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安徽文化发展高峰及历史启示*

2022-11-28

关键词:安徽省安徽文化

邢 军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安徽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5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1]。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安徽文化建设经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事变的救国文化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纪元的兴国文化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富国文化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国文化时期,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文化发展高峰叠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出现了以20世纪50年代严凤英的戏剧表演、20世纪80年代鲁彦周的文艺创作、21世纪10年代陈先发的原创文学等为代表的三次文化发展高峰,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安徽省情和中华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2]。中国共产党围绕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任务,积极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0世纪20年代,安徽青年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下,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先后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组织,创办了《新安徽》《平议报》《白话书信》等进步书报,介绍马克思主义书籍,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推广新文化,从思想文化领域入手改造国民的精神思想,开启民智,唤醒中国广大民众的力量来改变中国命运。20世纪30年代,在皖西北苏区对成年人进行文化教育和扫盲,大力宣传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广泛普及,苏区党组织通过创作大量文艺作品引导动员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20世纪40年代,根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需要,围绕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创办了《拂晓报》《新路东报》《大众》《大江报》《淮南党刊》《淮南大众报》《黄山报》《江淮日报》《皖北日报》《安徽日报》等报刊,成立了大江剧社、新华社淮北分社、淮北教育出版社,组成了抗日宣传队、支前文工团,整理、创排了与安徽党史文化资源相关的话剧《审判蒋介石》、漫画《攻心战》、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红军到金寨》《祝捷歌》《思友》《摸营》《将军刘伯承》《欢迎红军》《吃菜要吃白菜心》《全家齐动员》等30多件红色文艺作品,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和罪行,鼓舞人民发扬大别山精神、老区精神、新四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渡江战役精神,不断增强军民的凝聚力、战斗力,胜利完成救亡图存、建国兴党的政治使命,宣传文化工作有力服务和保障了党的中心工作。1949年9月,毛泽东对文化发展作了预见性的描述和畅想:“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3]

一、20世纪50年代以严凤英的戏剧表演为代表的安徽文化发展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安徽省与全国一样进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阶段,文化发展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转变,全省各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学习,广泛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形成了以严凤英的戏剧表演为代表的安徽文化发展第一座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务,积极探索文化建设新路,形成了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高潮。1949年12月7日,皖北文艺界联合筹备委员会成立。1950年1月,皖北行署召开文教会议,提出开展新文艺运动要按照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工作重点是领导农村剧团和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1950年10月,皖北文学工作者协会、戏剧工作者协会、美术工作者协会、音乐工作者协会、民间文艺研究会等五个组织的筹备委员会相继成立。1951年,安徽省文化局组织开展“改人、改制、改戏”的“三改”文化改造活动,废除职业戏班老板制、养女等封建陋规,同时将民间戏剧班社和民间艺人集中安排生活和学习[4]。1952年5月至1954年寒假,全省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953年4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正式建团。1953年4月,安徽花鼓灯演员田振启、冯国佩等参加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随后安徽花鼓灯被选为北京庆祝“五一”专场演出的节目。1953年8月10日,安徽省黄梅戏演出队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及朝鲜军民。这个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有:陈登科的中篇小说《活人塘》和长篇小说《淮河边上的儿女》《风雷》、江流的中篇小说《还魂草》、鲁彦周的独幕话剧《归来》、严阵的诗歌《老张的手》、吕宕的电影《林则徐》[5],等等。

1954年,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举办的华东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为严凤英及黄梅戏扩大了社会影响,为安徽文化发展形成高峰提供了契机。1954年4月24日,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印发《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关于举办华东区话剧、戏剧观摩演出工作的指示》(化办字[540155]号),主要确定了会演名称、戏剧剧目的选拔方针、戏剧演出规模、筹备机构、大会日程的安排、观摩演出经费、各地筹备工作等七个方面内容,明确了举办观摩演出的目的[6]3。1954年5月21日,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又印发了《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关于举办华东区话剧、戏剧观摩演出工作的补充指示》(化办字[540205]号),又对选拔方针、演出规模和日程安排作出明确规定[6]7。1954年6月28日,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再次印发了《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关于举办华东区话剧、戏剧观摩演出工作补充指示之二》(化办字[540228]号),又对话剧、戏剧演出日程、戏剧演出规模、各省是否会演、评奖问题等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6]8。

当年,安徽省组成戏剧会演代表团和话剧会演代表团。安徽话剧会演团团长江枫,副团长于书九、沈康,代表54人,观摩组5人[7]220。安徽话剧团参加汇演的话剧是《春风吹到诺敏河》[7]80。安徽省戏剧会演代表团团长杨杰、副团长余耘,秘书长江枫、江平,严凤英、王少舫、李宝琴、丁玉兰、鲁彦周等代表158人[6]591。安徽省一共有七个剧种参加演出,分别是徽戏、黄梅戏、到七戏、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河南梆子、曲子戏[6]511。安徽代表团先后演出了徽戏《醉打山门》《借靴》、黄梅戏《天仙配》《砂子岗》《夫妻观灯》《打猪草》《推车赶会》、到七戏《借罗衣》《打灶》《观画》《讨学钱》《打桑》《打芦花》《采茶》《捣松》、泗州戏《拾棉花》《打干棒》《结婚之前》《拦马》、皖南花鼓戏《打瓜园》、河南梆子《背靴》《抱琵琶》《挖曼青》、曲子戏《偷诗》《对花厅》等26部戏曲[6]551-555。这次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共评选出剧本奖52项、演出奖108项、演员奖293项、导演奖18项、音乐奖27项、舞台美术奖7项、特种艺术表演奖2项[6]583。安徽省代表团的黄梅戏《天仙配》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和音乐奖,严凤英、王少舫等7人获演员一等奖[8]68。

1955年11月,《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黄梅戏艺术片,在国内外放映,获得好评。1956年,鲁彦周的话剧《归来》在全国话剧会演中获得剧本一等奖,这是安徽文学作品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1956年12月3日—10日,安徽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代表138人,列席代表42人,会议选出第一届委员会。1957年4月11日,国家文化部举行授奖大会,黄梅戏舞台艺术片《天仙配》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主要演员严凤英、王少舫获金质奖章[7]93。

严凤英(1930—1968)是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大师,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她创唱的唱段声腔,流传至今,常听常新[8]。其代表作有《天仙配》《夫妻观灯》《女驸马》《牛郎织女》等。20世纪50年代,以《天仙配》为代表的剧目,以严凤英、王少舫为代表的艺术家,使黄梅戏由草台班子登上大雅之堂,迅速红遍大江南北。1955年底,《天仙配》被拍成电影,使黄梅戏唱响九州,严凤英塑造的七仙女形象深受广大观众欢迎,观众达1.4亿人次,创造了当时电影市场的奇迹[9]。此后,严凤英主演的《女驸马》《牛郎织女》也拍成影片,在国内外放映并引起巨大轰动,蜚声海外。

二、20世纪80年代以鲁彦周的文艺创作为代表的安徽文化发展高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安徽文化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迎来了文化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全省文化宣传系统强调,文艺创作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明确了艺术创作要多元多样,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这一时期形成了以鲁彦周的文艺创作为代表的安徽文化发展高峰。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安徽省文化战线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安徽文化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安徽文学》《清明》《诗歌报》等相继恢复办刊,拍摄了故事片《野妈妈》、黄梅戏故事片《徽商情缘》等优秀影片。全省探索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国有艺术院团经营方式的转变,实行“承包责任制”和“双轨制”改革,允许文化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有偿服务和“以文补文”活动,公共文化事业有所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突破。安徽文化首次走出国门,文化“走出去”实现突破,1980年,安徽省杂技团受文化部派遣出访西非6国19个城市演出56场,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出访的大型文艺团体。1979年7月11日—15日,邓小平视察黄山,对黄山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旅游业作了重要指示[8]263,开启了中国现代旅游发展新纪元。

20世纪80年代,安徽作家发表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以及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1979年,鲁彦周创作的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发表在《清明》杂志创刊号上,这是一部对文革中“反右”扩大化以后的整个历史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文学作品,成为当时全国当代文学新时期反思文化的代表作。1981年5月,获全国中篇小说一等奖。随后改编成同名电影,囊括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和文化部颁发的大奖,鲁彦周也荣获“全国十佳编剧”称号。同一时期,张锲的《热流》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公刘的《沉思》、张万舒的《八万里风云录》、梁如云的《湘江夜》、刘祖慈的《为高举和不举的手臂歌唱》、韩翰的《重量》、梁小斌《雪白的墙》等荣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8]280。1981年3月,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2月,经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获第二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同一时期,陈登科、肖马创作长篇小说《破壁记》,这是我国第一部较早以文化大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陈登科创作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三舍本传》、严阵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山盟》、石楠创作的长篇传记小说《张玉良传》(即《画魂》)、彭拜创作的长篇小说《斜阳梦》、肖马创作的中篇小说《钢锉将军》等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11]。

鲁彦周(1928—2006),安徽巢湖人,著名作家、编剧。他一生共创作了400多万字的小说、影视、戏剧、散文作品。他始终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作品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954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云芝娘和云芝》;1957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凤凰之歌》,获得文化部举办的中国电影文学剧本征文三等奖;1958年,创作散文集《淮北寄语》;1973年,创作文集《鲁彦周文集》;1979年,创作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1981年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1983年,凭借电影《廖仲恺》入围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88年,创作长篇小说《古塔上的风铃》 ;2005年,创作长篇小说《梨花似雪》。

三、21世纪10年代以陈先发的原创文学等为代表的安徽文化发展高峰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在此时期,安徽文化始终围绕文化生态优化、城乡居民幸福感提高的主题,探索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搭台、文化唱戏”的文化发展新模式,全省文化产业总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文化业态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都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自主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省试点①,文化建设进入治理型新阶段,再次形成了以陈先发的原创文学为代表的安徽文化发展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12年11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2014年2月,安徽省将“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的愿景细化,分为理论社科强、思想道德强、新闻出版强、广电影视强、网络舆论强、文化演艺强、文化产业强和文化开放强等八个方面。201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5年10月,安徽名人馆正式开馆,成为国内面积最大、聚集名人最多的名人专题类博物馆。2017年,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成为全球首家共享书店。2019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万多个,中国好人榜人数连续12年居全国榜首,地级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居全国第二位,文明创建水平全国领先。2019年,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安徽推出九大系列1 800多件具有江淮特色的文创精品。2021年,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连续12年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安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表现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加强党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推出了《安徽现代革命史资料长编》《安徽中共党史人物传》(1—7卷)、《中共安徽党史大事记(1919~1949)》《中共安徽省历史大事记(1949―1999)》《中共安徽九十年简史》《中国共产党安徽一百年大事记(1921—2021)》等一大批党史资料和党史重要文献。依托安徽丰富的红色革命文物资源,建成了130多个红色旅游景区(其中,31个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21年11月19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通过立法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2021年,开展了“同心向党 辉煌百年再启程——安徽省献礼建党100周年网络文化季系列主题活动”。在此时期,安徽文学艺术再次绽放光彩,安徽作家陆续推出了《新安家族》《淮军四十年》《农民工》《皖北大地》《一条大河波浪宽》《大江大海》等精品力作,逐步形成“文学皖军”。

2018年8月,陈先发诗集《九章》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诗歌)奖[12]。《九章》的获奖代表安徽文化进入全国文艺创作第一方阵,消除了安徽多年的全国文学大奖荒。《九章》是陈先发三年的作品集成,全书包含16组九章作品。每组由独立的9首短诗构成,9首诗之间内在气息相互融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陈先发主要著作有诗集《写碑之心》《九章》、长篇小说《拉魂腔》、随笔《黑池坝笔记》等10余部。

四、安徽文化发展高峰形成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13]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安徽省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导向,坚持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实现了文化领域从普及到提高的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一座座文化发展高峰,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与历史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安徽文化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结合安徽不同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安徽省情的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安徽特色、实践样板,安徽文化软实力和对外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具体的实践中只要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文化发展就会遭受挫折,“文化大革命”中安徽省包括严凤英在内的许多老艺术家受到迫害,文化一直处于凋零期就是实例。

(二)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绝对领导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安徽在不同时期始终坚持党管文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入新世纪,安徽省成立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保党对文化发展改革的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领导。全省围绕建设现代化创新型文化强省,建立健全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国有文化企业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的“四管”统一体制,促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安徽始终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安徽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安徽红色基因,以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塑造灵魂,弘扬大别山精神、老区精神、小岗精神、王家坝精神、渡江战役精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速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催生文化创意、数字文化、网络视频、动漫游戏、电子竞技等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增强文化产品市场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安徽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艺创新,创作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一大批艺术精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准确把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变化的特点,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创造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反弹琵琶”安庆模式和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样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便利化、可及化,推动文化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创共建共享。

(五)坚持文化人才强基战略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安徽坚持讲政治选人用人,推进文化人才“引、育、留、用”有机结合,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的生态链,从“抢人”大战到“养人”战略。全省以文化创新发展为导向,实施文化领域“双招双引”,在引进文化产业项目的同时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全省各地以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分层次培养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人才、乡村实用文化人才,探索建立文化人才飞地,搭建文化人才培养平台。完善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促进国有和非公单位人才双向自由流动,打破人才“天花板”和“旋转门”,实施文化人才高地战略,吸引文化领军人物、文化资本运营人才、文化科技创新人才等来皖创业,激发文化产业人才的创新活力。

(六)坚持文化传承创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安徽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大文化遗产、党史文化、红色文化保护,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安徽农耕文化基因,弘扬安徽民俗文化,创新发展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新安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整合党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体现徽风皖韵,讲好安徽故事,塑造安徽形象。积极融入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安徽文化IP,讲好安徽故事、传播安徽声音,加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以江南文化为引领的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注重优化城乡文化生态,培育乡风文明,促进城乡一体、传统与现代均衡、经典与通俗协调、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通,实现文化发展的转型升级和文化再造,展现出文化大交流大交融大包容大发展的繁荣景象。

注释:

①2003年6月,中央决定选取全国9个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安徽省不是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2005年初,安徽选择合肥、芜湖、安庆、淮北、黄山等5个省辖市和省直艺术院团、新安晚报社,自主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

猜你喜欢

安徽省安徽文化
《安徽记事》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