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翟笑枫教授辨治肝癌经验撷英

2022-11-28余宋洪靖冯秋婷胡佳佳翟笑枫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消积肝郁疏肝

余宋 洪靖 冯秋婷 胡佳佳 翟笑枫

1.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上海 200433;2.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肿瘤科,上海 200433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1]。中医药是我国肝癌防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整体观和个体化的特点成为我国肝癌诊疗的特色。从中医理论如何认识肝癌发生、发展的病机规律,是规范诊疗、提高疗效的关键。我国肝癌常呈“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发展过程,乙肝、肝硬化各自的病证特征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基础和背景[2-3]。结合对前两者的病机发展认识,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肝癌发生的核心病机。而现有肝癌病机研究多仅着眼癌病本身,忽视了前两者病证特点的持续存在和影响;肝癌证候研究涉及因素诸多,如阳虚、痰湿、瘀血、伏邪、癌毒等[4-6],学术争鸣的同时,不利于学习掌握和共识推广。

翟笑枫教授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医肿瘤科主任,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肝癌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工作。翟教授基于肝癌病证研究现状,传承创新“岐黄学者”凌昌全教授“治癌重毒”学说,提出肝癌中医病机认识应着眼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肝癌始由脾虚肝郁,继以郁久成积,终致癌毒内生;肝癌既成,发展过程中病证表现多见“湿瘀两端”:脾虚不运而湿浊内生、肝失疏泄而瘀血内阻。临床擅长使用疏肝、健脾、消积、活血、化湿、解毒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总结其辨治经验,与同道共飨。

1 “肝郁积毒”是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核心病机

1.1 疫毒内侵,脾虚肝郁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中医称病毒性肝炎为“肝瘟”,国内多项乙肝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指出:“湿热疫毒是核心致病要素,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特点。”[7-8]我院在江苏启东流行病学现场对4618 例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的大型证候流调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中,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血瘀证的比例均居前3 位[9]。多项证候研究[10-12]也表明,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是慢性乙肝患者的主要证候表现。翟教授基于证候学研究结果及临床所见认为,慢性肝炎致病要素是湿热疫毒、脾虚、肝郁,这类患者多气多郁,湿阻气机或情志不畅造成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肝喜条达恶抑郁,肝木郁久必克脾土,脾失健运,又反侮于肝,土壅木郁,肝脾失调,久成脾虚肝郁。

1.2 肝失濡养,滞瘀成积

《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身无膏泽……爪甲枯黑。”这是肝硬化的典型征象。刘树农教授认为肝硬化病变的基本因素是肝阴虚、湿热留恋及络脉瘀阻[13]。翟教授基于前人经验,结合肝硬化患者临床常见肝脏体积缩小、边缘不规则钝化及肝硬化结节等影像学表现,将其形象地称为“肝积”。肝肾精血相生同源,肝肾阴液互相滋养,而肝气肝阳多有余,子病犯母,肾阴也因之亏损,无法助生肝之阴血,肝阴不足则肝体无以濡养,肝脏常发生硬变而成为“肝积”。与此同时,肝郁失于疏泄日久化火,又外来湿热蕴结伤肝,火热最易伤津耗液,煎灼肝之阴血,肝郁气滞则血瘀,癥积内生而成“肝积”。

1.3 肝积日久,癌毒内生

脾虚肝郁,肝郁成积日久,肝脏受损日渐加重,痰湿、气滞、瘀血、疫毒等胶着于肝之脉络,癌毒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成为肝癌得以产生的关键,也是肝癌区别于良性疾病的关键。正如《中藏经》言明脏腑“蓄毒不能流通”导致痈疽疮毒而强调毒的致病性,《金匮要略心典》所论“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周仲瑛教授指出正气亏虚是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基础,癌毒内生是肝癌发生的关键[14]。凌昌全教授更进一步指出癌毒的产生及其毒性是肝癌等肿瘤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15]。

因此,翟教授认为对于肝癌中医病机演变规律的分析,需要持整体观念,重视乙肝、肝硬化作为基础疾病对肝癌发生、发展过程病证特点的影响。湿热疫毒内侵,脾虚肝郁,发为慢性肝炎;肝失濡养,肝郁成积,继发肝硬化;肝积日久,癌毒内生,肝郁积毒终致肝癌。乙肝之郁,肝硬化之积,是癌毒内生之基础,肝郁脾虚、日久成积基础上的癌毒内生,即“肝郁积毒”,是肝癌发生的基础病机,并承因肝、脾两脏功能失常的不同倾向,持续影响病情的后续发展。至此,翟教授首创“肝郁积毒”是贯穿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的病机规律。

2 肝癌既成,“湿瘀两端”成为肝癌实质进展的两个侧重

与此同时,肝癌形成之后,在其病程中,常以肝脾两脏功能失调为特点。在癌毒持续作用下,肝脾两脏受损最著,且逐渐加重,脾虚不运,湿浊内生;同时肝失疏泄,血瘀内阻,造成湿瘀同病,形成恶性循环,促进了肝癌的实质进展,湿、瘀两端成为肝癌实质进展阶段的主要病理特征。

2.1 湿浊黏滞,愆延难愈

脾虚不能健运水湿,湿浊内生,是肝癌实质进展的主要表现之一,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可见肝癌患者多有腹胀、纳差、乏力、肢体困重甚至下肢水肿、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等症。且作为基础疾病的慢性乙肝,也与湿温、湿热等湿浊致病有关。外有寒湿、湿热等湿浊困脾,内有脾虚生湿之邪,内湿外湿相合,脾虚更甚,且肝郁不能促进脾胃运化,水湿内聚于肝,湿滞缠绵,裹挟癌毒,积聚于肝;脾虚湿滞,气机不畅,清阳不达则诸症蜂起,病情缠绵,绝大多数患者难以痊愈。

2.2 湿瘀同病,变证丛生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为“血海”,肝主藏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经曰:“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肝癌患者情志怫郁,肝郁气滞血脉不畅成瘀。《医林改错》曰:“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肝郁日久化热灼伤肝脉而成瘀;肝郁脾虚,脾虚湿滞肝脉而成瘀,肝癌的发展与瘀血密切相关。肝癌患者“蜘蛛痣”、爪甲青紫、唇色暗淡、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及门脉癌栓也是瘀血内阻之明证。现代研究发现,肝癌出血与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16-17]。翟教授取类比象,认为肝脏恶性肿瘤之高凝状态,血液黏滞而异常浓稠,与中医“湿瘀”秽浊之性同类相求。并且,肝癌晚期患者肝郁成瘀,瘀积肝内,肝区作痛;肝藏血摄血,瘀热日久成火,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出血;肝郁不能疏泄,湿瘀停滞肝脉,加重肝瘀程度而成肝衰竭、肝性脑病。翟教授认为,此皆由肝之疏泄、藏血功能严重失调,脾虚湿浊转运障碍,肝郁成瘀,湿瘀同病而变证丛生。

3 形成肝癌“疏肝健脾养正、解毒消积祛邪”辨治特色

肝郁积毒是肝癌之本,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底色”,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基础,也是临床众多早中期“无证可辨”患者的偏颇特点,而“疏肝健脾养正、解毒消积祛邪”则应为治疗肝癌的基本原则。肝癌既成,以脾虚湿滞、湿瘀同病为两个主要侧重,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健脾化湿、疏肝活血为主要治法。翟教授辨治肝癌,逐渐形成运脾、疏肝、消积、解毒、化湿、活血灵活组合的用药特点,并形成疏肝运脾消积解毒法、健脾化湿活血解毒法两大特色,收效颇佳。

3.1 疏肝运脾,消积解毒

翟教授治疗肝癌常用疏肝理气药物有柴胡、香附、延胡索、佛手、枳壳等;健脾运脾类药物有苍术、白术、茯苓、薏苡仁、预知子等;软坚消积药物有僵蚕、鳖甲、浙贝母、鸡内金、山慈菇等;清热解毒药物有猫人参、石打穿、半边莲、夏枯草等。现代研究[18-21]表明,疏肝理气中药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抗转移复发、保护肝脏等作用;健脾益气中药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胞转移等作用;软坚消积中药具有抗肿瘤氧化、诱导癌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等作用;清热解毒中药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逆转肿瘤耐药增加放化疗敏感等作用。

肝癌常伴慢性肝炎,常见倦怠乏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恶心呃逆,胁痛腹胀,大便黏滞,苔腻,脉滑数。翟教授遇此类患者,紧扣湿热疫毒致病要素,以疏肝运脾为本,不忘清热化湿解毒,且清热重于化湿,解毒贯穿始终。常用柴芍六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焦三仙疏肝而健运脾胃,并选用垂盆草、苦参、蒲公英、虎杖、栀子、升麻等清热而解毒。清热慎用苦寒之品,以防苦寒伤中,蕴遏脾阳;运脾慎用辛燥之品,以恐燥烈伤劫肝阴。

肝癌伴肝硬化患者,常见肝区疼痛,纳差乏力,消瘦等,翟教授常以养阴柔肝、理气活血为基本治法,用一贯煎、逍遥散加减辨治;并见腹水者,茯苓、猪苓、黄芪共用重用;肝区痛甚者重用延胡索;倦怠甚者加用灵芝、黄精等补气养肝之品;对于影像学提示有肝硬化结节者,选用鳖甲、僵蚕、浙贝母、生牡蛎、鸡内金、山慈菇等软肝散结之品。

3.2 健脾化湿,活血解毒

肝癌发生后,随着病情恶性发展,阻碍气血运行、损伤脏腑功能,症状表现复杂多变。因此,在现有肝癌辨证论治的分析研究涉及众多证型、病理因素等,研究方法也各有侧重,虽对肝癌病机特点了解日益深入,但也造成临床诊疗莫衷一是,不利于提升规范性。

翟教授基于此,指出肝癌诊疗研究应抓主证,以肝脾两脏为核心。肝癌进展与脾失健运、脾虚致湿密切相关,而脾虚致湿是肝癌实质进展的基础,健脾化湿法是改善肝癌实质进展状态的重要治法,处方常用藿朴夏苓汤加减平胃散、焦四仙,以运脾化湿。现代研究[22-23]表明,健脾化湿法在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延长生存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健脾化湿中药可以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损伤,恢复肝功能,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挥抗癌作用。

肝癌中晚期常伴黄疸、腹水,是因湿致病之明证,即所谓“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肝癌患者脾虚不运,肝郁不达,水湿蕴结中焦,熏蒸肝胆,肝不疏泄,无法分泌、排泄胆汁,发为黄疸。翟教授认为,肝癌黄疸患者因承体质不同,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发为阳黄,身目黄染,可用茵陈蒿汤作为基础方加减。湿热明显者,加用三仁汤、蒲公英、八月札、白花蛇舌草、垂盆草等;湿热毒盛者,用甘露消毒丹芳香化浊、清热解毒;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发为阴黄,面色晦暗而小便黄染,必用茵陈术附汤作为基础方加减运用。

同时,肝癌证候研究表明血瘀证是肝癌常见的证候类型,我院前期559 例和267 例肝癌患者的证候研究发现[24-25],血瘀证在临床各期中出现率最高,认为血瘀是原发性肝癌的基本证候,并贯穿发病全程。而肝郁成瘀,湿瘀互结促进了肝癌的实质病变,加重了肿瘤的恶性生长,加剧了癌细胞的扩散和病情恶化。肝癌晚期患者临床常见肝区或局部疼痛剧烈,翟教授常用复元活血汤加减延三七、胡索、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疏肝止痛之品治疗,又恐活血太过,常加黄芪、仙鹤草、白及、棕榈炭等补气收敛止血之品,以致活血镇痛而不伤正气。丹参、莪术、郁金等活血化瘀中药已经被证实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26]。

肝癌晚期患者也可并见肝结节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对于此类患者,翟教授倡导中西优势互补,用西医手段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用中医方法帮助患者改善预后。现代研究提示,活血化瘀健脾中药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药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健脾活血祛湿方可诱导水通道蛋白-9 高表达,调节线粒体细胞凋亡通路中相关凋亡因子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7-28]。

4 病案举隅

患者,男,53 岁,2019 年12 月因“发现肝癌近7 个月”就诊于我院中医肿瘤科。既往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5 个月后病情进展而停药,慢性肝炎病史20 余年,肝硬化10 余年,烟酒史30 年。2019 年12 月查肝脏增强MRI:肝左叶肝癌伴肝内多发转移,门静脉左支癌栓,胆囊占位,考虑转移。右心膈角、小网膜、肝门部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腹腔积液。予口服安罗替尼靶向联合替吉奥化疗。刻下:纳差,乏力,消瘦,腹泻,苔腻,脉弦数。辨治:脾虚湿蕴,肝郁积毒。予运脾止泻,消积解毒。处方:炒党参30 g、葛根30 g、炒白术15 g、苍术15 g、茯苓15 g、炒薏苡仁30 g、制僵蚕9 g、山慈菇9 g、鸡内金12 g、柴胡9 g、香附6 g、山楂炭12 g、六神曲12 g。

二诊:2020 年2 月于外院复查肝脏增强MRI,提示肝内病灶稳定,出现Ⅱ度血小板减低。远程会诊得知患者已无腹泻,食欲大增,舌淡红,苔薄腻,脉右弦滑,左弱。辨证:肝郁积毒、肝血亏虚。原方去苍术、葛根、山楂炭、六神曲,加生白芍15 g、酸枣仁15 g、黄精30 g、仙鹤草30 g,继续服用。

三诊:2020 年6 月于我院复查肝脏增强MRI,提示肝内病灶较前缩小,门脉癌栓较前改善,病情评定为部分缓解。刻下:口干,咽干,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晨黄,舌边红,脉沉。辨证:肝脾阴虚、积毒未尽。处方:北沙参30 g、生地黄12 g、麦冬12 g、川楝子9 g、玄参12 g、生白芍15 g、生白术15 g、茯苓15 g、柴胡9 g、生牡蛎30 g、山慈菇9 g、猫人参30 g、石打穿30 g、鸡内金12 g、甘草3 g。同时服用安罗替尼和替吉奥,中药处方依据症状门诊加减,定期复查至2021 年6 月,病情稳定。

按语:此患者为肝癌晚期患者,又有慢性乙肝、肝硬化基础疾病,是典型的乙肝相关性肝癌,结合患者纳差、乏力、腹泻、消瘦、苔腻、脉弦数、口干、咽干、大便时干时稀等症状表现和门脉癌栓、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表现,全程体现了肝郁积毒的病机特点。首诊时,以纳差、乏力、消瘦、腹泻、苔腻、脉弦数等脾虚湿蕴为主要证候表现,同时有肝内和淋巴结多发转移等“积毒”表现,故重用炒党参、葛根为君,健脾益气,升阳止泻;以二术、薏苡仁、山慈菇、僵蚕、鸡内金为臣药,其中二术、薏苡仁助君药健脾益气,利湿止泻,山慈菇、僵蚕、鸡内金软坚消积解毒;以山楂、六神曲佐助君药健脾益气;以柴胡、香附为佐使药,既佐助君臣之药疏肝运脾,又引诸药直达病所。虽然甘草号称“国老”可调和诸药,但患者泄泻为急,恐甘草缓和药力故不用。诸方共奏疏肝健脾、消积解毒之效。二诊时,患者已无腹泻,胃口大开,考虑患者脾胃得以运化湿浊,故去健脾止泻之药苍术、葛根、山楂炭、六神曲,又出现血小板减低,且左脉弱,此时肝血不足成为主要病证特点,故加用生白芍、酸枣仁、黄精滋补肝肾,柔肝养血。三诊时,患者口干,咽干,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晨黄,舌边红,脉沉。患者肝脾阴虚,积毒未尽,故用一贯煎加减滋阴疏肝,并用生牡蛎、鸡内金软坚散结,猫人参、石打穿、山慈菇解毒散结。全方共奏养阴健脾、消积解毒之效。

5 小结

肝癌的发生、发展虽然动态多变,但其病机主轴也有规可循:“肝郁积毒”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基础贯穿始终,随着肝癌病程进展,因承体质、病因、病症、治疗不同,肝癌病机呈现脾-虚-湿、肝-血-瘀两种不同趋势;其中脾虚致湿在肝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肝癌实质进展的基础;肝郁成瘀是肝癌实质进展的本源,肝郁成瘀,湿瘀同病促进了肝癌的实质病变,加重了肿瘤的恶性生长,加剧了病情恶化,即“湿瘀两端”是肝癌实质进展阶段的主要病理特征。把握肝癌病机规律,以肝脾为基础,病证结合诊疗肝癌,有助于理解其临床表现,判断关联及预后。治法方药更应紧扣“肝郁积毒、湿瘀两端”,以疏肝健脾养正、解毒消积祛邪为基本治则,以疏肝运脾、消积解毒和健脾化湿、活血解毒为主要治法,灵活用药辨治肝癌,从而为中医药规范治疗肝癌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消积肝郁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柴胡疏肝散合天王补心丹治疗不寐浅析
FOLFOX联合健脾消积合剂治疗晚期胃癌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