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流感的危害及科学防控措施

2022-11-28杨任福

畜禽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血清型致病性禽流感

杨任福

(四川省蓬溪县鸣凤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蓬溪 629100)

0 引言

禽流感是家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主要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病禽临床以亚临诊症状、轻度呼吸系统综合征以及产蛋率下降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大小不一,主要和感染的病毒血清型有关。某些病原对人也有感染力,具有人畜共患的特点,防控本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公共卫生学意义[1]。

1 病原简介

禽流感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归属为正粘病毒科,电镜下观察具有多形性,以球状为主,也有丝状、杆状等。病毒表面有囊膜,其中镶嵌着纤突,血清型较多,依据表面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病毒能衍生出多种血清型和亚型,如A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已经报道的至少有16种,神经氨酸酶至少有10种,分别以H1~H16和N1~N10进行命名。不同的H抗原和不同的N抗原之间很少有交叉的免疫反应,而不同的毒株在感染不同家禽时表现出的毒力也有差异。高致病性禽流感以H5和H7为主,感染后通常表现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流行传播快的特点,危害非常大。低致病性禽流感以H9等为主,鸡群中感染率普遍较高,但以条件致病性存在,正常情况下对鸡的生长发育不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小,只有在鸡群发生应激反应或因滥用药物、饲料发霉等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病毒便会乘机发作,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感染率和病死率都很低,通过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能很快康复。还有一种流感病毒是无致病性的,这种病毒感染后基本无症状。流感病毒对环境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尤其是干燥和低温,但对热敏感,56℃条件下不到0.5 h即可失活,60℃条件下数十分钟即失去感染力。兽医临床常用的消毒剂都能将其杀灭,但以含碘类的制剂效果最好,其次为强酸、强碱、强氧化物类。

2 流行特点

禽流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季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该特点与候鸟迁徙的因素有着直接关系[2]。暴发所危及的地区范围视病毒毒力及传播力而定,一般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流行范围较广,反之致病力低的流感病毒多为地方流行。病禽、潜伏期感染禽、带毒的野生鸟类等都是重要的传染源,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接触、血液等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家禽中以鸡和火鸡易感性最强,其次是珍珠鸡、野鸡和孔雀,鸭、鹅等有一定耐受性。夏季吸血性昆虫较多时本病也易发生流行,主要因为这些昆虫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种鸡带毒时病毒可经种蛋传播至商品代鸡。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天气突变、暴力转群、长途运输等应激。饲料营养配比不合理或管理水平差时,鸡群抵抗力普遍不足,从而导致本病易发。病禽感染后潜伏期长短视鸡场管理水平、鸡群免疫状况、鸡的营养程度以及病原致病力大小而定,短则不到48 h,长的能达1周以上。有些病毒起初流行时呈现暴发式扩散,尤其是新疫区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待流行数月后,对病毒敏感的鸡会逐渐死亡,保留下的鸡具备了一定抗性,暴发式扩散逐渐转变为散发,流行性下降,疫区也转变为老疫区。

3 临床表现

3.1 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顾名思义病毒对机体有着高致病力,感染后表现发病急、传播快、感染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潜伏期2~4 d,病鸡体温快速上升至42℃左右,采食量严重下降或干脆不食,眼睛红肿,常充满泪液,呈现出半眯状态,鸡冠、肉髯部位发绀,头颈部肿大,皮下出现水肿,有出血现象,之后转变为黏稠的胶冻样物质。由于采食量的下降,病鸡可发生营养不良,机体不断消瘦,喜卧于一角,对周围刺激不敏感,多数时间呈昏睡状态,最终可因病毒血症导致器官炎性病变和衰竭而死亡。临死前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走路不稳,脖子歪于一侧,不自主拍打翅膀,不明原因嘶叫,无法站立,安静时呈观星状姿势,病死率通常在90%以上,新疫区的鸡场接近100%,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对病死的家禽进行剖检,可见头面部肿大,皮下充满炎性渗出液,肉髯、鸡冠、爪部、喙等因循环障碍而发紫,内脏以出血性病变为主,肝脏表现充血、出血,有针尖样坏死灶,肾脏肿大出血,有明显的尿酸盐沉积,浆膜和肠道黏膜有点状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处淋巴滤泡肿胀出血,表面凸凹不平。肌胃腺胃交界处的乳头及黏膜出血严重,胃内容物呈现黄绿色,嗉囊内充满酸臭味液体。

3.2 低致病性禽流感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程较长,死亡率比高致病性低,部分鸡可耐过,病初表现体温升高,一般在40℃~41.5℃,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但一般不废绝,饮水量下降,机体消瘦。蛋鸡表现破蛋率上升,产蛋率下降,畸形蛋、沙壳蛋、血斑蛋、小蛋等占比增多,料蛋比升高,粪便呈黄绿色不成型。随着疾病的发展病鸡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不断咳嗽,打喷嚏,呼吸带有啰音,有些鸡呼吸困难,头部和颜面部水肿,皮肤发绀发紫,两眼经常湿润,羽毛松乱无光泽,身体经常蜷缩,休息时喜欢将头部埋于一侧翅下。随着疾病的发展,部分鸡出现神经症状,最终死亡,还有一部分鸡耐过。

对病死的家禽进行剖检,可见有轻微的窦炎,气管黏膜轻度水肿,有些伴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囊可见卡他性炎症,表面沉积有干酪样物质。内脏黏膜充血出血,肠道黏膜炎症,皮下组织掩埋的淋巴扁桃体肿胀、发红、出血,有脂肪分布的组织可见针尖样出血点,心肌出血。腺胃乳头出血,并有溃疡灶,肾脏肿大,输尿管中有灰白色尿酸盐沉积。产蛋鸡表现卵巢收缩,输卵管黏膜水肿,并有出血点分布,卵泡变形。公鸡出现睾丸肿大出血。

4 危害

4.1 对养殖场的危害

禽流感发生后,如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则一般不超过1周整个养殖场就会全部覆灭。这是由于高致病性流感传播速度很快,全群感染只需1~3 d即可;感染后潜伏期较短,病毒的毒力越强潜伏期越短,使得本病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用药治疗,最终导致全场鸡几乎全部死亡,饲养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如果为低致病性禽流感,虽然在病死率方面较低,不会出现绝大部分鸡死亡的局面,但发病期间病鸡采食和饮水受到影响后,生产性能快速下降,雏鸡卵黄囊吸收不良,育成鸡体重不达标,青年鸡发育减缓,产蛋鸡出现产蛋性能下降,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低致病性禽流感有足够的治疗时间,大多养殖场选择通过抗体、中成药等治疗,痊愈的鸡只由于组织器官受到过病毒攻击,后期在生长速度和产蛋性能方面不如健康鸡。另外,养殖场一旦暴发流感,所有与养殖链相关的业务也会受到影响,如鸡蛋销售会发生阻滞,肉鸡无法出栏,兽药、饲料、疫苗、设备、器械等业务因生物安全管制而受到影响。

4.2 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

禽流感虽然为“禽”流行性感冒,但部分高致病性病毒对人也有易感性,我国发生过人感染禽流感的事件,感染地点多为活禽交易市场、野生鸟类动物园等地方。由于候鸟的迁徙作用,病毒能跨国甚至跨洲传播,我国的人感染事件多与东南亚国家有关,但也有欧洲、美洲等地区的流行毒株。人感染禽流感后,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儿童、中青年、老年人都能感染,其中以老年群体感染后对生命威胁最大,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有些基层养殖场对流感的诊断无经验,也没有实验室检测条件,发病后很容易误诊而乱投药,若为低致病性流感则容易耽误病情,若为高致病性流感则还可能影响疫病的上报,最终导致病毒在当地扩散而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区,活禽、禽肉及相关制品的流通都会被管控,对整个产业链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在公共卫生方面,我国很早就将禽流感划分为人畜共患病,所有疫区内的可疑鸡只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由于禽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加上血清型较多,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用疫苗,只能通过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来减少对人的安全危害。

5 科学防控措施

5.1 做好鸡场的全方位消毒

消毒是切断病原传播途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消毒不仅方法要科学,选择消毒剂时也必须针对流感病毒进行。消毒方法以舍内喷雾、熏蒸,舍外喷洒、涂刷为主。舍内每天带禽消毒1次,消毒剂建议使用效力更强的复合型消毒剂,如戊二醛癸甲溴铵等,为了增强消毒效果,建议喷雾前打扫环境卫生,防止有机物对消毒效果产生影响。每批次鸡出栏后可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将环境中残留的病原体杀灭。熏蒸必须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维持2h以上后再开窗通风。舍内墙面可涂刷石灰,能最大程度降低病原体在环境中的数量。对于舍外消毒主要将走廊、道路、垃圾污染区、粪便集中区以及场门口作为重点,走廊、道路可长期撒生石灰粉,石灰粉吸潮后显碱性,能快速杀灭流感病毒。垃圾污染区、粪便集中区可喷洒2%火碱溶液。场门口消毒的对象主要为外来车辆和人员,消毒剂以温和无刺激、安全性高、效果优的消毒剂为主,如过硫酸氢钾溶液、84消毒液等。

5.2 提升综合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禽流感主要发生在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低的养殖场,生物安全对于养殖场来讲犹如一层保护屏障,尽管这个屏障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有效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3]。每年的春季、秋季候鸟迁徙的季节,管理人员可以在场内安装驱鸟器,最大程度减少野鸟的接近,并做好水源的管理,如果水源为露天水池,则应进行必要的遮盖,同时在水中按照0.1%的比例加入酸化剂,以便起到消毒作用。运料时应注意防止掉落地面而遭引野鸟落地啄食。混料机、仓库等地方需要做好卫生清理,尤其是地面不慎掉落的饲料务必清扫干净。仓库门窗做好防鸟措施,防止野鸟飞入偷食。及时清理场内地面掉落的鸟粪,污染区域喷洒火碱溶液消毒。场内一线饲养员尽量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若有紧急事物需要出场时不要到有本病流行的地区活动,也不要到同行鸡场、活禽交易场所及鸟类动物园等场所活动。定期对鸡群进行流感抗体水平监测,一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当平均抗体滴度小于6时必须进行全群疫苗接种,从而保持高效的抵抗力。夏季蚊子和体表吸血性寄生虫较多,需要做好驱蚊和防虫处理,接种疫苗时做好针头的消毒工作,从而降低血液途径传播的概率。

5.3 按程序接种疫苗

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疫苗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血液中多量的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的抗体,抗体对野毒的入侵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由于流感病毒血清型较多,一般需要根据当地常年流行的血清型选择疫苗,如果遇到暴发式流行的疫情则建议做好生物安全管理的同时,接种和流行毒株一致的疫苗。根据疫苗毒株是否被灭活,流感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两类。灭活疫苗以油乳苗为主,特点是使用安全,不会发生散毒,但接种后只能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适合新建鸡场和未曾有本病流行的鸡群使用。弱毒活疫苗使用时需要用水进行稀释,由于疫苗未被灭活,仍保留一定毒力,免疫后不仅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还能发生细胞免疫,免疫效果总体高于灭活疫苗,适用于有本病流行地区的禽群接种。需要提醒的是,流感疫苗免疫后有些鸡群因免疫抑制或接种操作不当,导致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建议疫苗接种后的2~3周采血进行抗体检测,抗体平均滴度高于8时即可有效抵御感染。疫苗接种前后1周不要使用对机体免疫有抑制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氨基比林等。禁止饲喂霉变饲料,因霉菌毒素可影响抗原呈递细胞识别抗原信息的能力,对抗体的生成也会造成影响。

5.4 治疗方法

目前没有特效的化学药物能够治疗该病,对感染低致病性流感的鸡可通过中药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利咽化痰、止咳平喘为主,按照每1 000 kg体重,取大青叶40 g、连翘30 g、黄芩30 g、菊花20 g、牛蒡子30 g、百部20 g、杏仁20 g、桂枝20 g、黄柏20 g、鱼腥草40 g、石膏60 g、知母30 g、款冬花30 g、山豆根30 g的量熬制药液,集中饮水,药渣拌料采食,连用4~5 d症状即可控制。如果感染的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鸡群短时间内死亡率非常高,基本无治疗时间,即使用药治疗,药效还未发挥大部分鸡就已经死亡,不但增加了用药成本,还会耽误隔离工作。治疗一般仅限于低致病性流感病例。

6 结语

禽流感时有发生和流行,同一个地区可能会出现2种甚至2种以上的病毒血清型,而同一种血清型也会出现在不同的地区,这种情况对该病的防控产生较大影响。随着我国养禽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不断加大,流感疾病短时间内不会消失,作为养殖场管理人员,能做的工作就是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手段将该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若鸡群中有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出现,一定要将疫情如实上报,划清疫点范围,将所有可疑鸡只扑杀并无害化处理,这样才能防止病毒扩散,避免大范围的流行。

猜你喜欢

血清型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fiber2结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分析
禽流感
鸡大肠杆菌的血清抗性与致病性检验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
2005~2011年厦门市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分析
常德地区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发现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