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中心”教育观:成因、危害与消解*

2022-11-28年晓萍

关键词:教育观学习成绩子女

年晓萍, 徐 俊

(1.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当今,青少年一代正在被“两个中心”(以子女为中心、以学习成绩为中心)教育观所困扰,许多家长依然在不同程度地沿袭前人的错误做法,进行着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产品的复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能力素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1],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2]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3]等文件要求,从思想和行动上消解“两个中心”教育观带来的各种危害,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于“两个中心”教育观,少有研究直接论述。关于“以子女为中心”的论题,美籍华裔社会学家谢宇和他的研究团队认为,中国家庭仍然是以子女为中心的,子女在中国家庭中是最重要的。“人们为了想要孩子,才去结婚,因为不结婚是不能生孩子的;女性对配偶的要求,对配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考虑,都是出于抚育孩子的需要;人们普遍不愿意离婚,也是因为考虑到离婚对孩子是不利的”[4]。国内学者在研究养老问题时发现,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出现重心下移的倾向,表现为尊老不足而爱幼有余[5]。代际关系倾斜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冲击,不利于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年轻一代[6]。关于“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论题,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应试教育及其弊端、中学生因学习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者基于教育危机视角,从不同层面分析了“应试教育”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7],并对应试教育治理陷入僵局的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应试教育是由教育内、外部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父母望子成龙的文化心态、资源流转配置的功利倾向、阶层获利的巨大差距、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等是造成应试教育治理僵局的主要原因[8]。有研究者通过2010—2020年的文献检索分析发现,初中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焦虑、抑郁和自我伤害检出率排在前三位[9]。高中生心理问题主要有抑郁、焦虑、睡眠问题、自我伤害、自杀意念和企图等方面[10]。不难看出,初、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高发期,焦虑、抑郁、自我伤害和自杀倾向是中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近期,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正是为了化解应试教育给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上述相关研究为分析“两个中心”教育观提供了多维视角和思路,同时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现状、成因和危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消解之策。

一、“两个中心”教育观面相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3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催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家庭。有数据分析表明,目前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着大约 1.7亿独生子女人口[11],这就意味着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人口至少已超过5.1亿①。随着中国人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受独生子女家庭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制于过高的子女生养成本,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产生并不会因生育政策的调整而终止,其规模还将继续扩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家庭,其家庭教育方式已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教育方式。

如何教育好子女,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两个中心”教育观难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普通家庭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数以亿计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家庭多子女的“平权教育”方式,形成了“以子女为中心”的“特权教育”方式。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不少男孩被捧成“小皇帝”,女孩被视为“小公主”,他们在家中享有各种各样的“特权”待遇,家庭倾其所有投入在孩子身上。这种教育培养方式强化了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多父母长辈将孩子们束缚在“爱的牢笼”里,对独生子女过度关心、保护和依从,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学习问题逐渐被提到重要位置。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唯恐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争先恐后地为他们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也不管是否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否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这种“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教育观让孩子们误以为学习知识、获得高分就是一切,学习成绩好就等于一切好。家长、老师言必谈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好像认为除此以外,其他都不重要。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孩子们在校被拖堂延时,在家熬夜苦读,周末奔走于各类辅导班、提高班、强化班;家长们接送孩子忙得团团转,付出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老师们加课延时,苦口婆心地讲解答题思路和技巧……这种“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严重违背了青少年教育发展的规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两个中心”教育观的形成原因

“两个中心”教育观的产生既有历史文化的渊源,又有现实基础的支撑;既有主观功利的选择,又有客观环境的无奈。“以子女为中心”教育观是当前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教育观产生的前提条件,“以学习成绩为中心”教育观则是“以子女为中心”教育观的自然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强化了前者,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以牺牲子女、家庭和社会健康发展为代价的。

(一)“以子女为中心”教育观的形成原因

首先,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延续家庭香火,倡导“早婚早育、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生育文化。这种生育文化对于家庭延续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客观上符合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要求。“母以子贵”“养不教父之过”等古训给父母重视子女的教育培养提供了理念支持。“孟母三迁”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古代家庭对子女教育成长的重视。今天中国的主流家庭重视家庭发展、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投入,无疑深受这一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其次,现代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产物。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社会流动的加速造成了家庭日益小型化、核心化。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数以亿计独生子女家庭的产生,家庭规模骤然缩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社会流动加速,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成为常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家庭户规模为2.62人[12],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不到3人。家庭人口减少特别是子女数的减少,客观上使得家庭有条件、有能力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两个孩子身上。

再次,家庭代际关系重心下沉的结果。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而引发的代际关系重心下沉导致子女在家庭的地位骤然上升,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关系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家庭“尊老爱幼”风尚被当代家庭“重幼轻老”价值导向所取代[5,6]。在封建父权社会中,家庭权力往往集中在最有威望的男性长者手中,所谓“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表明封建社会中家庭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新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父母和祖辈都将关爱的重心移向子女,颠覆了传统家庭长者优先的做法,这为“以子女为中心”教育观提供了直接动力。

复次,具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计划经济时代的多子女家庭因为经济收入有限,很难为所有子女提供读书的机会,往往一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可以走读书这条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小康社会全面建成,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为每个家庭的子女教育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妇女和儿童享有平等的家庭权利,这些都为“以子女为中心”教育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经济社会基础。

(二)“以学习成绩为中心”教育观的形成原因

首先,受到传统儒学和科举遗风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谓“士农工商”,士居首位,读书人的地位被抬得很高。儒学奠基者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后来被人们曲解为读好“四书五经”、写好“八股文”就可以加官晋爵。孟子更是明确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仅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而且折射出浓厚的教育功利主义。尽管这种思想不可取,但至今仍然残存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隋朝以后,科举制度兴起且沿袭一千多年,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对于今日普通中国家庭重视子女教育、试图通过读书考学实现社会向上流动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次,源自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教育观存续的现实基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高,优质教育资源更是如此。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重点学校的分布很不均衡,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学区和少数学校。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必然要通过层层筛选。对于学生而言,取得好的分数或名次才能脱颖而出。某种意义上,家长和孩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再次,不合理的考评机制使然。“以学习成绩为中心”教育观的产生还源于现行社会考评机制的不合理。目前以分录取、“一考定终身”的中考高考评价机制违背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初衷。功利主义教育观加剧了家长、老师对学习成绩的超常重视。为了考到好成绩、进入好学校,越来越多的人不计成本甚至不择手段进行“算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正在一步步偏离正确的方向。

复次,与激烈的择业竞争有关。虽然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学习成绩好、学历高是改变人生轨迹和命运的有效敲门砖。近年来,每年近千万高校毕业生和四百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急需就业,为了公平竞争起见,几乎所有供职单位都要求逢招必考,考试能力突出、知识积累丰富的考生就会占得先机。这种招考用人机制倒逼学生必须加强书本知识学习、掌握考试技巧。这进一步强化了家长和老师“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教育观。

三、“两个中心”教育观的危害

“两个中心”教育观的初衷并无恶意,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发展,保障和维护广大青少年的受教育的基本权益,对于完成他们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阶段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但与此同时,“两个中心”教育观叠加实践也带来了严重后果和消极影响。

第一,孩子们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两个孩子的少子女家庭早期“以子女为中心”的“特权教育”方式造成子女娇生惯养的生活习气,使其或多或少产生自私、任性、娇气等不良性格和心理,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学习习惯。12~18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既处于青春叛逆期,又恰逢身心发育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然而,“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教育观让他们牺牲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诸如应有的兴趣爱好、充分的睡眠时间、劳动实践和户外活动、自由支配的时间……可谓得不偿失。繁重的文化课学习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不利于他们养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第二,家庭负担日益加重。这种负担既包括有形的物质、金钱也包括无形的时间、精力。且不说子女在成年之前家庭为其日常生活开支数额惊人,单就入学以后的教育开支就价格不菲。教育投入的“剧场效应”让家长们欲罢不能,他们看到同学或同龄孩子报兴趣班、辅导班,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要跟上,他们宁愿穷自己、苦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耽误了孩子的前途。为了孩子念上好的学校,有的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甚至靠借贷购买价格高得离谱的学区房,这不仅耗尽了家庭的全部积蓄,而且影响到一些工薪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另外,中学阶段的课外辅导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前,新东方、学而思、方田等中学生校外辅导机构异常火爆,很多孩子同时上几个辅导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门课都上,甚至一门课同时上两个辅导班,一边上校外辅导班,一边上任课老师的辅导班。这样既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

第三,家庭关系深受影响。在子女降生以后,夫妻关系的优先地位很快被亲子关系所取代。无论父母还是祖辈都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刚出生的孩子身上,而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持续增多。在大多数“4—2—1”或“4—2—2”家庭中②,成年父母间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与基础,也是联系未成年子女、祖父母关系的桥梁。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和谐成熟的夫妻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含祖父母与父母关系)和祖孙隔代关系也难以形成。家庭重心移至子女,无形中将本该投给祖父母和父母的情感、费用等资源过多地透支给了子女,这样既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祖父母的晚年保障和父母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在“两个中心”教育观主导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因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应有的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两个中心”教育观念带来的后果还体现在,一旦考取大学、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后,父母就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告一段落,剩下的归孩子自己负责或者交给高校老师了。这不仅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高校对大学生的教学管理。因为学生中学时期的持续高压和重荷在考上大学后得到有效释放,大学的自我管理和中学的全程紧逼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也是部分学生考取大学后不思进取而荒废学业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进一步延伸至大学阶段。

第五,教育内卷化和创新型人才匮乏。2020年,我国在校生达到2.89亿人[13]。几乎所有的学龄儿童都接受了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超过九成学龄青少年接受了高中阶段的教育,超过半数青年学子受过高等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但是,在“以学习成绩为中心”教育观驱使下,教育的内卷化趋势日益严峻。所谓教育内卷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各方主体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有限资源,不断增加教育的投入以换取学生成绩增长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教育的效率并未明显提高,甚至产生过度竞争,导致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教育内卷化意味着很多家庭的过度教育投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而且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不利于创新性国家战略的实现。

四、“两个中心”教育观的消解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呼唤着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少年一代。消解长期盛行的“两个中心”教育观,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从思想层面上加以教育引导和具体规范。思想观念的问题需要通过思想教育来加以解决。教育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有责任通过家长学校和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家长和孩子们认识到,行行出状元,只要为社会尽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都是有用人才,并非考上名牌大学才是成功的人生。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学生升学分流工作,让学习能力弱、成绩较差的孩子也有机会晋升和发展。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管理,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采取就近入学原则,禁止按成绩择校和分班排名,保证在同一所学校里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

第二,切实均衡教育资源和落实“双减”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可能较难改变。为防止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过度竞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做出合理安排,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在落实教育部近期出台的“双减”政策时,不搞“一刀切”,应充分利用社会办学力量,因地制宜地将校内外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育合力。学校应规范管理、严格考核,教育引导教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培养他们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要求教师通过精心备课和认真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要防止校外辅导机构及其师资转入“地下”,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因此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常态化监督和管理,切实达到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双减”的效果。

第三,改革和完善现行课程评价机制。改革完善现有的以分录取、“一考定终身”的考评机制,增加德育、美育、劳动教育、人格心理教育等教育内容的考核,注重日常教学管理和考评记录。将学生从单一的文化课学习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密切关注学生青春期心理波动,开设心理卫生、性心理等青春期保健课程,建立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组织心理学专家适度干预和调适,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四,转变现代家庭的生养观念。为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子女养育成本特别是打破“独子难教”的尴尬局面,政府应大力宣传生育二孩、三孩政策,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青年人生育二孩、三孩的配套措施,打消人们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的念头,让二孩、三孩家庭多起来。女性在子女生养过程中付出的时间精力最多,对子女的人格心理影响最大,应加强对母亲的科学育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方面知识技能的教育引导。每个家庭成员都应重视和积极投入到和谐家庭关系的建设中,摒弃“以子女为中心”的“特权教育”思想,对于子女的经济、情感、时间、精力投入要量力而行,用好家庭有限资源,平衡好养老和育幼工作。精心呵护夫妻关系,促进亲子关系和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营造有利于子女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养成的家庭氛围。

第五,高度重视子女的家教家风建设。对于家教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有过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其自身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示范。当前,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家教家风论述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引导家长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培养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2]。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应该身体力行,示范为先,力求做到夫妻恩爱、敬老爱幼、父慈子孝。对待子女教育,父母和家人应步调一致、密切配合、宽严相济。在子女的道德品行和行为习惯养成上,切不可溺爱有加,作无原则的妥协和让步。家长应秉持科学教育理念,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形成教育合力,一以贯之,方可久久为功。

五、结语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人们一旦做出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而难以自拔[14]。当代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奉行着“两个中心”教育观,这种教育观的产生和存续具有深远的思想文化渊源、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庞大的利益相关者支持,要想消解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首先要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客观地评价其利、弊两面性,做到辩证地批判和扬弃。在此基础上,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三全育人”的科学教育理念,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积极力量的融汇,形成强大的纠偏合力,尝试从思想认识到行动落实多个维度进行既有路径的消解,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回归理性,让个体、家庭、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健康。

注释:

①典型的独生子女家庭是由成年父母和一个未成年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从实际居住方式看,部分未成年独生子女及其父母还与未成年独生子女的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同住,由此涉及的人口将更多。

②“4—2—1”或“4—2—2”家庭,即由4个老人,1对中年夫妻,1个或2个孩子组成的家庭。

猜你喜欢

教育观学习成绩子女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李聚奎:留给子女的“丰厚”遗产
兄弟让举
Tomb-sweeping Day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名落孙山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教育观形成的一般过程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