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监狱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2022-12-04余怡刘礼琳何凡
余怡,刘礼琳,何凡
(1.贵州警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2.贵州省羊艾监狱,贵州 贵阳 550032)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监狱管理现状
(一)监狱或将长期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仍然处在大流行期,部分省市和地区本土感染者仍在增加,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依然复杂和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及其传播属于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先,因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疫情防控情况复杂,疫情仍处于上升阶段。其次,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各个国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范措施和管控制度有所差异,物流肺炎疫情输入时有发生,让我国面临着防止外输的巨大压力。最后,国内本土疫情虽然在有序防控之下,但是仍会呈现多点、面广、频发的态势,让内防扩散任务变得艰巨,疫情防控成为一个长期且重要的任务,监狱将长期处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模式下。当前监狱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高压状态下的监狱及监狱民警是否能够克服疫情之下监狱管理中的各种困难,是否能够认真落实防疫措施的要求,坚持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防控,以及是否能够协调好疫情防控与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对于坚守安全底线尤为重要。如何既能防控疫情,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的成果,又能提高监狱管理的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监狱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它承载着监管安全和改造服刑人员等重大任务。监狱人民警察是刑事司法中重要的执法力量,他们肩负着预防和打击犯罪、惩罚和改造罪犯、行使刑罚权等重要使命。根据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只有通过刑罚的执行才能使罪犯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罪犯也只有在刑罚执行中才能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所以监狱人民警察有着特殊的工作职责。监狱关押的是社会特殊群体,一旦新冠肺炎疫情在监狱内传播造成疫情防控失守,监狱的监管安全将受到冲击。在疫情防控期间,服刑人员的生活改造模式、劳动改造模式、教育培训模式的改变,以及监狱民警执勤调整为“N+N+N”的常态化模式,会使得直管民警对所管理的服刑人员改造情况不能充分地观察和了解,从而导致直管民警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管理难度增加。在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时刻,监狱如何积极配合防疫办等相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管理能力,既把新冠病毒阻止于监狱高墙之外,又能够确保对服刑人员的监管改造工作有序地进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监狱管理面临的困境与考验
(一)监狱疫情防控面临风险
一方面,监狱具有时空特殊性、监管对象身份特殊性的特点,一旦监狱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于监狱医院的医疗条件、医疗设施和医疗手段有限以及监狱为特殊的封闭监管场所,在患者治疗上必然会面临严峻考验。在疫情暴发之初,监狱在应急处置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应急场所等供应不足,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以及与社会疫情防范协同脱节等现象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之下的监狱内部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安全危机。比如,监狱在改造服刑人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服刑人员因为疫情对家人、对自己的担忧从而引起的焦虑;服刑人员因长期无法与家人面对面亲情会见而引起的情绪波动和性情暴躁;由于输入物资需要通过各省市的疫情防控检查,以及需遵守物资到监狱后在监外消毒并停留48 小时的疫情防控要求,而导致服刑人员自己购买的生活用品出现延时发放等相关情况出现。监管工作也面临着让“别有用心”的服刑人员利用这些特殊情况煽动其他服刑人员的反改造情绪等极端情况的出现,面临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民警不断轮换而引发的服刑人员破坏监管改造秩序导致安全事故的危机等。基于以上情况,如果疫情蔓延到监狱,监狱管理工作将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二)监狱管理警力严重不足
监狱人民警察根据《人民警察法》《监狱法》等法律赋予的职权行使执法权。《监狱法》规定,监狱民警依法负有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改造等职责。新冠疫情给监狱民警执法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带来了身心的巨大挑战,监狱民警在保障监狱管理秩序以及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方面任重而道远。在疫情防控期间,执勤的监狱民警往往身兼数职,既要开展与服刑人员的谈心谈话,还要进行夜间巡查;既要注意观察服刑人员的一言一行,还要通过特殊监管方法和手段及时了解到服刑人员家庭变故等情况,从而对服刑人员的思想做到及时掌握和摸排;既要管理好一般服刑人员,还要甄别出危险犯从而做好管控包夹措施;既要适当地组织服刑人员开展文体活动、团辅活动以及一对一心理矫治,还要做到让服刑人员有病及时得到医治,特殊疾病送往具备更好医疗条件的社会医院进行救治等工作。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监狱执勤民警都出现严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归根结底,警力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监狱由于特殊的性质以及特殊的工作环境,极少像公安基层机关一样配备辅助警力。在警力配置方面,很多监狱警员人数与在押人员比例客观上存在达不到司法部要求的标准配置,而在疫情之下,全国各地的监狱机关普遍都执行新的备勤与执勤模式,这相当于在现有警力不足的基础上,又把警力分为多个岗位轮班,即一批警力隔离备勤、一批警力封监执勤、部分执勤完的警力轮休,使三分之一的警力从事原本警力负责的所有监管工作,这让每一批封监执勤民警的狱内监管教育改造工作更为繁重。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服刑人员监管和教育改造面临困境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服刑人员监管和教育改造困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服刑人员改造的空间受限。为了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切断疫情传播的相关途径,监狱机关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一定程度限制服刑人员的空间流动和自由活动时间,让服刑人员在固定的地方接受学习改造、劳动改造,在有限的地方就餐就寝和自由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服刑人员的室外活动等受限,需按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和空间内进行活动,达到防止聚集的目的。服刑人员活动的内容也受到了限制,比如,运动和娱乐的时间被适当压缩,这种空间和时间的相对压缩导致服刑人员同以往心理感受比较,感觉到行动的空间和时间更加受限,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上来说,这可能会使得服刑人员出现情绪化和焦虑等问题,给监狱监管改造工作增加难度。
第二,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大多数监狱暂停了亲情会见制度。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因而监狱出于监管改造安全和疫情防控的需要,为防止输入性的传染性源头,不得不暂停一切探视活动。暂停一切亲情会见,虽然能够有效防止疫情的输入和传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服刑人员改造的积极性。因为亲情会见对于监狱民警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来说是一个有利且有效的制度,对于服刑人员自身的改造来说,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见家属,不仅能让他们有家的归属感,有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目标和希望,同时也可以增强服刑人员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让服刑人员面对面同家属会见是非常必要且有力的改造手段。一方面,服刑人员可能会因为疫情的原因,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另一方面,服刑人员可能因为见不到自己的亲人而感到焦虑,从而降低亲情改造的效果。这些情况无形当中增加了监管和改造服刑人员的风险和难度。
第三,疫情防控期间民警执勤模式的调整导致监狱监管民警流动和变动大,客观上导致直管民警在一段时间内不了解所包管服刑人员的服刑改造情况,需要到岗位后重新进行了解。监管民警的流动和变动带来的直管民警与服刑人员缺乏充分和有效沟通的情况客观上也会导致民警对服刑人员信息掌握滞后的情况出现,还可能会导致服刑人员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为了科学且有效地防止病毒从外输入,保障监狱监管改造秩序、监管安全和稳定,全国大多数的监狱执勤模式也进行过多次调整,但仍然需执勤前隔离一段时间,经过多次核酸检测排查以后再进监封闭执勤,由于安全隔离的时间比较长,加之监狱民警必要的轮休时间,如此执勤模式必然会影响民警对服刑人员改造情况的掌握,容易导致服刑人员管理和教育弱化的现象出现和服刑人员与管理民警之间产生信任危机,甚至出现矛盾。
(四)监狱民警的职业倦怠感问题凸显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监狱提高了戒备防护的等级,大多数监狱都实行封监执勤的模式。随着2020 年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序地控制,部分监狱解除了封闭状态,恢复了正常的执勤模式。但是随着新冠病毒多点暴发的态势出现,全国仍然有不少监狱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两年多的封闭执勤使得监狱民警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监狱执勤民警的职业倦怠问题,如果不加以干预,有可能演化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和问题,从而影响到监狱警察的职能以及监狱功能的实现。虽然不断有新民警加入到监管改造工作中,但由于执勤民警有限,监管工作任务艰巨,以往的“传、帮、带”“老带新”的传统模式也存在弱化的现象。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封闭执勤、工作环境封闭和压抑、监狱民警因照顾不了家庭而产生的焦虑感、以及难免时而有工作不被亲属理解等情况的发生,使得监狱民警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获得感较低。上述问题对监狱民警造成较大的情绪冲击,容易引发焦虑和烦躁等心理问题。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监狱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监狱应急体系和提高应急能力
监管改造安全稳定是监狱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提高监狱应急能力、完善监狱应急体系是保障监狱机关的持续安全和稳定、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有效手段,监狱机关应该提高处理和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水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要制定适合本监狱的应急预案。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的监狱结合本地疫情防控以及监狱在押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监狱系统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预案包括一旦遭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入紧急情况后精准防控疫情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制定监狱场所重大疫情应急预案必须要坚持的总体思路是,首先要落实司法行政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认识到监管场所重大疫情应对的特殊性。监狱应急预案要明确防疫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应当秉持的原则,认真总结疫情前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和防控的不足。监狱应急预案设立的目的是要有效防止和预防消除监狱内场所发生重大疫情的隐患,以及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时启动预案指导相关应急处置工作,保障监所内监狱民警及服刑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其次,监狱场所应当建立评估预警机制,加强对重大疫情风险的事前预防,对于各种疫情风险实施科学分类、精准预测、科学防控。要在防控工作中重视组织和协调,明确监狱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最后,可以建立监狱疫情防控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保持同省、市级疾控中心的有效信息互通。各级行政司法部门可以聘请本省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防治预防部门以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专家,包括流行病学家、临床医学专家、病毒学专家、统计学专家等重大疫情防控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协助监狱系统科学防控和预警公共卫生类事件的管控,防止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是应该增强应急保障措施。[1]增强应急保障措施应当体现在强化医疗保障、物资保障、场所保障等方面。如某地监狱系统根据疫情防控的管理需要临时设置隔离观察点。又如在疫情发生以后,某些监狱已经着手修建民警隔离备勤楼。加强包括粮食储备、医疗物资、交通设施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三是提高监狱民警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方面,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执行刑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主力军。作为监狱管理的责任主体,监狱警务人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监狱内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譬如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之初,监狱内部感染疫情事故和一些监狱民警的法制观念淡薄、应急处置能力较差等原因有着重大的关系。所以亟需提高监狱干警的法律意识,提升他们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另一方面,监狱应急部门应当定期、反复地开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重视警务技能等的培训和训练,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狱便能够做出快速有效地反应。
(二)增加亲情改造要素
监狱在疫情之下暂停亲情会见制度,这对于防控新冠病毒起到了物理隔绝的作用,但是弱化了亲情改造的功能。首先,疫情期间在服刑人员改造方面,为了达到稳定服刑人员的改造情绪的目的,监狱方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强亲情沟通,比如,增加拨打亲情电话的名额、次数和延长亲情电话时长。其次,鼓励服刑人员主动与家人书信往来。监狱方应当要做好相关的监管工作,比如,做好信件的审核以及收发的核准登记工作。最后,监狱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宣传,让服刑人员的家属一定程度了解到服刑人员在监内服刑的情况,让监狱执法更加公开、透明,从而也让群众能通过更多渠道了解到我国监狱工作的发展进程和变化。[2]应当意识到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监狱必须积极应对服刑人员会见模式的转变,也应当反思和深化监狱会见制度的改革。服刑人员视频会见的方式替代面对面的接见方式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一个必然的趋势。视频会见无需服刑人员家属前往监狱,只需前往当地的司法机关登记和预约就可会见,这可以有效避免疫情传播的风险。也应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提高服刑人员与家属会谈中敏感信息的预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视频会见制度必须要配备经过培训的专业警务人员。为了视频会见最好地发挥积极效果,专业警务人员应当在视频会见前与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在视频会见过程当中,专业警务人员要密切关注交谈中发生的问题,在视频会见结束以后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必要时对服刑人员家庭开展疏导与交流。总而言之,专业警务人员要对视频会见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精准把控。
(三)加强对监狱民警的全方位支持
为了解决监狱内执勤民警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在疫情防控期间全身心地投入监狱管理与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要从细微处入手,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执勤勤务模式下民警关爱工作。首先,要积极部署落实多项暖警惠警举措,提升广大监狱民警的归属感,也要努力解决封监执勤民警的实际困难,激发民警的工作激情和克服工作中困难的决心。其次,要及时了解执勤民警的生活工作状况、思想状况以及家庭困难问题。比如,某省监狱局为了稳定监管安全大局,为及时了解掌握执勤备勤民警的家庭可能遇到的急难问题,开通了一个24 小时热线电话,明确指挥中心专人接听广大执勤民警职工及家属的诉求和建议。同时,开展网格民警帮扶到家的活动,将民警居住场所科学地进行划分,并形成帮扶小分队,对于所包片区民警家庭发生特殊情况,能够及时帮扶。再次,应当重视民警职工的健康问题。如每批次的封监执勤期间,应配备医务民警对执勤民警的健康进行监测,对患有基础疾病的民警重点关注并加强用药指导、进行每日的健康检测等。最后,应重视执勤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发现执勤民警苗头性、倾向性的心理问题,有效地杜绝和减少执勤民警心理失衡现象的发生,并安排心理矫治中心民警通过讲述心理健康知识等方式对出现心理问题的监狱民警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团体辅导等各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高民警的心理自我调试能力。在监狱民警的心理问题干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利用监狱队伍当中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或者有医学心理学、心理学相关工作背景、相关教育背景的警务人员,对他们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培训,建立应对重大突发卫生事件民警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才库。另外,在发生疫情等重大突发卫生事件时,应启动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监测以达到预警和控制民警心理危机的作用。后续在评估的基础之上,针对患严重心理障碍的民警,监狱应及时将其转至医院治疗,再待心理危机患者调适好以后,调整其至其他更加适合的工作岗位。
(四)完善监狱民警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缓解监狱民警的职业倦怠感
监狱的封闭性使社会大众对于监狱民警的工作缺乏了解和关注,因此宣传机关应当对监狱民警的工作及形象进行宣传。一方面,监狱系统可借助自媒体、新闻网络等对监狱民警工作和抗疫相关事件进行宣传报道以激励监狱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而监狱民警也应该通过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管理能力的提升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积极赢得社会的尊重与支持。另一方面,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监狱这一执法单位,帮助监狱民警塑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应对监狱民警进行法治形象的宣传,如可以待疫情好转之后组织人民群众到监狱进行参观,接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志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让大众了解监狱的社会职能以及监狱民警辛苦的工作日常。
另外,亟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保障监狱警察的各种权利的实现。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结合监狱行使执法权的相关经验以及疫情之下监狱与疫情做斗争的经验,完善与《监狱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政策与措施。这些措施应当明确监狱人民警察具体权益的实现,具体权益包括薪酬权、健康权、休息权等。拟定《监狱人民警察法》加强和维护监狱司法警察这类特殊警种的权益也具有必要性。尽快制定监狱民警职业保障实施办法,使监狱民警在生命和人身受到威胁时进行自卫的权利增强,合法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应增强监狱民警的执法权威被侵犯时民警权益的问责保护机制。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监狱执法民警有时过分考虑服刑人员的权利,害怕被追究相关责任,所以在改造和管理服刑人员的执法活动中存在畏首畏尾的状况,有时工作会出现消极状态。通过立法保障基层监狱民警的执法权利,为监狱民警提供具有安全感的执法环境,鼓励其积极执法,增强其执法的权威性,可以让监狱民警敢于管教,让服刑人员愿意接受管教,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改造效果。
(五)加强警营文化的建设
对封监执勤的监狱民警而言,监狱繁琐的工作占据了他们的全部时间,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为监狱民警创造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其在工作中感受到获得感、自豪感,是消除监狱民警因封监执勤带来的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3]因此,可以在监狱内组织一些文艺文化活动,邀请一些心理专家开展线上的讲座等以舒缓监狱民警的心理压力。在保证安全情况下,邀请监狱民警家属进行座谈会等,让监狱民警能够感觉到关心与关爱,也让民警家属更加认同监狱民警的工作,提高家庭方面的支持程度,解决监狱民警的后顾之忧。
(六)对监狱勤务模式进行反思和考量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监狱民警的工作模式处于非常态化的状态。虽然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止病毒输入监狱的作用,但是在警力不足以及监狱民警职业倦怠化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封闭执勤的勤务模式是一种极端的执勤方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的监狱系统快速响应,普遍实施三班运转的勤务模式,有的监狱甚至实施全面封监、“一站到底”“只进不出”的最高级别的勤务模式。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大多数监狱转而实行“三班两运转”的执勤模式,即居家隔离观察+封闭隔离+封闭执勤的勤务模式。这种“三班两运转”的勤务模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值得研究与商榷,因为这种模式必然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另一方面,随着疫情的好转,隔离的天数是否需要减少,勤务模式是否需要积极地根据响应的级别做适当的调整,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反思的问题。实际上严格的勤务模式虽然彰显了监狱民警的责任感,但是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监狱运转的成本。当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复苏,社会秩序恢复井然,全国很多省市已经降低防控等级,复工复产复学全面有序进行,如果监狱一味地按照原来的防控模式运行,这也必然带来过度防疫的结果。
(七)强化管理,提高监狱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严防监狱内输入病毒。目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监狱要把外防输入病毒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问题,在疫情防控方面坚持不松懈,始终谨慎抓疫情防控工作,保持监狱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管理秩序的平稳有序。二是加强智慧监狱的建设。监狱应该在疾病防控、服刑人员的心理监测、监狱内违法犯罪的侦查等方面加强智慧监狱的投入与建设,以及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监狱管理中的运用。因为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和蔓延的过程中,实时监控、及时调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提升监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4]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狱的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狱的科学管理水平,是充分发挥监狱职能的前提和基础。第一,加强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政府以及司法监管部门要认识到监狱工作的重要性,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监狱民警认识到工作的神圣职责的同时,也认识到监狱管理与服刑人员改造工作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到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让监狱民警从思想上重视专业化建设工作,重视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以促进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第二,加快监狱工作高素质队伍的建设。监狱机关在招考准入时应当对各个需求岗位设置不同的入门标准及门槛,使监狱从业警员符合专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对于监狱民警各类人才采用分层次管理、分类管理的方法,构建职业化、专业化的监狱管理警察队伍。另外应针对不同岗位设置考评机制,充分激励监狱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在服刑人员的改造中,要结合民警自身的专业特长,为他们安排适合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各司其责,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第三,要构建长期且有效的培训制度。大多数新入职监狱民警缺乏监狱工作相关经验,短短几个月的入职培训,无法使他们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社会招聘的监狱人民警察,没有监狱学的教育背景,所以必须要定期组织监狱民警轮岗培训进修,以满足监狱管理对法律、刑罚执行、狱内侦查、管理学、医学等各类高素质专业民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