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探讨

2022-12-02罗永健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职工人力资源管理

□罗永健

(作者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社会上对于人力资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重视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人力资源质量,从而使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因此,需要我国高校在人力资源分配过程中能够优化实现资源配置合理性。但是在当前,我们可以发现高校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所谓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社会中可以奉献更多的价值,在社会中使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展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为自己输入人才,吸引更多的教师能够在该校进行奉献,这就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使教师的付出和收获成正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也为社会输出人才,学校的学生都是社会所储备的后备军,将来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人事管理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是单位用人,然后是人员选择单位实行双向面议,这样对于学校来讲,能够选择更加优秀的人员,对于面试者来讲,他们能够选择满意的学校和职务。因此,在进行人事选择过程中,讲究的是越优秀的人越容易得到重用。学校要保障教职工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从而激励员工实现自我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学校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能够推动高校人力资源长久持续性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然而,在推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观念陈旧

受我国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管理者在进行人事管理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管理,而忽视了人员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本本主义”现象,只重视规章制度,不能够最大限度地从人性的方面进行相应考虑,这样很难跟上快速变化的时代环境,难以深入契合每个教职工的发展,如果目标不统一,就会影响工作的质量,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过于依赖传统管理机制

许多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过于依赖传统管理机制。所以,需要教师能够积极转变思想,以新的理念来建立新的管理机制,提高整个人才培养的效果以及管理服务的效能。

(三)机构设置相对复杂

在当前来看,高校的一些机构倾向于纵向层级设置,这种多层级的机构设置,容易带来一些弊端。首先,在出现问题时容易导致责任落实不明确,互相推卸责任。其次,在对一些利益进行分配过程中,内部分歧较大,容易导致内部不协调,从而降低人才培养的整体效率。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由于我国高校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很容易出现激励不足引起的效率低下,管理层对教职工没有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也缺乏激励措施,使高校的绩效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各大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都将是为我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因此,要想更好地提高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效能,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提高。首先,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对管理者的培训。其次,使组织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更加完整,从根本上优化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配置。

(一)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观念:以人为本,在出现一些问题时,要先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高教师工作中的专业技能,加强人本思想,使教师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教师才会把这份关爱转移到学生中。同时,由于教师的年龄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需要学校能够多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真正投入工作中,以饱满的态度迎接每一天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学校能够对单位的规章制度有所重视,能够了解每位教师,根据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技能,实施相应的激励政策,使教师的努力和激励政策成正比,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制订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

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前市场上人才的流动性非常大,这也对高校人才的流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校要想真正留住人才,就需要打动人才的心。高校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与当前发展的工作能够相辅相成,使一些人才能够在高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在面对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学校也能做好相应的准备。部分高校在做好人才引进的同时,也要对内部人才进行培养和激励,高校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此外,在对外进行人才引进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从国外引进优秀的人才,真正实现高层次人才的价值。

(三)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结构

高校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从而造成人员的浪费。因为高校学生人数较多,但是教师的数量比例却很低,有部分教师带的班级比较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不紧密;也有部分教师在一学期上完课后,对于班级学生有不熟悉的情况,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教师的数量,提高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也可以请一些外聘专家进行讲授,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获得不同的见解以及看法。而且,这些外聘教授的所见所闻充满了趣味性,在给学生讲解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同时,学校还要注重教师的年龄和学历,有些教师仅仅是本科毕业,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能够及时为学生解决;有的教师年龄较大,在与学生交流时存在一些障碍,并且对待问题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没有共同的语言,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热情。因此,需要人事管理部门在进行教师人才引进过程中,充分考虑现实问题,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此外,在邀请外聘教师时,要注意相应的数量,不能够使外聘教师人数多于本校教师人数。

(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更好地提高职业素质,对于一些高校中存在的教职工不作为现象,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长时间下来,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不正确的学习思想,甚至会出现逃课的行为。因此,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加强相应的管理,让他们将服务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定期对教职工进行综合素养测评,并在期末的时候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打分。这样可以使教职工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更好地为学校、为学生服务。

四、结语

总之,高校作为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底线,并且尽可能地满足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基本需求,做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使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

猜你喜欢

教职工人力资源管理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在现代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加快构建服务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体系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新时代青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