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老师情绪管理的对策研究

2022-11-27赵灵筠江红英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

赵灵筠 江红英

摘要:情绪管理是一个情绪调整和控制的过程,其原理就是利用科学的办法对自己和别人产生的情绪做一个引导和调整。高校老师把情绪管理能力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引导,另一个是对学生的情绪做引导。文中针对高校老师情绪管理能的基本能力,讨论了什么是提升高校老师情绪管理的最佳方法。高校老师要通过熟悉情绪管理的技能,提高情绪的感知能力,建立起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和足够强的情绪理解能力等方式,从而全方位的提升高校老师情绪管理程度,让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关键词:高校老师;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情绪管理就是人们以祛除或者减少消极的情绪为目的,合理的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这两种方法。目的是通过对自己本身或者他人情绪的发现与分析,调整消极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让个人乃至整个团队都保持在一个优良情绪的过程。就目前来看,社会上人们对教育教学这一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需要对其深入了解,老师工作的强度也逐渐加大,授课的过程由简单变得繁琐等多种问题,老师团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要对高校老师情绪的管理进行研究,让老师的情绪管理问题能够得到改善和解决。让老师团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使情绪存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一、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提升情绪知觉能力

课堂中的教学是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双向互动,所以老师情绪管理能力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己本身的情绪管理,另一个是对学生的情绪管理。老师要全面掌握情绪管理,合理的运用方法与技巧,从而有效地对自身与学生进行管理。课堂中老师的积极情绪可以让教学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也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地情绪,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授课质量,有效地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如果老师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就会让自己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学生的问答反应不够灵敏,导致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1]。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当中,从而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会下降。所以对于老师来说,一定要熟悉的掌握如何管理情绪的技巧。在课堂上,老师能够通过对学生的一些神情和肢体语言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还可以从学生五官的面部表情以及坐姿中察觉学生的情绪状态,及时纠正自己不正确的授课方式,将情绪感知能力提高。特别是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睡觉、在课堂上恶作剧等行为,这时教师肯定会出现一些生气、批评、甚至对学生动粗口等暴脾气,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情绪,更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对情绪进行管理,将影响化解到最小。这时教师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以立即制止恶作剧行为的学生,然后装作无关大碍的样子继续上课。然后,下课后,把恶作剧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单独谈话,进行教育。并就这种行为进行引导,避免在课堂上出现类似行为。

二、建立情绪疏导机制,控制消极情绪

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些事情导致情绪紧张、愤怒、焦虑、难过、苦闷或抑郁等。产生消极的情绪不要紧,关键是要学会如何减少或者消除这种情绪。老师不应该尝试去刻意控制这种消极情绪,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情绪选择和表现。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每个人都会生气,但是在不同的场合应该用什么方式表达生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因此,老师应当基于自己本身的情绪表现,建设合理有效的情绪发泄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将消极的情绪带到课堂中,更不要把这种消极情绪掺杂到对学生的评价里。这种做法将会严重影响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和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不能正视学生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价,从而破坏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个人的情绪往往在不经意间显现出来,如果老师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把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那么学生也会用同样的情绪来回应老师。学生会更加尊敬和信任老师,积极地去迎合老师分布的各项任务,从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上一层楼。情绪的疏导,关键是可以将自己的情绪进行倾诉,让教师有倾诉渠道。学校可以在心理辅导中心的基础上建立情绪管理中心,对教师进行情绪疏导,给教师一个可以倾诉的窗口,消除消极情绪,避免教师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释放身心,培养开朗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建立人性化管理,减少消极情绪

有位哲学家做过一项关于心理学的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如果只是进行工作即使很累也不会搞垮一个人。但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的处于消极的情绪当中,这个人的能量将会耗尽从而慢慢被拖垮。因为高校老师这个工作的性质比较特殊,工作期间要面对许多来自学生或者家庭以及繁琐的工作内容带来的困惑,以至于会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从而高校老师这一群体在学校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怀与理解。大部分高校的领导现在都从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制造出一种自由、民主的和谐气氛[3]。学校的各部门领导能够下基层,走进老师的日常教学,积极了解老师们的工作状态,给予老师更多的支持与心灵安慰。每一所高校都应该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管理方式,能够做到对老师工作大力支持,对老师生活给予关心和照顾。主动帮助老师解决情绪困扰,减轻老师的思想压力,快速的帮助老师恢复积极情绪,让老师没有压力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这样老师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为杰出的人才,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体育、娱乐活动,既能增加老师之间的交流,更能减轻生活、工作压力,让教师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多种培训活动,增强教师的知识面,开拓教师的视野,让教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达到最好的情绪状态。

四、调适消极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情绪理论上的钻研和生活中的实践,都可以让老师脱离消极情绪的困惑、调节心态并保持身心健康。当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先保证自己的情绪不会进一步的加重,慢慢的缓和情绪让工作继续进行。想要将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就要让自己的认知发生转变,情绪认知理论与理性情绪治疗理论都可以证明这一观点。消极的情绪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人际交往产生较大的影响。老师擅长运用和维护本身的积极情绪,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或肢体语言向学生表达友好,继而减少師生间的距离感。让学生能够更加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这对日后老师开展教学活动起到重大作用。因此,当老师处于消极情绪的时候,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那些不满。日常生活中也要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从而保持更好的心态[4]。比如,教师平时要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更多的涉猎一些人文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心智。教师要正确的看待师生关系,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都已经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教育上,教师要以引导为主,不能再把他们当做孩子进行教育,要学会与学生交朋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结束语

如果老师对生活从一而终的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时间久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受到影响发生转变,主动向乐观的方向发展。相反,一个经常暴跳如雷的老师很可能会成为一些同学永远的噩梦。因此老师应该肩负起教育的使命,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管理好自身的情绪,提高自身情绪管理能力,控制不好情绪,从而减少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为学生的成长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点燃一盏耀眼的明灯。

参考文献:

[1]孙盼盼,岳丹丹,林燕.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研究[J]. 才智,2022,(9):123-125.

[2]贲志雯,眭国荣. 高校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和实现路径[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1):83-84.

[3]董丹辉,沈晓樱. 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策略[J]. 作家天地,2020,(16):81-82.

[4]李天予. 基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施[J]. 长江丛刊,2019,(31):147-148.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高职网络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