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与传承——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深度学习教学案例

2022-11-29王莹孟于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统型中国画美术

王莹 孟于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内容概述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学生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探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本课选自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六单元“时代之镜——中国现代美术”主题一“交流与传承——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

课程内容从20世纪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文化立场出发,通过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历程以及社会变革关系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现代美术与中国社会百年复兴之路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思考美术与时代、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的关系,把握借古开今与引进包容、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的发展方向,从而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美术进程的重要意义。(表1)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美术的角度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通过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形式和发展历程以及西方现代艺术已经有所了解,但在面对近代著名画家和经典作品时,仍对中国现代美术家的了解比较有限。学生们需要提升对中国现代美术的认识。

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达成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开放性深度学习环境

美术教室、高精度印刷的美术作品、相关的数字化美术教育资源、线上的艺术博物馆。结合博物馆课程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美术馆、博物馆。

四、素养导向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倡导教学目标必须体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本课学习目标的描述上,采用主题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对应的方式建立学习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体现“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要求。(表2)

五、挑战性学习任务

美术学科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学习任务具有指向过程和结果的双重作用。具体类型包括观察、体验、实践、游戏、讨论、作业、表现等方式。具体的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进阶性和自主性,并划分任务水平描述。(表3)

六、持续性学习评价

持续性学习评价旨在及时把握学习任务的动态和成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生成教学内容,实现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的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习伙伴或者学生自己。(表4)七、教学过程:以第1课时“借古开今——传统型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为例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对比教材中描绘仙鹤的两幅作品,思考问题。(图1、图2)

教师:作者都是清代画家,所画仙鹤为什么会出现迥异的风格?结合时代背景,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学生A:《鸟类图谱》中的仙鹤受到西洋绘画的影响,更加真实,像标本。《松鹤延年》中的仙鹤注重对神态的表现,虽然没有精细人微的刻画,但是形神兼备。

教师:中外美术交流有很长的历史,自明朝中期开始,很多传教士来华,将西方的文化如地图、标本和插图介绍到中国来,同时西洋画的技法也传人中国,对中国近代美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教师小结:本环节的学习目标是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脉络以及传统型代表画家的创作特点及艺术主张,理解艺术家热爱生活、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以及勇于創新的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环节解读】通过对比分析两幅作品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新的认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出示学习目标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2.把握学情,设置学习任务

(1)出示学习任务:中国美术在中西交流中有哪些新发展?

小组合作:查找资料,了解晚清以来中西方美术交流的代表画派、画家及其作品,小组分析交流背后的原因。(图3、图4)

教师:这一时期的中国美术有哪些新发展?

学生B:学习西方美术。

教师:五四运动前后,许多青年留学西方,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美术的观念和方法。

教师:要改变中国传统绘画的面貌就一定要学习吸收西方的美术观念、美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看法。

教师小结:为了使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艺术传统的中国画紧跟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界的有识之士在艺术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和探索,从而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型和融合型。

(2)出示学习任务: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传统绘画是如何发展的?

教师:传统型的中国画家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上进行革新创造,使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你知道这方面的代表画家是谁吗?他被称为20世纪的中国画艺术大师。

学生C:齐白石。

教师:让我们走近艺术巨匠——齐白石。

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教师:白石老人以画虾闻名于世,请仔细观察白石老人笔下的虾(图5)与真实生活中的虾(图6)有何差异,你认为齐白石作品中的虾好在哪里,为什么会受到大众的喜爱?

学生D:造型逼真,化繁为简,突出特征。

学生E:具有通体透明的质感。

学生F:从身体的屈伸能感觉到虾在水中游动的动态。

教师:齐白石对自己所画的对象都经过认真的观察和研究,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新的。他笔下的虾很好地发挥了水墨和宣纸的特点,画出了一种通体透明的质感,从身体的屈伸还能看出虾在水中游动的动态。人们都觉得画得像,把虾画活了,但是与真虾对比,又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经过了提炼和夸张等艺术手法的处理,画面上的虾比真实的虾更生动。

②开创工写结合的画坛新风

教师:工笔和写意是传统中国绘画中的两种表现技法,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两种技法运用在同一个画面中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图7)

学生G:工笔画的特点是工整细致。

学生H:写意画的特点是简练概括。

教师小结:齐白石的作品将精细描绘的昆虫和大笔挥写的花卉草木结合为一个画面,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起到互相增益的作用。

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师:《蛙声十里出山泉》描绘了什么内容?体现出怎样的意境?请运用美术鉴赏的四步法对作品进行赏析。

描述:在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分析:采用狭长的竖幅构图,以大笔浓墨在纸卷两边画出峡谷山石,中间留出曲折的空白为小溪,其间以流畅的曲线画出溪水湍急的流动感,仅用一两笔重墨便画出溪流中蝌蚪的活泼可爱。

理解: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领略了诗意画的妙趣。

评价: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环节解读】从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让学生感受西方艺术浪潮兴起后中国传统绘画的变化,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两条发展脉络。引导学生运用“四步法”对作品进行解读,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理解其艺术特征,加深对传统型中国画发展及创新的认识。

3.运用比较方式,探究艺术嬗变

教师:与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比较,齐白石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从齐白石的画中不仅能看到各种生动的形象,而且会被洋溢在作品中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常见的萝卜、白菜、昆虫等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变得生动有情趣,成为艺术品。他开创了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精神的写意花鸟新篇章。

教师:教材还介绍了哪些传统型的中国画家?

学生翻阅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教材上黄宾虹先生的《湖滨山居》(图8)、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图9),两幅作品在题材和意境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笔墨与构图形式上有哪些独到之处?与传统的中国画相比,分别有什么创新?最后请同学完成学习单,分别从表现内容、笔墨技法、构图形式和创新之处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I:黄宾虹的作品笔墨层层积累,具有“黑、密、厚、重”的特点。其山水作品用笔凝重、黑而层次丰富。

学生J:潘天寿的画构图奇特,山水与花鸟相结合,重彩与大笔浓墨相结合。

【环节解读】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理解在西方绘画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型画家在中国传统笔墨中推陈出新,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做出的貢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型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4.加强古今贯通,增加持续理解

出示李可染《万山红遍》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品《千里江山图》《溪山行旅图》。

教师:以上作品在题材和意境的表达上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点?这些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K:它们都是山水题材的绘画作品,但是在色彩、构图上有差异。这和时代性有关。

教师: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出新的山水画图式,实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

教师小结:当西方美术的观念与方法在中国广泛传播时,中国传统艺术也在寻找自身的定位中不断发展。画家走进自然、体味生活,用笔墨抒发对自然、人生、现实的感受。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他们努力求新求变、推陈出新,在改造传统中国画的题材内容、表现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贡献。在深入研究、传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借古开今,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还有哪些美术家通过对国外艺术的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环节意图】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比对作品,理解艺术家的艺术探索以及对现代美术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阶段性总结,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为下一节学习内容做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初步感知、浅度学习走向理解体验、深度学习。

八、教学反思

中国近现代美术与政治、历史的关系紧密。因此,我们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学习,要结合历史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进行跨学科学习,以阅读文献和相关音像图片资料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以加深对这个时期文化的理解。另外,中国现代美术的当代部分还处在发展当中,可以通过拜访相关艺术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历程,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以丰富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

猜你喜欢

传统型中国画美术
改进型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几何形位研究
借助信息技术,让家庭教育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化”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创意美术
《远方》中国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清代州县文簿册报制度:对中国传统行政特点的透视
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