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ERP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2022-11-27张爱君北京康乐卫士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文/张爱君(北京康乐卫士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ERP系统作为先进企业管理平台,可为管理者提供创新型管理理念。通过全面整合、分析企业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更好地展开计划、运营、控制与决策等工作,促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将信息、管理有效融合,提高信息利用率,使企业管理更加精细、智能、标准与科学化。通过对ERP系统的落实,可使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进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型企业在施以信息化建设中,对于ERP系统需予以充分重视,强调其的合理应用。
一、ERP系统概述
ERP系统应用于企业可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整合各部门信息与数据,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受管理理念制约,对于自动化管理,企业在规划和部署方面缺乏科学合理性,各管理环节因此不能得到全面协调和优化,缺乏统一管理标准。ERP系统的应用可提供自动化的运行方案,在管理流程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与部署,对于管理标准,也要在企业内做到统一,以使各项管理活动的落实所遵循标准统一,得以高效推进,实时针对管理流程进行监测,以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对漏洞进行针对性的弥补。ERP系统实践中渗透融合智能化理念,对于生产运营相关信息,可自动进行高效处理、科学分析,获取科学的分析结果,以此作出决策,确保其精准与正确性。经由智能化管理流程,高效整合相关管理环节,使管理人员的压力得到极大地减轻。
二、ERP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管理者更为重视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要想更好地展开内部信息管控,促使其合理性提升,就需予以信息化建设充分重视。ERP系统引入企业管理中,可发挥其信息化、系统化突出优势,强化内部信息管理实效,使工作得以更行之有效地落实,促使信息传输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对此系统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优化原有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人力工作弊端尽可能地减少。完善企业内部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ERP系统模式进行应用,可以起到“指明灯”的作用,发挥其最大效果,引领企业发展与规划。合理应用ERP系统,可系统化地对内部资源在现阶段的具体配比情况展开分析,分析风险来源,并妥善加以管控,最大程度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谋取更大发展空间[1]。
ERP系统应用于企业,可将先进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实际管理需求相结合,内部业务流程及相关管理在此推动下得到质量优化,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使内部信息得以更高效、科学的管控,打造与企业未来发展契合度更高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使不同系统、部门的日常对接工作中更便捷,建立兼具快捷性、规范性、高效性的业务流程,各个环节(销售、生产、财务等)可实现“无缝”管理,业务朝向更快速、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ERP系统模式应用于实践后,原有办公效率在此推动下可获得质的提高,摒弃纸质化办公及信息传递等方式,自既往无效且重复的管理工作中将工作人员解脱出来。ERP的高度集成性特点,可整合原先分散的数据,高度共享各部门与系统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只需输入一次,以确保数据一致性及传递中的准确性、有效性。
应用ERP系统可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实现。通过科学规划生产管理过程,科学部署管理环节,使管理活动与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相符,促使企业管理效率提升,同时起到降低管理成本的作用。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ERP系统可统一对其进行管理,科学收集、分析市场信息,从而使经营决策的制定更高效、更合理,并科学管理供应商、经销商等。通过ERP系统可全面优化企业管理活动,高效对各管理流程予以整合,促使监管活动高效化发展。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企业内部结构、人员存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
企业内部有诸多部门,人员较多,各部门间职责划分并不明确,工作效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部分领导对于日常的业务性工作较为重视,但缺乏有效的督导与管理,实际工作效果较差。企业生产与市场脱节,企业对于市场的需求与发展情况不能深入且实时掌握,因而很难作出产品结构的有效调整以及科学的目标定位,缺乏技术创新,会使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受到负面影响[2]。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重视度,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较少,企业人才短缺、流失等现象较为常见。
(二)信息传递与方案落实存在问题
企业中管理层级较多的情况下,工作落实需经由多个审批环节,虽可以加强企业管理严谨性,避免管理漏洞出现,但企业管理者与基层人员在信息传递中效率会受到影响,造成沟通效果差、不及时、不准确等情况出现。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竞争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若企业内在信息化规范与方案制定方面存在缺陷,相关工作未予以落实,无形中会阻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此外,各部门间存在协调性差的情况。因企业的管理者、基层人员彼此间沟通较少,管理者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基层意见,不能及时优化、整合企业管理工作,各部门成为“信息孤岛”,使工作的时效性受到影响。
(三)企业资金管理、流动中存在问题
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将利润指标考核作为主体,仅重视对短期利益的获取,缺乏长远规划,经营者在耗费了大量内部资源后,所获取的仅为短暂的表面利润。另外,对现有资源进行利用,以获取资金,会使企业负债率增加。企业在针对各个部门进行业绩考核时,会存在利润、现金支付不符的情况出现。一些单位为尽快达成业绩目标,未详细且准确地进行项目投资判断,会使项目考核难以有效推进,项目投资过于盲目,效益收入微乎其微,资金使用价值受到局限,无法实现其最大化。企业实际运营、资金链管理等环节无法加以有效管控,会有“入不敷出”的现象出现,影响企业快速发展。
四、ERP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一)ERP系统集成化平台的应用
ERP系统的应用可合理转化企业内部业务环节,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等转化为紧密相连的供应链,全方面控制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实现财务与业务处理一体化。业务处理方面,可确保各种数据的正确、及时传递,促进财务、业务部门及时有效的沟通,加大监控力度,规避经营风险,固化流程,促进企业规范经营。
(二)ERP系统对业务流程的优化
ERP系统得以贯彻落实前,企业需进行内部业务流程重组,并且要高质量进行,因为重组质量与企业信息化水平呈正向相关。首先,企业可改变既往所用“串行工作流程”,推行“并行工作流程”,将既往不具有实时监测效用的“滞后控制”转变为更为动态的“实时控制”,改“局部控制”为“全局控制”。实际情况中,企业在业务流程中应用ERP系统,将相关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控制监督人员的实际安排,节省内部控制费用[3]。此外,企业可借助ERP系统进行业务流程的固化,加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对于ERP系统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即“只讲程序、不认关系”,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内部管理的完善,充分减轻管理者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企业决策方面。
(三)ERP系统沟通与信息平台的应用
ERP系统在企业中应用,以整合企业业务所涉及的所有资源为基本,明确企业内每位员工在内部控制中承担的责任,再进行ERP系统信息、沟通平台构建,为员工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提供便利。因ERP具有顺畅的沟通功能,因此有很强的优化内部控制的作用。ERP系统中富含先进的信息沟通工具,可自动进行相关业务数据的收集,针对数据展开分析、处理,获得有用信息。
(四)优化ERP系统于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成本核算对企业而言是其重要的管理项目之一,若想使企业竞争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就需在保证企业经营质量的前提下,细致地管控成本支出项目。ERP系统于企业内部整个核算体系中予以科学合理的引入,可通过更系统的方式展开内部成本计算,确保财务工作更加细化。充分利用ERP系统信息与储存功能,在经济成本核算信息模式中构建多层次形式,以基层单位为核心,围绕每一个材料使用者,使其重视节约成本[4]。另外,要建立多层次经济成本核算管理网络,将更明晰的成本信息向员工展示,使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市场作出经营决策时更加的科学,为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规避潜在风险,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五)ERP系统在弱化部门界限中的应用
通过对ERP系统的应用,可以针对企业内部架构进行相应的调整。ERP系统可帮助企业管理层合理完善内部资源配比,推进企业资源效益得以更好地实现,确保最大化经济利益的获取。如在细化管理环节中对ERP系统予以应用,可使不同区域、部门及系统间实现共享,推进企业发展至新的层面,弱化部门界限,促成企业整体化发展,使内部工作、流程更趋向于系统化发展,避免单一部门单独发展,保证企业以更健康的方式获得最大程度的成长。如企业在ERP系统应用中,可以集中各部门的信息与数据资料,随时随地进行资料、信息需求者的调用,在保证各部门独立性的同时,又可使其融入一个整体,方便企业管理,确保其齐头并进。
(六)ERP系统于信息录入环节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中,ERP信息来源管理为重要内容,数据的真伪与企业兴衰可能发生最直接的关系。在ERP系统未应用前,信息录入仅能以人工录入为主,并不能做到百分百零错误。ERP系统中,源数据可能被利用千万次,有一个错误出现,就会引发后续一系列错误,影响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并导致管理者作出决策失误。因此,ERP模式高质量应用,就需对信息录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其准确性。在实际管理环节,信息录入准确率要想获得提高,可以先通过讲座、授课等方式,加深员工的理解,并进行材料、产品及生产过程等的培训,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对录入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要进行提醒、督促,以尽可能规避,让员工熟练掌握系统问题与流程[5]。此外,可对更科学方式予以应用,以对ERP系统数据以更大优化,使彼此之间更加匹配,提升信息精准性,帮助企业管理者对相关信息有真实、全面的把握,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借助ERP系统促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的措施
(一)深化信息化建设理念
信息化是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信息化项目建设本质上是管理变革的过程,各级领导均要参与其中,为项目成功作保障。企业领导要对信息化建设理念进行积极的深化,有效结合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际发展情况,自公司发展与治理高度,全面发展企业财务信息化。
企业最高层领导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企业还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以强化ERP系统建设,提高信息系统支持决策的能力。企业可充分考量ERP系统的实际需求,对信息基础设施布局行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以助推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于网络通信设施的建立也要进一步加强,构建更为高效、快速传输的渠道,凭借此更好支撑ERP系统的应用,提升其运行效率,助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业务流程重组要有侧重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若想有更好的发展,就需加强过程控制,依据发展战略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企业需分清轻重缓急,对关键环节进行选取,明确关键目标、控制点,业务流程的全面改造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以先急后缓的方式,对整个体系进行有步骤的建设,即企业业务流程重组要抓住重点,灵活运用。
(三)有效进行风险变革管理
ERP项目实施需优化企业整体管理与流程控制,过程中会涉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与人员素质、观念有紧密相关性,因此会有阻力、困难存在,故项目实施中要对项目中的变革管理进行重点强调,借鉴相对成熟的管理方法,授权项目组人员,确保改革管理的力度。制定详细的变革管理计划,提前做好周密安排,规避变革引发激烈反对。此外,还要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均表现极为优秀的人才,企业要积极引进,同时要加强培训,使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加深其对新系统、新岗位、新流程的认识,合理优化、改进ERP系统,提升企业运行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六、结束语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使企业发展日渐趋向于信息化建设,ERP系统可帮助企业更好地落实相关管理环节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大环境下,若想获得更好的效果,就需全面落实ERP系统,并针对企业成本、人员管理、资产等诸多要素进行合理强化,使之更契合信息化社会发展,促使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助推企业未来全面发展。
相关链接
企业资源计划即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由 美 国Gartner Group 公司于1990年提出。企业资源计划是 MRP II(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除了MRP II 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目前,在我国 ERP 所代表的含义已经被扩大,用于企业的各类软件,已经统统被纳入 ERP 的范畴。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它主要用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ERP 是由美国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 Gartner Group Inc 提出的一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