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共赢的模式与实践
2022-11-30魏兴琥黄新雨胡亚杰
魏兴琥,黄新雨,胡亚杰,沈 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一、背 景
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始于1951 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的大力倡导下,通过校企之间的产学研融合,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工业园——“硅谷”建成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校企之间的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成为美国研究生尤其是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模式,通过校企之间的相互协作、融合,大学的基础研究优势与企业的设备和研究需求之间形成了最佳结合,以产学研一体化为特点,形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企业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2]。2009 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改变研究生培养的单一化现状,教育部开始对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分类招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专业学位改革更加强化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要积极引导、鼓励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专业学位教育,大胆探索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注重与企业、行业等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3-5]。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明确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开展好产学研结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6]。在教育部的倡导下,随着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不断推进,各种校企合作模式与平台,如联合培养基地、工作站等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企业的人力、资金投入、高校与企业导师的积极性、双方合作的利益共享、学生的培养目标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校企之间仍然缺少一根紧密联系的纽带,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仍然不够。在2020 年7 月29 日召开的研究生教育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指出:“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7]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成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研究生的主要途径。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以下简称佛山基地)是广东省教育厅作为教育部深综改示范项目指导下与佛山市政府共建的工程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基地,佛山基地在2015 年成立之初就开始分析企业在合作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通过多方调研开展了“政府主导、项目驱动、产教融合”的联合培养模式,通过7 年的摸索和完善,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二、项目驱动模式的内涵、流程与理论基础
(一)项目驱动的概念与内涵
项目驱动是指由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示范点企业根据自己生产、研发、销售、管理中需要解决的技术等问题提出项目申请、联合培养高校导师对接项目、省教育厅下达专项招生指标、校企共同培养研究生并完成企业项目的联合培养模式。项目驱动的实质在于借助高校人才、实验室与成果资源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储备、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企业为高校导师提供研发资金、场地,为联合培养研究生配备兼职导师,提供学习、生活、研发环境等必要条件。二者各取所需,各补所短,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与以往的“科研项目驱动合作模式”单一校企合作方式不同[8],现有项目驱动的主导者是企业,高校导师、研究生围绕企业项目,借助研究生联合培养来开展技术共同研发,他们既是企业的合作者,又是企业技术与成果转化的服务者,政府作为第三方,为二者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和研究生招生指标。基地是服务于三者的桥梁与纽带,项目不仅是合作的内容,也是合作的主体和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
(二)项目驱动模式的流程
项目驱动的实施者包括佛山基地组织、示范点企业、基地联合培养高校、广东省教育厅四方。四方共同协作完成整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图1)。项目需求与发起者是示范点企业,佛山基地通过网站平台征集并审核项目,发布经过审核的项目需求信息,联合培养的高校导师根据项目需求信息与示范点企业对接洽谈,对接成功项目通过基地上报广东省教育厅并由省厅下达专项招生计划,基地组织专家评审对接成功项目并最终下达分配招生计划至各联合培养高校,校企双方面试遴选研究生,最后由基地组织管理研究生入驻企业,高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完成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图1 研究生联合培养流程
(三)项目驱动模式的理论依据
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动力在于收益[9],只有在共同利益追求的驱使下,兼顾各方的利益需求,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与发展,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关系处理不好是阻碍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要达到理想状态,必然会对各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彼此博弈,在获取权益的同时降低风险损失,从而达到合作共赢[7]。硅谷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校企双双通过合作培养、合作开发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利益共享。因此,成果共享、收益分享,互惠互利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基于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项目驱动既考虑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也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人才优势、成果优势和项目需求,使校企双方合作能够实现双赢。
三、项目驱动模式对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
(一)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技术与人才,只有占据行业或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已经从全球最大的、以廉价劳动力立足市场的加工厂升级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水平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对技术的需求和渴望很高。高校是人才集聚地,也是技术开发成果资源地,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及推广对企业无疑是雪中送炭,聚焦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各环节开展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成果储备是使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二)增强企业技术力量,提高研发能力
人才是强国之本,也是兴企之根。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但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到人才、资金、管理水平等限制,无法组织或吸引足够的和高水平的研发技术人员,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通过项目合作使高校人才与企业技术需求对接,人才对口性强,导师、研究生研发目标更明晰、任务更具体,导师、研究生加强了企业研发团队力量,而持续的项目合作不断吸引高校人才资源为企业研发出力。
(三)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合作机会,促进高校科研体制改革
为了提高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按照教育部规定,专业硕士需要在实践基地完成一年的教学实践任务。专业硕士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对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高校因为实践基地数量或水平不足而降低实践环节的要求,甚至让学生在高校实验室完成论文,背离了专业硕士强化实践活动的初衷。联合培养基地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遴选、集聚大量有基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成为实践基地,为高校提供很好的实践教学资源和科研合作基础。原长弘、杨鹏将各种阻碍校企合作的因素归纳分类为20 个方面,其中,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挂钩和市场观念薄弱、缺乏转化意识排在前两位,反映了高校的科研体制与市场脱轨,科研活动缺乏市场导向,科研理念的转变和服务意识的提高有待加强[10]。通过校企双方的技术项目合作,高校老师在企业有用武之地,使已有成果转化为效益,拓展了校企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改变高校重纵向课题、轻横向项目,重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轻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价值取向,有助于高校逐渐构建以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四)为导师提供合作平台,提高为地方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有较大不同,强调要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放在第一位[11]。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师大部分是学术型硕士或者博士,缺少在企业工作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12]。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教研究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而且要培养研究生的德商、情商和智商,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与经验,培养能力与水平直接决定了培养学生的水平。通过项目合作,导师与企业的研发团队、兼职导师之间建立了互惠互利、协同共进的合作平台,借助企业的生产、研发、推广、市场,通过稳定的横向项目合作,高校导师找到了社会价值、成果转化渠道、新目标定位,激发了为地方服务的积极性,提升了技术研发创造力。
(五)为学生创造创新研发和就业机会
从2009 年专业硕士的分类培养以来,各高校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专业硕士,特别是工程类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很多高校还是没有完全摆脱专硕当学硕培养的困境。调查表明:有60%以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实践环节不满意,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没有体现突出实践应用的特色[13]。基于项目合作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学生实践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与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推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研究生在企业充分利用实践场地、研发设备、生产设备、销售平台,得到高校导师、企业导师、企业管理者的全面指导,实践能力、科研水平、管理能力都得到提升。同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研究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促进了学生提高技术水平、提升竞争力的积极性。企业的人才资源也得到加强,竞争力不断提高。
四、技术攻关项目驱动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佛山基地从2015 年开始实施“政府主导、项目驱动、产教融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佛山市政府专门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截止2021 年底,已累计投入研究生补助资金等专项经费1 300 多万元,共征集企业技术项目2 641 项,与高校导师对接成功项目1 497 项,对接成功率57%左右,最终由教育厅下达工程专硕研究生指标1 247 个,博士指标8 个,下达指标占对接成功项目83%,基本保证了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联合培养模式经过7 年的实施,校企之间达到了双赢。
(一)促进企业成长,为佛山制造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借助佛山基地平台,已有广东省内19 所高校和省外5 所高校的500 多名导师参与了基地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完成781 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正在基地或即将入住基地的研究生共有327 名。通过联合培养和项目合作,已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2 000 多项,助力培育8 家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帮助提高企业生产总值十多亿元。152 家企业示范点的311 名企业研发技术人员成为研究生兼职导师,他们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实践开发水平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和高校导师的合作也提升了他们的研发水平和创新思维,成为企业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中,超过30%的毕业研究生选择留在佛山就业,80%的研究生在珠三角就业,他们成为珠三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佛山基地建立之初就确立了“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培养理念,研究生实践与毕业论文始终围绕项目攻关,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主,目的明确、任务清晰,企业导师、高校导师、企业、高校分工明确,研究生至少在企业开展研发工作一年,借助企业的生产、研发、销售平台,系统掌握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研发方向。多导师指导和深入一线工作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定位、目标也更加清晰,参与竞争的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敬业态度也有改进。通过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真正实现了“人人有专利,个个在转化”的基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毕业研究生人均专利成果2.38 件,平均薪酬高于非基地毕业研究生的23.7%,已成功转让专利成果7 件,成立创业公司3 家。研究生毕业后被企业“哄抢一空”,人人成为研发尖兵。2018 年2016 级控制工程专业朱振武同学获得全国第五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每年有不少研究生进入世界500 强企业。
(三)共享合作成果、加深校企合作
通过项目合作形式联合培养研究生使企业与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形成了企业与高校、高校导师与企业兼职导师、导师与学生间三位一体的合作关系。项目合作不仅在培养研究生成人成才方面发挥了作用,也吸引了更多高校老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转化自己成果的积极性,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企业也乐意拿出更多的研发资金支持高校导师的科研,校企之间的项目合作进入加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佛山基地通过五届共1 257 名研究生培养,24 所省内外高校与152 家企业,高校500 多名导师和企业311 名兼职导师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 000 多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80 多篇,人均申报专利2.38 件,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67 件,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五、技术攻关项目驱动联合培养模式发展中的问题
技术攻关项目驱动联合培养模式调动了企业、高校导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性,但作为一种工程专硕学生联合培养新模式,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企业攻关项目的深度与准度。尽管示范点企业基本都是高新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但管理水平、研发能力不同,对联合培养提供的攻关项目理解不同:有的主要基于企业研发需求,有的基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践基本能力要求,结果是要么太难,难以达到企业预期目标,要么流于形式,对学生创新力培养作用不大。
(二)高校参与联合培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专硕学生的分类培养目前仍是各高校探索的主要工作,专硕作为学硕培养现象非常普遍,按照培养规定,专硕学生参加企业一年的实践活动,但不少高校导师没有深刻认识到专硕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参加企业实践变成了形式,导师经常安排学生回学校实验室参加导师的项目,对企业的攻关项目合作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学生的创新动力与基础。参加基地联培的学生来自不同高校,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创新意识差别比较大,且受导师、学校环境影响大,对自身能力培养设定的目标也不同。在示范点企业一年时间中,创新基础、主动性等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力提升的大小和对企业的贡献度。
六、结论与建议
基于企业技术攻关的项目驱动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模式,激发了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提升了企业研发力量和水平,也充分发挥了高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人才、成果优势,使高校老师有了用武之地,使高校成果可以在企业转化,也能够通过横向项目合作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高校为地方服务的主动性增强。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一年时间深入一线的实践和技术研发,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技术素养全面提升,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人才力量。从现存问题看,在学生理论学习课程设置、学生入驻企业之前的培训、对企业研发和管理人员联合培养工作培训、高校促进校企联合培养政策等方面都需要加强,使企业、高校导师、学生能够精准对接、深度合作、全面受益。政府、高校、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可以为企业培养一流工程师,对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研发、卡脖子技术突破、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水平所需的大量智能制造创新人才而言,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