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帧率电影的历史溯源、审美表征与未来图景
2022-11-27戴健齐梦若
戴健 齐梦若
高帧率技术是改善电影视觉画面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电影艺术品质的关键手段。帧率是帧速率的简称,是每秒刷新的图片帧数,通常以“赫兹(FPS)”为单位。帧数是帧生成数量的简称,受习惯影响,人们容易混淆帧数与帧率的概念。电影制作中,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像,通过快速、连续显示帧,从而形成了动态假象。当帧数过低时,将增加每一帧之间的间隔时长,直接影响电影画面的连续性,产生“卡顿式”静态画面;而高帧率技术能够获得更加流畅、逼真的视觉画面。本文通过对高帧率电影的历史起源、美学特征及未来趋势进行综合梳理、研判,初探符合大众审美的高帧率电影发展方向及实践路径。
一、高帧率电影的历史起源
从电影技术发展史看,追求上佳的视觉美学呈现是电影作品创作的动力,尽可能赋予观众“真实”的观影体验是电影创作的目标。从每秒24帧到120帧,真实、自然的视觉画面在传递影片创作意图的同时,能够更好激发观众的“共情”心理。
(一)启蒙阶段:默片时代的创作探索
在电影艺术发展初期的默片时代,并未形成固定的帧率标准,仅以霍尔纳的“走马盘”、马莱的“摄影枪”等视觉实验确定了12帧到16帧的帧率要求。由于赫兹过低,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惫感。[1]以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的发明家,则尝试研发支持“高帧率”的影像系统。他们对摄影机、放映机进行改造扩容,扩充胶片存量,并以每秒30帧的速率来拍摄、制作影片,初步解决了电影的视觉表现、时长等问题。1927年,由艾伦·克罗斯兰执导,艾尔·乔森、梅·麦卡沃伊等人主演的电影《爵士歌王》是世界电影史上首部有声电影,也是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该片为避免出现声画错位、画面失真等问题,使用了华纳兄弟研发的“维塔风”伴音系统来录音,录制帧率达到24帧,实现了“声画同频”,并以此确立了电影工业的帧率标准。截至目前,国际电影行业普遍采用的放映标准仍是1927年确定的每秒24帧。
(二)起步阶段:胶片电影时代的创作实践
电影界公认拍摄和放映大于48帧的电影为高帧率电影,而当每秒达到60帧以上时,将为观众呈现置身其中的视觉体验。在胶片电影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探索高帧率电影的制作。但由于高帧率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并未实现广泛、大规模的商用。20世纪50年代,随着银幕尺寸不断扩大,影像作品的颗粒感日益突出。美国光学公司与迈克·陶德共同研发了陶德宽银幕系统,并以每秒30帧的帧率拍摄、创作了《俄克拉荷马!》《环游世界80天》等影片。此后,由于受技术、播放设备及成本支出等因素影响,当时的从业者最终放弃了对高帧率电影的创作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导演道格拉斯·特鲁姆布以提高电影的保真度为目标,开发了休斯坎电影系统。道格拉斯发现当以不同速率播放胶片电影时,随着帧率不断提高,观众的情绪反应、观赏体验得到极大改善。基于此,他以休斯坎电影系统为基础,采用60帧率的速度进行拍摄、制作及放映,营造出清晰、流畅的视觉画面。然而,受制作成本影响,休斯坎电影系统多应用于动感电影短片和游乐场所,未能实现规模化推广。
(三)发展阶段:数字电影时代的创作创新
数字电影时代,高帧率技术推动着电影制作向工业化、流程化等方向发展,不断改善电影的视听效果,拓展电影艺术表达空间。[2]2011年3月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CinemaCon大会(电影产业大会)上,提出将帧率提高到48帧、60帧,影片将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为此,其分别展示了以不同帧率为标准拍摄制作的电影,实证了高帧率对影片质量的影响。2012年美国导演彼得·杰克逊用48帧拍摄制作的电影《霍比特人》,首次系统化推广和普及了“高帧率”电影。但由于当时市场上缺乏足够的放映设备,该片未能获得有效的市场反馈。2016年导演李安首次采用了“120帧+4K+3D”的格式制作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9年他再次用该技术制作电影《双子杀手》,并引发了“高帧率电影是否是电影未来”的广泛讨论。在国内,由徐克执导,2018年上映的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由陈可辛执导,2020年上映的影片《夺冠》等也积极探索了高帧率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带动电影行业的视觉革命。然而,高帧率电影在呈现真实、清晰画面场景的同时,也容易使影片缺少必要的想象美感,并且,成本因素仍然是制约高帧率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障碍。
二、高帧率电影的美学特点
巴赞认为:“电影的全部就是关于如何在空间放置人物身躯。”①参见:张净雨.数字后人类身体的美学建构与意义生成[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378974050.在传统艺术脉络中,想象空间大多借助绘画艺术来实现。因此,在电影史早期,动态影像多通过手绘图像来创作完成。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应用的日益成熟,尤其是高帧率技术应用的不断完善,不仅为电影创作提供了自然、逼真的质感美学,也为电影艺术回归真实、回归“身临其境”创造了现实可能。
(一)全景空间:自然表达的视觉美学
德国电影理论家鲁道夫·爱因汉姆认为:“电影所引起的幻觉只是部分的。它的效果是双重的:既是实际事件,又是画面”。②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中系统研究了视觉表现手段的发生学元素,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心理结构能力说”提出“局部幻象论”,论证了观众满足于局部幻觉的合理性。参见:[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生动、鲜艳的视觉画面不仅是电影叙事的基础,也是电影信息表达的承载空间。创作者运用高帧率技术创作电影,可以强化影片的影像属性,并借助技术优势,从流畅度、自然度和色彩饱和度等多个维度,拓宽影片的“感觉现实主义”的美学空间,赋予观众全新的审美认知。因此,高帧率技术能够帮助观众清晰、直观地看清影像人物的表情、基本细节,消除动态模糊引发的“不适观感”,更好挖掘电影作品的“画面性”。[3]由派拉蒙和天舞影业出品,李安执导,威尔·史密斯、玛丽·伊丽莎白·文斯蒂德等人主演的科幻电影《双子杀手》采用了“120帧+4K+3D”的全新技术格式进行拍摄制作,强调为观众提供超真实的感官体验,并通过增强镜头的切换代入感,为观众创设细致入微的视觉画面。例如,片中发生在地下墓穴中长达4分钟的正反两派的徒手搏击场景,导演借助高帧率技术优势,没有进行任何剪辑与重新构图,观众依然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人物角色的面部表情。
(二)动态空间:流畅表达的流动美学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强调影像与现实的同一性,并对“景深镜头”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在同一镜头中纳入不同主体、丰富元素,从而构成了镜头内部的叙事张力。③参见:[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以往,电影镜头记录人物动作时,低帧率容易造成拖影、模糊等画面问题,当展示激烈、连续的动作姿势时,容易令观众“看不清”。为此,只能通过“慢动作”的方式来展示复杂动作,限制了电影的表达空间。事实上,高帧率技术并非仅为创设炫酷的叙事场景来博人眼球,而是借助新技术优势,表现诗意影像来营造超真实的“沉浸式”视觉体验,使观众建立新的观影期待。[4]由韩寒执导,沈腾等人主演的电影《飞驰人生》是我国第一部动态高帧率商业电影。该片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动态高帧率技术,将极具吸引力和商业性的叙事元素融入影片创作,以更加完整、流畅的视觉画面展示了复杂的赛车场景,为观众提供新的动态美学体验。
(三)深度空间:微观表达的细腻美学
美国电影学者斯蒂芬·普林斯借助“感觉现实主义”理论,具体描述了数字时代影像作品特征,即通过丰富影像叙事细节,将现实与感觉等对立因素进行融合,推动观众融入影像世界,有效拓展了影像空间。①参见:孙倩男.“有趣的时代”语境下数字影像作品的真实感知[EB/OL].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40603.高帧率技术能够充分增加画面信息,提高影像作品的清晰度,辅助叙事剧情发展,助力观众超越叙事空间。[5]由李安执导,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等人主演的剧情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被誉为“电影史上新的里程碑”。导演以每秒120格、4K解析度、3D立体效果拍摄该片,弱化背景景深,帮助观众深入感知影片人物角色的情绪变化,消解了人物角色与观众的心理隔阂,并对灯光中的反射、全影角进行复杂处理与有效缝合,为观众提供了微观表达的细腻美学效果。
三、高帧率电影的未来展望
日臻成熟的高帧率技术,催生电影艺术创作进入“沉浸表达”的新时代。但是,受播放设备、观影习惯、成本支出等因素影响,高帧率电影尚未广泛普及。甚至有部分观众认为其颠覆了传统感官体验,消除了影视作品原本模糊的艺术美感。
(一)应用背景
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认为,每个时代的技术体系都有潜在动力,现代技术的动力使电影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它以技术逻辑的方式,发掘了隐藏于人类灵魂深处的一种技艺的机制。②参见:董金平.新科技革命与后人类时代的社会理论构建[EB/OL].http://www.cssn.cn/zx/202107/t20210709_5346459.shtml.数字技术的成熟发展为高帧率电影创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也对电影美学诠释及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6]电影工作者将3D技术应用于电影创作,为观众营造出立体、鲜活的观影效果,但观众的“凝视”视角没有发生变化,观众与视听画面之间仍然呈现对立关系。而创作者运用高帧率技术来捕捉动作细节,呈现清晰、自然的视觉画面,为观众提供了“超真实”的沉浸观影体验,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叙事境界。为保持电影艺术的视觉吸引力,有效应对其他媒介的冲击,需要以新的电影语言和电影美学,探索高帧率电影的创作模式。
(二)应用难点
目前,对高帧率电影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实验阶段”。行业协会并未确立最佳观影体验的行业帧率标准,且高帧率影厅较为缺乏,制作资金相对不足,这直接影响了高帧率电影的广泛普及。在拍摄制作方面,随着帧速率大幅提高,拍摄制作的数据信息大大增加,为有效迁移、处理海量摄影数据信息,创作者需要探索新的数据存储及管理技术。在同期声处理方面,由于高帧率电影的拍摄制作尚不支持同步机内录制,硬件设备有待补充完善。在高帧率电影的推广方面,目前只有杜比影厅、CINITY影厅支持高帧率电影播放,而国内相关影厅占整体银幕数不足10%。如何有效平衡市场需求与影院播放设备的更新投入,仍然存在较大难度。此外,在观众观影习惯方面,现阶段大部分观众仍然更加关注故事情节、悬念设置和冲突等内容;而高帧率电影由于过度清晰展现了影片内容,影响了观众对人物、主题等内容的理解,甚至使观众无法专心关注叙事内容,难以获得相对有效的情感共鸣。
(三)应用建议
技术创新为电影画面构图提供了以往几乎无法想象的现实可能,但技术终究是为了表达影片叙事内容而存在,只有推动高帧率技术与电影艺术有机统一,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帧率电影美学。[7]“讲好故事”仍然是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要求。创作者要从大众文化语境出发,对受众群体的观影偏好、审美需求进行收集、研判,创设趣味、生动的故事场景,推动高帧率技术与精品叙事的有机结合,真正提升电影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传统电影强调采用蒙太奇进行叙事,高帧率电影则擅于时空影像的移情传达。“观众融入”是高帧率电影创作的目标追寻。随着大众观影品位的不断提高,加上电影艺术多元化迅猛发展,大场景和运动场景画面逐渐增加。为更好展现叙事场景,创作者需要积极探索高帧率技术与电影创作的融合机制,重点规避或减少拖影现象,确保观众获得上佳的观赏体验。
结语
电影艺术因技术而生,技术与艺术是促进电影创作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往,电影艺术创作普遍强调“技术服务于艺术”理念,影响了电影艺术的表达空间。当前,在数字技术变革、美学升级等多元理念驱动下,创作者通过淡化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创作边界,推动高帧率技术赋能影视艺术,打造出独特的电影美学。基于此,在创作高帧率电影时,创作者要始终以优质叙事为基础,探寻摄影机记录的“再现空间”、超越现实的“表现空间”之间的平衡点,在充分适应现代叙事语境的同时,真正实现从技术形式、叙事内容到电影美学的立体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