活动作用之下,诞生了一种关于情感的类别体验,主导着人们的审美享受,这种心理体验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特征。

五、音乐审美在声乐演唱中的表现形式

为了更好地展现作品的审美价值,演唱者需要了解审美在音乐演唱中的表现形式。在艺术范畴中,声乐是将音乐和文学整合在了一起,在聆听声乐的过程中,个体的多重感官都会同时获得审美情感的刺激,演唱者要和听众之间通过作品建立更加深层的联系,让听众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乐曲的引导,获得更多审美愉悦,演唱者在其中是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以拉近音乐作品和欣赏者之间的距离。

(一)咬字吐字美

声乐演唱结合了音乐的旋律以及文学语言,是一种运用音乐形式对文字进行形象化升华的艺术处理方法,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咬字和吐字是非常重要的,演唱者要能将唱词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楚。对此声乐表演者需要了解声乐演唱中吐字的技巧,经过唇、牙、舌、喉等器官的共同运作,将歌词唱清楚,同时又不影响旋律的表达。吐字则需要演唱者运用发音的器官将咬成的字清晰地发出来,让听众能听得清楚,除了在咬字吐字方面演唱者需要多加训练之外,在每一句唱词的字头、字腹和字尾部分也要进行清晰有序的处理,例如,在字头部分,要做到敏捷有力,着力点要准,避免吞咽[5]。字腹指的是母音部分要将音韵清晰准确地发出来,保证发音的圆润和丰满,口形尽量保持不变,气息也要连续。字尾部分要有轻巧准确的收音处理,避免因为旋律导致唱出的字走样。

总而言之,在演唱歌词时,要做到咬字准确、发音清楚,让听众能听得清唱词,分辨得出唱词中的文学含义。

(二)气息舒畅美

声乐演唱也涉及人体发声,把握好气息才能演唱好一首歌曲,在演唱时要处理好吸气和呼气之间的节奏,吸气是首要环节,演唱者需要用口和鼻同时吸气,吸气的量要把握好,既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如果在吸气时过深的话声音会显得非常的僵硬,没有质感,如果吸气较浅,声音则缺少浑厚的力量。另外,呼气也很重要,在唱歌时要保证呼出的气息是徐徐吐出的,同时要和吸气结合在一起,保持呼吸的连贯。换气可以让演唱者保持稳定的音准,不仅是为了区分唱词,也是艺术表现的需要,换气需要找好换气的点,避免影响歌曲整体的完整性,也要处理好换气的时长,不能因为换气而影响了声音的质量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气息是需要经过科学训练的,把握好气息以及节奏,能更好地将歌曲连贯的表现出来,强化审美效果。

(三)歌声流畅美

歌声的流畅需要演唱者将身融为一体,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有清晰的梳理,将歌曲唱得柔美动听,给人以良好的审美感受。演唱时演唱者的喉咙部位要通畅、充分打开,不能让喉咙处于闭塞的状态,如果喉咙过于紧张的话,发出的声音会非常刺耳,不够柔和,想要让唱词更加流畅、旋律更加悠扬,演唱者要保持正确的口型,演唱者要能根据高音变化以及强弱进行改变,也要随时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调动身体不同的共鸣以美化音色,让听起来更加有穿透力、集中且明亮。演唱者要对这三个部分多加训练,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在舞台上有更好的表现,与观众之间形成审美互动。

(四)情感表现美

想要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音乐作品中要融入丰富深厚的情感,在真情实感的推动下,艺术作品能给人带来更加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审美的最高享受。声乐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演者要运用多重感官,让表演和声乐的表达紧密结合。所以,为了更好的艺术呈现,演唱者需要注重声音表现技巧,也要在台下对歌词和旋律多加研读,揣摩歌曲背后的情感力量,融入自身思考,在舞台表现中达到声情并茂,包括肢体语言的使用以及面部表情等,为听众营造沉浸式的音乐欣赏体验。总而言之,情感是音乐表达中的重中之重,演唱者要探寻最佳方式,将音乐的美感和歌曲的内容融为一体,传递到欣赏者面前。

六、提高声乐演唱者审美能力的策略方法

(一)感知审美对象的培养

旋律、节奏、调式、音色都是音乐审美的对象,演唱者要通过上述要素的协调运用,塑造出直观、感性的音乐形象,完成审美过程。演唱者要更好地传达对象的审美价值,增强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需要在台下完成的。首先,演唱者在拿到曲谱之后要认真揣摩,把握作品中的旋律、速度、力度等基础性的内容,先将旋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其次,由声乐所塑造出的艺术形象,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表现的方式都是以歌声作为载体,声乐形象是运用音乐化的语言,以歌声表现艺术形象,音乐赋予了这些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的表现力,演唱者在向欣赏者描绘这些形象时,要能通过艺术传达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使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画面幻化为听众脑海中相应的音乐形象。

(二)声乐艺术修养的加强

从艺术类型上看,声乐艺术属于时间艺术的范畴,通过将旋律和文字整合在一起,完成审美表现。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需要运用娴熟的技巧以及美好的音色将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传递出来,不仅要做到音调的和谐,也要融入感情,达到声情并茂。演唱者除了需要演唱本土的音乐作品之外,还要学习艺术歌曲等来自西方的类型作品,在演绎此类文艺作品时,演唱者需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结合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特征,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以及内涵,不断强化自身感受,才能更好地完成作品审美价值的诠释,一些歌剧作品还要求演唱者能掌握该国语言、语法,尽量做到原汁原味,以更准确地表现作品的风格特征。

(三)注重审美直觉的培养

演唱者在表演声乐时要意识到,除了要给听众以感官上的冲击和影响之外,也要尽可能地运用作品和聆听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哪怕这种互动是短暂而迅速的,也要能激发欣赏者的审美体验,形成情感共鸣。演唱者进行情感处理时,首先自身要对作品形成共鸣,将直觉性的美感体验运用歌唱技巧表达出来,这种直觉性的美感体验往往是较为浅表的[6]。演唱者需要加强对作品创作背景内涵以及情感的深刻了解,多加思索,自身先获得艺术欣赏所带来的满足感以及愉悦感,演唱者对作品形成的共鸣会通过演唱者的艺术表达传递出来,演唱者需要不断地打磨技巧,让声乐演唱更加生动娴熟,此时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有利于声乐演唱者创造出鲜活、符合作品主题的艺术形象,而观赏者可以通过这种形象美感和理性美感的双重作用,感受到强烈的情感表达,以及歌曲内在直观的音乐典型形象,从而获得审美情感的抒发。

在审美直觉和音乐理性美感的培养过程中,演唱者要基于作品的特征进行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评价,不断调整演唱中细节上的情感把控力度,并运用更加自由的想象,发挥自身创造力,塑造出贴近生活、能表现生活真实本质、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七、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演唱是一门审美艺术,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达的过程中,要注重从作品的角度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分析,在领悟了作品的精神内涵之后进行演绎,演唱者本身对审美意向的表达,会对最终演唱的审美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演唱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实现对欣赏者自身的审美心理进行调控,这也是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演唱者要注重和听众之间建立审美关系,在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内涵的基础上,为听众带来更加深刻难忘的审美体验。演唱者本身也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不断陶冶身心、净化心灵,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积累声乐美学知识,这样才能在作品表现中将情感与音乐表达融为一体。演唱者审美品质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多进行审美品质的积淀,关注情感的融入以及表现,从而塑造出更多层次丰富、形象饱满的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欣赏者演唱者音乐作品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留出想象的空白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我和我的祖国”中山市原创音乐作品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