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的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2022-11-30梁美莹罗新建
梁美莹 罗新建
基于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的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梁美莹 罗新建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为例,探索高校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实践成效。结果发现,“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对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起到促进作用;“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在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体育教学管理技术以及提高教师管理效率;“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对于学生体质数据、课外锻炼的大数据采集以及学校体育资源的系统整合,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建议:提高高校对体育信息化教学大数据聚集的关注度;加强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师资建设;落实对高校体育信息化资源的投入力度。
步道乐跑;智慧体育平台;互联网+;高校体育信息化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与管理模式滞后,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针对这一现状,国家相继发布《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这一系列政策为解决高校当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基于万物互联的智慧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创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项技术的创新融合,为高校体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互联网+”使得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大数据可对不同终端的数据进行提取以及分析,以更好地服务个体;云计算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物联网则搭建人与物、物与物实时互联互通的新高度。基于各项信息化技术的交汇,在推动高校体育信息化工作建设进程的同时,促进体育教学资源共享。
传统体育教学管理于体育教师而言繁冗杂陈,于学校管理层而言则无抓手、浮于表面,于学生而言难以培养其终身体育能力。依托高校体育信息化平台可促进体育教师、学校管理层、学生在体育工作不同维度的统筹协调,以及在优化体育教学结构的同时,实现提高体育教师工作效率,革新学校管理层对体育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鉴于此,本研究对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在体育工作中的实践成效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当前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1 高校体育工作及体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高校体育信息化概述
体育信息化是体育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体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并不断提高教学、训练、经营、管理、决策、监控等活动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体育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1]。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体育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体育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体育信息资源管理的数据化、体育信息应用的大众化、体育信息贡献的社会化和体育信息覆盖范围的全球化[2]。
而高校体育信息化则是将信息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要素之一,并在高校体育教育各个方面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的过程[3]。信息化对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亦是社会现代化的根基。高校体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若能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高校体育的不同领域,便能促进高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对高校体育更高效的管理以及监控。
1.2 高校体育工作现状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建设逐渐暴露出以下问题:一是体育管理碎片化,管理手段效率低下;二是课内外教学过程无量化,难以达到实际的体育教学效果;三是体质测试数据呈孤岛化状态,体育教学、课外锻炼、体质测试不能进行较好的结合;四是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烦琐,没有一体化,难以激发师生积极性。
1.3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囿于传统教学方法,加之对体育教学信息化认识不足,对于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仍存在抵制心理,未能将信息化与体育教学进行融合,缺乏教学上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体育信息化的建设。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以配备对应的设施。体育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但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信息化建设不受重视,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学校更多的是支持传统意义上的重点专业科目。
1.4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一是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整个学校[4],构建覆盖全体师生的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全体师生体质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改良当前体质数据的采集方式,加强对学生课外锻炼的监督,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提供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实时分析[5]。
二是构建运动技能测试实时评分和运动测试自动评分系统。教师可以实时记录和上传学生个人运动测试成绩,实现一次录入以及自动计算学生测试成绩,使运动技能测试不再烦琐,使教师从记分、录分、统计成绩等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避免众多不规范因素对学生体育考试过程和成绩的影响。另外,学生还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真正实现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4]。
三是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的转变[4],构建学生体育信息应用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随时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进一步提升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实时查询与分析、体育锻炼的咨询与指导、体育场馆的查询与预约、课外体育锻炼的监测与数据采集等[4]。
1.5 “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介绍
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是一款基于互联网+高校体育的教学软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含有体育课程教学、课外锻炼、学生体质测试、在线理论考试、云赛事、智能管理设备等内容,覆盖体育教学及管理全过程,让运动更科学更有趣。
2 基于“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的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2.1 教学过程信息化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6]。体育教学过程信息化是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体育教学所有环节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使体育教学更有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多依赖教师监控,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大多为主观臆断,没有具体的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量化。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过程,借助“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可实现教学过程信息化,其对于最终数字化呈现的环节以及评分维度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运动技能考核、平时成绩、身体素质测试及课外锻炼成绩等。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信息化在传统教学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对不同年级、性别的人群制定运动规则,并对其成绩进行数据过程分析、量化后,自动计算并转换为体育课成绩。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也使得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2.2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辅助教学评价过程信息化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是推动高校体育专业发展,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7]。以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评价为辅,通过师生之间的充分沟通,教师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总结后发现,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并无统一的评价体系,且普遍为结果性评价,评价内容以学生的运动成绩评定为主,平时学习态度评价只占成绩的一部分。最终分数大多为授课教师凭借已有经验进行主观评分,不仅单一,且忽视了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对学生难以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评价的主观臆断,“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中“课、跑、测”一体化的评价体系,精准记录学生运动次数、步数、轨迹、里程、配速、心率、脉搏、卡路里等运动过程数据,其中课堂过程考核包含运动技能考核成绩(50%)、平时成绩(20%)、课外锻炼量化成绩(20%)、体能测试成绩(10%),如图1所示。
除了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在“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中学生亦能对教师进行评价,其评价内容主要有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开放式的师生互评形式可帮助学生主动地向教师反馈自己遇到的问题,也能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以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辅助教学评价过程信息化实现了从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的转变。
图1 “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各项考核评分占比
2.3 课内外锻炼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信息化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辅佐手段,进一步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锻炼的基本信息及数据。对于学生而言,在每次进行锻炼后都能即时了解自己锻炼的各项详细数据,可作为自身调整锻炼的依据;对于体育教师而言,烦琐的纸质记录数据转化为电子形式,便于操作的同时提升工作质量;对于学校而言,大数据呈现方式使得体育工作管理有理有据,也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锻炼数据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可实时记录各项数据,如课堂签到、各项体育课程体测成绩、课外锻炼数据等。现以课堂考勤、课外锻炼参与情况作为例来说明。班级1应签到次数为259次,实际签到为119次;班级2应签到次数为172次,实际签到164次;班级3应签到次数为86次,实际签到77次,由图2可知,班级2与班级3的考勤要优于班级1。教师可通过移动终端从课堂签到数据了解不同班级之间考勤概况,并给予反馈。这不仅实现了教师无纸化办公,还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工作效率。
图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篮球公体课签到情况
表1 2018-2019下学期至2019-2020上学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参与课外锻炼情况
由表1可知,2019-2020上学期相较于2018-2019下学期全校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的总有效里程增加了16326.01公里,总参与人数增加了343人,有效人均里程减少了0.45公里,有效人均次数持平,总有效跑步次数增加了11433次。数据的增幅可体现出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锻炼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师或院系领导可根据后台记录数据对学生的课外锻炼活动进行部署,在了解学生课外的各项锻炼数据以及成绩的基础上实时给予交互、反馈,提高工作效率。
3 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建议
“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对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起到促进作用。“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在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体育教学管理技术,提高了教师的管理效率。“步道乐跑”校园智慧体育平台对于学生体质数据、课外锻炼的大数据采集以及学校体育资源的系统整合,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1 提高高校对体育信息化教学大数据聚集的关注度
大数据聚集是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校对体育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大数据的聚集进行了相关努力,但在体育信息化发展实践过程中,经过整合的资源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没有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使得教学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大数据聚集所得结果反馈更及时、精确、全面,因此高校应提高对体育信息化教学大数据聚集的关注度,这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
3.2 加强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师资建设
当前高校的相关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信息化的建设。因此,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应着实提高高校教学层和管理层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加强高校体育教师以及管理者的培训,让教师及管理者从思想上真正接受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鼓励和引导教师运用新兴的教学观念和手段进行教学。在加强师资队伍对信息化理论的基础上,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与改革储备优质的教师资源。
3.3 落实对高校体育信息化资源的投入力度
各高校要落实对于体育信息化建设所需资源的投入,对体育的投入一视同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统筹推进[4],需要充足的物质资源作为保障。如果没有物质资源作为保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很难满足体育教师和高校学生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1]蔡晓菲,谢永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3):119-121.
[2]孙庆祝,刘逢翔,陈家起,等.我国体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1):7-12.
[3]常冬冬.高校学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5):593-595.
[4]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5]张禾,陆东东,耿文光,等.基于“互联网+”模式的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实践[J].体育科技,2018,39(4):158-160.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魏胜辉,颜海波.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异化与规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5):10-13.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nformat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ampus Intelligent Sports Platform of " Budaolepao Smart Sports Platform "
LIANG Meiying, et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2101209009)。
梁美莹(1997—),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