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价值取向视域下价值观一体化培育的路径研究
2022-11-27陈艳红
陈艳红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看法,对人的言行具有驱动、导向和制约作用。价值取向是内化了的价值观,指一个人以何种态度对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最终做出合理的选择,体现主体在价值选择过程中的倾向。就业价值取向是个人在就业需要的驱动下,在特定价值观的支配和影响下对职业进行有意识地选择和取舍,是个人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体现,也是个人在职业选择上所持有的一种倾向性态度,是决定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关键因素。
探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寻求精准有效的价值观培育路径,对立德树人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
2019-2021 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为363.81 万人、376.69 万人、409.76 万人,逐年递增。2019 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了116 万人,这意味着2022年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然而,从整个就业市场的求人倍率看,据官方统计,中国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居高不下,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之比大于2。高职学生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不是岗位供给不足,而是高质量工作岗位的需求和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高职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与用人单位工作岗位数量和人才质量要求不完全匹配的矛盾;是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个人素质能力不匹配的矛盾。
(二)毕业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从某高职院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来看,就业签约率在逐年降低、毁约率增高,一年内的离职率增高,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增多。此外,三年来专科升普通本科的比例也持续走高,慢就业现象突出。
截至2021 年11 月2 日,某校2021 届毕业生的离职率为37.32%,不到一年,近四成毕业生离职。分析原因,主要是“薪资福利偏低”(39.15%),其后依次是“工作要求高,压力大”(25.94%)、“个人发展空间不够”(25.94%)、“想改变职业或行业”(22.88%)等,不到半年,转岗的比例为24.68%。离职率较高的专业,离职比例将近甚至超过一半,分别为航海类52.04%、机械与智能制造类45.45%,较2020 届均有所上升,制造行业、艰苦行业的员工队伍稳定压力继续增大。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探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产业布局、就业形势政策等息息相关,更是受到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透视就业报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毕业生这一群体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和部分高职毕业生价值观的偏异。梳理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一)价值观多元,个性追求鲜明
高职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胸怀强国有我的激情与梦想,积极响应国家就业政策,将个人追求与国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二是有功利化倾向,更追求职业稳定、有较高的经济收入,期望能体现社会价值;三是比较“自我型”,执着追求个人利益,既注重社会地位,也追求经济收益,就业目标理想化。应该说,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活跃、求新求异、就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他们敢于追求理想,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中,既有不少学生追求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铁饭碗”,也有不少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感兴趣的职业,还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或投身“三支一扶”。
(二)黑天鹅、灰犀牛现象不容忽视
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以及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取向逐渐务实化,盲目追求体制内的“铁饭碗”,片面追求高报酬,甚至为了谋得福利待遇好的职位,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忽视道德,社会奉献意识、诚信意识淡薄。调查显示,某校校企合作订单班,仅有近35%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留在原协议合作单位工作。选择离职的毕业生中,对工资待遇不满意的约为40%,对发展前景不乐观的超过25%,个人兴趣原因的接近20%。毕业生的契约精神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培育问题商榷
就业价值取向不是先天原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影响一个人价值观形成有多个因素,家庭、学校及社会因素等。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问题,一方面折射出青少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折射出家庭、社会、学校在青少年学生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协同性的弱化。
(一)家庭教育导向作用良莠不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熏陶感染意义重大。不可否认,不少父母对孩子过于呵护溺爱,把教育孩子成人成才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培养上,养成子女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个性。许多家庭对子女的职业前景期望值过高,期望他们能从事社会地位高、薪资待遇好、压力不大且未来可期的理想职业。家庭教育引导的偏异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二)学校价值观教育缺乏有效性、针对性
学校是教育的专门机构,是连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枢纽。学校教育阶段正是青少年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当前在涵养学生品德,培育正确价值观上,大中小学还存在着目标不明晰、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复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小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揠苗助长现象。“灌输式”“强势供给式”价值观教学模式偏重人的工具化培训,过于功利化、理想化,教授的价值观内容有的过于高大上,缺乏身边榜样,偏离了教育为人自身发展的目的[2],因此正向激励的成效不明显。
中学阶段,部分学校过度注重升学率,忽视思想政治课。“强势供给式”仍是思政课主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多为比较枯燥的道德规范、哲学理论,教材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差距甚大。这种定式的教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就读职业院校成了学习失败者的无奈选择。
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相对中小学来说,灵活性、实用性增强,从“马工程”教材到校本读物,从课堂灌输到校友榜样,教学内容也更丰富,但深层的思想价值层面的启迪还稍显乏力。在教学形式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多采取大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教师多由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经验阅历并不丰富的年轻辅导员兼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价值观难以入心入脑,外化于行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社会教育多元,消涨交织
当前,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交织渗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日趋多元。传统的价值体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大冲击下,感召力与约束力日益减弱。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观念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青少年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仍处成长期,社会阅历欠缺、理性思维缺乏、科学分析能力不足,往往对自己感兴趣、新潮时尚的东西不假思索地“悦纳全收”,容易行差就错、误入歧途。
四、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观一体化培育的路径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是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理论依据[3]。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对他的职业生涯、未来人生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定位和设计。该文章体现了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价值观与崇高的择业理想,彰显了他坚毅的信念、博大的胸襟、清晰的奋斗目标、无私的奉献精神,洋溢着青年马克思渴望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豪情壮志。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他说,广大高校毕业生也要改变择业观、就业观,找到自己的定位,[4]投入踏踏实实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强调,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学生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就业价值观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5],完善人生职业规划,找到开启人生职业大门的钥匙。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一体化塑造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同样,价值观的形成既有量的积累的渐变性,也有质的异化的突变性。健康、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消极的思想观念也不是偶发的,都有其量变到质变因果变化的过程。
价值观的教育更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要求,也是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多管齐下,把一代代青少年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之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体化价值观教育的总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6]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中,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独立功能和作用,又要发挥整体的合力作用,塑造科学的价值观。
2.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构建多维度立体化育人保障体系
一是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最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人,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之深刻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早期形成的习惯如与生俱来的一样稳固。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长对孩子品德修养、身心发展教育要从小抓起;家长要做好表率、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在生活中影响教育孩子成人,要让向善向上的朴素情感、真挚美好的家国情怀、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
二是就学校而言,要进一步突出德育、思政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的目标和重点落在立德树人成效上,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7],五育并举,推动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努力从多维角度应对“价值观形成”这个开放系统中“偶然”因素的涨落消减问题,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握指成拳、拧线成绳,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为青少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夯基提质。
三是构建“大思政”格局,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氛围。当前,针对社会教育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指导,教育服务、教育产品不充分,无法形成教育合力,未能很好形成引领导向作用这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社会教育事业的统一协调行政管理,大力推进社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制订社会教育设施分类指导建设方案和相应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推动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线上线下文化空间,充分发挥社会教育有益的辅助补偿功能。
3.大中小学一体化加强思政教育,切实提升学校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第一,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是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要求、必要手段,是解决目前学校思政教育有效性不足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8]
第二,进一步完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贯通培养的制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差异,准确规范设计各学段人才的培养方案,精细设计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科学设置各学段思政课程,分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大中小学分层实施、同向用力,有效衔接、循序渐进、合力推进,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至关重要。
小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劳动精神的教育。教师要树立生动鲜活的学习榜样,加强学生价值情感的体验。如可安排他们定期进入制造业企业实地参观研学,与技能工匠面对面,激发青少年投身制造业的兴趣和志向,让更多学生能够以多元化的职业观正确看待新时代的制造业,为“中国制造”构建长远有效的“造血能力”。
中学生的价值观已初具雏形,但其身心尚未成熟,其价值观念一方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随自身的成长不断加以调整。教师要根据中学生价值取向特点,更新丰富教育内容。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9]。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政治认同[9]。
高职学生即将面临求职就业,价值观教育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重在增强其使命担当意识。高职学校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用行业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感召青年学生;用励志校友案例提供榜样参照,激励青年学生走出懵懂迷惘,将内化于心的就业价值观转化为求职择业的履践行为。
第三,深化三教改革,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思政工作的关键,在价值观教育中,教师要率先垂范,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楷模、敬业乐业的榜样。课程与教材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最直接方法,教育部已经开始探索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课程标准统一衔接起来,从小学的“了解”、初中的“理解”到高中强调“运用”,分别开设“日常行为规范”到“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以及“政治常识教育”等课程。教育资源的整合、保障体系的完善、课程内容的改革,最终目标都是实现育人模式大中小的贯通[10]。再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探索建立青少年成长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精准掌握青少年每个阶段的成长信息,适时介入教育引导,为思政教育一体化提供更便利的线上平台,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价值观是青少年学生的精神支柱。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家庭、学校、社会横向协同,大中小学一体化纵向衔接贯通培育,把价值观培育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构筑“校内外一体化育人模式”,润物无声、久久为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青少年心灵,定向领航,日用而不觉。让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激励青年学子厚德强技、报效国家。假以时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将不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羁绊,大批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