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运用经典题例 构筑深度复习课堂
——以《哲学与文化》为例
2022-12-02广东吴丽娟
广东 吴丽娟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确立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复习课以《评价体系》为指导,以学科任务为导向,多维运用经典题例,以专题梳理构建学科主干知识框架,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的综合复习,渗透解题方法指导;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以热点素材促知识融会贯通,融学科知识、时政热点、解题方法为一体,为学生提供深度复习的思考空间,达成知识复习→能力迁移→素养提升的目标,提升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效率。
一、聚焦经典题例设问,解锁知识结构体系
高考试题注重对学科核心概念、基本原理、重要论断等知识的综合考查。深度复习课堂的创设要精选历年经典试题,以学科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归类分析经典试题的设问指向,思考命题逻辑,发现学科考查规律,解锁知识逻辑体系,建构思维模型,提升复习实效。
以统编版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的复习为例。首先,整理经典试题设问。(1)(2022·山东卷·19(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对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的启示。(2)(2022·湖南卷·19)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谈谈如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3)(2021·河北卷·18)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阐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4)(2020·全国Ⅲ卷·40(1))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5)(2017·天津文综·12(4))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幸福9 号”养老模式的构建。(6)(2017·海南卷·24(2))用系统优化的知识说明农机设备的租赁模式所具有的优越性。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考查的设问角度一般有四类:①“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中观);②“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微观);③“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细微观);④“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微观)。引导学生思考,并构建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中观、微观、细微观知识体系,进而围绕唯物辩证法,宏观建构学科必备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树”,方便随时调用,搭建具体的作答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再次,拓展延伸思考。审读设问,分析与思考:试题设问所依据的学科逻辑是什么?试题考查的能力指向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试题考查的切入口是宏观、中观、微观还是细微观?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对原有设问如何拓展迁移?可否转换考查角度?例如,“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这个设问可否拓展为“运用联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考查角度转换之后,答案建构的角度与前者有何区别?
深度复习课堂是将分散的知识点连通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复习课中通过对经典题例的设问方向进行归类,分析考查角度,有助于避开“只知树木,不见森林”的老路,避免对碎片化知识无意义的简单再现;避免简单罗列、无条理无框架、不求甚解的盲目机械式读写背记知识点;帮助学生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追溯与延展知识,打破教材框架壁垒,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将具体知识重构、整合、联结为一个知识框架,做到知识的纵横勾连,建构以基本原理为核心的问题链,整合教材知识体系;最后,要引导学生利用图表、概念图等形式将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纲要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精准掌握必备知识、主要原理,存储于长时记忆中,面对全新试题、陌生新颖复杂情境时能顺利检索,随时准确调用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作答,实现高效的深度复习备考。
二、审读经典题例情境,解构材料搭建逻辑
高考试题通过创设内隐学科任务与问题的真实情境,尤其是非选择题部分,更多地创设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情境,注重考查学生解读情境、基于真实情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在面对试题情境时,往往不能联系实际社会生活领会试题立意,未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造成不应有的失分。因此,深度复习课堂的设计应立足于必备知识,选择与之匹配的热点素材,创设内隐学科任务的真实问题情境,解构试题情境材料的问题逻辑,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演,关注问题设置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营造深度复习空间,教会学生思考,重视学科思想方法的培养。
以2021 年广东卷第19 题为例,设问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革命烈士的家书为什么具有‘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分析试题情境材料的搭建逻辑。本题的考查范围涉及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如何由“革命烈士的家书”联系到“文化的作用”?其中的桥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和搭建。第一,审读试题情境,解构材料逻辑。第二,调用必备知识,搭建从事实逻辑到知识逻辑的桥梁。提取情境材料的关键词与主题句,分析革命烈士的家书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对人产生的影响,深入挖掘情境逻辑—知识逻辑—答案逻辑的路径(如图2 所示)。
图2 情境-知识-答案生成的逻辑路径
最后,运用“三段论”构建答案论证过程。①调用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等作为解答本题的“大前提”;②确定“小前提”:“革命烈士的家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凸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③论证过程要落实到“怎样体现”,把“革命烈士的家书”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分层次进行阐释与论证。
情境是教学与考试的必备要素,无情境不复习。构筑深度复习,教师要重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整合理论知识与国内重大时事,依托正确价值导向的时政热点等典型素材创设真实学科任务情境,设置真实问题,引领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事理逻辑,结合教材知识逻辑,形成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科知识语言、情境语言、时政语言三者相统一,在复习过程中审清材料、调准知识、论透原理、写明答案,实现高效的深度复习备考。
三、发散思维变式训练,解码能力迁移过程
高考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对于高考试题等经典题例,我们在深度复习备考中力求“物尽其用”。在对经典题例进行归类设问角度、解构材料逻辑的基础上,尝试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进行“一材多问”“同问异答”“同答异问”“一问多材”的变式训练,加强创设开放型设问、封闭式设问与开放性设问的相互转换、设问方式相似而考查内容不同等多形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解题思路,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变通掌握和迁移能力。
1.变换设问视角
首先,一材多问,对同类情境素材或同一知识范围,可以设计多种设问角度,提升学生多角度分析情境材料、思考问题的能力。以2020 年全国Ⅲ卷第40 题第(1)问为例,原有设问是“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可以尝试变换设问角度为:①“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②“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③“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④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⑤“运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等,多视角变换设问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思考,活学活用学科知识。
其次,变换考查内容,类似的设问方式可以考查多个必备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答题逻辑。以广东卷为例,2021 年第20 题第(1)问为“请你选取其中一种看法,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2022 年第20 题以偏见是否可以克服为命题背景,第(1)问则为“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进一步阐明你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二者设问方式相似,都是具有辨析性的设问,而考查的知识范围则分别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和“认识论”。以同类设问方式,多维考查不同范围的必备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
对高考思想政治的非选择题进行变换设问视角还可以做以下尝试:(1)变换设问的指向,由原来的“指向原因”变换成“指向意义”或“指向措施”;(2)变换设问的主体,如原有设问主体是指向公民的,可以变换为企业或政府等。
2.改编情境材料
改编情境材料要关注社会生活,重视搜集时政热点,灵活运用社会素材,创设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普遍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试题选用的情境材料不同,考生作答的思维路径就需根据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教材原理。
第一,一问多材,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分析不同情境材料时掌握不同的答案生成逻辑。以近年多道高考试题均考查的高频考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为例,2022 年山东卷第19 题第(2)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工作方法论为背景,要求分析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对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的启示。作答本题需要结合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工作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分析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应如何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在进行变式训练时,可以把情境材料设置为“长江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帮助学生提高适应性。面对新材料、新情境,通过分析材料层次,搭建材料通往知识的桥梁,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组织生成答案。
第二,一材多用。北京冬奥会是2022 年的重大时政热点,围绕北京冬奥会命题的高考试题众多,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以文化软实力为切入点命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巧设计对文化发展的启示”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入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这场‘冰雪奇缘’能够为奋进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的原因”强调文化的作用等,均从文化生活角度命题。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变换材料的使用角度,可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角度尝试命题,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避免思维固化。如2022 年广东卷第18 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点分析中国举办冬奥会开展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性,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命题,设问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对考生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彰显新高考的考查方向。
改编高考思想政治非选择题的情境材料可做如下尝试:(1)变换情境材料的范围,如原有材料是经济生活角度,可尝试变换为政治生活方面的素材;或是以文化生活角度的情境材料考查哲学的知识。(2)优化情境材料的布局,对时政素材进行取舍。剪辑材料创设情境时要按照其内在逻辑谋篇布局,原始的错构型材料、加工后的结构性材料、背景性材料与答案型材料等都要设置适当比例,增加创设不良结构的情境材料,以充分呈现真实的学科任务型情境,内隐具有梯度的真实问题链条,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3.重构答案生成
深度复习课不是简单粗暴地大量刷题,是在强化必备知识、夯实考点、完成建构体系的同时,更要注重答案生成的思路,避免不牢靠的逻辑。通过对经典题例答案的研究,总结归纳其规律,寻找生成思路,对接教材知识与试题素材组织答案,提升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教师在深度复习时要注意另辟蹊径,引导学生对答案的生成与组织进行思路与逻辑重构。以“联系的客观性”的考查为例,2022 年湖南卷第19 题以“湖南省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以‘一湖四水’为主战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在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中彰显新担当”为背景,提出设问“如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而2021 年河北卷第18 题则要求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阐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遵循“大前提-小前提-论证过程”逻辑,审读设问获取要作答本题的理论知识范围(大前提),论证材料中的小前提,要求学生分别围绕湖南省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具体做法展开思考,结合方法论要求,生成既由情境材料衍生而来,又能涵盖学科知识、呈现论证过程的答案,加强变式训练的效果。
重构高考思想政治非选择题的答案可以做如下尝试:(1)逆向思维,以设问的落点为起点,反向推导,搭建答案生成思路;(2)根据设问的主体,围绕主体的相关知识构建答题框架;(3)审读情境材料,提取关键词,以关键词为核心,拓展答题思路。
在变式训练过程中,通过多层次、多维度认识、考虑问题,设计兼具价值冲突、激发思维的真实问题,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多角度审读材料,运用时政热点创设新问题情境,将知识活化于开放的任务情境中,培养逻辑思维;通过触类旁通,活用学科知识,活化答案生成思路,培养逆向思维,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总之,构筑深度复习课堂要立足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摆脱思维定势束缚,活用经典题例,在研究经典题例的基础上,聚焦设问寻找规律,解构情境搭建逻辑,关联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创设真实情境,发散思维变式训练,提升学科迁移能力,打造基础扎实、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契合课程改革要求的高三备考新课堂。
一个在海滩度假的富翁看见一个贫穷的渔夫也悠闲地晒着太阳,感到不可思议,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工作呢?”渔夫答:“我今天已工作过了,打上来的鱼已够我一天所用。”富翁很可惜:“那你可以多打一些鱼,多赚点钱啊。”
“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可以买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鱼,……然后可以有自己的船队,然后建立远洋航运公司……最后当上百万富翁。”
“当了百万富翁又怎么样呢?”
“那时你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做,可以躺在海滩上晒太阳啊。”
渔夫哈哈大笑:“我现在不正在这里晒太阳吗?”
【启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价值观不同,做出的选择也就不同。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