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教学漫谈
2022-12-02陕西刘洛
陕西 刘洛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为了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理解、社会认同、社会实践能力,教师有必要在该知识点的教学中有所作为、大有所为。
一、感知篇
从古语俗语、成语典故、诗词歌赋、名言金句、戏曲影视、生活场景、大政方针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
(一)古语俗语、哲学相伴
古语,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格言警句。丰富的古语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礼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见一飞羽,识风之所向。”
俗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定型的通用语句,包括谚语、俚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和愿望的总结,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如:“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看叶落而知秋,观杯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窥一斑而见全豹。”“一个小小的动作,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等古语、俗语都蕴含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二)成语典故、文化瑰宝
成语,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之一,即便是最普通的中国人也能说出不少成语。它经历千锤百炼,言简意赅,能完美地表达深邃的思想情感,也许没有一种语言形式比成语更能教给我们人生的哲理。哲学课堂,教师挖掘成语资源,用好成语典故,不仅可以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认同,还有利于学生走进哲学殿堂,感悟哲学原理。一叶知秋、一燕知春、见微知著、窥斑见豹、解剖麻雀、抓好典型、先试先行、以点带面、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成语都蕴含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三)诗词歌赋、哲理解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表现出来。“桃花、鸭、芦芽、河豚”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桃花、鸭、芦芽、河豚”等特殊的事物(矛盾特殊性),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信号(春天),春天来了;不同的事物(矛盾特殊性),包含着一种共同的属性(矛盾普遍性);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正如“桃花——春天”“荷花——夏天”“菊花——秋天”“腊梅——冬天”“燕子——春天”“蝉——夏天”“蟋蟀——秋天”“雪豹——冬天”,一年四季就是通过这些富有季节特色的动植物具体表现出来。
(四)名言金句、深刻隽永
莱布尼茨——“事莫不相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万事莫不相同,也没有两片不同的树叶”。
毛泽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些名言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道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五)戏曲影视、浸透哲理
1954 年,周恩来同志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 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周总理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我国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赞美;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人间纯真的爱情而为中国人所熟知。
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爱情故事,蕴含了同样美好而真挚的男女情感,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说明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六)走进生活、问辩人生
某司机醉酒驾车,被交警抓捕,勒令罚款,该司机辩解道:“我喝的是啤酒,不是酒。”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酒是用含糖的物质经发酵后制成的含酒精的饮料。如果没有这一共性就不能称为酒了。啤酒是以大麦芽及啤酒花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成的低浓度酒精饮料。啤酒这一个性中包含了酒的共性——含乙醇的饮料,所以啤酒是酒,司机应受处罚。“啤酒非酒”论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如同“白马非马”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中国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才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月饼、菜团、春卷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尽管形式不同,充满个性(矛盾特殊性),但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矛盾普遍性)——用淀粉类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而成。
(七)大政方针、国家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2018 年5 月2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对于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告诉我们,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是古今中外不同社会中教育的共性,因而成了观点各异的不同思想流派的共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多方面需要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体现了我国教育培养什么人的特殊性,又在特殊性中包含着一切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因此,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是由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我国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是对教育所固有的本质的深刻反映,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
利用“古语俗语、成语典故、诗词歌赋、名言金句、戏曲影视、生活场景、大政方针”等等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教学资源,以期激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期调难调之众口。
二、理解篇
(一)巧用“集合”、突破难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连接历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可以借用数学集合的思想来加以讲解。白马(a,b)、黑马(a,c)——特殊性,马(a)——矛盾普遍性。白马(a,b)、黑马(a,c)是两个不同的集合,其交集是马(a),这样就不难发现(a)寓于(a,b)或(a,c)之中,即马寓于白马或黑马之中,即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非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二)直观图示、澄清认识
从图(1)可以比较直观的得出以下结论:
图(1)
马(普遍性、共性、一般)寓于白马(特殊性、个性、个别)之中,不是白马(特殊性、个性、个别)寓于马(普遍性、共性、一般)之中;
水果(普遍性、共性、一般)寓于苹果(特殊性、个性、个别)之中,不是苹果(特殊性、个性、个别)寓于水果(普遍性、共性、一般)之中。
从图(2)可以看出:
图(2)
水果与苹果是普遍性(共性、一般)与特殊性(个性、个别)的关系。
果皮与苹果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水果与苹果是普遍性(抽象)与特殊性(具体)的关系。
因为抽象由具体表现出来,所以普遍性由特殊性表现出来,而不是特殊性由普遍性表现出来。
(三)对比判断、走出误区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对)
2.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错)
3.特殊性表现普遍性;(对)
4.普遍性表现特殊性;(错)
5.特殊性包含普遍性;(对)
6.普遍性包含特殊性。(错)
7.认识事物的科学顺序是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对)
8.认识事物的科学顺序是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错)
通过设计正误对比型判断题,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确正确观点,而且可以使学生走出认识误区。在解答正误对比型判断题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掌握了常见的干扰方法之一——顺序颠倒型干扰法。
(四)时政链接、联系实际
垃圾分类试点——住建部部署垃圾分类工作,先在46个重点城市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全国推广。
全国首批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财政部公布2019 年度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名单,确定全国59 个市(州、区)入选首批试点城市。
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9 年4 月23 日,河北、湖南、湖北等8 个省份陆续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该批试点均将改变过去“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文综/理综”的计分方式,不再分文理科,启用“3+1+2”新模式,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 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 科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仍为750 分。这是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以2019 国家所进行的几项重大改革为缩影,可以看出改革都要经历先试点后推广,经历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过程,都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鉴赏漫画、感悟哲理
下面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 )
①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②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
③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漫画往往寥寥数笔,或幽默或诙谐,或讽刺或娱乐,但却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更重要的是,漫画因其艺术的表现手法,令人印象深刻,记忆长久。漫画《掉牙》,使人在开心一笑的同时,思考其中的哲理,芸芸众生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每一个人,每一个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
(六)情境创设、问题驱动
上午,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个别抽查,了解全班同学知识掌握情况。
中午,妈妈在厨房里通过尝几匙汤,了解一锅汤味道的咸淡。
下午,班主任在班会上号召向“全国三好学生”学习。
晚上,辅导员在自习上做集中讲解之后又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唯物辩证法什么道理?
(七)选词造句、规范术语
普遍性、特殊性、包含、包含于、寓于、存在于、表现
例: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八)仿写金句、体味原理
联系生活,仿写句子,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例:黄文秀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模板,是心中有人民,行动为人民的榜样。
(九)填充图表、学科综合
通过“巧用集合、突破难点;直观图示、澄清认识;对比判断、走出误区;时政链接、联系实际;鉴赏漫画、感悟哲理;情境创设、问题驱动;选词造句、规范术语;仿写金句、体味原理;填充图表、学科综合”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相信对于实现课堂的精耕细作、对于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知识生成度、素养达成度都会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前有个富翁担心自己的财产被盗,便请人做了许多藤箱、木柜、竹笼,把所有的金银细软都装在里头,又把每一只箱笼柜盒都用坚固的铁锁锁得紧紧的,用结实的麻绳捆得死死的,乡里人都说这个老头聪明。然而有一天,一群小偷溜进了富翁的房间,把箱笼柜盒背的背、挑的挑,席卷而去,决无漏物之虞。富翁的聪明之举,实为强盗偷窃带来了方便。
【启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富人为了防止财产被盗,做了锁箱捆笼的工作,但同时也为强盗偷窃带来了方便。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