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民粹主义研究:文献回顾与进路展望

2022-11-27户振亚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界民粹主义特朗普

户振亚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没有民粹主义的一些常识,便很难理解美国的政治。”[1]33同样,不体悟美国民粹主义,也难以真正走进民粹主义的世界。回溯国内学界关于美国民粹主义的讨论,考察它从萌芽到扎根、从昔时到今朝的过程,不仅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美国,还能启发对该问题的新思考。目前学术界对“民粹主义”概念定义的归纳总结可谓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世界各地的民粹主义运动亦存在独特性。本文仅探讨贯穿在美国二百余年的历史之中的“美国民粹主义”,是不同于俄国民粹派、西欧新民粹主义、拉美威权式民粹主义的,是具有典型美国“特色”的民粹主义。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CSSCI期刊(含扩展版)中关于“美国民粹主义”的论文成果为主要文献来源,辅之以学界关于“美国”及“美国民粹主义”研究的著作来剖析当前研究现状,从而展望未来研究进路(本文所采集文献时间段不限)。总体来看,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集中在美国民粹主义的溯源、历史发展与影响因素、当代表现、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四个方面,缺乏全面性、系统性、联系性分析和对比性研究。在赓续研究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维科学认识美国民粹主义,以丰盈美国民粹主义历史发展与当代境遇的研究,推进民粹主义与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主义”之间的联系研究,并在全球化视域下开展美国民粹主义的相关研究。

一、美国民粹主义溯源

民粹主义贯穿在美国建国后二百余年的历史传统与政治肌理之中,在不同时代与不同的政治理念相结合,并体现在不同的运动和事件中。美国学者约翰·朱迪斯(John Judis)指出,“美国的民粹主义运动往往突如其来,令人始料未及,虽然短命,但影响力巨大。”[2]4美国的民粹主义运动往往呈周期性爆发的态势,是美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危机所引发的民众不安全感的反应,而危机的背后必然有爆发根源。学界依此对美国民粹主义进行了溯源探讨,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美国政治中是否具有民粹主义传统”的追问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民主政府的本质决定了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无法抵抗多数。”[3]135多数的“暴政”对美国政治文明和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数”大众对抗“少数”精英亦是民粹主义的主要表现。所以,“美国政治中一直具有民粹主义传统”是学界目前的主流观点。民粹主义是现代政治中所固有的现象,美国作为最早实现民主化的国家,不可避免地带有民粹主义基因。[4]回溯美国早期政治,钱满素指出精英和大众的矛盾是美国早期政治中的几个基本矛盾之一,这一矛盾可以溯源到“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的早期党争[5]63,而精英和大众的矛盾正是民粹主义生发的重要推手。在美国独立53年之后,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凭借民粹倾向当选美国第七任总统。其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民粹色彩的主张,一方面主张“战胜大银行”和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推崇种族主义,其开创的政党分赃制度更是民粹倾向的直接体现。杰克逊在任期间将大众精神落实到了制度设计之中,大众信念成为民粹主义话语建构的重要部分。[6]美国在建立现代民主国家进程中经历了剧烈的社会转型并由此引发了各种危机,这是民粹主义缘何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重要力量的原因。仁者见仁,也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民粹主义传统并不显著。正如有观点认为,相对于法国的左翼传统、德国的右翼历史,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民粹政治而言,美国的民粹主义色彩较淡,从整个历史图景来看,美国具有较多的精英主义成分,且美国的政治传统倾向温和,缺少极端主义土壤。[7]尽管学者们莫衷一是,但民粹主义在美国历史中游荡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却是毋庸置疑。

(二)关于美国民粹主义生发必然性的探析

民粹主义总与周期性的危机“为伴”,探索其生发的必然根源是审视美国民粹主义的重要途径,学界相关讨论主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的民主体制和两党制三方面进行。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调和的矛盾会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形成的制度嫌隙给予了民粹主义生发空间。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衰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有着天然的联系,但追溯其根本原因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所造成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给民众带来的恐慌,加之民众诉求得不到呼应而产生对政治方向的怀疑。[8]有学者以“茶党”运动为例,分析了民粹主义运动爆发的原因,指出虽然引发“茶党”运动有经济危机、政治主张和政党制度等多方面原因,但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9]二是美国的民主体制。美国的民主是自下而上实现的,其行政体系是从基层开始,“人民统治”的民主是理想主义的国家信条,而这与日常政治之间又存在矛盾和冲突。托克维尔指出,“美国人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民主的不稳定性,又使得一切重要事务都听命于民主摇摆不定的意志。”[3]138正如有学者认为,理想的国家政治信条与奉行现实主义的政府制度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理想信条与政治现实之间的冲突,而这一冲突也成为民粹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10]三是两党制的局限。在两党制下,有一部分民众的主张和利益诉求不能被两党所代表,而人民党、“茶党”等党派就把这类被孤立的社会群体组织成一个新的政治利益集团,即民粹主义政党。在两党制格局正式形成后,从未有第三党在大选中获胜,两党的长期交替轮换必然会漠视一部分民众的诉求,这也会造成一部分民众对未来国家政策的被迫选择。有学者从两党制的角度分析了大选,认为两党制让部分选民面临“无选择困境”,只能作出“非黑即白”的选择,不作出选择就会失去有效的政治参与机会,而困境成为常态就会使“民主性”大打折扣。[11]这与前文述及的理想信条与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相呼应,即是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民粹主义游荡的国度中,美国无疑最为典型。民粹主义的色彩遍布于美国文明的基因之中,只有溯其根源才能深入考量其外在的表象。尽管学界关于美国政治中是否具有民粹主义传统还存在争论,但民粹主义运动在美国多次爆发且不断衍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美国民粹主义的历史发展与影响因素

从人民党运动到如今新一轮民粹主义的复兴,美国民粹主义历经多次运动高潮,尽管代表的政治派别和运动形式不同,但仍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梳理学界对美国民粹主义历史发展的研究发现,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美国民粹主义运动实例历史延宕的研究

学界多认为美国第一个民粹主义运动实例是19世纪末期出现的人民党运动(又称平民党运动)。有学者认为人民党运动是第一次影响美国的大规模民粹主义运动,标志着代表农民利益的政治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2]。人民党运动以1877年成立的德克萨斯联盟为发源地,1892年来自美国农民联盟、劳动骑士团与其他一些团体联手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人民党,旨在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独立以自主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人民党制定了被称为“第二次独立宣言”的奥马哈政纲,有学者指出奥马哈政纲集中体现了平民主义的政治诉求,是对美国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和美国现代经济秩序的挑战。[13]人民党主张真正的群众运动,具有反建制、反精英的左翼民粹主义特质,还具有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右翼民粹主义特质。尽管人民党运动历经数十年最终失败,但却留下了巨大的政治遗产。人民党是美国第三党运动的第一次尝试,营造了一种迎合当时美国政治主流的氛围,含有鲜明的激进主义色彩,最终形成了美国文化中“使用民粹主义政治模式”的重要特征[14]224,后来的拉丁美洲和欧洲政治也深受其影响。

在人民党垮台近30年之后,经济大萧条导致贫富差距悬殊,政府无力的应对引起了下层人民的不满。这时具有民粹色彩的政治家休伊·朗(Huey Long)凭借“每个人都是皇帝”的口号当选为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公开谴责富人和金钱的权利。其在1934年发起“分享财富”运动,向财富超过500万美元及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征收所得税,为每个家庭置办足够的“家庭资产”。这一运动具有深厚的城市背景和投机倾向,方案带有明显的空想性和危险性,是对危机中生存现状的激烈抗议。[15]休伊·朗一面对穷人温和,一面又独断专制,但本轮民粹主义运动随着这位“克里斯马”式的领袖被暗杀而终止。又过30年后,在左倾骚动的20世纪60年代,一场由乔治·华莱士(George Wallace)发起的右翼民粹主义运动在美国复兴,“在新政自由主义为美国政治撑起的保护伞上捅开了一个大洞。”[2]21乔治·华莱士维护中产阶级利益,保护普通美国白人,反对种族融合,用种族主义煽动民粹情绪。与休伊·朗相似,随着乔治·华莱士被刺,本轮民粹主义运动也逐渐走向消亡。学界基本认为本轮民粹主义运动以种族主义为突出特征,是少数政客的竞选工具和政治策略。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冷战的结束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确立使美国制造业外移,大量移民涌入再次挤压了美国本土劳工的生产空间而导致失业率飙升,工资水平停滞不前,中产和中低收入阶层开始产生不满。这时,代表中间左翼民粹主义的罗斯·佩罗(Ross Perot)和代表了右翼民粹主义的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开始崛起,引发了民粹主义的短暂复兴。佩罗将自己称为人民的“公仆”,对抗政府腐败和阻碍经济发展的等级制度,主张将精力放在重建本土经济上。而布坎南明确反对新自由主义主张,向“建制派”发起挑战,反对移民和海外政策,主张增加本土就业机会。二者代表了美国劳工阶层和中产阶级对新自由主义秩序的强烈反抗,而且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种反抗,并成为影响美国政治的主要力量。[10]

(二)对美国民粹主义历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历史上,俄国和美国分别出现了“农民社会主义”和“农民激进主义”两种典型的民粹主义形式,且俄国的民粹主义运动实例发生要稍早于美国人民党运动。二者之间是否具有联系,学界还没有相关研究。但有学者研究了俄国民粹派分子在美国进行的公社实践,详细介绍了由俄国人威廉·弗雷(William Frey)领导的、由流亡美国的俄国民粹派分子组成的雪松谷公社。认为俄国民粹派的“农民社会主义”理想与雪松谷公社在特殊的时空背景下完成了一次有机结合,虽然雪松谷公社与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理想是分不开的,但并不能把雪松谷公社看成是俄国民粹主义运动在美国的简单翻版[16]。正如秦晖在《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雪松谷公社在美国进行“大同”实验是走“农民社会主义”,但美国人民党运动最多是“农业自由主义者”,美国人民党人不能被学界简单视为俄国民粹派的同类。[17]此外,美国的南北战争、黑人民权运动中都对美国民粹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正如保罗·塔格特(Paul Taggart)所讲,美国内战留下了一幅关于地区的、文化的、经济的冲突网络图形,民粹主义者就是在这种独特的政治模式中成长起来的。[1]38美国南北战争后不久,以农民组织“格兰奇”为基础的全国农民联盟成立,后又与工人骑士团等团体成立了人民党。南北战争最终废除奴隶制,解放了黑奴,黑人民权运动正式以立法形式结束了对黑人的歧视,并形成了“政治正确”的原则,这无疑是积累了崇尚“白人至上,种族主义”的右翼民粹主义情绪。但目前学界还没有专门讨论这些问题的成果,只是将其穿插在相关研究之中。

梳理可见,自人民党运动以来,民粹主义运动大约每隔30年便会复兴,虽持续时间不长,但影响力很大。学界的研究主要把历史梳理的时间段定义在人民党运动至20世纪末,且从具体的民粹主义运动事例出发,讨论了人民党、休伊·朗、乔治·华莱士、20世纪90年代民粹主义运动等不同民粹主义实例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主要策略及历史影响等。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有部分学者从历史回溯中分析透视了当代美国的民粹主义。

三、当代美国民粹主义的表现

正如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诱发了休伊·朗的左翼民粹主义运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也使得美国社会出现了长期的系统性问题,导致民粹主义运动再次泛起。从“茶党”和“占领华尔街”运动,再到代表左翼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取得成功和代表右翼的特朗普(Donald Trump)入主白宫,后危机时代的美国民粹主义正式浮出水面,并呈“左右共奏”之势。正如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所讲,“直到茶党崛起和特朗普的意外成功,民粹主义才开始在美国政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角色。”[18]118梳理当代美国民粹主义的研究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当代美国民粹主义的复兴因素

运动爆发必然具有一定时代背景,经济不平等、中产阶级衰落、民主制度困境皆是导致美国民粹主义复兴的因素。外交部《美国民主情况》报告指出,美国“金钱政治、身份政治、政党对立、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种族矛盾、贫富分化等问题愈演愈烈,民主制度的功能出现衰退”。[19]经济不平等导致了巨大的贫富差距,使富人在政治中的影响力增加,选举彻底沦为富人的游戏,中下阶层民众对特权阶级产生了严重不满甚至是愤怒,这恰恰给民粹主义提供了生发的土壤。[20]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桑德斯和特朗普皆拿经济不平等来大做民粹主义文章。贫富差距过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美国中产阶级的衰落,据《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数据显示,美国最富有的50人与最贫穷的1.65亿人拥有的财富相等,美国1%最富有的人拥有的净资产是50%最贫困人口的16.4倍。[21]有学者认为中产阶级的衰落使他们在政治上变得更加激进,他们的“反叛”必然会带有民粹主义色彩,反抗上层和底层的挤压。[22]而反全球化、反移民、反富人、贸易保护主义等民粹举措正迎合了中产阶级的心理需求。此外,经济不平等也会导致政治走向极化,最终使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政党政治陷入困境。民众的经济性和社会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常会转变为寻求再分配的主张,而这个转变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现行制度的批判。[23]经济的不平等导致美国中下层民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必然会归结为制度的原因。而特朗普正是利用这一点打出反常牌,用激烈的反建制理念来打破传统“政治正确”的观念以迎合选民,这在2020年大选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美国当代民粹主义运动

“茶党”运动和“占领华尔街”运动分属右左两翼,是当代美国民粹主义运动的代表。2009年伴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果,“茶党”在美国迅速掀起了右翼风暴,有学者认为“茶党”运动是美国保守主义运动的新阶段,行动虽激进但没有突破保守主义运动的范围,揭示了美国自由主义的社会基础[24]。“茶党”成员对美国宪法十分推崇,主张宪法原文主义;反对大政府,认为政府过度干预了个人,提倡有限政府,却又希望借助政府推行他们的理念;反移民,具有浓厚的种族主义和本土主义色彩。美国中产阶级对地位衰落的恐惧、对其利益受损的愤怒经过民粹主义的催化之后爆发了“茶党”运动,“茶党”作为共和党的分支实际上将该党推向了更加保守的方向,而且使得民粹主义成为了右翼政党的主要话语[25]。经过几年的发展,“茶党”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不可小觑的力量,甚至影响到美国选举,但是极端保守主义的“茶党”又不可能在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中走得太远。

2011年,因奥巴马对华尔街态度不够强硬,左翼便对其发动了抨击。组织者打着“我们再也不能容忍1%人的贪婪和腐败”等典型民粹主义标语,聚集在祖科蒂公园并安营扎寨,运动迅速席卷美国许多城市和村镇,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与“茶党”运动不同,“占领华尔街”运动代表着左翼民粹主义,有学者认为该运动指向美国政治体制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对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抗议[26]。也有学者指出“占领”运动有着许多新的特点,认为运动充分利用了便捷的网络媒体,迅速扩大了影响力,运动利益诉求在逐步地复杂化和多元化,而且运动并没有遭到官方实质性的镇压。[27]还有学者比较分析了接连爆发的两场运动,其借助政治过程理论,比较得到了茶党运动比“占领”运动更为强势,延续了20世纪以来左右翼力量对比,且在未来也很难改变的结论。[28]

(三)政治人物的民粹倾向

2016年美国大选让桑德斯和特朗普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大多学者认为二者的竞争带来了美国民粹主义的新高峰,他们分别代表了民粹主义左翼和右翼,且分析了各自的主张、政策、行为及影响,几乎形成了“二者就是铁杆民粹主义者”的学界共识,但是共识之外也有不同声音。就桑德斯来说,有学者认为左翼民粹主义的逻辑实质上是传统激进逻辑的延续,桑德斯往往被国内外主流媒体认为是左翼民粹主义者,但实际上其主张更多的是对传统新自由主义的回归[29]。而就特朗普来说,国内外学界更是把他称作右翼民粹主义的代表,西方知识界不但把特朗普定义为民粹主义,而且是比较坏的民粹主义。但丛日云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分析了西方知识界在解释“特朗普现象”中存在的误区,指出由于西方知识界的主流思想在近几十年大幅“左转”,且有着明显的民粹立场,这样不但修正了民粹主义的概念,还基于左倾立场曲解了特朗普的思想和行动,才会把特朗普划为右翼民粹主义。其进一步指出特朗普只是个人性格和行事风格带有民粹主义色彩,但这还不足以判定其就是民粹主义者,而特朗普推行的公共政策明显具有保守主义特征,可见“特朗普现象”是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保守主义,应该是抵制美国社会走向民粹的力量。[30]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美籍教授约瑟夫·马奥尼提出了“伪民粹主义”的观点,其认为特朗普与自里根以来的每位总统的政治理念都有共同之处,其政治理念实质上是伪民粹主义,在很多方面都是在重复着里根的剧本,而里根、克林顿、奥巴马都是后现代时期的伪民粹主义者。[31]

(四)拜登时期的美国民粹主义将“何去何从”

随着拜登入主白宫,美国主流媒体多认为特朗普的下台标志着美国本轮民粹主义将走向衰败,美国将“重回正轨”。但有中国学者认为不然,他们认为美国民粹主义不会随着特朗普的下台而走衰,而是会在左右翼民粹主义的“共振”下持续膨胀[32];白宫易主不会使美国本轮民粹主义运动停止,而是会以“无序民粹主义”的形式接续表现[33]。在拜登执政以来,虽然其修改多项特朗普时期的政策,但有学者认为拜登的外交方略实际上仍然是吸纳了特朗普的民粹主义经贸政策内核并保留了其胁迫外交选项[34]。不同于特朗普政府的右翼民粹主义外交政策,拜登政府目前奉行的进步主义外交政策则体现了民主党内部左翼民粹主义者的外交主张[35]。未来美国民粹主义究竟何去何从难以预知,但目前学界还是多认为拜登依然没有摆脱民粹主义的束缚,其许多政策依然具有民粹主义色彩。

2016年特朗普的当选掀起了一股研究美国民粹主义的热潮,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可见,学界已经对导致美国民粹主义复兴的经济不平等、中产阶级衰落、民主制度困境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茶党”“占领华尔街”等当代美国民粹主义运动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桑德斯、特朗普等代表性政治人物的民粹倾向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在拜登时期民粹主义依然在美国存在。

四、民粹主义对美国及世界格局的影响

美国民粹主义的再度泛起,使得美国以更加极端的方式和政策应对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这不仅会对美国的政治、社会、经济甚至是国民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会对大变局之下的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梳理相关研究发现,学界也多是围绕这两点展开讨论。

(一)对美国的影响

对美国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条进路展开。首先是政治层面,民粹主义对美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民粹主义是衡量美国代议制运转效果的重要指标,当代议制民主失灵时,民粹主义便会否定代议政治的正当性,暴露制度运行中的漏洞。[36]而有学者认为民粹主义虽然会带来政治极化,但也可以给不同选民更明确的选择,促使两党更好地为本党政策负责。[37]尽管民粹主义在政治中有着一定功能性,但若长此以往,美国的政治状况无疑令人担忧。最突出的便是左右翼共奏带来的政治极化问题,有学者指出由不平等引发的民粹主义泛滥,使得右翼民粹主义和左翼民粹主义分歧的加剧,扩大了两者间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裂痕,催化美国的政治极化[38]。另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政党的影响。民粹主义崛起对美国的政党体系会产生结构性的变化,有学者认为受特朗普政府民粹动员政策的影响,民主党也利用种族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民粹动员,这就拉开了两党全面利用民粹动员进行竞争的大幕[39]。总之,民粹主义继续延续势必会打破政党平衡,造成更严重的意识形态冲突,甚至导致美国走向衰落。其次是经济方面,民粹主义的崛起没有使美国经济有明显的改观,美国的贫富差距依然在不断拉大,工作岗位未见明显增加,但美国的贸易政策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民粹是右翼民粹主义组成部分,反对自由贸易、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华极端贸易政策便是现实表现[40]。毫无疑问,妄图用极端贸易举措重构中美贸易关系只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贸易冲突。最后是社会层面。民粹主义的爆发是对社会危机的反应,处理不当只会加剧危机,引发动荡。有学者从新冠肺炎疫情入手分析了美国民粹主义对社会的危害,认为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右翼民粹主义偏离了中间政治路线,为迎合保守主义选民,转移疫情引发的社会危机,大打种族主义牌,加剧社会族群的紧张关系和社会的紧张情绪,结果也只能引发社会恐慌和对立。[41]

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对国民价值观、环保气候等具体领域的影响。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探讨了美国国民价值观是否发生了民粹转向,指出现在美国的价值观民粹化转向尚未到来,但仍有可能到来,美国选民的利益和价值观已经到达临界点,一旦转向就难以扭转美国的命运,甚至资本的命运。[31]有学者分析了美国女性在民粹浪潮中的角色,认为民粹主义浪潮使得美国女性在政治、工作、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给具有传统保守主义价值观的、劳工阶层家庭的、中西部的女性带来了巨大的改善状况的压力。[42]还有学者分析了特朗普的民粹保守主义对环保气候政策的影响,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民粹保守主义主张环境保护要服务于经济发展,曲解环保气候标准和偏离环保宗旨,肆意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协定,引发国家责任并造成恶劣影响。[43]

(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超级大国,民粹主义的泛滥必然会给大变局之下的世界格局增添更加不稳定的因素。特朗普政府使得美国民粹政治走向台前,深刻影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更是给大国关系、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与合作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民粹主义政治逻辑依然是反建制,美国反国际政治中的建制,就是对国际机制的摒弃和漠视,尤其是国际多边机制是特朗普政府反建制的主要目标。[44]特朗普政府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正是对国际机制摒弃的表现。反国际建制的外交民粹主义行动是美国社会整体对其国际地位现状的不满,不止是草根阶层,甚至美国的精英阶层也加入到了反全球化的民粹行动之中,这是将社会问题向外转移的表现,加剧反全球化、反移民、反一体化、反自由贸易的趋势[45]。这种民粹主义的对外策略无疑会使得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彻底崩塌。具有民粹色彩的“特朗普主义”破坏了国家战略稳定,打破了国际关系平衡,重新修订了国际体系规则,使大国进入了“战略竞争”的时代。[46]其中对中美两个大国关系变化的影响尤为重大。有学者认为,受民粹主义的影响,美国政府对华作出了错误的战略判断,在贸易、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制定了相应的“反华”对立政策,并且特朗普政府不余遗力地煽动和激发美国民众对中国的不满[47]。“特朗普现象”背后的社会躁动折射到了中美关系上,民粹主义所引发的社会躁动影响着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判断,从而影响了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势。[48]受民粹主义影响的中美关系正在发生着本质性变化。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认清美国民粹主义出现的根源,吸取美国的教训,在“做好自己”中完善全球治理。[49]

如今,民粹主义笼罩美国,对美国及世界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界从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层面探讨了民粹主义对美国的影响,虽然多数学者认为民粹主义给美国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有学者分析了民粹主义在美国政治的功能性。在世界层面,学界则较为统一地认为美国民粹主义泛起对打破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述论与展望

近年来国内学界形成了关于美国民粹主义研究的初步学术基础。在2016年特朗普上台之后学界才掀起对美国民粹主义研究的热潮,相关研究成果虽快速增多,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某些具体问题还处在争鸣与碰撞之中。此外,研究成果多以期刊论文、报纸文章为主,博硕士论文、学术专著较少。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一是对美国民粹主义的溯源。国内学界从对“美国政治中是否具有民粹主义传统”的追问出发,探讨了美国民粹主义生发的必然性。二是梳理美国民粹主义的历史发展。学者们考察了历史进程中美国民粹主义运动的具体实例与代表人物,对美国民粹主义历史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三是审视当代美国民粹主义的表现。学界探究了当代美国民粹主义复兴的背景因素,具体解构了分属右左两翼“茶党”和“占领华尔街”运动,并对代表性的政治人物进行了剖析。四是美国民粹主义对美国自身发展和世界格局变动的影响,尤其表达了对中美关系未来何去何从的关切。

毋庸置疑,目前的成果有着很多闪光之处,但不考量其中的不足,研究就如“无梁之屋”,一般无法继续深入。从现有掌握资料看,不足在于:

一是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分析。目前学界对美国民粹主义的研究侧重从某一方面展开,如:美国民粹主义的经济根源、历史发展、当代表现等等,少有学者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同时梳理美国民粹主义的“前世今生”和生发根源,整体上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的研究。此外,学界对这一议题的研究多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而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定会“别有韵味”。

二是缺乏联系性分析。在美国文明中,民粹主义与自由主义、反智主义、实用主义、保守主义等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贯穿于美国历史的自由主义,与民粹主义在某种场域中交汇并产生碰撞;民粹主义的话语和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保守主义的色彩;反智主义在一定话语体系下可以看作是民粹主义的表现等等。但目前并没有剖析民粹主义与美国社会各种“主义”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出现,只是就美国民粹主义研究民粹主义。

三是缺乏对比性研究。虽然美国是被民粹主义所笼罩的主要国家,但在全球范围内民粹主义泛起也已是不争的事实,西欧、东欧、拉美、非洲,甚至中国都可觅民粹主义的魅影,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生发土壤和表现样态。可见,对民粹主义进行一个全球性的横向对比也是应有之义。但目前少有学者将美国与其他地区的民粹主义进行对比研究,有之也多从“西方民粹主义”出发来一概而论,这无疑不利于从全球化、人类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角度来全面审视民粹主义。

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未来学界围绕“美国民粹主义”议题应着力从以下进路开展。

一是丰盈美国民粹主义历史发展与当代境遇的研究。对任何一种思潮或社会运动的研究都要考虑纵横两种视角,既要有时间上的赓续性,又要有现存空间的系统性。换言之,对美国民粹主义研究既要有纵向的历史文化传统考量,也应有横向的经济社会因素审视。具体而言,要从多个学科视角出发继续深化对美国民粹主义历史溯源的研究,研究美国殖民地时期、独立到内战时期、内战以来等不同历史阶段中民粹主义运动的样态,以及各阶段之间的赓续联系。同时要将历史发展与当代境遇相结合,研究美国当今民粹主义运动的生发背景,预测民粹主义运动的未来走向等。

二是推进民粹主义与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主义”之间的联系研究。在美国这样一个自由主义盛行的国度中,各种社会思潮可以不受规制地充斥着社会空间。国内学者对美国民粹主义的概念界定是存在混乱的,有时会把反智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甚至是乌托邦主义误认为民粹主义,这极易使学者陷入云山雾罩的境地,引发更多抽象难解的疑问。而想突围这种对民粹主义误读的羁绊,就要避免割裂民粹主义与其他思潮的联系。换言之,就是要厘清美国民粹主义与各种思潮、各种主义之间的关系,推进相关理论研究。

三是在全球化视域下开展美国民粹主义的相关研究。对美国民粹主义的研究既要有本国发展域中的纵向历史比较与横向因素剖析,又要有全球化视域中的国际比较研究。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全球化视角对美国民粹主义和其他地区民粹主义进行对比,对美国民粹主义和美国文明、世界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把握,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高度、从全球化的角度来全面审视美国民粹主义的特性。

四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地认识美国民粹主义。美国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已注入了民粹基因,理解美国文明必然离不开对民粹主义的阐释,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系列有关美国,特别是美国文明的重要论述,对我们理解美国民粹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学界要从历史与逻辑两个维度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美国文明的经典论述,进而揭示和阐发美国文明中的民粹基因。

猜你喜欢

学界民粹主义特朗普
民粹主义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辨正
价值观与经验现象:民粹主义概念的尴尬及其重构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特朗普访华
论近年来英语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
一种巴洛克式的民粹主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