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分析的高职扩招教学管理实践与探索
——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为例
2022-11-28窦蓓蓓
窦蓓蓓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2019 年1 月24 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1]该方案提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新目标、新方向和新要求,对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有重大意义。2019 年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 万人”。[2]高职“百万扩招”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百万扩招”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它从战略高度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全新建设目标和发展蓝图,是党中央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做出的全新战略部署,是新常态发展下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有力抓手。高职扩招对于提高基层劳动者素质、全面促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扩招工作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它将对高职院校带来深刻影响。随着社会扩招工作的展开,扩招对象包括应历届高中毕业生、应历届中职学校(含中等技工院校)毕业生,包括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及以上的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等,大批社会人员进入校园,高职院校在扩招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扩招对象的增多,生源层次的扩大,意味着不同就业需求的增多,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跟得上。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调整思路以适应多元化生源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3]
一、高职扩招基本情况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根据安徽省扩招文件精神,制定《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面向社会人员扩招招生章程》,精心组织扩招学生考试,三年内共计录取扩招学生1737 人,实际报到1386 人。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近三年社会扩招招生专业、计划招生、实际报到人数分别为:2019 年,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司法警务、心理咨询、会计信息管理、行政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应用英语等专业计划招生780 人,实际招收438 人;2020 年,法律事务、法律文秘、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司法警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消防工程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流管理等专业计划招生1200,实际招收479 人;2021 年,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司法警务、心理咨询、行政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计划招生500 人,实际招收469 人。
社会扩招生中,来自本省的学生占82.43%,来自外省的占17.57%;性别抽样分布为男性91.6%,女性8.4%;年龄结构为20-30 岁学生占比69.04%,20 岁以下及30 岁以上学生共计占比30.95%,学生年龄结构年轻化;学生高中及中职学历共计占比76.99%,初中学历占比2.0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20.5%,其他占0.42%。
二、扩招学生基本状况调查和学习情况分析
(一)扩招学生学习动机明确
通过对于扩招学生投放问卷调查并对,并对问卷数据进行回收、分析可知,学生中对所学专业很感兴趣的占比79.5%,对所学专业有简单了解的占比19.67%,仅有0.84 的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表示认可或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绝大部分学生现阶段专业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在技术技能方面有所收获和提高,取得更多各类的资格证书。高达84.22%的学生想进一步提升学历,晋升本科,完全不考虑的仅占2.04%。超过半数的学生,想通过扩招这个平台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以期找到更好的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感兴趣的专业有利于学生保持更加持久的专注度,学习目标明确了能够更有利于扩招学生把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相结合,逐步提高学习动机层次。
(二)扩招学生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从学生年龄结构来看,20-30 岁年龄段的学生占比69.04%,学生年龄结构年轻化,90 后为扩招主力军。78.8% 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脑、手机进行网上学习,但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本职工作较忙,每天能够保证两小时以上上网时长的学生仅有38.08%,还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学生工作性质不同,对于集中授课时间要求也有较大差异。另外还有4.18% 的学生年龄在40 岁以上,学生年龄差异较大。从问卷中我们了解到,76%的学生为在职状态,学生希望集中授课的时间分布在全年12 个月,全年没有一个月的支持率能够突破13%,75.41%的学生希望每学期集中授课时长能够控制在十天以内,仅有20.61% 的学生希望线上线下课程对半开设,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三)扩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欠缺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扩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欠缺。虽然绝大多数学生经常上网,也可以熟练掌握微信、QQ 等网络通讯工具,但是能够熟练掌握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等)的学生只占30.74%;22.13%的学生表示学习基础薄弱,听不懂老师授课内容;32.38% 的学生可以听懂讲课内容,却不能自主完成作业;只有45.49%的同学表示能够自主克服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一比例还不足学生人数的一半。
(四)大部分扩招学生认可目前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效果
因新冠疫情影响,目前扩招学生全部采用线上课程方式进行学习,大部分扩招学生对目前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效果表示认可。绝大部分扩招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端正,认为自己学习不认真的同学仅为0.51%;63.5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很好;87.3% 的同学认为网络在线学习适合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81.4% 的学生认可所授课程的难易程度,认为保持即可;78.12% 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有效通过网络自主搜索查阅需要的学习资源,感到极端困难的学生仅占3%左右。
(五)社会扩招学生对教学方面提出的要求
相当比例的扩招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充分考虑他们的工作情况,减少集中授课时间,多多开设网络课程,75.82%的学生觉得通过网络自行查阅资料解决学习问题已经足够,只有22.95% 的学生希望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向老师请教;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减少理论知识学习比例,增加实操实践课程学习,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拿到更多专业资格证书来帮助就业。而实际上实操实践课程有其自身学习规律,相比采用网络课程学习的方式来说,面授的学习形式显然更加生动直观,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思考与对策
(一)开发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面对社会扩招带来的学生类型复杂化,学生生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与重点学生群体个性化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在已对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扩招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扩招学生年龄跨度大,从未满十八岁到超过五十岁,受教育水平偏低,有高中学历的人群仅占47.7%,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他们对学习基础文化知识有畏惧心理。高职百万扩招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让学生具有职业竞争能力和晋升迁移能力。“下岗职工、农民工以及退伍士兵等群体从生活经验、实践经验、专业经验等方面均早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学情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甚至教学模式的变化。”[4]面对这些学历层次比较低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生,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在符合教育部和教育厅对所招收专业的政策要求前提下,充分考虑到社会扩招生源的特殊性,将其与普通在校生区分开来,避免“一刀切”。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上应紧密结合学生特殊学情,扬长避短,注重塑造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原有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职业技能、人生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相结合,杜绝“唯分数论”,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上既要体现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和结构要求,又要集中体现职业核心素养,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二)创新教学培养模式
社会扩招学生打破了传统“全日制”概念:他们虽是全日制学生,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他们的学制为3-6 年弹性学制……这些均与传统“全日制”学习有较大差异。从学情分析数据中也可以得知,社会扩招学生在职人数较多,生源特殊性决定了其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半工半读”成为他们的“刚需”,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难以协调;线下教学增加交通费与住宿费等学习成本;学生的年龄、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学习精力差异较大,难以用统一标准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衡量等诸多问题也成为社会生源重返校园路上的重重障碍。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这种新型“全日制”的需求,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来进行分时、分段教学,提倡碎片化学习,促进以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为核心的线上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5]结合弹性学制,将其与更具实操性和实践性的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以线上学习为主,辅以必要的线下集中学习。线下集中学习可以在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开展,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开展送教上门,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不同优势。
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在线上教学时对网络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微课、电子课件、案例资源库等进行合理化配置和整合,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教学与学习的平台,采用直播课、录播课、慕课等多种形式,在平台上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而在集中面授阶段,以不宜采用网络授课形式的实操实践课程为主,线上线下的课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补充,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教学形式多元化发展。
根据调查问卷,反映出不少学生希望减少理论知识学习比例,增加实操实践课程学习,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拿到更多专业资格证书来帮助就业。社会扩招学生中大部分人有一定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他们往往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教学活动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实际专业技术能力来开展,满足他们就业岗位技能提升的要求。在针对扩招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注重课程结构调整,把学历教育和技能提升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扩招学习中既能实现学历学历层次的提升,又能“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工作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应兼顾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将必修课与选修课、实操课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选择。同时,还应注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扩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深化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按照行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加强“工学结合”,切实落实“导师制”,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相互配合,对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计划、实施进度、实习实训、择业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促进“育训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认定、积累和转换,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深度契合社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做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和灵活的认定模式
面对社会扩招学生生源多样化的复杂情况,以理论课考试和卷面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手段,这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的“唯分数论”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结合社会扩招生生源情况和具体学情,在明确社会扩招是以培养有文化有知识的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做出合理改革才能解决传统学习模式的弊端,适合社会扩招生的学习评价体系应该如何建构?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社会扩招学生课程学习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开展,传统课堂的教师被学校专业课老师、企业行业导师、行业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等取代,教学模式也由教师课堂讲授变为网络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JITT、微课、慕课、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相融合的多元化混合式新型体系,教学评价也必然走向更加注重混合式综合评价体系之路,传统的“分数”必将被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多元混合型考核方式所取代。在不同的课程中,对于学生知识性、技能性考核要求各不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将理论知识的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将定量与定性、线上与线下、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充分结合起来,多层次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定,让不同生源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学习考核的梯度层次,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动力与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允许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允许他们以多途径多标准达到毕业要求,提倡“终生学习”理念。
2.积极探索学分银行和“1+X”证书制度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精神,针对扩招学生的复杂学情,要积极探索适合他们的学分银行和成果认证相关制度,在课程考核、标准认定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管,做好学生的学分转换、累积和成果认定;积极推广“1+X”证书制度,推进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的相互衔接。
学分银行嫁接了银行的‘零存整取’储蓄思想,学分银行制度是基于学分制而创设的一种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的制度。它能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它借用了‘银行’概念,但它不存储货币,它存储的是学生的学分,这些学分可以通过不同学习形式、不同手段在相对灵活的时间内获得。[6]学分银行和“1+X”证书制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取得学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调查和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社会扩招学生中,已经有不少学生取得了汽车修理工、会计证、电工等职业等级证书。这些职业等级证书将按照其所对应的专业技能登记到学生的学习账号,这种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学习成果的转换和累积也必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对确保扩招学生的高质量培养,顺利毕业以及就业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高职扩招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它彰显了职业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也促进了职业教育向新一轮大变革大发展积极迈进的步伐。高职院校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好高职扩招贯彻实施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探索相关教学管理的改革,促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