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众参与的社区健康情境构建

2022-11-29

关键词:公众居民社区

田 文

(合肥学院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发生地,社区空间是承载居民行为和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人的健康需要健康的环境来保障,社区环境影响到整个城市和居民的健康。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将健康中国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6月2号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1]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健康城市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突破目前的社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等物理空间的更新上,而从健康的角度以及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角度思考社区环境、社区建设问题,成为国家、社会、个人及家庭的共同责任与行动。

一、社区实践的思考

社区环境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品质,国内外针对社区环境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展开实践。

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众多城市开展了多样的社区改造。北京市政府自2017年起组织开展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倡开展自下而上的城市“微更新”,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共享空间。茶儿胡同12号院项目,在胡同里打造以植物为主题的微型科研基地与公众参与平台,探索历史城区在地居民充分参与和互动的植物景观提升新模式;三庙社区花园项目,依托持续的社区活动,营造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重塑与绿化环境优化的氛围,实现与街道、社区、居民多元共建,对老城失落空间展开微更新。[2]在上海,进行了四平空间创生行动的实践,项目采用了公众参与的策略,在项目中重新定义参与者的角色时,四平路街道办事处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及项目的组织和协调;设计师、设计机构提供设计创意,沟通交流指导设计;本地居民协同参与社区共建。[3]在广州,从2015年开始启动“老旧小区微改造”,政府建立了微改造协同工作平台,将政府相关部门、街道及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各专业领域组成的社区设计师团队等共同组织起来,依托工作平台,通过规划统筹,协同管理、共同参与,围绕社区的公共需求、文化多样性、环境可持续、社会互动等四个层面,以社区面临的问题为导向,开展多方协同的社区微改造。[4]

在国外,各国都出现了社区建设的优秀案例。日本进行了住参社区模式实践,由居住者以协同组合方式共同参与规划、兴建的住宅社区,表现出社会与技术两个层面的关键点。创建使居住者以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为荣、实现社区环境价值共有化为目标,同时提出培育“居民间的土地共有化意识”,以达到“宽敞的居住区域”之目的。[5]美国完成了西雅图国际社区参与式渐进设计策略的实践,设计人员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并在建设的不同阶段中承担不同的任务。[6]法国开启在城市更新中改善社会关系的新模式。例如“老邻居”项目,以社区为孵化器、设计创新为驱动力、公众为执行力的模式,为存量开发的城市更新带来了启示,从有效提高城市更新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角度出发,探索政府、设计师和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改造的制度安排,探索社区改造基金的多方面筹措机制,以及由政府统筹组织管理、社区具体实施和居民全程参与的项目实施管理机制。[7]

国内外近年来的社区实践都在各自的社区建设目标下取得了的一定成效,凸显公众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虽然从社区政策、社区空间、社区行为等方面进行单一的研究,在公众参与的形式、内容、效果、主动性等方面受到了限制,没能从社区健康的角度全面思考社区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问题,但为接下来的社区建设做了有益的尝试。因此,本研究将从居民和环境相联系的角度全面解读健康社区内涵,从多维度解析社区健康的本质问题,寻求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社区健康情景构建方法,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二、社区健康与健康情境

(一)健康与社区环境 人同时存在于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中。在社会空间中,人们创造社会形式,而在物理空间中,人们营造场所。人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了环境,社会存在于环境中,社会本身又参与了环境的创造。[8]人作为个体,健康通常指人体身心机能正常;而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存在于各种关系中,健康也体现于人与外界维系的良好联系与交流。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生长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过程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应用唯物主义世界观看待分析社区健康问题,强调“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和“过程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才能构建社区的健康情境。社区是由物质要素、社会动力和意义形成过程之间的复杂关系所组成的场所,社区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9]社区的建设是当下生活环境的具体建构以及将其转化为更高层次情感特质的过程,必须基于两个不断发生复杂互动的因素来做出系统干预。[10]社区建设应对社区的物理环境以及由环境产生并激进地改变环境的各种行为与关系展开研究。

社区健康表现为一种能够维系社区正常运作和发展,适宜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状态。健康社区为公众提供一个多样的混合的多中心有序复合体,能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健康社区是指社区具有健康生活的大环境,是一个在硬性和软性基础设施方面具有必要条件,能够催生日常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帮助公众形成正确自我价值的判断的生活场所。健康的社区环境应呈现出时空变化、对社区的正面认知、开放的交流空间、明确的形象定位、充满活力的氛围、丰富多样的活动、创新的可能性、正确的环境观念等众多有利于生活的状态。社区环境对健康多元化和重叠性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情境,而健康社区呈现出的这种独特的情境,值得研究与解读。

(二)社区健康情境 健康社区呈现出一种居民和周边环境联系的良好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为健康情境,体现为物质、精神、关系三个维度。

从物质健康维度来看,社区中的场所应为公众提供一个多样的混合的多中心有序复合体。社区是一个物理空间,属于物质实体的范畴,解决社区中空间设施的缺乏,公共交往场所缺失的问题,能够为人们提供公共生活的空间,引导环境的参与,是具体的功能场所。健康的物质环境,将促进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记录承载社区的过去与未来。

从文化精神健康的维度来看,社区是文化的集合体,应把公共生活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思考社区文化载体、文化积累、文化政策、文化水平的问题,引导公众的意识和喜好,并体现在环境中。健康的社区情境呈现出社区健康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良好状态,对于治愈重大创伤,恢复情感冲击,降低生活工作压力,生活方式与习惯养成等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关系健康维度来看,社区具有强大的承载力,承载着所有人的生活。社区呈现众多健康关系,社区意识、安全感、健康感和场所依附感等,如体现居民和环境的良好联系。社会关系为社区建设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社区中建立新的情景化的社会关系,维持公众从具体到普遍的参与度,并能够促进公共交往,促进社会融合,通过积极的试验、学习、实践和培养形成复杂的关系,引导贫困、低教育的居民从被边缘化到更多地回归到社会中。

三、影响社区健康情境构建的因素

健康情境的构建应从解决具体问题开始,通过思考,找出突破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法。影响社区健康情境构建因素包括:

(一)社区与社会关系 社区(Communitas)指的是想要一起完成任务的人的集合,[11]社区建设不应只以硬件设施为前提,应考虑对于关系的设计,以建立关系为目标,建设的过程涉及多个领域。人生活在各种关系中,社区是各种关系的体现,社区健康也由健康关系构成。从社区关系的维度思考,社区建设应以建立关系为目标。健康社区的建设即是健康社区关系的重构。社区建设应关注人的因素以及各种关系,并强调正确的公众环境表达的重要性。

在公众参与的整个过程中,应明确社区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转变设计师主导设计建设模式的观念,设计师承担科普教育、引导观念的任务,让公众成为维护延续社区发展的主体,最终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二)大众行为与公众参与 人的行为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来源于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场所是人行为的支撑。而社区是大众生活的支撑,是用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各类行为的发生地。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应是一个被赋予意义的空间,社区居民作为一个群体存在于社区,社区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社区对于居民,居民对于社区同样重要。社区的健康情境应有公众共同创建,公众的参与必不可少。社区居民共享相同的生活场景,社区时间空间的变化历程,为社区居民之间的协作提供了基础条件,为由社区居民来进行的环境意义建构和场所营造成为可能。

公众参与是公众活动的核心。公众参与公众生活的程度决定了个人或群体是否能对公共空间产生归属感,并影响人们进入、占领等活动在特定空间行动的能力,反过来又促进或者抑制公众生活。人的环境意识引导人的环境行为的形成,体现在人们对社区环境参与内容的多与少,参与强度的强与弱,参与方式的多样与单一。

四、社区健康情境的构建

社区环境是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生命生成、生长过程,具有整体性。景观过程的创造性既意味着历时的不可预知性,也意味着共时的地方性。此时的景观异于彼时的景观,此地的景观也异于彼地的景观。[12]

对社会来说,健康情境以过程的形式存在,情境构建的逻辑出发点是时间最初,而不是空间最小。社区景观生成本身具有历时性。人类在景观过程中承担着时间角色。任何过程都会伴随一系列事件(活动)发生变化,社区健康情境的构建作为过程也可以看作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的事件流。社区健康情境的构建从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完善路径几方面展开。

(一)建构目标 社区健康情境应体现用文化教育人,提升抗压力;用氛围感染人,消除负面情绪;用功能满足人,体现健康需求,实现健康生活;用观念引导人,开启新生活方式;用场所关怀人,塑造温馨生活氛围;用活动鼓励人,修复社区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建构责任 一是对于社区居民的责任要求。社区居民能够以开放民主的方式理解和管理社区,构建开放的社区人文环境,提供个体在人际关系亲密的组织构架下展开活动,让人们有能力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困境,构建日常生活质量的基本结构。

社区居民从明确身份开始,审视自身及所处环境,对于环境的需求和愿望,反思生活和环境问题,并判断如何采取行动改善事物状态。通过居民群体的集体努力,使日常生活得以改变,社区中合作及交往关系形成,也形成社区共同价值观和使命感、责任感。公众形成明确的目标,为社区的未来而筹划。

二是对于专业从业人员的责任要求。专业从业者应从明确身份以及生活相关的项目开始,进行专业思考和设计,从专业的角度审视自身及社区环境,判断公众对环境的需求和愿望,采取何种行动改善事物状态及如何行事。专业从业人员应具有进行大众科普和观念引导的责任和义务,让人们知晓什么是更好的健康社区环境,什么是更为有益的生活方式,帮助大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专业从业人员运用一种独特语言形式使社区文化出现在设计中,用一系列可视化的时空景观呈现更多的过程,让公众在环境发展变化中体验社区生长,从环境的变化体验生命的周期,引导社区居民对于生活思考的正确表达,为社区的未来留下更多发展的空间。专业从业者应对原有城市空间的历史传承以及传统行为方式加以思考,研究从新的实践中浮现的新的社会行为,需要提供设计新的结构(机制和场合)和新的思维方式。

三是对于社会与政府的责任要求。政府应帮助公众形成正确自我价值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参与社区营造,让公众在社区中获得健康需求的满足,从而主动加入社区建设;应对多样的社会需求,出台对应的政策,创造新的社会关系或者合作模式,通过引导个体和集体展开环境建设,促进社会更新或者变革的行动力。

政府应整合公众的环境参与能力,通过引导公众的正确参与实践,进一步实现大众对城市的权力。引导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在更新项目的准备阶段接受居民的意见并采取行动,促进可及性和质量社交生活。同时强调合作关系的形成,促进一种具有强烈的社区共同价值观和使命感、责任感的动态的社区生长模式的产生。

(三)建构路径 社区健康情境的重构,是梳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关系的存续和构建来影响人的健康。从场所关系的视角来看,应对现有资源、社会环境以及采取行动的可行性有正确反映。通过大众经历和社区叙事使社区场所变得健康。社区健康情境构建有三条路径:

1.以生活情境为基础,转变公众观念,建立正确的健康环境认知。社区健康情境构建从转变公众环境观念开始,将生活情境作为环境教育的基础,从传统的单一宣传教育方式,转变为通过情感交流,将正确的环境知识,以社区文化、艺术等形式的植入,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加大众参与社区公众活动的可能,促进社会交往;转变城市居民与社区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及居民之间的关系,提升人们的环境责任意识,建立正确的环境共识。

2.以公众参与为媒介,激活公众生活,引导主动参与社区营造。在社区健康情境构建中,让所有人了解公众环境责任以及公众参与是公众生活的核心要素,以公众参与为媒介,强化公众的环境价值取向,通过激活社区的公众生活,促进环境参与意识,进而提升公众的参与能力,扩展参与内容和参与范围,保证公众全面参与社区建设事务,深度表达意见与诉求,从而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3.以参与式设计导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社区可持续性更新。构建社区健康情景,以公众空间诉求为出发点,将其健康诉求转变为空间规划设计的一部分,以公众为导向进行各阶段的设计和评价。重新构建人在环境中的角色,强化“参与”的实质与核心,强调使用者在设计过程中被赋权,让公众有机会加入公共区域的规划与设计、社区管理与建设的全过程,并能真正影响社区环境的决策。用一种能够维持社区生长过程及系统长期良好运行的方式去引导设计,产生一种可持续的社区环境更新;以社区使用者居民为行动主体进行参与式设计,并结合定量指标,建立一种评估和检测社区是否健康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健康问题,将传统社会政策领域与当今社会条件相结合,强化社区价值认同,体现社会公平,满足公众对于环境质量提升的需求,让社区呈现更为智慧的循环发展系统,体现和谐与包容的特点,产生全新的社区形态和社区行为,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展望

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健康社区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需要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行动的体制机制。通过引导公众的环境观念,达成正确的社会共识,形成健康的社区愿景,共同拥有社区的可行动空间。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公众将成为维护延续社区发展的主体。社区作为不同人群的联合体,将健康问题置于社区这个背景之中,立足本地,放眼世界,从关系的角度,用环境的力量重构社区健康情境,用多元化表现健康环境的功能和价值,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共同实现健康生活的社会目标。

猜你喜欢

公众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