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体育消费研究

2022-12-03李波喻坚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消费市场经济带长江

李波 喻坚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引言

体育消费的基本范畴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物质类型的消费包括体育实物类型的消费,如,体育场地费用、设施费用、器械消费等费用。精神消费则主要包括门票、广告权、商标权、赞助、转播等。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则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的体育消费市场基本框架。体育消费在生理量度上必须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必须达到基本健康标准(生理、心理)。体育消费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娱乐性消费,体育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为愉悦消费者的身心,达到一种生理与心理的有机统一。长江经济带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腹地,其拥有的体育资源和体育基础是较为扎实的,强大的经济基础为体育的消费提供了强力的后备支撑和无限可能。对长江经济带的体育消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应用于全国的体育消费研究。

1、长江经济带体育消费的限制因素

1.1、群众健身意识差导致体育消费意识欠缺

尽管全社会现在一直在倡导全民健身、终身健身,但是很多的健身人群对于健身的意识仍然停留在跑跑步、流流汗、拉拉筋,没有深刻地理解到现代健身的含义。由于对于健身的认识不足就直接导致了群众在进行体育消费时更多的就是选择体育实物用品的消费,对于很多的体育附加类消费不会有太多的考虑。长江经济带所属区域的群众体育消费意识很薄弱,对于体育的态度认识不是很积极,还是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增进日常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健身的口号喊的响亮,但是却不能够积极地落实。甚至还有很多的健身人士,去到健身房办了锻炼卡,但是一年到头却没有去过几次,最后还说健身没用,办卡了还是老样子。所以即使有人进行了体育消费,但是健身的意识没有跟上,这种体育消费的行为并不能够有持续性的状态,最终还是导致全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上不去。

1.2、新冠疫情致使居民经济负担加重

2019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在这场病毒灾难中,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独善其身,并且每一个都在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压力。在这场病毒灾难面前,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和牺牲来保证每一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即使我们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最好的避险措施,同样还是避免不了重大的损失,由于无法顺利地进行业务贸易往来,导致公司没有了利润的来源,工厂无法复工,企业无法经营,最终就是导致公司倒闭、工厂关门。不论是全国还是长江经济带所属的区域,经济都处于一个迟滞的状态,作为我国新冠病毒的首发地,湖北武汉,正处于长江经济带的核心位置,其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这也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致使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都不顺利。这一连串的问题背后就是无数的企业和工厂员工下岗,即使没有下岗的员工,工资也是大幅度缩水。老百姓的收入突然就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就不谈体育消费,老百姓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维持接下来的生活问题了。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居民已经没有更多精力去关注体育方面的服务,就更谈不上进行体育方面的消费了,体育的消费市场就进一步的缩小了,市场逐渐萎靡。

1.3、体育消费产品创新不足且质量不足

体育作为一种物质精神方面的消费,需要切合健身人群的爱好,对症下药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放眼整个长江经济带的体育企业,从数量上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可是如此多的体育企业对社会公众提供的有效体育产品却是不足的,大多数企业更多的提供重复性的产品,体育消费者在对一件产品消费了过后,很少会在进行重复性的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新的体育产品出现,消费者是不太愿意继续进行二次消费的。体育消费产品的创新不足,产品太过陈旧没有新颖性,无法激发体育消费群体的消费潜能。并且,提供过多的重复性产品,对于后进入市场的企业主体,其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掉,无法盈利,不仅会加大企业的成本,而且会损失潜在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加大其市场竞争力,以低于市场的正常价格来出售产品。然而,企业要盈利,就必须要控制成本,产品的定价降下来了,盈利的空间就小了,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只有在产品的用料和生产方面大量的降低标准,甚至有些成品是达不到进入市场的标准。这就造成严重得产品质量不合格,市场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等体育用品,这就给消费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浪费,买回家的产品用一两次就坏了或者根本用不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肯定是不愿意再进行下一次的体育消费了,从而流失大量的消费群体。

2、长江经济带体育消费的利好因素

2.1、广阔的体育产业和消费市场

长江经济带作为全国重要经济带之一,虽然经济发展受疫情的影响较大,但是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现目前,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开始逐步地复苏了,很快也就可以进入正轨。我国的体育市场前景依然非常可观,中国体育运动产品5年时间里从26%增长到42%,体育产业将从占GDP的1.9%上升到3%,其体育产业的规模是非常大的。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共有93起体育投资,其投资金额达到87.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6.68%,环比增长25.56%。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其总量和规模都是非常大的,市场的发展前景较好。长江经济带作为经济命脉区,沿线一带具有非常多的大城市,其潜在的体育市场是非常大的。全球的体育旅游产业年均增速15%,中国的体育旅游产业以年均35%的的增速迅猛发展,并且这一数据还在迅速增加。全球健康研究所数据显示,近5年全球健康旅游增长率为9.9%,2020年达到92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7.5%。体育旅游产业是时下最流行的体育消费模式,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长年都会举办国内外大型的体育赛事,并且,长江一带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两者完美的一结合,消费者在旅游的同时进行体育消费,顺势就拉动体育经济的增长。消费者去一座城市观看比赛的时候,一定也会到当地的其余地方转一转、看一看,给当地的餐饮娱乐业也带去更大的发展契机。正确合理地把体育赛事和旅游业这两个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市场的潜力一定是巨大的。

2.2、新冠疫情警醒国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但是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这句话的意思上面,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去锻炼身体,国人锻炼身体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然而,新冠疫情之后国人才真正深刻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这次疫情之下,最容易感染的人群就是抵抗力不够强和年龄大的老人,由于体质较差,自身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抵抗病毒的侵袭,最终的结局就是被迫感染。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的功能,改善肺通气和换气的功能,增强人体的吸氧能力,提高心肌功能和血管弹性。在体育锻炼中,能够提高大脑的思维活动,使之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清晰,从而可以改善记忆力,提高睡眠质量,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身体的的抵抗力,增强体质健康。此前电视上就有一个报道,一位NBA球员前一天查出病毒感染,第二天就自动痊愈了,这个例子应该很能说明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强,强健的体魄、强大的抵抗力是抵御一切病毒最好的的方式。而这些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体育锻炼来得以实现,而锻炼身体就一定离不开体育运动,进行体育运动就肯定会产生相应的体育消费。此次疫情过后,国民的健身意识肯定会很高涨,体育市场肯定会迎来一个发展的巅峰期。根据中国体育消费发展研究公布的数据,2018年人均体育消费2580元人民币,2015年以来平均增长10.1%,体育健身消费12.7%,现场观赛占比6.4%。根据中国足协公布的数据,2018中超观看人数超过5775万人次。这些还是疫情之前的数据,此次疫情过后,体育消费肯定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峰期,抓住此次机遇,助推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新春天。

2.3、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规范体育市场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区,其经济发展在全国都是独占鳌头的,雄厚的经济基础背后带来的肯定是庞大的消费市场。然而,在这庞大的消费市场里,体育的消费占比却很低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体育消费市场比较乱,政府和企业对体育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不能够让消费者满意。鉴于此,为了持续扩大长江经济带的体育消费市场,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规范体育的市场。政府逐渐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针对不同水平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体育消费市场走向正轨,逐步刺激体育的消费市场。针对体育市场混乱这一情况,政府会出台相应的规范要求,从制度层面来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有序,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的引导,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到基层群众中充分地展开调研,以制定最符合民意的政策规范。在政府的牵引之下,各大体育企业也会逐步地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些实际的体育用品,提升其质量和服务,吸引消费群体的回归。发挥市场作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完善市场机制,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与创造力,提供适应群众需求、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倡导健康生活,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品质,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推动形成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政府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体育市场的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破除行业壁垒、扫清政策障碍,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刺激体育消费市场。

3、长江经济带体育消费现状

长江经济带居民大众体育经济消费普遍偏低,不仅是由于民众自身大众体育运动健身意识不够强烈,还有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设施较少并且质量较为低下,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一点的地区其体育基础设施更是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健身需求。部分居民始终将消费关注在物质层面上,因此会忽略对于大众体育经济的消费,从而造成国内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在国民日常生活消费比重较低的状况,始终无法有效地提升大众体育消费水平。

3.1、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长江经济带不同的地区体育经济消费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体育市场的发展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政府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会更大,其管辖内体育服务较为完善。因此,这一部分的居民对于体育经济的消费普遍是很高的。特别是在一些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居民对于体育的消费需求本身就会很强烈,在整个长三角地区消费占比相对就会较高。不仅如此,由于经济水平的不同,发达地区所受的教育更为良好,对于健身的意识也更为强烈,会更加地注重通过健身来增进自身的身体健康,由此就会自然而然地加大对体育的消费力度。

3.2、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体育经济的消费态度那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男女性别的差异,女性在对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的比重通常会低于男性,由于女性参与大众体育运动的主动性远低于男性,因此在日常生活消费当中,对于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相对较少,男性在体育消费方面所占的比重就比女性消费群体要大很多。还有就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原因,理科生的运动欲望往往大于文科生的运动欲望,因此,理工科类院校比文科类院校其大众体育消费在生活支出中的占比更高。在城市市民的体育消费之中,学生的体育支出占比会更高,特别是在进入大学的学习阶段后,学生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参与体育运动,其体育运动的经济消费会占据一个很大比例,一般情况下都会比其余行业的从业者在体育经济消费方面更积极主动。

3.3、不同年龄阶段体育消费存在的差异

在全民健身的纲要下,我们国家和政府一直倡导体育生活化、体育终身化、全民化健身趋势。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特别发达,导致这一健身纲要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理想。在体育的消费中,我们大致可以将消费人群分为3类人群,即:青少年、中青年、老年,在这3类人群中,中青年的占比应该是最高的,其市场理应也是最大的,但是这类人群需要抚养小孩和赡养老人,因此,其压力也是最大的,繁重的工作导致这类人群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体育消费。而青少年人群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平时进行体育消费的时间也不多,但是在假期的时候,其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现在体育培训机构也比较多,很多的青少年在假期都会选择1-2个体育兴趣班去锻炼,其体育消费总体还是比较可观的。老年人体育近些年也是被提及的比较多的,其发展也还是不错的,老年人群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体育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项目,也是深受老年群体的欢迎。但是老年群体对于体育消费层次比较低,大多都是一些基础性体育消费,缺乏对于体育衍生产品的消费,对于拉动体育经济消费还是比较有限的。

4、结语

综上所述,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体育消费市场是逐渐回暖向良好的发展势头走的,其中的优劣势都较为明显,如何将劣势缩小并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一个需要沉思的问题。对于大众体育的消费意识仍然存在较为单薄的现象,大众体育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不仅如此,大众体育消费在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的消费群体之间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种现象表明,民众对于大众体育消费不够深入,并且需要努力开发。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民众的大众体育消费意识偏低的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民众树立积极的消费观念,提升民众的大众体育消费意识,解决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大众体育消费差异,有效促进当代国民文化素质与身体健康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消费市场经济带长江
“水中大熊猫”群在长江出现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对策
对快时尚服饰的下游价值链及消费市场反馈的研究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