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疗法干预近视的研究进展*

2022-11-28庞亚铮刘慕清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外治法耳穴有效率

黄 田,庞亚铮,刘慕清,于 娟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集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典型表现为远距离视物模糊。近视在我国极为常见,据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5 %,2019年10月8日,首份《世界视力报告》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指出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6亿[1]。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长,近视的并发症也不容小觑。高度近视会导致斜视、白内障、青光眼、脉络膜视网膜异常、黄斑变性等并发症的产生,造成视力下降或不可逆的视力损伤[2~3]。近视呈现出的高发性及低龄化特点,提示预防或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西医对近视的治疗主要采用屈光性手术、阿托品药物、验光配镜、佩戴角膜塑形镜等方式矫正或延缓近视的发展,但在改善因调节力下降导致的视力疲劳、视物模糊及头晕头痛等症状方面效果较差,并且存在适应证严格、应用范围局限性明显等缺陷,近视屈光手术术后可能引起并发症,未广泛应用于临床,近视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扩瞳、畏光等,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4~5]。近年来中医在防治近视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尤其中医外治法因其绿色、安全、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在临床应用广泛。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与近视相关的疗法包括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耳针及耳穴压豆疗法、中药熏洗疗法等,在近视的防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干预近视的研究探讨如下。

1 中医外治法概述

中医外治法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施于体表或从体表进行操作的疗法,包括药物外用、医疗器械、手法的治疗方法,以及使用天然物理因素的治疗方法等[6]。中医外治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医学的瑰宝。《理瀹骈文》言:“外治法治而不效,亦不致造成坏症,尤可另易他药而收效,未若内服不当则有贻误病机之弊。”外治法施治于体表,可随时观察到患者的用药反应,较内服法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2 外治疗法的应用

2.1 针刺疗法(包括叩刺疗法)

近视已经作为针刺的43种适应证之一被推广[7]。针刺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刺激人体腧穴发挥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且十二经络中多条经络与目系相连,为眼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有研究认为[8],针刺攒竹穴有刺激周围末梢神经的作用,可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同时改善眼周血液循环,提高氧利用率,促进氧代谢。周倩倩等[9]将88例低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0.25 %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观察组采用眼针联合体针治疗(眼周取穴:鱼腰穴、睛明穴、攒竹穴等;全身取穴:百会穴、翳风穴、合谷穴、足三里),将远视力、屈光度、眼内压及中医症候积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率81.12 %,观察组有效率94.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红等[10]予试验组托吡卡胺滴眼液联合针刺治疗,其中四白、丝竹空、攒竹由上向下沿皮刺入,太阳、合谷采取直刺,并行平补平泻的手法,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单纯使用托吡卡胺滴眼液的对照组,且在治疗后6个月、1 a后随访,试验组的视力、屈光度视力、眼压、屈光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田庆梅[11]通过建立近视豚鼠模型,同时在合谷穴和太阳穴上给予电针刺激,采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研究针刺对近视豚鼠巩膜组织中TIMP-2与MMP-2的表达,结果显示针刺合谷和太阳可以影响巩膜后极部TIMP-2与MMP-2的表达平衡,从而控制近视的发展。任莲芳[12]给予对照组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5 %,远高于对照组47.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叩刺疗法临床上多采用梅花针叩刺,梅花针扣刺是指用多支短针运用一定手法重点刺激皮肤,叩击皮肤,不伤肌肉,通过刺激“十二皮部”达到治病目的。柴芳芳等[13]通过对照组采用梅花针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刺联合梅花针治疗假性近视,用中等刺法叩刺太阳、球后、四神聪、阳白等穴位,至局部皮肤微红为度,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7.5 %,对照组为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鞠胜[14]选取青少年调节性近视患者42例共80只眼,治疗组采用自制“梅花近视针”,内加黄芪、郁金、菊花、薄荷脑4味蒸馏提纯的中药,先后扣刺眼周的睛明穴、攒竹穴、四白穴、瞳子髎,根据病情轻重扣刺,以局部潮红,不出血为度,对照组采用传统梅花针刺法,2周为1疗程,在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 %,高于对照组87 %(P<0.01)。

2.2 艾灸疗法

灸法作为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能够舒筋活血,通关利窍,改善眼周供血,在眼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韩兵[15]对64例假性近视患者眼眶及眼球部施行回旋灸和温和灸,待眼部充分放松后选择眼周重点穴位进行雀啄灸,并配合眼周的自我按摩,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8.44 %。王靖轩[16]收集青少年心阳虚型近视患者、西医假性近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近视治疗仪治疗,治疗组给予艾灸联合近视治疗仪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88.3 %,对照组有效率71.7 %。眼部施灸可以促进眼周及眼底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疲劳,缓解眼部不适症状。

2.3 推拿疗法

推拿外治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战国《庄子·外物篇》就有“静然可以补病,眦搣可以休老”,即按摩眼部周围组织对眼有保健功能。大量研究表明[17~18],点按眼周部位的腧穴可有效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疏通局部气血,促进气血流通,并且眼周肌肉局部推拿可直接作用于眼轮匝肌和各条眼外肌,缓解肌肉紧张状态。长期在儿童青少年中推广的“眼保健操”就是推拿防治近视的实例。眼保健操根据中医理论编制,通过自我按摩眼部、头部穴位达到疏通气血、缓解视疲劳的作用,对于保健视力、预防眼病有积极的意义。庞亚铮等[19]通过临床数据验证“四明穴”(睛明穴、上明穴、翳明穴、光明穴)推拿配合耳穴贴压,临床防治近视有效率可达92.1 %。孙军[20]用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近视,取得确切疗效,认为推拿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近视在-1.00DS~-2.00DS之间有明显疗效。郭倩等[21]将112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推拿方法,结果观察组的视力变化及屈光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耳穴疗法

耳与脏腑关系密切,耳穴具有调节经络及脏腑气血的功能,耳穴疗法包括耳穴揿针和耳穴贴压,揿针疗法是用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在皮肤停留一段时间,通过对皮部的持续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耳穴贴压是将王不留行籽等作为介质贴在耳朵相应穴位上,刺激相应脏腑功能,两者都是通过刺激耳朵上与眼相关的反应点,从而达到通络明目功效。张启燕等[22]将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揿针组,对照组予以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滴眼,揿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耳穴揿针疗法,选取双目肝、脾、肾、眼、目1、目2共十二穴,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揿针组有效率为88.3 %,对照组有效率为7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春梅等[23]将130例假性近视青少年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常规组眼睑内涂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结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治疗,将耳穴贴贴于患者的眼、肝、肾和胃等耳穴处,指导患者每日按压4次~5次,按压力度以患者感受酸、胀、热和痛为宜。结果:结合组视力检测结果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任丽娟[24]给予对照组传统戴镜干预,治疗组在戴镜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2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 %,高于对照组的3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作为中医的特色外治法,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提高视力。中药熏洗常与其他外治法联合使用,安勇[25]给予观察组由冰片、草决明、蔓荆子等药物以及当归六味中药熬制成的熏洗液进行外用熏眼治疗,并联合采取针刺丝竹空、攒竹、风池、光明穴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75 %,明显高于采用1 %阿托品眼膏对照组的73.75 %(P<0.05)。王平[26]选取460例假性近视患者,观察组采用王不留行籽配合中药熏洗(当归30 g,桂枝30 g,丁香30 g,川椒30 g,昆布30 g,三七15 g,水煎外洗,2次/d),对照组单纯使用王不留行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56 %,对照组总有效率71 %。

2.6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利用离子导入仪将药物离子和带电微粒通过皮肤透入穴位,借助穴位刺激及药物渗透达到治疗目的。叶雪萍[27]等将12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及生活指导、物理干预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眼周按摩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药物选用菟丝子、木瓜、茺蔚子、伸筋草、松节各25 g,青皮20 g,枸杞子15 g,决明子6 g,生三七粉3 g,其中三七粉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产生,整方养血活血,加速眼周与气血循环,在结束2个月的疗程后,结果显示干预后的两组裸眼视力、眼调节幅度、SAS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法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7 综合疗法

除了单纯运用推拿、针刺、艾灸等疗法外,临床上还常将各种外治疗法相结合。王雨玉[28]将60例假性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治疗4周后,通过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裸眼视力、眼调节幅度、眼压及眼轴长度,得出结论为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显著,可促进视力改善,值得推广。张祥永[29]将110例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滴眼液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运用耳穴贴压配合推拿按摩,耳部主穴:肝肾、心、眼、屏间前、屏间后;推拿主穴:攒竹、丝竹空、太阳、睛明等,得出结论为近视运用耳穴贴压配合推拿按摩治疗安全性高,远期临床效果好。段国相[30]将100例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结合耳穴贴压,结果观察组视力恢复两行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小 结

近视虽然不可治愈,但可防可控,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近视上应用广泛,且在近视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假性近视及年龄小、度数低的患者疗效显著,临床上更多采用联合治疗延长取效时间,面对目前西医疗法的不足,国家医疗资源的紧张,中医外治法对近视的干预优势越来越值得推广。但也存在不足和局限性,例如临床报道缺少大样本,循证依据不足;有些外治疗法治疗近视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需要实验研究的进一步支持;手法的操作有待进一步规范;随访时间太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临床疗效评价局限于裸眼视力和屈光度变化,疗效评价指标较为单一。

猜你喜欢

外治法耳穴有效率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很有效率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苗医熏蒸疗法浅议
伤科止痛膏治疗慢性筋伤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