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路径探析
2022-11-30林洁张广彬
■林洁 张广彬
一、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奠基之石
(一)提升教师水平,加强队伍建设
思政课堂是进行党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主渠道,而思政课教师则是思政课堂的灵魂。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党史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积极探索精神的高质量思政教师队伍。
一方面,思政教师要增强自身素质,提升知识储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而对于在课堂上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思政教师来说,也同样需要“本领高强”。在思政课堂中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要求教师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四史”教育的背景下,思政教师应该对四史的相关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否则会因“本领缺乏”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大学生正确党史观的树立。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通过加强学习,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达到课程教育层面的“本领高强”。
另一方面,思政教师要强化“问题意识”。要切实发挥思政课的党史教育功能,思政课教师要时刻保持“问题意识”。以教师自身为主体,教师在研读党史相关资料时,应时刻保持对学术问题的敏感度,针对其中发现的存疑问题,带着学术思考进行学术研究。教师只有对所教的内容有深入的探究和学习,才能在对学生进行党史观教育时提前知晓课程的重难点,从而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党史观教育的实效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使其带着对问题的好奇与思考沉浸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中。若发现学生的认知中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子应进行及时纠正与引导,切实帮助学生了解正确史实,树立正确党史观。
(二)设立教学目标,深化内容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论述,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指明了总体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其根本就是要在课程中,通过对百年党史的讲解,充分发挥党史的思政育人作用,真正使学生对党史产生正确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真正做到学史明志、知史爱党。
从教学目标来说,每一个总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不同层面的小目标的共同组成。因此,要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目标设定,从而真正实现总目标的完成。从党史的基本认知层面,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进程和辉煌成就,真真正正了解党的正确历史,形成对党史、对革命英雄人物的正确认识。从党史的价值意蕴层面,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深刻领悟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这些宝贵经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进而从中汲取自身面对未来的历史智慧。
在内容构建方面,高校思政课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须要深化内容,加强课程建设。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八个统一”。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中,要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切实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也要做到几个统一。第一,讲故事和讲理论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时应该兼顾讲故事和讲理论的统一,在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解中,让学生明白理论的形成、发展的过程,真正让学生在党的百年奋斗故事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理论问题。第二,讲经验和讲教训的统一。思政课教师在讲述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时,不应该只讲成功的历史经验,也要讲失败的血泪教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全面更客观地看待党的历史,并感悟中国共产党在风雨蹉跎的百年历程中始终坚持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三)延伸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各类资源
思政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时,不能仅限于教室环境中,还必须拓展和延伸第二课堂,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感悟党的历史。
一方面,开展探寻党史的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红色历史社会调研和“我家乡的红色历史或人物”等活动,组织大学生挖掘身边的或家乡的红色历史,感受发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范围内党史故事以及经历的历史岁月,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真正地体会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切身发挥社会的实践育人功效。
另一方面,精准利用红色文艺资源,让党史教育从课堂走进影院。思政教师要善于发现优秀文艺作品,精准为学生推荐学习。近两年,长津湖系列电影影响和打动了无数人,其中观影的大学生群体占大多数。通过反馈可以看到观众对这一段史实的强烈关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段浴血奋战的历史。高校思政课可以将党史教育深入到影院中,组织学生观看讲述党的百年历史的红色影片,更加深刻地激发大学生群体的爱国热情以及对革命先辈及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崇敬。通过观看党史的相关电影,可以让大学生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对党史的正确认识。
二、大学生自身加强党史学习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关键所在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沐浴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春风中成长起来的,其自身有一定对党史的认知和信仰,但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影响着大学生对党史的正确认知。了解历史才能看的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新时代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自觉加强对党史的学习,从中汲取历史智慧,用以滋养未来的道路。
(一)走进历史人物,树立正确认知
历史人物,有其独特的感召力和引领力,大学生要加强党史学习,树立正确党史观首先要从对历史人物的客观全面的认知入手。在风雨蹉跎的百年党史中,涌现了无数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书写了历史,改变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比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革命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杨靖宇、黄继光等革命先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铁人王进喜、人民公仆焦裕禄、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等英雄楷模,还有把一生都献给了党和国家的袁隆平、吴孟超等先进人物,他们是所处时代的楷模和标杆,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发出属于自己也属于国家的光和热。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以重要历史人物为突破口,主动学习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并在对历史人物的了解过程中学习运用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判,形成正确认知,传承他们坚定的信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留下的丰富理论成果,学习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崇高奉献精神。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全面认识和剖析,也可以了解到他们所处时代发生的故事,加深对具体历史事实的认知,促进正确党史观的形成。
(二)学习精神谱系,汲取历史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中提到,“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历经风霜,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正是这些精神指引着我们党有不断前进的勇气和毅力,可能有些精神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新时代的情景已经大不相同,但其精神内核依然是新时代大学生可以借鉴和传承的。新时代大学生应树立起自觉学习党史的意识,以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坐标,深入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学习我们党在极端情况下的智慧和勇气,将历史映射于现实、将现实回溯于历史,发扬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破解自己生活中的难题,将学与做相结合,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党史观。
三、推进网络生态建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抓手
新时代有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逐步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此时代背景下,要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要加强网络生态建设,塑造学史明志、知史爱党的正向网络空间。
当前,网络平台在给信息传播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党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加强网络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一方面,泛娱乐化思潮、虚无主义思潮凭借网络进行隐匿传播,严重影响大学生正确党史观的形成。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各种网络媒体为了博关注、吸引眼球,追求商业性、娱乐性对党史进行碎片化的解读等。其行为严重危害了党史的客观性、严肃性,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正确党史的客观认知。因此,要想彻底清除此类错误思潮的影响,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网络监管。首先,要提高信息发布的审核门槛,对于涉及到党、党史的信息要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上制止不良信息的发布。其次,要发布涉及党史、历史人物等相关信息时,信息发布者需要进行实名认证,确保发生不良舆情时第一时间追根溯源。最后,各大网络平台应增加信息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带有歪曲史实、诋毁英雄人物等文章或评论进行及时删除,阻止其进行大面积传播。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平台应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推动和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作为应尽的社会义务。一些主流媒体,比如重点新闻网站、教育网站等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正向积极的宣传和引导,使其能够在媒体平台中接受百年党史的洗礼。同时,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平台中接受到正向积极的引导的同时,也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网络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言论作斗争,共同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氛围。
在当前媒体平台盛行、网络技术空前发展的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必须兼顾创新性,大力创新党史教育载体,打造党史教育的新平台。对于高校来说,要积极打造网络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传播平台,注重在学校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和开发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各类国家级党史学习教育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如中国共产党史研究院等官方网站,及时将党史的相关信息和资源在校内的公众号或网站上进行转载和推送,让广大学生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接触和了解到官方平台,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注重新媒体平台中党史资源的管理和优化工作,确保党史资源的及时更新和推送,可以利用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让广大学生在生活中接受党史教育,从而推动正确党史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