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涵义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2022-11-27王营慕小龙宗海明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致良知王阳明良知

王营 慕小龙 宗海明

摘要:“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和基石,它要求把人人本具的“良知”落实于个体现实生活的实践领域,从而达到“致良知”的极致境界。本文从“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两个方面的哲学涵义出发,进而讨论“致良知”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致良知;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Conscience" i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wang yangming'stheory, it requires the "consci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in everyone in the practice field of individual life, so a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realm of "conscienc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of "conscience" and "conscienc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hought of“To conscienc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wang yangming;conscience;to the conscienc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名守仁,别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心学”流派创始人,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集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陽明对“致良知”非常重视,他一再强调:“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他认为“良知”人人皆有,是人的“善端”,是心之本体,“致良知”就是恢复、扩充和践行“善端”。[1]本文从“良知”和“致良知”出发,进而探讨它们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致良知”学说的提出

“良知”这个概念并不是王阳明首创的。“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凡是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外在强加给人的,而是人原本就固有的,这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中叶,当时社会腐败,社会风气恶劣,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社会危机四伏。在思想领域,程朱理学日渐成为僵化的教条和封建士大夫博取功名的工具,王阳明对人们的这种生存状态感到一种深层次的忧虑,他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认为由外在力量来改变内心世界是行不通的。[2]因此,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良知思想,同时又吸收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经历,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江西南昌首次向世人提揭“致良知”说。[3]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要求人们通过反思、内审或观照,唤醒人人本具的“良知”,实现“良知”的自知、自明和主体世界的自我建立;其次,“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实现“良知”主体性的外向开展,最终达到“致良知”的目的。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内容具有深刻性,而且王阳明把其“良知”上升为一种本体论,显示出了深厚的哲学意义。[2]

二、“致良知”学说的哲学涵义

(一)良知

1.良知即天理,是心之本体。[4]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5](《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5](《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二》)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天理”只是分善别恶的一个总名,除却分善别恶,便无天理可见。至于善恶的标准,推极本原,只在人心的自然灵觉处。所以天理只从人心上发,除却人心,不见天理。那个为天理本原的人心,便叫做“良知”。[6]因此,“良知即天理”,是心之本体,它不是外在存在的,而是主体本有的内在特征,是人人所共具有的,不受打扰的“恒照”状态与能力。

2.良知即是是非之心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5](《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

是非之心,便是分善别恶之心。一切善恶最后的标准,便是人心之好恶。王阳明认为,“良知”既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良知”作为人内心的是非准则,具有知善去恶的能力,人们能够凭借它去辨明是非善恶。王阳明把“良知”视为人生而具有的一种判断是非、知善知恶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这种能力本于天命之人性。

(二)致良知

“致良知”即是“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胸中”的方法[6],是良知本体的实现,重在“致”这个动态的工夫上。

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5](《传习录上·徐爱录》)

“致知”就是要此心不为私欲私意所遮蔽,便只是“要此心纯是天理”,始终使“吾心之良心”保持“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性,从而培养道德上的自觉能动性。[7]王阳明认为,要想使“良知”达到极致,就必须通过实践,“知行合一”,因此必须强调“致”的工夫。关于“致良知”的途径,王阳明主张通过外部诱导与自我省察磨练两种途径来进行。外部诱导是指通过教育达致本心的良知;自我省察是指无事时静坐省察、有事时事上磨练两种办法。[8]通过“致”的工夫,去除遮蔽“良知”的私欲私意,从而使人最终达到“致良知”的极致境界。

三、“致良知”学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应当博采众长,不断丰富、发展。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包含着关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理解与阐释[9],因此把“致良知”学说的教育思想理论贡献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拓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探索与研究。

(一)“致良知”学说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更加紧密,同时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使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态势,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非观念等状况发生巨大改变,亦呈现多元化态势。目前,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导致社会公德失范,是非善恶不分,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生价值的偏斜,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严重冲击。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较高的道德素质,激发大学生内在良知,并发挥大学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他们能够以更高道德素质去影响周边的人,从而让人人都能发挥自身的良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水平。王阳明“致良知”说,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人们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王阳明曾说:“人须是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由此可见,求学讲论无非是涵养德行,不求学讲论,只是因为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10]在王阳明看来,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至纯至善的理想人格,即“学至圣人”,其中崇高无尚的道德则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内在的、关键性的要素。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致良知”说与当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强调人自身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注重道德主体的实践性,要求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重要位置,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加强人心修养。

(二)“致良知”学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大学生主动自觉性,尊重大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激发大学生内在良知的开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发挥大学生主动自觉性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主张从人的自觉性入手,通过外部诱导与自我省察磨练两种途径来唤醒良知。外部诱导即教育,而自我省察是指无事时静坐省察、有事时事上磨练。王阳明认为,要“破心中贼”就必须加强自我修养,教育是外在的、间接的,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即无事时省察、静坐体悟、分析明辨、排除杂念;有事时事上磨练、存善去恶。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自觉性,让教育主体加强自我教育,不断省察所积得的思虑与是非知觉,去除私欲私意的遮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大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王阳明主张人要独立思考,反对盲从,提倡“学贵自得”,他认为为学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并身体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强调创新性,尊重每个大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注重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方式,启发他们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4]

3.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充盈着道德自律精神,他注重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内在的良知诉求统一起来,促使这种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良知的转化,从而由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应努力将各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与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之风的侵蚀,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将这种道德习惯贯穿于生活之中。

所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机结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加强大学生品德人格教育,全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帮助大学生建立良知的一个过程,引导大学生学会反思自己,注重自我约束,塑造自身素质,发挥大学生在整个社会中的模范作用,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汉良.王阳明“致良知”教学法探析[J].教学管理,2015(5).

[2]斯洪桥.论王阳明“良知”的哲学内涵及其意义[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10).

[3]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

[4]袁莉.王阳明“致良知"说的涵义及其现代教育意义[J].文教资料,2012(1).

[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北京:线装书局,2012.

[6]钱穆.阳明学述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

[7]张高峰,韩伟娟. 浅谈王阳明“致良知”思想[J].安徽文学,2017(2).

[8]邱双成,巩万成.王阳明“良知"思想探论[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9]杨兰.王阳明“致良知”说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3(2).

[10]迟成勇.论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1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王阳明‘致良知’学说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编号:L2021Z0707048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营(1986—),男,汉族,山东茌平人,硕士,讲师,龙口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致良知王阳明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良知
王阳明,你是封建的卫道士还是人文主义的拓荒者?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浅析牟宗三智的直觉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