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2-11-27王敏株洲市渌口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文/王敏(株洲市渌口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在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借助会计行为对相关业务进行约束调整,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廉政建设,有效规避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通过内部控制的全面落实,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事业单位的管理行为,同时也能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应当树立正确的认知,强化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助力自身稳定发展。
一、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义
(一)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与其履职能力、公共服务水平有直接关联,促进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全面提升,是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质量的重要推手。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覆盖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有助于事业单位形成一体化管控,提升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助力事业单位提高履职能力以及员工工作效率。
(二)保障财政资产利用率
事业单位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拨款,因此,事业单位在使用资金时务必做到专款专用,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落实能够对财政使资金使用过程实现全流程监督管控,严厉杜绝擅自挪用、侵占、浪费资金现象在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从源头上规避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强化廉政建设,切实提升资金利用率。
(三)保障国家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更好地规范单位会计工作,有效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保障事业单位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同时,内部控制活动的推进有效强化了对于资产的清点盘查,通过核实资产实物与账面价值的一致性,杜绝违规处置资产情况的发生,切实保障国家资产安全。
二、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
(一)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
事业单位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即为提升公共服务效能,这也是国家治理的根本目标之一。良好的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为内部控制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公共权力易滋生腐败行为,影响人民利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为强化腐败治理落实到基层单位的重要手段,也是规避不规范行为产生的“制度笼子”。因此,事业单位对于廉政建设重视程度越高,“制度笼子”就越严密,内部控制有效性要求就越为严格。通常,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会被视为对单位内部利益划分的挑战,为有效解决内部控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之间应当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深刻认知内部控制实施的目的以及意义,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确保工作落实有完善的依据可遵循[1]。
(二)单位层面的影响因素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落实势必会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甚至权力划分,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因此,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当全面把控内部控制建设以及落实,为内部控制推进提供权威保障。引导全员树立正确意识,削减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抵触情绪,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要求。在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建设能力及环境后,还需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覆盖范围广、工作量大,需设立专业能力强的职能部门,在充分了解政策的基础上,能够与其他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制定内部控制建设方案,确保各项控制活动的充分落实。接下来,便是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及流程,事业单位应当充分明确自身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确定风险关键点,将科学的防控机制嵌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价值。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覆盖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贯穿事业单位管理全流程,涉及各职能部门横向连接以及纵向联系。因此,事业单位需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于财务、资产、审计等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避免发生内部摩擦以及利益冲突,加快协作速度,为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的全面落实提供助力。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设,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在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中充分保障监督主体的独立性、权威性,对事业单位各项决策执行过程实现监督管控,为内部控制的充分落实保驾护航。同时,信息化建设及员工专业素养也是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事业单位应当强化自身信息化建设,配置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确保员工综合素质满足现代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落实的需求。
(三)业务层面的影响因素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起点,首先应当是对自身各项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明确系统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确定风险关键点,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督促相关人员认真执行。此外,不同单位有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业务类型又有不同的风险关键点。事业单位必须谨慎识别业务活动中的重要风险点,根据业务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控制手段,有效避免控制手段的滥用以及无用[2]。与此同时,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财政资金及绩效目标的重要性使得内部控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更偏向于经济活动资金支付环节,风险防控重点在财务端,也是业务末端。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实施与参与的经济活动执行过程中,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风险。为从源头上规避风险,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事业单位应当对各类经济活动易发生风险的业务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消灭风险隐患,及时查漏补缺,规避风险的产生。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念薄弱,管理层并未正确认知内部控制落实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内部控制的基本含义、理念了解不够充分,浅显地认为内部控制是对会计工作的规范、监督,模糊了内部控制和财务内部控制的界限,使得自身建设的内控体系并未覆盖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由于理解偏差,部分员工及职能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是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实际工作中带有抵触情绪,不积极配合,影响内部控制的落实,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流于表面、形同虚设。此外,风险管理意识相对匮乏,也是阻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因素。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防控意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将其归纳为财务管理问题,缺乏应有的全面性、敏感度以及责任落实意识,导致内部控制效率受到影响,并未发挥应有价值助力事业单位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不健全
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如经营环境变化、信息系统升级、新制度落实等,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务必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消除影响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隐患。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应有的风险管理理念,对于各项经济业务流程梳理不够细致,难以准确把控风险关键点。除了缺乏应有的风险管理意识,部分事业单位在风险评估与预警方面也存在较多的不足。
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仅针对财务问题进行分析,忽视了会计核算、业务管理、人事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对事业单位运行风险的影响,风险评估管理存在片面性,员工参与度不高,风险评估及预警科学性不足,内部控制缺乏全局意识,事业单位和谐稳定发展受到影响[3]。
(三)内部控制活动重点不突出
当前,事业单位在强化内部控制有效性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组织架构规范性不足,岗位划分不合理,并未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制衡机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落实受到阻碍。2.缺乏科学的审批授权制度,存在较为严重的大权独揽现象,导致监督管理职能缺失、不规范行为频发。3.预算控制与执行弱化,预算编制合理性不高,并未充分考量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现状,支出达不到逐笔核定要求。预算执行随意性大,究其根本在于约束机制的缺失。
(四)内部信息缺乏共享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落实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各职能部门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覆盖事业单位各项管理活动,能够保障信息数据传递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便于管理层充分掌握事业单位当前运行情况,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然而,就目前而言,部分事业单位缺乏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沟通机制不够顺畅,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各自为营,相互配合不足,协同效应难以发挥,业财融合进程缓慢,部门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随之降低。同时,事业单位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中心等职能部门沟通不足,内部控制落实缺乏充足的支撑。
(五)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作为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部分因素影响及制约,部分事业单位并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导致内部审计职能并未充分发挥。有的事业单位虽设置了内审部门,但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常出现一人兼任多岗的情况,审计人员专业素养难以满足工作落实需求,导致内部审计权威性不足,内部审计结果得不到重视,内审评价常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另外,外部监督不够深入,财政与外部审计将关注重点放在财务收支上,通常将资金使用作为监督重点,对于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及时发觉内部控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执行力下降,无法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4]。
四、事业单位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事业单位应当进一步强化全员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管理层首先应当树立正确认知,明确内部控制对于维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内部控制渗透到员工日常工作中,全面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规避潜在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借助新媒体平台,例如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合理设置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落实过程中能够共同承担内部控制落实责任,增强员工自觉性,消除抵触情绪,进一步提升各职能部门的参与度,为内部控制落实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
事业单位应当明确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并以发展战略目标为指引,结合事业单位经营管理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关键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负面影响,保障内部控制良好稳定地运转。构建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借助现代化手段,对事业单位内部重大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准确判断各项因素变化中包含的潜在风险隐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依托信息化技术,对项目实施过程实现全流程监督管控,防患于未然,尽可能规避风险的发生。
(三)强化重点活动控制力
为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应当严格遵循各项要求,明确各项经济活动及业务流程,保障业务流程手续的完备性,同时确保各项文件、记录以及凭证的完整性、真实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应当基于自身实际经营情况,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规定,引进全面预算管理思维,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机制中应当包括如下内容: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分析与调整、决算编报以及绩效评价等。确保预算编制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效果,避免预算资金的随意调整时,切实保障财政资产安全。涉及预算调整,应当严格落实审批制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预算调整申请予以驳回。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切实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事业单位务必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涉及三重一大的内容,必须由管理层集体研究决定,不得个人决策,也不得对集体决策进行随意更改,以此规避滥用职权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廉政建设。同时,事业单位还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制,定期开展资产清点盘查工作,切实提高资产利用率,强化资产管理,推动内部控制规范化目标的实现,切实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5]。
(四)加强内部沟通,推进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大力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事业单位实际经营状况,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为事业单位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依托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帮助员工明确自身权责,及时向上级汇报单位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帮助管理层更为全面地把控事业单位当前的经营状况。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运作,帮助财务部门深入业务前端,为业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引。同时,为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搭建良好的渠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在事业单位内部的共建共享。
(五)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强化外部监督
为有效解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内部审计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规范内部监督程序、方法及要求,强化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事业单位应当强化对内部审计认知,结合自身需求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其独立性及权威性。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优化,推动整改工作的充分落实[6]。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通报、反馈监督检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并进行责任追究,凸显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强化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事业单位务必要提升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在对自身管理流程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经济活动管控力度,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事业单位廉政建设,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以及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