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问题研究
2022-12-04王彬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王彬(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公安警务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合成化和一体化,为探索建立“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运行机制,构建“情指部门牵头、警种力量合成、纵向贯通一体、集群攻坚作战”工作格局,打造“风险防范全面精准、决策指挥高效顺畅、警务数据整合共享、警种优势合成作战、网上网下同步应对”的新型警务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基于“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以及有效服务于公安机关各项警务工作之需要,有必要对“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现状
(一)理论研究层面
2021 年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之前,并不存在“情指勤舆”这一概念,也没有“‘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这一概念表述,与“情指勤舆”相近的概念表述有“情指战”“情指行”“情指勤督”“情指勤网”等。[1]在“情指战”一体化研究方面,主要有四篇论文。①四篇论文分别为:胡建平著,《构建“情指战”一体化打击犯罪新思维》;鲁良军著,《构建“情指战”维度打击犯罪智能警务战略研究》;严开旺著,《锻造“情指战”一体化打击犯罪智能化平台》;胡俊著,《构建“情指战”一体化指挥打防体系新思路》。四篇论文均载于《中国刑事警察》2018 年第1 期,第59-73 页。在“情指勤督”一体化研究方面,《浅谈地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如何构建“情、指、勤、督”一体化指挥中心》一文是代表性成果。[2]该论文主要是围绕着地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如何构建“情、指、勤、督”一体化的指挥中心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的。2021 年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情报、指挥、勤务、舆情”一体化运行机制(简称为“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这一概念被提出来,即“着眼整体效能,推动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健全完善‘情报、指挥、勤务、舆情’一体化运行机制。”[3]之后,一些学者从理论层面开始对“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展开研究,但研究成果较少。
(二)实践探索层面
在2021 年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已开始在公安警务工作中探索性地推行“情指勤督”一体化运行机制。自2018 年以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就开始进行“情指勤督”一体化实战警务机制改革探索,构建以“情报导勤、专业调勤、规范执勤、全程督勤”为主要内容,实现接警更高效、调警更顺畅、出警更精细、处警更规范的“情指勤督”一体化的实战警务机制,在先行先试中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4]其他地方的公安机关在公安机制改革与完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做法。②2020 年8 月,河南省公安厅与河南警察学院联合成立了警务战略研究智库,即“河南警务战略研究中心”,河南省公安厅指定的第一批研究课题中就有“‘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已结项并形成研究报告。如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打造的“数据中心服务‘情指战’模式”。③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自2017 年起就开始探索性地以“整合数据资源,提升深度应用水平”为目标,打破信息壁垒,使硬件成云,建设计算中心;使数据成云,建成数据中心;使业务成云,搭建应用中心,构建服务“情指战”新模式。
2021 年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之后,在公安部的整体部署与推动下,有的地方公安机关成立专班负责“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推动,如河南省公安厅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成立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专项小组的通知》明确规定,省公安厅成立“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专项小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建立“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湖北省公安厅‘情指勤舆’一体化专班构建起‘省市一体、警种合成、区域联动、集群作战’新体系,先后吸收各警种优质资源和骨干人才300 余名,24 小时连轴运转”。[5]有的地方公安机关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力图通过试点总结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提供范本。如吉林省公安厅就以四平市、白山市为试点,积极开展“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试点工作,“着眼资源整合、力量汇合,把构建‘情指勤舆’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作为深化警务机制改革的龙头工程,打破制约发展的‘天花板’”。[6]其他省市公安机关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探索和推进方面,也大都结合本地公安机关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举措。
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基础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是一个闭环系统,其构建与运行不是各种资源、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相关基础的支撑下各种资源、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开了各种基础的支撑和各种资源、要素的综合作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是无法构建并发挥应有作用的。
(一)理论基础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充分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整合各种资源、要素,构建一种适合当前警务工作的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因此,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和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预测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等基本原理。
1.预测性原理
在警务工作中,不论是处置违法犯罪案(事)件,还是处置群体性事件,以及处理其他日常警务管理工作,预测往往能够起到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情报、指挥、勤务、舆情”,其中,“情报”“舆情”与“预测”的关系十分密切,“情报”“舆情”是实现高效、精准“预测”的前提条件与基础,离开了相关警务工作的“情报”“舆情”,既不能进行高效、精准地“预测”,也无法开展“指挥”与“勤务”工作。因此,“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必须要遵循预测性原理,体现预测性原理之精髓。
“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它是把数据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预测系统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它们是建立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之上的”。[7]大数据时代,数据以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和结构化形态呈现,且呈几何状态增长,这种数据形态与状态促使人们在许多方面开始运用大数据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对预测结果作出应对之策。同样,大数据预测性原理也可以应用于“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过程之中。“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大数据预测性原理的应用,往往比其他领域的应用发挥的作用更大,它不仅有助于公安机关在各种警务工作中合理分配警务资源,提高警务工作的精准性与高效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一些违法犯罪活动、群体性事件等尚未发生或者发生过程中就能及时识别,从源头予以控制,从而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或者早处置等现代警务机制构建之目的。
2.相关性原理
“小数据时代,人类的思维范式都是一种诞生于小数据时代的因果关系思维,强调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先产生一个假设,然后再去验证假设的正确性”。[8]与小数据时代的因果关系原理相对应,在警务机制的构建和运行方面,人们遵循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原理,表现在警务机制构建与运行模式上,必然产生一种遵循因果关系的孤立性、被动性、回溯性警务机制。因果关系原理与小数据时代警务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是基本相适应的,为小数据时代警务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指导,但是,对“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这种现代警务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来说,因果关系原理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的缺陷和不足十分明显。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特别强调“情报、指挥、勤务、舆情”各环节之间的一体化运行,也即强调四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原理作为大数据的核心原理之一,强调的不是各种事物或者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在警务机制的构建与运行过程中,相关关系原理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在于:一方面,能够将“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各种环节有机地关联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厘清“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的合理性,并使这一机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将“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情报”“舆情”两个环节中隐藏的相关警务信息,从海量的看似与警务工作无关数据中挖掘出来,服务于警务工作。正是相关关系原理对警务机制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使之成为“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的理论支撑与基础。
(二)软件基础
软件基础是“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和运行的关键要素,没有软件基础的支撑,即使有好的硬件基础,“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的需要来看,软件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与警务机制构建与运行有关的各种数据信息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搜集、分析与研判各种数据信息,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情报或者舆情信息。离开了数据信息的支撑,“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就成为一句空话。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存在于各个领域,来源渠道甚多,从数据信息来源的渠道来看,与“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有关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来自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互联网无时无刻都在“记忆”、存储着公民网络活动的各种数据信息。二是来自官方的各种数据信息。我国的官方机构甚多,这些官方机构掌控着公民和其他社会主体海量的各类数据信息。三是来自企业的各种数据信息。我国各种企业甚多,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掌握了公民和其他社会主体海量的各类数据信息。四是来自公民日常活动的各类数据信息,如公民出行、住宿、购物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五是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在预防和打击犯罪过程中搜集、存储的各类数据信息。上述各类数据信息中包含着与“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有关的人、事、物、证、案(事)件等方面的情报与舆情信息,通过对各类海量数据信息的感知、搜集、分析与研判,能够获得相关的情报与舆情信息。这些情报与舆情信息是“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重要的软件基础,强力地支撑着“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
2.与警务机制构建与运行有关的专门人才和专门技术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离不开专门人才与专门技术的支撑,离开了专门人才和专门技术,“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将无法构建与运行,即使这种警务机制构建与运行起来,也是一种低质量低水平的构建与运行。
一方面,“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需要专门人才的支撑。这里的专门人才不是指一般从事技侦、网侦的侦查人员,而是指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能够熟练运用上述技术感知、搜集、挖掘、分析、研判各种数据信息,并从中获取情报和舆情信息的专家或者专门人才。“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情报、指挥、勤务、舆情”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既是四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集成化更高的系统。不仅每个独立系统的构建与运行需要专家或者专门人才的支撑,由四个独立的子系统共同构建而成的“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构的构建与运行,也需要专家或者专门人才的支撑,特别是感知、搜集、挖掘、分析与研判等方面,更需要专家与专门人才的支撑。
另一方面,“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需要专门技术。这里的专门技术不是一般的专门技术,而是指与“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有关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还包括这些技术内的各种次级技术,如数据搜索、数据比对、数据挖掘等专项技术,当然也包括各种专门用于感知、搜集、挖掘、分析与研判的专门软件。与各种传统的单项警务系统不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构建的目的就是要集成机制中的各种资源、要素,共同发力,充分发挥机制的“‘雷达站’作用、‘智囊团’作用、‘特种兵’作用、‘安全阀’作用”,[1]而这些作用的发挥无一例外地需要专门技术、专门软件的支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专门技术、专门软件的支撑,“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作用根本无法发挥,“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的目的也无法达成。
(三)硬件基础
硬件基础是“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的载体和物质条件。完善的硬件基础将给“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力提升这种警务机制的运行效率。如前所述,“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包括“情报、指挥、勤务、舆情”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各自就是四个子系统,四个方面集成起来,就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不管是子系统还是大系统,如果要真正构建与运行起来,作为这些系统载体和条件的硬件基础必不可少,离开了硬件基础,“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
就硬件方面来说,“金盾工程”一期、二期建设完成后,我国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了三级信息通讯网络、数据信息系统和共享平台工程,全面实现了公安工作通信多媒体化、业务信息共享。此外,“天网工程”①“天网工程”是指政府投资、公安使用、企业维护的视频监控系统。这种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城区主要街道和复杂场所,以及省际、市际、县际间的交通要道和进出城的重要位置,主要用于社会面的社会治安动态管控。一般情况下,此类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接入由公安机关110 指挥中心或交警指挥系统等部门负责。“雪亮工程”②“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完成建设后,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全城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建成了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9]同时,为了适应科技时代警务工作的新发展、新要求,我国各地公安机关大都立足于本地警务工作实际,结合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处置各种警务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各自的数据平台或者警务信息中心。这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信息通讯网络、数据信息中心和各种数据平台,为“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奠定了可靠的硬件基础。
三、“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实践看,在机制构建与运行方面还存在或者面临着诸多问题,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也有软件基础、硬件基础等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
1.对警务工作中现代科技应用及其作用认识不到位。古今,一些市县级公安机关的警务人员,对警务工作中现代科技应用及其作用认识不到位,认为采用传统的方式、方法也能够很好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处置群体性事件及处理日常警务工作,利用现代科技构建和运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作用如何尚不能确定。因此,不是积极主动地推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而是被动地“被推着走”或者“随大流”,不推不动。
2.对“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如何构建与运行认识不到位。“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必须遵循现代警务观念,秉持大数据之“预测性思维”“相关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等观念,通盘考虑,全面发力。但是,有些地方的公安机关对“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与运行缺乏全面性认识,认为“公安大数据是纯技术,交给科技信息化部门来办就可以了。有些地方公安机关认为,大数据是全面的智能化,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技术架构。有些地方将公安大数据规划设计解决方案和落地服务等整体打包给高新技术企业图省事,导致被一些企业牵着鼻子走。有些地方公安机关认为,公安大数据就是增加一批智能设备软件,一次性解决问题,短期投机完成任务”。[1]
上述各种认识缺乏对“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全面、深入理解,忽略了“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预测性、关联性和整体性功能,割裂了公安机关科技信息化部门与各种实战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机制构建与运行思路不清,顶层设计不具有超前性、科学性,机制构建与运行无法达到设想之目标。
(二)软件基础方面的问题
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过程中,软件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数据信息支撑能力不足,相关方面的专家或者专门人才缺乏,以及科技先进性不够、支撑力量不强等方面。
1.存在“数据孤岛”,数据信息支撑能力不足。构建与运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之目的,是通过该机制实现情报获取、勤务指挥与警务处置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一体化运行。这一目的能否达成的关键有二:一是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各警种的数据信息系统能否实现互联互通,各种数据信息能否实现共享;二是与“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有关的各种数据信息系统能否与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互联网企业等的数据信息系统实现有效对接,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但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各警种基于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构建了数量较多、各自相对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或者业务平台,这些数据信息系统或者业务平台搜集、存储了大量的各类数据信息,但无法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另一方面,除基于反恐工作需要外,公安机关无法实时从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互联网企业等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这种“数据孤岛”问题的存在,必然导致“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过程中数据信息支撑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该警务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
2.专家或者专门人才不足、科技先进性不够、支撑力不强。“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具有很高的集成性与科技含量,其构建与运行需要有关方面的技术专家或者技术专门人才参与,需要通盘考虑,超前谋划,更需要先进科学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主要是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的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以及一定数量的复员转业安置人员。从学缘结构①学缘构成即学缘结构是指全体人员完成某一级学历的学校的构成状态。还可以进一步认为,学缘结构包括毕业高校、所学专业等在类型、层次、分布等方面的构成情况。、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来看,这些人员大多毕业于公安院校或者其他院校的文科专业,学历层面大多为本专科,对公安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有比较好的掌握和理解,但他们大多缺乏理工科背景,对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了解和掌握很少,缺乏构建和运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同时,由于公安机关的特殊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专业人才比较困难,引进后留住则更加困难。上述情况造成了我国公安机关科技专家与专门人才的不足。此外,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地方公安机关在机制构建伊始选择的技术路线或者采用的技术类型就不够先进,存在着建设即落后或者不久可能被淘汰的问题。这种状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现代科技对整个机制构建与运行的支撑力不强问题。
(三)硬件基础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了三级信息通讯网络、数据信息系统和共享平台工程,全面实现了公安工作通信多媒体化、业务信息共享。再加上省市两级公安机关的多年建设,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警务机制构建与运行的硬件基础体系,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类警务机制构建与运行的需要。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与以往任何公安机关部门、警种构建与运行的各类警务机制不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内涵更丰富,集成的资源、要素也更多,它不是对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已有的各种硬件设施的简单整合与升级,而是在新的起点上对各种已有基础设施的重构。从基础设施重构的角度来看,原有的各种硬件设施有些建设得比较早,起点比较低,且经多年应用,已经难以满足“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与运行的需要,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亟待加以完善和重新建设。
四、“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现代科技警务背景下的一场重构警务机制、优化警力配置、再造警务流程的创新型警务机制改革,因此,必须立足现实,坚持情报牵头、技术支撑、基础反哺、机制保障、舆情反馈,以切实盘活警力、用好资源、做专手段、夯实基础、妥处舆情为目标,构建一种全时空、多层次、宽领域、高度智能化的“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
(一)运行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1.立足现实、超前谋划、高起点建设。“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必须立足于警务工作的现实需要,从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警务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构建,任何脱离现实警务工作需要,片面或者盲目追求机制构建“高大上”“形象化”的做法都必须加以摒弃。同时,“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还必须要超前谋划、高起点建设。超前谋划就是在立足现实的前提下,不但要考虑到当前各种警务工作的需要,还要放眼长远,考虑到今后一段时期内警务工作的发展与需要。在谋划机制构建时要秉持发展的观点和预测性思维,以科学的态度超前谋划“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的规划与设计。高起点建设就是在立足现实、超前谋划的基础上,利用当下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软硬件设备,通过最先进的方式、方法,构建最前沿的“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
2.立足问题导向、各种要素深度融合、科技赋能。“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之间存在的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数据孤岛”问题,是为了解决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警务工作问题,如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问题、网络舆情问题等。因此,“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之构建必须以问题导向为目标,真正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各种警务问题而设计和构建。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过程中,应当“主动顺应大数据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大数据催生警务机制改革,以大数据助推警务供给侧改革,以大数据倒逼警务流程再造,牢牢抓住大数据战略机遇,把握‘新基建’呈现出的‘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等六个典型特征”,[10]以大数据为引领,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深度融合“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中的各资源、要素,即深度融合“情报、指挥、勤务、舆情”四个子系统及其包含的各种资源、要素,使之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在“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中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通过科技赋能,不断强化“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科技含量,不断强化现代科技的“倍增器”作用,使“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下发挥出最大化的战斗力。
3.立足公安中心工作、服务公安工作大局、实现综合应用。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这既是其工作职责,也是其工作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打击各种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处置各种群体性事件,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仍然是公安中心工作,是公安工作大局。因此,“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构建要紧紧围绕着当前我国公安中心工作、服务公安工作大局展开,在机制构建中突出其完成公安中心工作任务的作用,服务公安工作大局的职能。
此外,“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不是单一的警务平台,而是一个综合性警务应用系统,因此,该运行机制的构建还必须要满足公安机关综合应用的需要。
(二)运行机制构建的具体设想
1.构建人机结合的智能化大数据实战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以优化完善研判功能、促进情报互联互通为重点,把可视化情报分析系统建成数据汇集、手段集成、权限集中、智能实用、安全可靠、成果共享的大数据平台。
2.整合各部门、各警种分散系统或者平台,统一纳入数据中心实战平台。在关联、共享、融合理念的基础上,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加强对各种数据资源和系统(平台)的高效整合与深度应用,构建“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平台,彻底打破“数据孤岛”、数据信息壁垒,全面促进跨部门、跨警种、跨层级、跨区域的互联互通。
3.整合公安业务和社会面数据信息,统一共享数据资源。省市级公安机关的数据中心应当整合公安业务数据信息、各类社会面数据信息,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文档、音像、数字、网页、图表及其类型的数据信息,并规范数据标准,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筛选、过滤、分类和关联加工;整合数据质量,确保基础数据信息完整准确、优质高效,为“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提供持续、强大的数据资源支撑。
4.搭建警种业务主题库,统一数据出入口。大数据实战平台要充分考虑“私人订制”,满足个人化需求,采取引导式查询、导入等功能建设;实现“录入、比对、反馈”一体化,系统后台自动比对,前台反馈并推送比对结果,采取“小前端、大平台”模式运行;统一数据入口,分散警种分析模型出口,提高数据信息使用效率。
5.整合情报指令途径,实行联合统一指挥。围绕“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合成作战理念,着力破解多头指挥、衔接不畅、权威不足等难题,整合指挥体系,理顺指挥体系,向“一条主线,上下贯通、横向响应、结果评估”的“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