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美学与钢琴演奏实践思考

2022-11-28

轻音乐 2022年10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者音乐作品

赛 颖

钢琴演奏是音乐美学的表现载体,也是对音乐艺术美学进行宣传的路径,在钢琴演奏表演过程中,音乐作品中所具备的艺术美学特征展示出来,向观众传达音乐之美、艺术之美。钢琴演奏者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融入自身的主观情感,结合自身对钢琴作品的理解,曲目作品的演奏更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提高钢琴演奏的效果,带给人们美的音乐享受。

一、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音乐美学和钢琴表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钢琴作为一种乐器,弹奏出来的声音是由演奏者的演奏创造的,不具有自然性,依赖听众的联想,以此作为途径来传递和渲染丰富的感情。钢琴演奏的声音具有感性和富有情绪的特征,能够将观众的感情共鸣激活,这也正说明了钢琴演奏中产生的音乐语言和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作为一种音乐语言,钢琴演奏没有语义性,需要由演奏者倾注自身的内在感情,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使音乐的表现性增强,激活听众的情感共鸣,实现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由此可见,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演奏效果的衡量时,要根据音乐表现性这一关键的指标进行评判,演奏者要理解作品,才能演奏出好的音乐,音乐美学视角下钢琴演奏,要分析作品并表现作品,以此作为前提、基础条件,展开钢琴演奏表演活动。钢琴演奏中,音乐美学知识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音乐美学知识有利于演奏者更好地演绎作品,提高作品的演奏质量,并且将演奏者和音乐作品之间的共鸣展示给受众,创造良好的审美体验。

(一)提高钢琴演奏水平

音乐美学知识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为钢琴演奏提供指引、指导的作用,因为音乐艺术本就起源于生活,是作曲家通过对自身背景情况和内在情感的融合创作出来的。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要在弹奏音符的同时,将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所在,演绎作者的生活。因此演奏者需要理解作品,才能够结合演奏技巧的有效运用,进行钢琴演奏,将优美动听的乐曲传达给观众。演奏者通过对音乐美学知识的应用,进行钢琴演奏活动,能够更好地提高钢琴艺术的表现效果,因为站在音乐美学视角,演奏者在掌握钢琴艺术表演功底和技巧的同时,借助音乐美学知识,准确地分析音乐的格调、作曲者的创作意图、音乐的旋律、节奏、风格,把握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在精神层面上和作曲者、作品之间形成深入地交流,为演奏的音乐作品注入了灵魂,增强钢琴演奏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演奏出的乐曲更加的动听、优美。演奏者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利用音乐美学知识,把握作品的内涵,赋予钢琴表演更高质量的演绎效果,注入了灵魂和情感进行钢琴演奏,带给观众更深刻、美好的视听欣赏体验。

(二)增强演奏共鸣

将音乐美学知识应用到钢琴演奏中,能够激发演奏者和乐曲之间的共鸣,增强钢琴演奏的共鸣效果,通过艺术表演进行钢琴的演奏,观众能够在充满感情的演奏中,融入到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中。因为演奏者利用音乐美学知识进行钢琴演奏,能够准确地把握自身的情绪,将音乐作品和自身的艺术层次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乐曲和演奏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激发演奏者和乐曲之间创作灵感火花。受众在演奏者和乐曲之间的共鸣中,形成更身临其境的体会,了解音乐作品所传递出的情感,在欣赏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探索曲目中的故事内涵,形成对钢琴艺术魅力的切实感受。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利用音乐美学知识,合理把握自身的情绪,对作品的旋律、节奏进行自主调控,形成和音乐之间的共鸣,带给观众情感、故事和艺术之美的享受,取悦听众,提高了钢琴演奏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增强了演奏共鸣。由此可见,在钢琴演奏中,音乐美学知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深化演奏者的音乐感受、演奏情感的必要措施。[1]

二、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演奏的实践

(一)与美学相统一

在钢琴演奏中,音乐美学知识的应用强调的是演奏水平和美学之间的相互统一,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要熟练运用演奏技巧,具备一定的演奏技能,掌握钢琴演奏的要点,将音乐艺术的价值和美学魅力充分的体现出来,在不同的钢琴乐曲演奏中,提高演奏水平,合理地控制琴键的轻、重、缓、急,在手指的交叉、切换的过程中,将不同作品的情感体现出来。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要用自身的专业技能,生动地体现出音乐作品的内涵,掌握演奏技巧,将乐曲中的音符熟练生动地表现出来,将高超的演奏技能和情感表达相互融合,带有情感地进行钢琴演奏。因此,钢琴演奏者借助音乐美学知识,实现演奏水平和美学之间的相互统一,熟练地运用演奏技巧,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之美和情感内涵,实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美学相统一,展现出音乐艺术的魅力,真正提高演奏境界,实现人琴合一的演奏效果。[2]

(二)演奏基础与创新的统一

针对一部音乐作品展开钢琴演奏,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再次创作、再次表演的过程,将更多的艺术灵感和生命力元素注入到演奏过程中,使音乐作品在原本的基础之上,融入演奏者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因此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要站在音乐美学的视角,保留原本曲目具有的思想基础、情感基础,同时将演奏者的情感融入到演奏过程中,将演奏者自身对作品形成的理解和体会与二次创作、表演相互结合,音乐作品演奏在基础和创新的相互统一中,提高演奏效果。演奏者要把握的音乐基础指的是作品的初始琴谱,演奏者要保持琴谱和自身思想情感之间的统一,融入创新思维和再次创作,将原本的琴谱作为依据基础和参考,使更多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包括自身的情感、思想和对作品所形成的独特理解。再适当的调整和改编中,创作出具有自身风格的音乐作品,为钢琴演奏作品注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体现出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演奏表现效果,形成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表演风格。

在钢琴演奏中利用音乐美学知识,要保留作品原有的灵魂,彰显出再次创作的独特性,实现演奏基础和演奏创新之间的相互统一,将原本的音乐作品升华,将音乐美学表达出来,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例如在钢琴演奏中,很多的经典曲目都是经过历史积淀后传承下来的,流传至古今中外,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喜爱。著名的钢琴曲目,通常都是由音乐艺术家在特定的情景中形成创作灵感、创作出来的音乐曲目。[3]情景中有着多种不同的元素,例如历史背景、创作者瞬间的感叹和刹那间的情感,以及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特色,或是某种特殊的事物等。形成情景的要素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音乐艺术家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创作环境不同,因此所创作出的曲目在情感和风格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演奏手法上也体现出了不同,这正是钢琴演奏的创新所在。在钢琴演奏中应用音乐美学知识,要将钢琴演奏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相互统一,传达音乐之美、艺术之美,体现钢琴演奏中的深刻情感。[4]

(三)历史和现代的相统一

钢琴演奏中对音乐美学知识的运用,体现在钢琴演奏的历史和现代之间的相互统一上,历史和现代之间构建起和谐统一的关系,指的是音乐作品创作时所处的历史时期具有的特色,和当前所处时代在音乐风格上的相互统一与和谐并存。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钢琴曲目的创作背景不同,经过长期以来的流传,钢琴曲目将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保留下来,现代的钢琴演奏要将当时的历史情境、历史时期的特征以及情感风格融入到演奏中,与创作者之间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产生感同身受的演奏感受,了解创作者的情绪和心理上的动态变化。[5]将音乐和旋律作为阐述历史的载体,弹奏出音乐作品最真实的面貌特色,展示出真切的作品情感,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要整合起原本的作品历史特征,将自身所处时代的特色融入其中,成为再次创造音乐作品的演奏者,同时也是音乐作品历史的传承者,在继承和开拓创新中,将钢琴曲目的历史还原出来,融入时代感因素,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实现演奏历史和现代之间的相互统一。应用音乐美学知识进行钢琴演奏,历史和现代的相互统一,能够使听众体会到现代音乐的特点,了解音乐曲目的历史文化、所处背景,形成对创作者情感和创作时所处状态的了解,深刻感悟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在新时代特征和历史特征的相统一、相融合中,进行钢琴演奏活动。[6]

三、应用音乐美学知识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优化路径

(一)打下牢固的音乐基础

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利用音乐美学知识,要强化音乐理论基础,用牢固、扎实的理论知识,加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在钢琴演奏中,表演者要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文化底蕴水平,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内涵,合理地运用音乐美学知识,提高钢琴演奏的效果。钢琴演奏者要主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站在立体、多方位的视角,探索音乐作品的内涵,夯实基础知识,运用理论知识,总结音乐作品的特点,将作品的内涵、情感,深入地挖掘出来。针对作品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覆盖到作品的多个方面,例如乐谱的节奏、节拍切换、高低声调、整体节奏和复合音等,把握音乐作品的组合元素,因为正是音乐作品中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才形成了钢琴的美妙旋律,带给人们深刻的审美体验。[7]不同的元素相互排列、组合,顺序不同,钢琴演奏乐曲的律动也会发生改变,最终带给人们的音乐感受也各有不同,例如,乐曲带给人们的音乐感受有些是欢快的,有些是悲伤的,也有激烈的情感和轻柔的情绪。因此,钢琴演奏者必须要加强对作品内涵和思想情感的掌握,打下牢固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对乐谱熟记的速度,牢固地掌握音乐知识,积累更多丰富的演奏经验,充实精神世界,深入理解钢琴演奏作品的内涵。熟练运用音乐美学知识进行钢琴演奏的实践活动,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更好地诠释作品、渲染作品、创新作品,带给观众美的享受。[8]

(二)强化审美感知力

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的实践活动中,要运用音乐美学知识,将音乐美学知识的优势发挥出来,挖掘音乐美学知识的内在价值,在日常的钢琴演奏和训练中注重对审美感知力的强化,积累审美经历,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审美能力。演奏者要巩固基础知识,以曲目的乐谱为基础,站在客观、理性的视角,综合地分析钢琴乐谱,夯实演奏钢琴的基础知识,同时探索更多丰富的音乐知识元素,提高演奏水平,将钢琴演奏曲目灵活、有感情的表现出来。演奏者要强化音乐感知力,需要在日常审美体验中积累审美经验,深化对音乐的感知,音乐感知力指的是演奏者要站在整体规划的视角,规划和组织音乐结构,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建立起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形成基础的框架结构雏形,将抽象的音乐作品向着具体、生动的形象转换。演奏者要通过对音乐作品内容的了解,建立起内心独特的音乐形象,明确音乐作品弹奏的目标和对审美追求的高度与要求,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使心中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感与每一个琴键相互融合,使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得到充分的激活,被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9]

钢琴演奏者要在日常的弹奏活动中主动地总结知识,全面地了解自我,在日积月累中,使每一次弹奏总结中的缺点和优势均能够全面地筛选出来,进行分析,记录不同的演奏风格,以及不同演奏风格所具有的审美特性,构建起愈发完善的音乐美学知识体系,使自身的音乐美学知识愈发丰富。演奏经验积累过程中,强化音乐感知力,钢琴演奏者可以通过对钢琴乐曲不同风格探索和演奏实践,提高音乐表现力水平。[10]例如,经常参加音乐会,对世界著名钢琴表演家演奏的视频进行观看、揣摩,对观看和鉴赏的心得,要进行反复地回味、分析,对著名的钢琴演奏曲目和钢琴表演家的视频,不断的展开研究、训练活动,提高自我,强化审美鉴赏意识,提高审美素养。通过自主的学习、演练,对表演家的音乐表现力形成深刻的体会,通过仔细的聆听和用心的揣摩,了解演奏的手法、状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日常的训练,以此强化自身的音乐鉴赏力,积累更多的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感知力。在音乐鉴赏中,形成灵感,提高再次创作的水平,更好地融入到钢琴演奏对音乐美学知识的应用中。[11]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追求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对于钢琴演奏实践活动来说,形成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钢琴演奏中运用音乐美学知识展开实践,要以创建起身临其境的音乐享受和震撼的视觉盛宴为最终目标,进行钢琴演奏活动,弘扬音乐艺术美学。将音乐美学知识的积极作用利用起来,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准,深化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将创新意识、内在情感融入其中,展现音乐美学,探索钢琴演奏的新路径,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与方法,推动我国钢琴演奏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

注释:

[1]何 欢.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表演的实践与思考[J].青春岁月,2021(18):58—59.

[2]李思旸.音乐美学理论对钢琴表演的指导作用探析[J].大观(论坛),2021(07):47—48.

[3]任 婧.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表演的实践与思考[J].艺术品鉴,2021(06):190—191.

[4]徐睿嫔.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表演的实践探索[J].明日风尚,2021(02):39—40.

[5]王 肃.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J].艺术家,2020(06):119.

[6]张海涛.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表演的实践[J].戏剧之家,2020(15):43,45.

[7]高姝玥.钢琴表演中音乐美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分析[J].戏剧之家,2020(10):56.

[8]陈 晨.在钢琴表演中音乐美学素养的重要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0(04):153—154.

[9]龙汝芝.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实际作用研究[J].艺术品鉴,2019(29):158—159.

[10]邬大鹏.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演奏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音乐,2019(14):15—16.

[11]王婷婷.浅谈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11):59—60.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演奏者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器乐演奏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探析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