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枝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试验

2022-11-28王卓仁周洪英赵会长刘启燕吴洪丽

食用菌 2022年6期
关键词:棉籽壳桑枝培养料

孙 波 王卓仁 周洪英 赵会长 刘启燕 吴洪丽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64)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我国栽培量较大、产量较高、分布广的食用菌[1],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及药理活性[2]。平菇的主要栽培原料有棉籽壳、玉米芯等,选择当地大宗廉价原料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桑枝是蚕桑产业大宗副产物,其粗纤维、木质素、粗蛋白等含量与栎木屑接近[3],可作为多种食用菌栽培原料,显著影响食用菌的产量、营养成分等[4−5]。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栽培原料需求多样化且量大,导致菌林矛盾加剧[6],原料价格的攀升导致栽培收益降低。因此,桑枝作为食用菌栽培替代原料对蚕桑和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采用桑枝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考察平菇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效率及营养成分,筛选出桑枝合适添加量,为蚕桑主产区桑枝资源利用及平菇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为苏6228,广温偏低温型,硬柄品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实验室保存,其母种经活化后制作原种和栽培种。

1.2 供试原料及配方

桑枝为湖北元亨金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春伐桑枝条,粉碎至直径0.5~1 cm。麸皮、石膏为市售食用菌栽培原料。不同桑枝、棉籽壳添加比例配方如表1。

表1 不同桑枝、棉籽壳添加比例配方 单位:%

1.3 栽培方法

按配方分别称取主料,充分预湿后加入麸皮、石膏搅拌均匀,料含水量为60%~65%;装入规格为23 cm×37 cm×0.005 cm 的聚丙烯栽培袋中,用直径为60 mm的套环和塑料盖封口,121 ℃灭菌3 h,冷却至室温后接种。每个配方设3 个重复,每个重复30袋。

菌丝长满袋后,及时移入出菇棚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温度为15~20 ℃,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给予400~800 lx散射光照,每天通风3次,每次30 min,保持空气新鲜。子实体边缘平展,连柄处下凹,颜色由深变浅时及时采收。

1.4 指标测定

袋料(干料)密度为采用自动机械装袋条件下,袋中料单位体积(cm3)培养料的干重(g)。

菌丝平均长速测定:在菌丝边缘划起始线,培养10 d 后划终止线,测量起始线与终止线间的距离。菌丝生长速度(mm/d)=起始线与终止线间的距离(mm)/菌丝生长的时间(d)。

生物学效率为平菇子实体鲜重与培养料干重的比值(%)。

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测定依据:GB/T 15673—2009 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NY/T 1676—2008食用菌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1.5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 和SAS9.1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配方袋料(干料)密度的变化

不同配方培养料中袋料(干料)密度的变化如图1。采用自动机械装袋,随着桑枝屑添加比例的上升,袋料(干料)密度逐步降低。配方1 不添加桑枝屑,袋料干料密度为0.272 g/cm3,配方5 用桑枝屑完全替代棉籽壳,袋料干料密度为0.208 g/cm3。

图1 供试配方袋料干料密度

2.2 供试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平菇菌丝在不同配方培养料中均长势良好,浓密程度无明显差异,生长速度如表2。随着桑枝屑添加比例的上升,平菇菌丝平均长速逐渐加快。配方5培养料平菇菌丝平均长速最快,为5.78 mm/d,配方1最慢,为 4.33 mm/d。配方 5 与配方 1、配方 2 的菌丝平均长速存在极显著差异,与配方3、配方4 无显著差异。

表2 平菇菌丝在供试配方中的平均长速

2.3 供试配方培养料栽培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如表3 所示。在同样装量条件和袋料体积下,不同配方培养料平菇产量不同,桑枝屑添加比例高于45%的配方4、配方5,产量高于桑枝屑添加比例低于45%的配方1、配方2,并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均低于配方3的产量(1 936.57 g),且存在极显著差异。配方3 产量与配方1 相比高54.1%。配方4、配方5生物学效率高于配方1、配方2,并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均低于配方3 的生物学效率(240.3%),且存在极显著差异。配方3 生物学效率与配方1 相比高84.0%。

表3 供试配方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

2.4 供试配方栽培平菇经济效益

桑枝屑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经济效益如表4所示。原料价格按每吨桑枝屑1 000 元、棉籽壳2 000元计算,平菇价格按 6 元/kg 计算,配方 3 与配方 1 相比,每袋降低原料成本0.64元、产量提高约680 g、节支增收合计4.72元。

表4 供试配方栽培平菇经济效益

2.5 供试配方栽培平菇营养成分比较

由表5可知,随着桑枝屑添加比例的上升,平菇子实体粗蛋白质量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配方1 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为22.96%,与配方3、配方4、配方5 存在极显著差异;配方4 粗蛋白质量分数最低,为20.65%,比配方1 低10.1%。配方3 桑枝屑添加比例为45%,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1.32%,比配方1低7.2%,二者存在极显著差异;配方5即桑枝屑替代全部棉籽壳,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1.91%,高于配方3、配方4。配方1 平菇粗多糖质量分数最低,为5.46%,与其他配方差异极显著。桑枝屑替代棉籽壳提高了平菇子实体粗多糖质量分数,但各配方无显著差异,其中,桑枝屑添加67.5%的配方4 粗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8.37%,比配方1 高53.4%,其次是配方3,为7.67%。随着桑枝屑添加比例的上升,添加桑枝屑配方的平菇子实体粗脂肪质量分数逐渐升高,配方5 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为1.37%,比配方1 高13.3%,与配方4 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配方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5 供试配方栽培平菇营养成分 单位:%

3 小结与讨论

用桑枝屑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结果表明,桑枝屑可作为平菇栽培原料,供试配方的袋料(干料)密度不同,与棉籽壳相比,桑枝屑不易压缩,随着桑枝屑添加比例的上升,袋料(干料)密度由0.272 g/cm3降至0.208 g/cm3。加入桑枝屑后提高了培养料的透气性,随着桑枝屑添加比例的上升,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由4.33 mm/d 提高至5.78 mm/d。培养料中桑枝屑占比为45%即替代50%棉籽壳的配方3,平菇产量最高,为每袋1 936.57 g,比配方1 高54.1%,生物学效率为240.3%,比配方1 高84.0%,经济效益与对照相比,节支增收合计 4.72 元/袋,较前人报道[7−8]经济效益突出。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配方1 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为22.96%;桑枝屑占比为67.5%的配方4 粗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8.37%,比配方1高53.4%;用桑枝屑完全替代棉籽壳的配方5 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为1.37%,比配方1高13.3%。

桑枝作为蚕桑产业大宗副产物,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废弃物堆放在田间地头,或做火柴,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还造成环境污染和消防隐患,已成为蚕桑产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桑枝用作食用菌栽培原料,不仅充分利用副产物资源,变废为宝,还可以缓解食用菌产业发展对栽培原料的需求。桑枝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对食用菌的产量、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用作栽培食用菌原料可生产特色食用菌;食用菌废料可经发酵处理后用作桑树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桑树生长,生产优质桑叶用于饲养家蚕。由此可见,蚕桑和食用菌产业形成循环农业,得到协同发展,可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棉籽壳桑枝培养料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棉籽壳饲用现状研究
桑枝化学成分的研究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