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南某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现状研究

2022-11-30邓永鑫吴俊芳

体育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测试数据体质监测

邓永鑫 吴俊芳

我国西南某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现状研究

邓永鑫 吴俊芳

(贵州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西南地区某省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监测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部分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存在“只测评、不干预”流于形式、人财物投入不足、上报数据造假且反馈不及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等现象,没有起到督促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建议:建立行之有效的督查制度,并落实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反馈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结果,并开展相应的健康促进行动;引进第三方监测制度,增强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力度;树立正确的体质健康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体质健康;监测现状;高等院校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事关民族复兴和亿万家庭的福祉。青少年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等发展的敏感时期,因而开展高校大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尤为重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指出了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方向,构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管理平台刻不容缓。我国2002年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实施《标准》情况的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陆续出台有关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的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1]。但是,有数据表明,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连续30年持续下降。另外,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其在10余年的体育课上并未掌握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动作要领。为深入了解我国高校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监测现状,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某省的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高校体质健康监测模式等,提出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效果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西南地区某省文科类、理科类和师范类等3种高校类型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

对该省高校负责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专家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和交流,收集与体质健康监测相关的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

基于文献阅读分别从学生参加体测的动机、了解体质健康监测的渠道、认知体测内容、参与体测的态度和体测后健康行为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并邀请该省高校体育专业领域的4名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和修改。

于2021年10-11月以方便抽样方式选取在该省的文科类、理科类和师范类等3种高校类型的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学生360人,共1440人,男女生人数意义,各720人大学生。在开展体质健康测试的过程中现场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440份,其中有效问卷1440份,有效率为100%。

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南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

2.1.1政府层面监测现状

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指导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具体负责各级各类学校的《标准》实施。该省曾发生落实《标准》职责不明确和推诿等现象[2]。《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2006〕5号)文件明确指出“校长是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体育部门并未明确其各自职责,从而导致学生体质健康责任主体过于单一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违规无法追责定责等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学生体质健康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和地区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但是目前“一票否决”的要求并未得到真正落实。该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模式与其他省市一样,由高校垂直上报教育部的学生体质健康网。由于该省下辖的各市县还未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因而全省只能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和省级抽测复核等方式才能具体了解该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该省的抽测复核制度是每5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调研和每2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同时每次抽测的覆盖面小,且抽测比例不到1.5%。由于间隔时间较长,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情况和测试数据上报的真实性无法辨别,因而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平台,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公平性也备受质疑,同时还错失了督查督导和问责的最佳时期,这也是高校学生体质状况连年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3]。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协同联动,其中政府在体质健康监测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处于核心地位。该省自2018年成立省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以后,其体质健康监测监察不到位的情况已经有所改观。

2.1.2学校层面监测现状

《标准》需执行主体认真贯彻落实,只有执行主体对《标准》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执行主体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基于自身原因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落实,从而使政策要求与执行之间产生偏差(见表1)。

表1 该省高校体质健康监测执行情况

由表1可知,有80.7%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对《标准》的内容进行宣传,有83.2%的学生表示学校未给健康干预措施。通过访谈发现,有的高校未建立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库和监测管理平台,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封闭管理,学生不能查询体测成绩及评价结果,导致相关教师和学生在后期没有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让体质健康监测流于形式;部分高校为了提高优良率和及格率,将部分测试数据“优化”后上报系统,造成数据信度蒙受质疑,这与体质健康监测的初衷相背离[4];有的高校对于体质健康测试“重结果,轻过程”,对《标准》的执行止于上报;有的高校未对测试者进行身份核验,且测试现场存在代测、替测等作弊现象。由于《标准》规定测试成绩与学校考核、学生评优及毕业升学等挂钩,因而体质健康测试与高校和学生存在利益关系。有的高校对学生的一些不规范测试行为采取默认态度,或对学生的免测申请未经审核即通过,从而使学生利用规则逃避体质健康测试。

2.1.3学生层面监测现状

由表2可知,有10.2%的学生对《标准》毫无认知;有62.6%的学生表示学校执行《标准》但并未真正落实把体测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优和毕业等条件;尽管学生基本认可执行《标准》的重要性,但有35.4%的学生表示并未增加其体育锻炼的时间;有51.3%的学生认为体质健康测试是其本学年的最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这也反映出该省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有19.2%的学生表示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只是为了完成测试任务,说明这部分学生的测试态度不够端正。以上问题的调查结果反映出该省大学生对《标准》的认识不够深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学生了解自我体质水平的一种方式,而基于自身体质状况开展相应的健康促进行动才是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该省高校学生体测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肥胖率和超重检出率等呈上升趋势;部分大学生存在体育健康意识薄弱和运动技能水平低下等。部分大学生的日常饮食作息不规律以及沉迷电子游戏等导致其体质水平下降。

表2 该省学生对《标准》的认知情况

2.2 西南地区某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存在的问题

2.2.1“只测评,不干预”,体质健康监测流于形式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指出:体质健康监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5]。而在《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各高校把体质健康测试及其数据上报等作为整个监测工作的重心[6]。如此就出现为测试而测试、“流于形式,止于上报”、重视测试结果而轻视测试过程、对测试数据未进行分析和利用等情况。部分高校因未搭建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库,导致学生不能第一时间查询其测试成绩和评价情况,无法全面了解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而意识不到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7]。部分高校未将体质健康的测试情况与评优、毕业等考核挂钩,或即使挂钩也未真正执行等,偏离了体质健康监测的初衷。

2.2.2体质健康监测投入不足

体质健康监测投入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8]。在人力投入方面,该省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成立了省级体质健康监测中心。该中心负责全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管理,每5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体质健康抽测。为了确保按时完成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及其数据的上传,各高校均成立了校级体质健康监测中心,负责本校学生体测相关的事务。另外,教育部曾明确要求,体质健康监测由校长牵头,校内各部门要相互协作。但是,多数高校的体测工作基本落在体育部和学校医务室等部门。还有部分高校虽然成立了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但未能履行其工作职责。在财力投入方面,教育部从中央财政和国家体育总局彩票公益金等拨出部分经费用于体质健康测试调研、数据收集和编写白皮书等。该省高校为了确保完成全校性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任务,还每年提供人均1-30元不等的经费投入。这些体测经费主要用于购置体测设备和支付体测工作人员劳动报酬等。显然,财力投入多少主要与学校重视程度和财力状况等有关。其中有部分高校把体测经费挪作他用,导致体质健康测试无法正常开展。在物力投入方面,体质健康测试的主要购买体测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系统等。为了高效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准确获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这些体测设备和软件系统等可把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降到最低,从而保障高校能高质量地完成测试工作。但是,很多高校并未购买相关的体测设备和软件系统,而是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来完成每年一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极少数高校的体测人员直接在办公室“完成”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2.2.3测试数据与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备受质疑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过程存在“重测试、轻监督”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缺乏监管,体测工作人员只追求效率而不重视数据质量。因体质健康测试过程缺乏督查、对学生身份缺乏核实而出现代测、替测等现象;部分学生测试身高和体重等项目时不脱鞋或踮脚等;部分学生测试仰卧起坐时未抱头或使用双手协助用力;部分学生测试坐位体前屈时膝关节弯曲等;还有部分学生出现多次重复测试等现象。以上问题均会导致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另外,高校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必须经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才能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连续三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是否达到8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经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等。这成为部分高校上报虚假数据的动机,部分高校因测试结果不理想或未达到地方政府的数据上报要求等,存在优化测试数据后再进行上报的情况;有的高校未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或更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或在办公室编造数据等。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国家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2.2.4评价反馈不及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

该省大部分高校未建立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库,有的高校建立了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库但采取封闭式管理,缺乏监督与追溯的监测平台,导致测试数据评价与反馈的滞后,使高校学生错失体质健康测试后续干预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最佳时机,造成《标准》实施工作流于形式,进而导致学生体质水平连年下降[9-10]。由表3可知,有78.4%的学生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和等级情况;有86.3%的学生不会针对自身体质水平开展相应的健康促进措施。因此,高校需及时发布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真正落实《标准》规定的“测试成绩达到优良者方可以参加评优评奖”等相关政策,并搭建体质健康测试宣传平台,促使学生端正体测态度。

表3 该省高校执行《标准》情况

2.3 西南地区某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促进对策

2.3.1建立行之有效的督查制度

《标准》规定,各地教育局、体育局要对本地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开展抽查工作和及时反馈测试数据。但是,该省高校把体质健康监测的重心放在体测任务的完成和数据的上报上,缺乏后续的干预环节。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政绩要审核上报测试数据,若数据达不到要求则不允许上报。基于此,部分高校会在测试过程中弄虚作假,并对上传数据进行优化。为避免这一情况,当地政府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监管,加大抽查复核的覆盖面,督促学生端正体质健康测试态度,确保测试数据的信度和效度等。

2.3.2及时反馈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我国高校反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方式都是以体测成绩报告单为依据,而反馈的信息也是简单罗列各项目测试的成绩和等级,因未能及时反馈给学生而缺乏实效性。高校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改变以往反馈对象单一的情况,从学生扩展到学生的任课教师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11]等,并且对不同的反馈对象给予不同的反馈内容,如针对家长的反馈内容需包括测试指标的介绍,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体质水平,并积极与学校携手共同提升学生的体质。二是丰富反馈的内容并及时给予奖励。除了测试成绩之外还应反馈学生可能的患病风险预警,从而引起学生及其家长的更多关注。反馈信息要注重图文并茂和对比度并给出标注,使测试报告简单明了。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等设立一系列的奖励机制。比如,学生奖励方面,体测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体测成绩良好和优秀的学生则颁发纪念徽章、手环或帽子等;教师奖励方面,对认真负责测试的教师可颁发“体测优秀工作人员”证书或给予补助课时量等;学校奖励方面,可颁发“体测先进示范单位”证书等。

2.3.3引进第三方监测制度

制度的作用在于规范和约束。鉴于我国体质健康测试的第三方监测制度还不完善,其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作用还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而第三方监测需要在政府、社会和市场中寻求一个平衡点[12]。首先,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政策的顶层设计出发明确其与第三方监测机构之间的委托关系,并规范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其次,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对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监管,同时只允许符合要求的机构开展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并给予其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提升第三方监测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再次,政府主管部门应搭建有助于第三方监测机构和高校之间以及学生、家长开展合作交流的多元一体的监测平台;最后,政府部门通过监测平台可对体质健康监测进行间接管理,并行使抽查复测、公开测试信息、监督各校体测开展情况、识别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开展健康促进行为等主要职能。第三方监测机构需不断优化其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以达到其外部监督的良好作用。

2.3.4树立正确的体质健康观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存在如此现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正确的体质健康观念导向是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键。为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仅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其体质健康状况是衡量国家未来发展水平和高度的重要指标,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应把体育放在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培养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磨炼意志和享受体育”的思想。体育教师应上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体育课,并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打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学生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如此,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体质健康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西南地区某省高校体质健康监测的制度和模式虽已建成,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起步时间晚和评价指标不建全等问题。另外,由于学生体测的监测过程缺乏监督,使一些体质测试活动快速但不高效;部分高校由于其监测投入力度不足而导致测试设备在质量和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以及监测人员的配备不足;部分高校在测试过程中对学生的测试动作不加以纠正,同时默认一些代测和替测的行为,以及存在测试数据的优化行为等,导致学生测试数据和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备受质疑;部分高校未建立体质健康数据库,导致学生无法查阅体测成绩;部分高校既不及时反馈学生的体测情况,也未针对测试情况开展健康促进行动等。

3.2 建议

基于西南地区某省高校体质健康监测活动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行之有效的督查制度,加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督查工作;积极落实《标准》对体育作为学校评估“一票否决”的督导作用,严格执行把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学位证毕业证以及升学评奖评优等挂钩的规定,促使体质健康实现“以测带练,以测促练”的效果;依托西南地区某省的大数据战略优势构建省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平台,形成政府、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加大抽测复核的范围和力度,并实行测试数据由国家和省级的系统进行直报的双上报模式;高校每年向社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并保证测试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同时开展多维度可监督的学生健康促进计划,充分发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预警反馈功能等。

[1]余卫平,赖锦松.青少年体质监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2):64-67.

[2]郑小凤,张朋,刘新民.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测试政策演进及政策完善研究[J].体育科学,2017,37(10):13-20.

[3]徐荥,谌俊斐,徐焰,等.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20(8):106-110.

[4]武东海.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9):22-27.

[5]张朋,阿英嘎,李宝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的实务与反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1):19-22.

[6]赖锦松,余卫平.青少年体质监测管理评价结果的运用机制[J].山东体育科技,2017,39(1):31-34.

[7]王梦.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0(7):54-59.

[8]赖锦松.我国大学生体质监测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4):162-168.

[9]徐焰.基于学校体育教育视野下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18,39(5):71-76.

[10]徐荥,蒲毕文,徐焰.广东省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6,37(5):80-83.

[11]陈华卫,窦丽,侍崇艳.中美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与后续干预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0):1443-1448.

[12]吴宗喜.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改进措施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6):810-813.

[13]夏成前,葛彬,吴德州,等.大学生力量与耐力素质现状及测试标准改良策略研究:基于2007—2018年江苏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11):46-51+87.

On the Monitoring Status of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ne Province of Southwest China

DENG Yongxin, etal.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贵州省教育规划课题“贵州省大学生体质测试和数据上报的监测现状与评价体系研究”(2021B1 72)和贵州大学文科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路径研究——以贵州大学为例”(GDYB2021004)。

邓永鑫(1998—),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吴俊芳(1977—-),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测试数据体质监测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测试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扩增方法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空间co-location挖掘模式在学生体能测试数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