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治水先疏肝”论治特发性水肿

2022-11-27连道仕潘超然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液特发性眼睑

曾 月,连道仕,潘超然,王 超,2*

(1.西南医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3.成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于20~50岁育龄女性,又称功能性水肿、单纯性水肿。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周期性水肿,晨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常发生于眼睑等组织疏松部位和双下肢等低体位处,伴头晕、胸闷、乏力、腰酸、纳差等症状[1]。目前,特发性水肿病因不明、机制不清,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水盐代谢紊乱有关,细胞外液在皮下间隙异常增多所致,常以利尿剂、激素及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对症施治,但存在成瘾性及不良反应,尚无根治方法[2-3]。中医在治疗杂病方面优势独特,本文试以“治水先疏肝”立论,采取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特发性水肿病,并举隅病案两则如下。

1 中医对水肿病的认识

“水肿”首见于《黄帝内经》,又称“水”“水病”“风水”“水胀”等。《金匮要略》中将“水肿”称为“水气”,既是病理因素,又是病名[4]。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表现在眼睑、头面、胸腹、四肢的病症,《中藏经》云:“有因嗽而发者,有因劳而生者,有因凝滞而起者……类目多种,而状各不同”。水肿之病因多样,概之无非外感与内伤,《素问·水热穴论》曰:“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素问·汤液醪醴论》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可知水肿之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致阳气阻遏,气化无权,津液不布,聚水为肿[5]。《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精微物质在人体内的转化吸收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过程,水液代谢涉及生成、转运、输布、排泄等多个环节,离不开肺、脾、肾三脏。肺为华盖,水之上源,可通调水道;脾居中土,脾胃为升清降浊之枢纽,可运化水液向四周布散;肾者主水,司开阖,可将水液蒸腾气化。《素问·阴阳别论》曰:“三阴结,谓之水。”《素问·水热穴论》云:“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景岳全书·肿胀》亦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医门法律·水肿》曰:“水病以肺脾肾为三纲。”此外,水肿与三焦、膀胱亦有重要的联系,三焦者,决渎之官,是水液运行的通路,具有疏通水道的功能;膀胱者,州都之官,贮存津液,主司气化,保证正常的水液代谢。朱丹溪认为:“三焦停滞,经络壅塞,水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发肿矣”,《灵枢·五癃津液别》亦云:“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溢则为水胀”。治疗上,《内经》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基本治则,后世医家多沿袭继承此法,张仲景主张“腰以下利小便,腰以上当发汗”。朱丹溪多用“补中、行湿、利小便”之法,李用粹善用“汗、下、渗、温、清、燥”之法等。以上均为中医学治水共识,被后世认可与传承。而笔者翻阅医籍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水液的代谢与“肝”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肝气条达、肝血通行、肝经调畅,则痰、饮、水、湿、瘀血得消。

2 治水先疏肝的理论依据

2.1 肝气条达,水湿得行

肝在五行属木,与春气相通,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平衡全身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气属阳,水属阴,气为无形,水为有形,水湿痰饮等阴寒有形之物停聚于体内,需温热的、发散的、运动的阳气来助其消散,譬如地面上的一滩死水,怎样才能让它消散得更快,一则需要用扫帚将其扫开;二则需要太阳配合柔风烘干,加速其蒸发,肝之作用尤如此风。《景岳全书》言:“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医学实在易》云:“水气同源不必分”“气滞水亦滞,气行水亦行”。《温病条辨》亦指出:“盖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此外,人体五脏六腑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肝之气机条畅,可推动五脏六腑之气的正常运行,助肺宣发、脾运化、肾开阖、三焦通利,以维持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6]。《金匮要略心典》云:“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水液随之上下。”《读医随笔》言:“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借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跗肿鼓胀,痉厥,皆肝之不能调畅所致。”《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自理”“肝属木,能疏泄水谷,脾土得肝木之疏泄则饮食化……肝为脾之主。”故肝之疏泄太过,肝木克土,或肝之疏泄不及,土壅木郁,均会影响机体正常的气机运行,形成水液停蓄而致水肿,肝脾共制尤重在肝,土得木则达[7]。

2.2 肝血通行,瘀滞得消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肝脉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肝脉……涩甚为溢饮。”溢饮是体内水液不循常道,泛溢停聚于四肢肌肤之间的疾病[8]。腠理失司,津液不能气化外达,饮邪停聚于肌腠致身体肢节困重[9]。张晓雷等[10]认为,痰饮与水气病均属于津液代谢失调、水饮停聚之病,二者本质上无区别。饮病之溢饮与水气病之风水、皮水相当,为水聚在表。因此溢饮可考虑为当下所论述的特发性水肿。肝脉与溢饮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常的脉象当属“从容、和缓、流利”,而肝之病脉表现出软而散、艰涩者则提示体内存在瘀滞及不循常道之水饮。脉象可反映脏腑之功能状态,气血流畅,则脏腑强健。血行脉内,赖肝调节,肝主藏血,主疏泄,血行不畅则影响肺、脾、肾的运水功能,以及肝血的调藏[11]。《血证论》云:“血与水,上下内外皆相济行……故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水病而不离乎血,血病而不离乎水。”痰湿水饮等病理产物停聚于内,影响正常的水液代谢,加之久病入络必瘀,瘀阻脉络,影响气机疏利,气不行则水不行,水不行则血亦不行,进一步加重水液代谢的紊乱,水停血瘀,血瘀水停,二者互为因果,交互为患,长此以往,形成迁延难愈的恶性循环。“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因此,肝之疏泻得利,血行畅通,瘀血得散,则水湿得行得消。

2.3 肝经调畅,气血得运

“肝足厥阴之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从经络原文可以看出,足厥阴肝经所联系的脏腑包括肝、胆、胃、肾、脑、肺。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且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在内踝上八寸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故笔者认为足厥阴肝经还与脾脏在经气传导方面有一定的联系,虽未与脾脏有直接关系,但可通过经络运行之气血相达。肝经绕阴器,可疏利尿窍,符合《内经》“洁净府”之治水原则;足厥阴肝经支脉与手太阴肺经前后相交,经络气血循环往复,肝经亦可影响肺经之功能,因此若肝气舒畅条达,可助肺之开宣、脾之运化、肾之开阖,气血调畅,从而调理全身水液代谢,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3 验案举隅

病案一:刘某,女,50岁,2021年2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6个月。现病史:6个月前无诱因现双下肢浮肿,伴夜间抽动疼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自觉身体困重乏力,平素情志不畅,易怒或生闷气,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暗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濡。曾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类风湿因子、胸腹部彩超等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特发性水肿。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肝郁脾虚、水湿浸渍。治宜疏肝健脾,行气利水。治疗上以毫针常规刺配合三棱针点刺放血法为主。操作方法:毫针常规刺:俯卧位,双侧肝俞、脾俞、命门、章门、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得气后留针30 min。三棱针点刺放血:取针后,取站立位,先在足背逆肝经捋,再消毒后使用三棱针于太冲穴处点刺,挤出瘀血,待血色变后,用棉球按压出血点。隔日1次,治疗5次后复诊,患者症状消失,1月后随访无反复。

按: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本案患者以双下肢浮肿为主症,常规治疗思路为治水当从肺脾肾三焦等论治,而从该女性的伴随症状可以看出,存在肝气郁滞之征,患者夜间下肢抽动疼痛,子午流注丑时肝经当令,平素情志不畅,皆是肝郁之象,因肝主筋,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肝主疏泄,条畅气机,因此若肝失其所职,则气血流通不畅,水液停聚,浮现体表。《针灸大成》云:“人之气血凝滞不通,如水之凝滞不通,……气血不通,针之使固于经脉。”针刺放血可疏通壅滞经脉中的气血,调节脏腑功能[13]。故运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肝之原穴太冲,配合体针,肝得疏,脾得健,则水得消。

病案二:周某,女,41岁,2020年8月5日初诊。主诉:双眼睑水肿1年,加重3天。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眼睑水肿,晨起肿甚,下午消退,眼周黯黑,无眼部红、痒、热、痛,无头面、四肢、腹背肿。曾于多地就诊,各项检查指标均未见异常,诊断为“特发性水肿”,内服药物治疗后,其症状未见明显改善。3天前,患者因工作劳累,症状加重,遂寻求中医针灸治疗。刻下症见:面色萎黄,双眼睑水肿,眼周黯黑,肢冷,疲乏无力,晨起便溏,偶有短暂性耳鸣表现,头顶和颞侧白发增多,失眠,纳差,情志抑郁,月经量少,色暗,夹血块,痛经。舌淡苔白,胖大有齿痕,脉沉。西医诊断:特发性水肿;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脾肾阳虚、阳虚水泛。治则:温肾健脾,利水消肿。治疗上以毫针常规刺结合温针灸、隔姜灸为主。操作方法:毫针常规刺:仰卧位,双侧期门、天枢、血海、足三里、地机、三阴交、太溪。得气后留针30 min。隔姜灸:针刺的同时,神阙、气海、关元处,用大艾炷每穴灸3壮,以局部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温针灸:针刺同时,艾炷插在足三里、三阴交穴针柄上,点燃施灸。隔日治疗1次,第3次治疗后,患者双眼睑水肿明显减轻,双眼皮显露,诉睁眼时无沉重感,晨起无便溏,睡眠明显好转。继续巩固,7次治疗后,患者未出现双眼睑水肿的症状表现,遂停止治疗,嘱患者自行用艾条温和灸腹部神阙、气海、关元等穴。随访1月,未见复发。

按:《灵枢·水胀》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本案患者系中年女性,单纯性的双眼睑水肿为其主症,中医五行学说认为,眼睑属脾,为肉轮。脾居中焦,主运化,是水液向四方输布的重要枢纽,脾虚不运,土不制水,湿聚则目胞脉络失养,眼睑肿胀。“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为至阴,其本在肾,肾主水,司蒸化开阖,肾阳不足,则水无所主,泛溢于外,出现目窠浮肿。结合兼症,可知该患者总由脾肾阳虚发为水肿,属于阴水,治宜温肾健脾以利水消肿。艾叶味辛、微苦,性温热,归肝、脾、肾经,具有纯阳之性,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走而不守”,气重于味,芳香辛散之力强,与艾绒相配,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更有利于水液的代谢[13]。患者病久,久病必瘀,水肿迁延不愈,水湿停积日久,阻滞气机的正常运行,气不行,则血不行,患者常苦恼于此,情志抑郁,故治疗上稍加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之穴,疏通气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散。

4 结语

虽水病责之肺脾肾三纲,但可流溢于五脏,有学者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肿[14],故治疗上应开拓思维,不可拘泥于常规思路。《内经》提到的水肿病的治疗总则为“平治于权衡”,是指权衡轻重缓急,平衡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因此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是水肿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平治于权衡、疏涤五脏是水肿病的治疗大法[5]。本文试从肝出发,论治特发性水肿,此病虽虚实夹杂,病因不明,但从整体出发,谨守病机,坚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对证治疗,疏肝、理气、行血、调经,脏腑调和,则水肿自消。

猜你喜欢

水液特发性眼睑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背后七颠百病消
anti-CCP、RF、ANA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诊治价值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小穴位 大健康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饮水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