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孩子“高人一等”
——长个子的奥秘

2022-11-27兰政文

养生月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长激素母乳骨骼

◎兰政文

个头高矮与遗传、种族等先天因素固然关系密切(约占60%),但绝对不可忽视后天的影响力(约占40%)。换言之,尽40%的后天努力来补偿60%的先天不足,帮助宝贝“高人一等”,完全可行。

供足增高营养素

营养既要讲普遍性,还要讲针对性,即在坚持平衡膳食(品种多样,营养平衡)的基础上,三餐食谱向增高营养素倾斜。

增高营养素分为直接增高与间接增高两大类:前者以蛋白质(堪比人长个头的“建筑材料”,奶、蛋、肉、鱼、豆类等优质蛋白食物为首选)、钙(强项就是拉长骨骼,发挥类似于“钢筋”的作用,缺钙孩子补钙后比不补钙的同龄儿长得更高就是例证。奶、蛋、虾皮、牡蛎、芝麻酱、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为“富矿”)、锌(通过影响生长激素的合成为增高出力。猪、牛、羊等畜肉以及鱼虾等海产品为丰,奶类较少,所以以奶为主食的小宝宝须注意添加肉类等辅食)、铜(如缺乏,会妨碍骨的新生,造成骨龄延迟而形成矮身材。坚果类、海产品、动物肝、小麦、干豆类、根茎蔬菜、鹅肉、牡蛎等含量颇丰)、碘(增加甲状腺素的合成,进而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而促高。碘盐、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淡菜、海参、海蜇、龙虾、蛋、奶及肉类为最佳食物来源)及维生素A(通过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体格生长。食物有动物肝、肾、鱼肝油、蛋黄、绿叶菜和黄色水果为代表)。后者包括铁(防止贫血,而贫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龄正常儿矮2~10厘米。猪肝、猪血、虾、蟹、贝类等天然食品中含量较多)、核黄素(即维生素B2,可促进生长发育,被誉为孩子的“成长维生素”。食物有糙米、麦、蔬菜、酵母等)、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的钙化,促使身高增长。动物肝、蛋黄、奶油、鱼肝油等含量多,也可通过日光浴获得)等。

弄清了增高营养素及其代表性食物,接下来就是根据孩子身高发育的规律落实到餐桌上来。笔者以6 岁内的孩子为例,教你安排食谱的技巧:

★出生~1 岁。又称婴儿期,乃是身高突增的第一高峰时段,个头平均可蹿高23~25 厘米,呈现出高速、快速、一般等3种生长速率,对应的食物形态也有3 种:出生后1~3 个月的液体食物(此时段需要高营养,只有母乳能担此任,没有母乳或不能用母乳喂养者可用配方奶代替;不要添加其他任何食物,因为孩子多吃一口其他食物,就会少吃一口母乳,减少了增高营养素的供给),出生4~6 个月的泥糊状食物(此时段只吃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但牙齿尚未萌出,消化道功能未发育完善,将孩子置于快速生长与消化功能低下的供需矛盾状态中,化解的最好办法是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加入肉泥、菜泥、水果泥等泥糊状食物)及出生6 个月以后的固体食物(逐渐向固体食物、均衡膳食的喂养阶段过渡,但吃奶还得继续,直到周岁或周岁半)。

★断奶期。母乳喂养一般持续到10~12 个月,应改吃普通膳食了,但需要逐渐过渡,约需半年时间,所以将1~1.5 岁称为断奶期。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孩子出生时的生长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丝毫不逊于欧美同龄儿,开始出现差距则是在四五个月后,1 岁后差距拉大,追根溯源就在于国内孩子的断奶期喂养不科学,拖了生长发育的后腿。建议用牛奶、羊奶等奶制品与粥类取代母乳,尤其要注重安排富含增高养分的食物,特别是肉类,被美国专家列为断奶期的首位食品,其次才是谷类,值得国人参考。

★4~6 岁。宝宝长速虽有所减慢,但骨骼处于储备期,喂养的重点在于培育一个有利于长高的内部环境,为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打下良好基础。要点有:选择高蛋白食物,特别不要疏忽瘦肉、鱼类、牛奶、鸡蛋等动物蛋白;钙、铁、锌等矿物元素供给充足;除非孩子肥胖,不要过分限制脂肪食品,更不可跟着大人吃素;不要冷落富含维生素的柑橘、胡萝卜、菠菜等蔬果,纠正厌食、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品种多样,比例均衡。

★每年的5 月与9 月。一年中有两个黄金生长时段,如5 月份平均长高7.3毫米,比其他季节要快1 倍多;9 月份天气由热转凉,成为补偿孩子在夏季因炎热而遭受的营养损失之最佳时机。抓住这两个时段强化营养供给,有助于宝宝蹿个头。小米、荞麦、脱脂奶、蚕豆、花生、油菜、芹菜、番茄、草莓、牡蛎、动物肝、鸡肉、海带、蜂蜜等有一定促进增高作用。而咖啡、糖食、脂肪、碳酸饮料、快餐食品等应尽量减少食用。

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人体内有很多化学信使,医学谓之激素,其中有一种主管生长发育的(包括身高增长)称为生长激素。源头是颅内一个叫脑垂体的内分泌腺体,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最常见表现就是身材矮小。

生长激素的分泌呈间断性、脉冲性与自主性,昼夜波动较大(夜间比白天分泌多2~3 倍,睡后1 小时分泌量占一天总量一半以上),并与年龄相关。如周岁内的小宝宝一天24 小时都很高,入睡与清醒时无明显差异;周岁后差异就明显了,夜间睡眠时的分泌量大大超过白天清醒状态时;到8 岁以后,虽然醒着时也分泌生长激素,但量更少了(深睡时生长激素分泌量可达幼儿期的7.5 倍),“娃在睡中长”的说法确有道理。所以,确保孩子足量分泌生长激素的首要秘诀,便是让他适时足量地睡好觉。适时即抓住夜间两个高分泌时段:晚上9 点到凌晨1 点,早上5点到7 点。睡眠时长要足,有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为证:小宝贝每多一次睡眠,身高增长可能性增加43%;每多1 小时睡眠,增高可能性增加20%。同时要保证睡眠质优,即深睡眠,装睡、浅睡或失眠时的断断续续睡都不行。

除了睡眠,就得推运动的影响力了。医学研究发现,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并保证一定量的时长,也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须记住两大要点:一是运动持续时间要长,至少须运动10 分钟以上,血中才会出现生长激素升高,持续20~40 分钟后生长激素出现峰值。换言之,有助于增高的运动不得短于40 分钟。二是优选运动项目,可使骨骼承受压力的项目为优(这种压力是促进骨生长最好的刺激),包括跳绳、跑步等有利于四肢的运动;仰卧起坐、体操等有助于骨骼生长的运动;排球、羽毛球和游泳等全身综合性的运动等。

给骨骺线一份关注

骨骼里藏着不少孩子长高的秘密,其中之一就是骨骺线,位于上下肢长骨的骺端,称作骨骺,在X 光片子上表现为一条发亮的线(透光带),实际上是一层软骨,新骨就是从这里长出来的,“生长板”由此得名。骨骺线在生长期一直开放着,长骨因骨头不断生长而拉长,个头随之增高。如果到期了(如青春期结束),这条线就会关闭(完全钙化),骨骼生长停止,身高也就定格了(如果该闭合时仍然开放着,可引发很少见的“巨人症”,也是一种病态)。可见,维护好骨骺线的正常开放期,也是促高的有效一招,举措有:①管住小嘴巴,别盲目给他食用大量的“营养品”或“补品”,如牛初乳、蜂王浆、动物内脏、禽类脖子等,否则容易导致肥胖或性早熟。一旦性激素分泌多了,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并可使骨骺线提前关闭,进而株连身高。研究资料显示,孩子的性发育提前1 年,身高至少会损失7 厘米之多。②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③凡肥胖、性早熟(表现为男孩在10 岁前、女孩在8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症状)及身材矮小(3~10 岁间每年身高增长低于3 厘米)的孩子定期查骨骺线(又叫骨龄检测),最好每半年做1 次,并对其发育做出评估,以便采取相应对策,如改进营养、调整睡眠与运动。

猜你喜欢

生长激素母乳骨骼
生长激素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TransCon 生长激素”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中进行的全球三期临床研究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3D打印骨骼指日可待
纽约首设“母乳捐赠站”
母乳也有标准吗?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
神奇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