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29王少玲纪文博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获得性剪切力部位

刘 斐,王少玲,纪文博

(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山东青岛266000;2.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指在手术期间,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剪切力、摩擦力及压力影响,出现皮肤局部损伤,一般发生于术后1~3 d,部分患者可在术后6 d内发生[1]。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一方面会导致患者身心压力大,延长住院时间;另一方面会对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消耗医疗资源。故分析导致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因素,是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基础[2]。当前,我院手术室护理将手术期间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作为关注焦点及改善重点。本研究选择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期间500例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了解导致患者在术中出现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50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8例、女122例,年龄1~85(45.38±5.11)岁。纳入标准[3]:①患者于本院开展手术治疗;②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订医疗文书。排除标准[4]: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术前已经出现压力性损伤者;③有智力障碍或处于昏迷状态者;④开展局麻手术者;⑤急诊手术者;⑥选择保守治疗者;⑦合并其他组织器官恶性肿瘤疾病者。

1.2 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含体质量指数、麻醉分级、术前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术前肢体活动、计划手术时间、实际手术时间、高危疾病、体温丢失因素、术中出血量、压力剪切力改变等。统计在手术期间出现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患者数量,并依据术中是否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将患者分为损伤组与未损伤组。比较两组上述临床资料,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开展计算,将是否在术中出现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作为因变量,将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以P=0.05为逐步筛选变量的标准,分析影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因素。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②分析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患者发生部位和分期。③分析不同年龄、科室及手术体位患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④比较损伤组与未损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开展计算,分析影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500例手术患者中,11例(2.20%)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489例(97.80%)未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2.2 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患者发生部位及分期 见表1。

表1 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患者发生部位及分期(例)

2.3 不同年龄、科室及手术体位患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科室及手术体位患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

2.4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例(%)]

续表

2.5 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4。

表4 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属于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指患者从术中获得的压力性损伤,其会对术后机体康复产生直接影响,加重原发疾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故对该损伤情况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术期患者的关键护理措施。

掌握手术患者发生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特点,可为临床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显示,50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11例(2.20%),未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489例(97.80%)。在11例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头面部1例、上肢1例、下肢1例、躯干8例;在压疮分期方面,1期8例、2期2例、3期1例;年龄75~85岁、胸外科、采取坐位实施手术患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对研究结果开展进一步分析,高龄患者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较高。分析原因: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下降、新陈代谢缓慢,局部组织受压后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故对老年手术患者需予以高度重视[5]。胸外科手术患者一般取侧卧位,其手术时间较长、受压面积较小,局部压力较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6]。对选择坐位开展手术的患者,由于其上半身重量集中于骶尾部,将加重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程度[7]。对影响因素开展分析,结果发现体质量指数、麻醉分级、术前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术前肢体活动、计划手术时间、实际手术时间、高危疾病、体温丢失因素、术中出血量、压力剪切力改变是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可知:①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水平高,会导致受压部位承受较大压力;体质量指数水平过低,无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保护骨骼突出部位及受压部位,压力性损伤情况较严重。②麻醉分级。手术分级及患者机体状态会提高手术风险,故麻醉分级越低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越低。③术前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当患者出现出现低蛋白血症时,会引起水肿,导致受压部位皮肤发生局部损伤,皮肤弹性下降,渗透压降低,机体对压力的耐受性降低,增加压力性损伤风险[8]。④术前肢体活动。对术前已经发生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由于其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导致局部受压风险升高。⑤计划手术时间以及实际手术时间。当手术时间较长时,患者皮肤受压迫时间相应增加,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大。⑥高危疾病。对手术患者而言,其合并的高危因素越多,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相应增加。⑦体温丢失因素。术中,若开展大量导致病患者体温丢失的操作,会对其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发生缺血等情况,进而出现压力性损伤[9]。⑧手术出血量。术中大量出血,会影响患者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加损伤风险。⑨压力剪切力改变。手术床不同角度会对压力剪切力产生影响,压力剪切力越大损伤概率越高。通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制订相应预防护理措施:术前对患者机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体质量指数较低者,可指导其增加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摄入,多食维生素;对体质量指数较高者,可指导其合理运动,有效控制体重,减少高脂肪等食物摄入量[10]。术中使用表面有支撑功能的垫子,增加机体接触面积,分散患者骨隆突部位压力[11]。在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预防性粘贴防水性、透气性且吸湿性良好的敷料[12]。在不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可将手术床倾斜5°~10°,依据患者手术体位,协助其合理摆放,避免受压部位承受较大压力[13]。

综上所述,手术患者术中发生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因素较多,在掌握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对减少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获得性剪切力部位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橡胶减震器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获得性低磷骨软化症两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T-bet、GATA3蛋白和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及意义
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分析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梯度加热对羊肉嫩度的影响
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