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藜麦紫薯芝麻酥制作工艺

2022-11-28曹新江周民生李安华

食品工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麦粉玉米油紫薯

曹新江,周民生,李安华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阳 455000)

酥性饼干酥脆可口、保质期长、工业化程度高、食用方便、老幼皆宜,是广受人们喜爱的旅游休闲食品[1]。酥性饼干主要是用面粉混合鸡蛋、油、糖、奶油搭配碳酸氢钠等辅料,搅拌均匀后,经过成型、烘烤、冷却等工艺制作而成,属于高糖、高油、低纤维食品,难以满足现代人对低糖、营养与保健食品的需求[2]。藜麦富含蛋白质(13.8%~16.5%)、碳水化合物(52%~69%)、脂质(6.07%)、纤维(7.0%)、维生素与矿物质,且必需氨基酸比例相较于其他谷物更均衡[3],此外藜麦含有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5-11],具有抗癌、抗衰老、防治糖尿病、减肥美容等功效[12]。紫薯富含多糖、黄酮类、花青素等活性物质[13],且富含硒元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防癌、调节肠道微生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及防动脉硬化等功效[14-18]。芝麻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镁等营养成分,有降血脂,抗衰老,调节胆固醇,补气养血,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等功效[20-22]。

试验分析藜麦粉添加量、紫薯粉添加量、上火温度、烘烤时间对所得产品的色泽、风味、口感、组织状态影响,探索藜麦紫薯芝麻酥制作工艺,旨在研制一款营养丰富、香脆可口、兼具藜麦特有的保健功能芝麻酥,满足各类人群营养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藜麦粉、黑芝麻、白砂糖、低筋小麦粉(食用级,安阳市丹尼斯超市);紫薯粉、鸡蛋(食用级,安阳市华联超市);玉米油(食用级,安阳市永辉超市)。

1.2 仪器与设备

DDQ-B01K1打蛋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YP30001电子天平(上海衡际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IT烤箱(广东格兰仕微波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TMS-PRO质构仪(美国FTC公司);BC/BD-429HEK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NS800分光测色仪(深圳三恩驰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藜麦芝麻酥的工艺流程

1.3.2 藜麦芝麻酥的操作要点

原料预处理:挑选优质的藜麦粉,紫薯粉和低筋粉等过0.150 mm(100目)孔径筛以备用。

调浆:把一定量玉米油、糖和鸡蛋液进行搅打,使其成为黏稠状。

面团调制:将泡打粉、碳酸氢钠和过筛面粉倒入浆液中,将20%芝麻也倒入其中并搅拌成团。

冷藏:放入冰箱15 min以便其能更好地成型。

碾压:厚度0.4 cm的薄片。

制型:用模型制作成大小一致、花纹一致、厚度一致的芝麻酥生毛坯,在生毛坯表面刷层蛋液。

烘烤:烤盘刷一层油,芝麻酥生毛坯放入烤盘并在一定温度下(上火温度155~175 ℃、下火温度145℃)烘烤12~24 min。

冷却:待芝麻酥烤熟,将其从烤箱取出冷却,芝麻酥金黄酥脆,口感香甜。

1.4 单因素试验设计

1.4.1 藜麦粉添加量

以低筋粉添加量为基准,加入40%玉米油、30%糖粉、40%鸡蛋液、10%紫薯粉,分别添加10%,20%,30%,40%和50%的藜麦粉,按照感官评分标准考察藜麦粉添加量对芝麻酥品质的影响。

1.4.2 紫薯粉添加量

以低筋粉添加量为基准,加入40%玉米油、30%糖粉、40%鸡蛋液、40%藜麦粉,分别添加5.0%,7.5%,10.0%,12.5%和15.0%的紫薯粉,按照感官评分标准考察紫薯粉添加量对芝麻酥品质的影响。

1.4.3 玉米油添加量

以低筋粉添加量为基准,加入40%藜麦粉、30%糖粉、40%鸡蛋液、10%紫薯粉,分别增添30%,35%,40%,45%和50%的玉米油,按照感官评分标准考察玉米油添加量对藜麦芝麻酥品质的影响。

1.4.4 上火温度

上火温度设计为155,160,165,170和175 ℃,按照感官评分标准考察上火温度对藜麦芝麻酥感官评分的影响。

1.4.5 烘烤时间

烘烤时间设计为12,15,18,21和24 min,按照感官评分标准考察烘烤时间对藜麦芝麻酥感官评分的影响。

1.5 正交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藜麦粉添加量、紫薯粉添加量、上火温度和烘烤时间这4个因素的最优值,选用L9(34)正交表对影响藜麦芝麻酥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此确定产品的最佳因素水平。正交试验水平表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水平表

1.6 藜麦芝麻酥感官评价

挑选10名人员组成评定小组,对藜麦芝麻酥进行感官评定。主要是对芝麻酥的形态、色泽、口感、组织状态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其评分标准见表2。

表2 产品感官评分标准

1.7 藜麦芝麻酥理化性质的测定

1.7.1 藜麦芝麻酥的色泽的测定

参照Huang等[23]的方法。

1.7.2 藜麦芝麻酥的质地测定

按照王小平等[16]的方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因素对藜麦芝麻酥感官评分的影响

2.1.1 藜麦粉添加量对藜麦芝麻酥感官品质的影响

图1显示,藜麦粉添加量从10%增加到30%时,芝麻酥感官评分逐渐增大,而继续增加,感官评分减小。藜麦粉添加量较低时,芝麻酥的面团太软,色泽较浅,藜麦香味过淡。藜麦粉添加量较高时,芝麻酥面团黏性低,藜麦味较冲,口感不好。藜麦粉添加量30%时,芝麻酥色泽最佳,口感适宜,藜麦味适中。而孙芳[24]认为藜麦粉添加量30%时藜麦饼干口感粗糙,易断裂。

图1 不同藜麦粉添加量下藜麦芝麻酥的感官评分

在藜麦粉添加量从10%~50%不断增加的情况下,L*(亮度值)、a*(红绿值)、b*(黄蓝值)变化不明显;而硬度、脆性、咀嚼性都不断升高(见表3)。藜麦中不含面筋蛋白,随着藜麦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中面筋蛋白浓度下降,弱化面团蛋白网络的形成,使硬度增加,同时藜麦粉中支链淀粉较多,支链淀粉具有更强的吸水膨胀性[25],从而增加饼干的酥脆性。咀嚼性表示口腔把固态食品嚼碎所做的功,与食品的硬度相关,硬度大,咀嚼性相应大。硬度、脆性和咀嚼性太高或太低均会对饼干的感官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结合感官评分可认为适宜藜麦粉添加量为30%左右。

表3 不同藜麦粉添加量下饼干的色泽和质构

2.1.2 紫薯粉添加量对芝麻酥感官品质的影响

紫薯粉添加量对饼干的色泽和风味有极其重要影响[16]。紫薯粉添加量从5%增加到10%时,芝麻酥的感官评分逐渐增大,而超过10%时,感官评分又下降(见图2)。在紫薯粉添加量5%~15%时,L*值明显降低,说明饼干的亮度越来越低;a*不断升高,b*值逐渐降低。硬度、脆性、咀嚼性均明显降低(见表4)。紫薯粉含有大量花青素和淀粉,添加量增加饼干颜色加深。烘烤过程淀粉可热解产生小分子糖,这些糖一方面可发生焦糖化反应导致失水较多;另一方面可促进蛋白与水的结合,利于面筋的形成,提高饼干膨松度,但糖过多时,也会抑制面筋的形成[26],降低膨松度,增加饼干的硬度、脆性和咀嚼性。综合感官评分可以初步认为适宜紫薯粉添加量为7.5%~12.5%。

图2 不同紫薯粉添加量下藜麦芝麻酥的感官评分

表4 不同紫薯粉添加量下饼干的色泽和质构

2.1.3 玉米油添加量对芝麻酥感官品质的影响

油脂的添加能够改善饼干的口感,使制品更加香脆可口。但过低或过高的添加量均会严重影响饼干口感[12]。图3显示,玉米油添加量从30%增加到40%,藜麦紫薯芝麻酥的感官评分由71分升高到87分,再增加又下降至69分。随玉米油增多,L*值基本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可能是油脂在焙烤过程中促进美拉德反应[25],使得颜色加深,使表面暗沉、光泽变差。a*值有上升趋势,b*值变化不明显。硬度和脆性随玉米油添加量至40%之后继续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咀嚼性则始终随玉米油添加量增加呈下降趋势(见表5),这可能是由于油脂在面筋蛋白及淀粉颗粒周围分布,形成一层油膜保护膜,从而限制面团本身的吸水作用,控制面筋的胀润性,从而导致饼干硬度降低,脆性越来越小[12],而孙莹等[27]认为,使用油脂可增大空气进入量,使饼干体积膨胀,硬度降低。玉米油不仅与饼干的色泽、质地有关,还会影响饼干的风味。玉米油添加量偏低时,芝麻酥组织状态干裂,与低筋粉比例不协调;随着添加量增加,酥脆性也增加,但是超过50%,芝麻酥太油腻,且不利于健康。可以确定适宜玉米油添加量在40%左右。

图3 不同玉米油添加量下藜麦紫薯芝麻酥的感官评分

表5 不同玉米油添加量下饼干的色泽和质构

2.1.4 上火温度对芝麻酥感官品质的影响

图4显示,上火温度在155~175 ℃时,藜麦紫薯芝麻酥的感官评分先上升后下降。上火温度从155 ℃上升到165 ℃,L*值逐渐增加,随后又不断下降,a*值呈波动上升趋势,b*值波动,温度对焦糖化反应影响较大。硬度、脆性逐渐增大,温度升高,导致水分流失加快、全蛋液蛋白变硬,同时温度升高,部分淀粉、蛋白质热解增强,脆性增加,而咀嚼性相应下降(见表6)。温度偏低时,芝麻酥未烤熟透,色泽和口感显然达不到预期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酥脆性也增加,色泽度改善,但是超过165 ℃,芝麻酥颜色变深,边缘烤焦的概率会逐渐增加。可以初步确定上火温度为165 ℃。

图4 不同上火温度下藜麦紫薯芝麻酥的感官评分

表6 不同上火温度下饼干的色泽和质构

2.1.5 烘烤时间对芝麻酥感官品质的影响

如图5所示,随着烘烤时间不断延长,芝麻酥脆性和口感也在上升,18 min时感官评分达到最大值,随后再延长,评分缓慢下降。随烘焙时间的增长,L*值先上升后下降,a*值逐渐增加,b*值先增加,超过21 min又下降,硬度先急剧增加,超过18 min增加变缓,脆性整体呈增加趋势,且在15~21 min阶段比较急剧,可能在此期间碳酸氢铵大量分解产生CO2和氨气,使它们受热膨胀的缘故。咀嚼性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咀嚼性既与硬度有关,又受脆性影响,脆性越大咀嚼性就越低。烘烤时间太短时,芝麻酥未完全熟,里面发软。时间太长,藜麦芝麻酥硬度变大,营养成分也会降低。根据感官评分初步确定烘烤时间为18 min。

图5 不同烘烤时间下藜麦芝麻酥的感官评分

表7 不同烘烤时间下饼干的色泽和质构

2.2 正交试验结果

由表8可知,对藜麦紫薯芝麻酥感官品质影响最大的是藜麦粉添加量(A),其次是玉米油添加量(C),再者是紫薯粉添加量(B),最后是烘烤时间(D),即A>C>B>D。最佳制作条件为A2B2C3D1,即藜麦粉添加量30%、紫薯粉添加量10%、玉米油添加量45%、烘烤时间15 min。按此条件制得的芝麻酥,外形完整,花纹清晰,色泽均匀,表面金黄色,内部紫色,藜麦香味明显,口感酥松,甜而不腻。

表8 藜麦紫薯芝麻酥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3 结论

藜麦粉添加量、紫薯粉添加量、玉米油添加量、烘烤上火温度和烘烤时间均影响藜麦紫薯芝麻酥的色泽和质地(硬度、脆性、咀嚼性),从而使产品的感官评分不一。影响藜麦紫薯芝麻酥感官品质的因素顺序依次为藜麦粉添加量>玉米油添加量>紫薯粉添加量>烘烤时间,且最佳工艺为藜麦添加量30%、紫薯添加量10%、玉米油添加量45%、烘烤时间15 min。按此条件制作的藜麦芝麻酥外观金黄,里面呈紫色,光泽度好,口感酥脆,营养成分高,易于人们认可和接受。

猜你喜欢

麦粉玉米油紫薯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3D-全麦粉与普通全麦粉品质的比较研究
全麦粉营养及生产工艺展望
紫薯蒸米糕
玉米油精炼加工过程中营养及风险指标的探索
紫薯粥变色实验
紫薯鸡蛋卷
紫薯变“红薯”
全麦粉营养功能成分分析评价
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油中的铅
全麦粉对油条面团和油条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