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养殖技术在规模养猪场的应用

2022-11-28林建和

畜禽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公猪断奶后备

林建和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0 引言

标准化养殖技术是畜牧业科学管理和高效养殖的主要途径。以规模猪场来看,主要是根据不同猪群的生理点实施分群、分阶段饲养。养殖同时还需要做好日常生产性能的记录与管理,为猪群提供均衡的营养、适宜的温湿环境,按照猪群生长发育特点进行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进而保障生猪正常出栏、种猪健康繁殖。

1 初生仔猪

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消化代谢和抗病力较弱,会经历断脐、剪乳牙、断尾、去势等操作,尤其是断奶和分群容易让仔猪出现应激,因此初生仔猪要做好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仔猪群的免疫力,减少腹泻、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1.1 出生护理

1)常规管理:仔猪出生后,要做好擦干、消毒、断脐、剪乳牙、断尾等常规操作,由于仔猪免疫力较低,必须做好保温、清洁、消毒。①断脐:出生后5 min待仔猪正常呼吸后再断脐,在仔猪肚脐端5 cm处剪断,然后用5%碘酊消毒。②剪乳牙:一般在仔猪吃奶前或吃初乳后12 h进行剪乳牙,剪刀钳用75%酒精消毒后使用,坚持“一猪一剪”,勿交叉感染,剪去1/2乳牙即可,避免伤害仔猪牙髓。③断尾:出生后 72 h进行,一般用电加热的烙铁断尾,尾巴保留2.5 cm,若有出血需要涂抹5%碘酊或抗生素粉末,以防感染病原菌。

2)出生记录:出生称重、打耳号,用于仔猪标记。

3)吃好初乳:仔猪吃奶前对母猪乳房乳头进行消毒(消毒试剂可选0.1%高锰酸钾),并按照仔猪体重和体质来固定乳头,体重小、体质弱的仔猪安排在靠近母猪前几对乳头,最好让仔猪出生后2 h内吃到初乳。若母猪产奶不足或产后无奶,可以人工哺乳,每头仔猪用奶瓶灌服20~40 mL/次,人工哺乳次数为6~8次/d,哺乳温度为37℃~38℃,仔猪开食后哺乳次数为4~5次/d[1]。

4)保温管理:7日龄内注射温度控制在30℃±2℃,若温度不足可在仔猪活动和休息的上方安置保温灯或地面铺设电热板,8日龄至断奶转群时的环境温度为26℃±2℃,1月龄内猪舍湿度维持在60%左右。

5)补铁:为预防缺铁性贫血,仔猪出生后2~3 d可肌肉注射1~1.5 mL牲血素。

1.2 适时补料

仔猪出生后7 d补料,可以将饲料调成糊状,抹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吃奶前先采食糊状饲料,饲喂5~6次/d,训练3~5 d仔猪就会自行吃料。仔猪接受后,可以将炒熟的黄豆或玉米粒,混合少量糖精放置到盘中。每次投料前进行清理,以防仔猪采食霉变饲料。饲养员要少量多次饲喂,以防哺乳仔猪消化不良引发腹泻。

一般饲喂7 d后可以逐渐补喂全价饲料,日粮消化能为13.38 mJ/kg,粗蛋白18%~20%,钙0.8%,磷为0.6%,赖氨酸0.9%~1.1%。仔猪3周龄可以上槽吃料。一般7日龄开食的仔猪在28 d断奶时饲喂量可达240~250 g/d。

1.3 疾病防疫

将1 g土霉素药片、2 g白糖溶解到60 mL温水中,仔猪灌服3 mL/头,上午、傍晚分别1次,连续灌服3 d。

1.4 科学断奶

仔猪一般28日龄,体重超过6.5 kg,日采食饲料量超0.6 kg后可以进行断奶。若断奶过早,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胃内消化酶分泌不足,完全过渡到植物性饲料后会出现腹泻,影响生长发育[2]。

一般采用一次性断奶法进行断奶,即在仔猪断奶前3 d降低母猪的日饲喂量,这样还有利于降低乳房炎发病率,到断奶日龄时进行分群管理,通常先将母猪赶到离仔猪较远的猪舍,一次性断奶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为了预防断奶应激,可在断奶前3 d在仔猪饮水中补充电解多维或VC,并减少仔猪哺乳和与母猪接触的次数。

1.5 仔猪去势

仔猪7~10日龄期间进行去势,此时仔猪较小,恢复较快,若过早去势,仔猪睾丸小,手握操作不便,仔猪日龄较大再去势则容易出血,且疼痛感明显,仔猪容易出现应激。去势前用1%来苏儿、5%碘酊分别消毒,固定睾丸,切开阴囊(切口控制在1 cm左右),对睾丸系膜和阴囊韧带进行分离,然后徒手捻转,摘除睾丸,再结扎、消毒。

2 断奶仔猪

断奶仔猪一般为断奶后至10周龄的仔猪,此时仔猪经历了从液态母乳到固态的植物性饲料的转变,并脱离母猪进行独立生活,断奶后仔猪从产房向保育舍转移,并要根据断奶窝重和仔猪体况进行分群管理,为减少营养、生活方式、生产环境等变化对仔猪的应激,仍需要加强管理,这样才能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2.1 饲喂管理

为预防腹泻,断奶后3 d内以“少量多次”方法饲喂,一般饲喂4~5次/d,断奶3 d后让仔猪自由采食,饲喂3~4次/d。仔猪6周龄以上且体重超过15 kg可以饲喂2~3次/d。断奶第1天、第2天、第3天日粮结构(断奶前饲料+断奶后饲料)分别为75%+25%、50%+50%、25%+75%,直至第4天完全过渡到断奶后饲料。断奶仔猪日常采食较多干料,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因此猪舍要根据养殖规模安置足够数量的自动饮水器,并保持饮水清洁。

2.2 合理分群

保育舍、猪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断奶后仔猪仍停留在产房内,一般待第2天晚上转移到保育舍,由于仔猪活泼好动,为减少争斗,一般每栏仔猪数量控制在8~10头[3]。为防止仔猪出现转群应激,可先整窝转移,3 d后再根据体重、体况进行分群或合群,一般采取对等比例混合,可预防仔猪“打架”。

2.3 环境控制

保育猪舍温度控制在27℃±1℃比较适宜。夏季可以加强通风,冬季要做好保温措施。猪舍地面保持干燥,相对湿度控制在60%。为减少粪污对仔猪的污染,一般采用高床饲养方式,粪尿可以从网床上直接排到地沟内,通过刮粪板清除。猪舍要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4 仔猪调教

为促进仔猪养成良好习惯,需要加强调教,一般在转舍后对猪群的采食、排便、睡觉“三角定位”进行调教,训练3 d左右即可养成习惯,方便生产管理,并保持舍内清洁。猪栏上栓几个铁环,让仔猪自由玩耍,这样可减少仔猪咬耳、咬尾等癖好。

3 生长肥育猪

根据生猪体组织发育和增重特点来看,以神经组织、骨骼发育、肌肉增长、脂肪沉积顺序发育,生长肥育阶段耗费成本约占整个养殖过程的50%,为缩短饲养周期,规模化猪场往往采用高能日粮,促进生猪增重。随着生猪体重的增加,增重的水分与脂肪分别呈逐渐减少和增加趋势,因此生猪随着日龄增加,体重增长逐渐减速。生长肥育猪以“前期加速”“后期减速”方法控制营养和生长速度,前期和后期以生猪体重达到成年猪体重40%为分界点。

3.1 饲喂管理

营养水平:日粮消化能为13.5 MJ/kg,粗蛋白17%,钙0.55%,磷为0.45%,赖氨酸0.6%。饲喂方法:标准化饲养方法为定时、定量、定质饲喂,饲喂次数2~3次。饮水方式:生长肥育阶段自由饮水。

3.2 合理分群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方式为群饲,此时生猪体型较大,为减少争斗或抢食,每窝控制在15±5头,这样生猪能吃足、休息好,可以提高生产性能。分群时坚持“拆多不拆少”,为减少分群应激,一般在晚上分群,分群后3 d内留意生猪精神和采食状况。

3.3 养殖密度

饲养密度对生长肥育猪的体重、体况影响较大。为降低疾病发生,便于清洁和管理,可根据猪体重来控制养殖密度,20~50 kg体重的生猪养殖密度控制在0.8±0.2 m2/头,50~100 kg则控制在1.2±0.2 m2/头。

3.4 环境控制

一是转群前消毒。转群前7 d对猪舍进行消毒,先用3%氢氧化钠溶液全面喷洒消毒,避舍4~6 h后用高压冲洗机彻底冲洗干净,再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 h,通风、空栏3 d以上。二是日常消毒。料槽和水槽每天清理,避免生猪采食变质饲料引发感染。猪舍消毒1次/周,可选用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一般1个月更换一次消毒剂(备选:0.3%过氧乙酸或0.25%百毒杀溶液)。三是温湿控制,前期温度控制在20℃±3℃,后期为18℃±2℃,适宜的温度可以减少能量消耗,促进采食,提高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猪舍湿度控制70%左右。夏季要加强通风,可以采用淋浴方法降低猪舍和生猪体表温度,并在猪群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金银花或黄芪多糖,提高猪群的抗热应激和免疫力。

3.5 适时出栏

生猪体重达到95~100 kg可以出栏,不留做种用的猪只适时出栏能降低饲喂成本。具体出栏时间可以结合市场行情来决定,这样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4 后备猪

后备猪是留作种用的母猪和公猪,后备猪一般采用前期(体重小于60 kg)自由采食,让其充分发育,后期(体重不小于60 kg)限制饲喂,控制膘情的方法进行管理。母猪一般在配种前2周可通过短期优饲来提高排卵数量,为窝产仔数增加奠定基础。

4.1 饲喂管理

饲喂方式为自由采食,这样可以保障母猪正常发情和后期的泌乳性能。此时,后备猪的消化机能仍未完全完善,因此要饲喂易消化且优质的饲料,每天补充胡萝卜、南瓜等新鲜蔬菜,青绿饲料量控制在0.65±0.15 kg。后备猪后期吃七八成饱即可,其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5%、粗纤维6%、钙1%、磷0.5%、赖氨酸0.8%[4],饲喂量控制在2.3±0.2 kg/d。后期母猪容易因限制饲喂出现抢食问题,因此要做好分圈,这样可以保障每头后备猪的营养摄入,饲喂控制在2~3次/d。配种前2周,采用自由采食方法,让后备猪采食3 kg/d以上饲料,配种前7 d,饲喂量为2 kg/d。母猪配种前体重应控制在150 kg,背膘厚16~18 mm适宜。

4.2 合理分群

后备猪前期,每栏数量为4~5头,栏内的生猪体重差异应低于3 kg,以防出现大猪欺负小猪现象。后期采用单栏饲养,栏位长、宽、高分别为2 m、0.8 m、1.2 m适宜。

4.3 环境控制

后备猪随着体重增加,其耐寒性也在增加,后备猪舍的温度控制在20℃±2℃即可,冬季最低温度应高于14℃,冬季可以打开猪舍内的暖风机取暖。猪舍的相对湿度为70%适宜,并定时通风换气。

4.4 适当运动

后备猪采食1 h后可以将其驱赶到运动场进行运动,一般为每个栏位猪群集体出动,至少运动3次/周,运动量为1~2 h/次。

4.5 母猪调教

为提高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效率,一般转群后就进行调教,除了用口令让生猪在固定位置采食、排便、睡觉外,还需要通过抚摸的方式让病猪熟悉饲养员,这样便于后期的配种、生产和产后护理。

4.6 公猪诱导

后备母猪150~160日龄,将成年公猪赶到后备母猪舍,与母猪进行接触,这样可以刺激母猪发情,一般接触时间为30 min。

4.7 发情配种

母猪达到配种日龄和体重后,饲养员要留意母猪发情状况,若母猪允许公猪爬跨,可以在发情10~12 h进行配种,然后间隔10 h再进行1次配种,这种“复配”方法可以增加母猪卵子和精子的接触机会,提高母猪配种率。

5 种母猪

5.1 怀孕母猪

妊娠前期(1~30 d),此时胎儿生长缓慢,每头妊娠母猪饲料量控制在2 kg/d,日粮营养要全面、均衡,妊娠母猪运动量为1 h/d左右,并提供干净、充足饮水。妊娠中期(31~60 d),每头妊娠母猪饲料量控制在3 kg/d,营养水平保持中等,运动量可增加至1.5 h/d,有助于增强母猪体质,降低疾病感染。妊娠后期(61~120 d),此时胎儿生长快速,为保障胎儿生长,每头妊娠母猪饲料量控制在4 kg/d,产前7 d实施限饲,产前12 h停止精料饲喂,仅灌服适量温水或豆饼麸皮汤,这样可促进母猪自然分娩。

5.2 哺乳母猪

哺乳前期(1~14 d):分娩后3 d内饲喂易消化的饲料,逐渐增量至第6天,饲喂达到正常水平,提供足量、干净的饮水。哺乳后期(15~30 d):每头哺乳母猪饲料量控制在4.5±0.5 kg/d,断奶前1周减少青绿饲料量。

5.3 空怀母猪

根据母猪体质采用短期优势促进母猪再次发情、配种。

6 种公猪

6.1 饲喂管理

在非配种阶段,种公猪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2.54 mJ/kg,粗蛋白17%,钙0.65%,磷0.55%,非配种期减少精料,搭配适量的青饲料,一般日粮饲喂量为2~2.5 kg/d,日饲喂次数为2次[5]。在配种阶段,为提高种公猪的繁殖力,配种阶段日粮饲喂量为2.5 kg/d,同时配种期间饲喂2个/d鸡蛋,饲喂2~3次/d。若膘情过肥,会降低精子品质,而种公猪过瘦会降低性欲,不利于配种。

6.2 单圈饲养

种公猪好斗,为防止撕咬和争斗,种公猪一般采用单栏饲养,养殖密度为2 m2/头,猪舍内有光照,这样可以提高公猪体质和繁殖力。

6.3 保持健康

种公猪膘情一般为中上等即可,四肢强健,并根据猪场的免疫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障种公猪健康。引入的种公猪一般为6~8月龄,体重控制在85~90 kg适宜。

6.4 精液检测

一般在7月龄之后开始对种公猪精液品质进行监测,每次采精后需要对其射精量(200~500 mL)、精子活力(大于60%)、密度(大于1亿/mL)进行检测,至少检测2次/月,若精液品质不达标,不能进行配种;若该种公猪长期采精不合理,应进行淘汰,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

6.5 环境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在20℃,相对湿度维持在65%为宜。夏季可以通过淋浴、洒水、加强通风进行降温。

6.6 适当运动

适量的运动不仅能促进种公猪新陈代谢,保持良好的体型,还能提高其免疫力,激发食欲和性欲。可以在种公猪采食1 h后将其驱赶到运动场上,运动2次/d,运动时间为1.5~2 h/次。

6.7 科学调教

种公猪6月龄时开始调教,调教室内要平坦、宽敞,地面防滑,可将发情母猪赶到调教室内,刺激公猪兴奋,公猪可能会尝试爬跨,3~4次后,可以诱导公猪爬跨“假台畜”。调教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温和,切勿训斥或踢打公猪。

6.8 合理利用

种公猪一般10月龄且体重超过90 kg可以进行配种,为减少自然交配出现的病原菌感染或因体型差异出现的伤害,规模化猪场通常采用人工授精方法。1~2岁青年种公猪采精2~3次/周,2~5岁种公猪采精1~2次/d,2次采精间隔时间应大于8 h,一般连续采精2 d后休息1 d,再进行采精。

7 结语

标准化养殖技术对生猪养殖业的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防疫规范化、粪污无害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今后我国生猪产业安全、绿色、高产、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促进规模化猪场标准化养殖技术的实施,猪场要对初生仔猪、断奶仔猪、生长肥育猪、后备猪、种母猪、种公猪实施分群、分阶段饲养,这样才能保证全进全出管理,减少生猪在养殖过程中感染疾病的概率,提高生产效率。

猜你喜欢

公猪断奶后备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种猪选育中的“家系”问题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Hunter—Gatherers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如何调教种公猪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