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2022-11-27黄发友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红色资源

黄发友 姜 曼 程 许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1]青年大学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理想信念是青年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首要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3]。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1]。红色文化是弘扬家国情怀的“营养食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建设阶段和改革时期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是红色文化的直接载体,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4]。因此,高校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内涵、精神价值和育人功能,将其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对于加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红色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和事业所持坚定不移的观念、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体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先锋力量。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要有远大抱负、信仰坚定,才能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理想信念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使人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5]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站稳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带有红色烙印的文化。红色文化饱含深厚的革命理想和国家情怀,富有历史和文化底蕴,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精神密码和制胜法宝。“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等资源的总和。”[6]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精神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和制度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指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物质文化资源指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展览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物质载体;制度文化资源指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纲领、规章、准则等制度载体。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定理想、百折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

因此,高校要“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7]要切实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让大学生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养分,领悟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以身报国的英雄气概,感受社会主义建设者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为民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政治意蕴、文化意蕴和育人意蕴,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一)政治意蕴: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导向

善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其政治意蕴,可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导向。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性体现在其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拥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首先,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其次,红色文化与党的百年奋斗史密切相关,是中国共产党在产生、发展和壮大的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不断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光荣历史。最后,红色文化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可以鼓舞大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红色文化在我国具有特定政治内涵和价值意义,是培养国人文化自信的奠基石和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8]红色文化资源蕴含鲜明的政治立场,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践行、对党丰功伟绩的颂扬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导向是一致的。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让他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能够在复杂形势面前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自觉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主动将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二)文化意蕴:夯实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底蕴

巧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其文化意蕴,可以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底蕴。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的展现形式,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内容,天然就带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表现为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信念。红色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党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内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9]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意蕴,散发着红色的思想光芒,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思想基础、精神内核。高校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推动国家建设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实践,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崇高精神境界,从而不断提高思想层次和思想站位,摆脱低俗、愚昧的思想,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再计较个人的一时得失,培育无私忘我的精神以及为国为民的情怀,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三)育人意蕴: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

活用红色文化资源,发现其育人意蕴,可以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合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不同红色文化载体,如,运用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和制度文化资源等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革命故事、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物质载体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优良的革命传统、坚定的政治信仰、高贵的精神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明辨是非、鉴别善恶、分清对错,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提升思想素养和道德情操,培养独立、高尚、健全的人格。通过参观考察革命遗址、纪念馆、党史教育馆等物质文化资源,大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付出的惨烈牺牲,深切感悟先辈们不怕流血、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从革命故事嵌入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革命故事资源,可以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生动活泼起来,让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丰富有趣起来,让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显著起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教育方式的必然选择。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更加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时代新人。

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高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如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促使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认知感

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专业课教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感,使他们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一方面,高校要坚守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认真编写融合红色文化内容的教案,注重运用生动的历史人物、红色事件、革命故事等案例,也要将红色文化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学习红色文化的精神品格,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实现红色文化入耳、入脑、入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活泼、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红色文化内容,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所学、所悟、所感,使他们在学习和领悟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同向同行,共同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教学,将专业理论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剖析一些专业理论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内容和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促进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课堂教学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可以采取多媒体视频、音频等作为课堂传播红色文化的教学方式,让理想信念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有趣,使他们正确理解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课堂教学,可以使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时代价值,对红色文化产生初步认知,为大学生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奠定基础,“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1]。

(二)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体悟感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及制度文化等为主要内容,展现校园精神和风气面貌的一种群体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高校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体悟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一是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重视纪念碑、纪念馆、革命雕塑、革命遗址、文献资料等物质载体的建设和保护,依托显性的红色文化标志物优化校园环境,向大学生传递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内涵。高校要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基地,为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和开展红色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支持,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进而在红色文化熏陶中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二是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利用重要节日和历史事件纪念日,如抗日战争纪念日、五四运动纪念日、国庆节、建军节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缅怀和纪念活动。开展红色文化图片展、知识竞赛和主题征文比赛以及红色电影展播、红色故事演讲等校园红色文化活动。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报告和交流活动,做好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工作,深入剖析红色文化的本质、内涵和内容,引导大学生围绕红色文化主题进行交流探讨。邀请革命前辈、老党员、先进人物等走进校园,讲述红色故事,推广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三是搭建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高校要创建红色文化网站,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学校官网等媒介,开辟革命故事、红色经典、历史遗址等专题栏目,使之成为校园主流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突出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大学生将在充盈着红色元素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精神洗礼,加深对红色文化的体悟,真正做到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4]。

(三)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认同感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进行思考和感悟的重要方式,可以使他们在实际行动中提升思想境界。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价值导向和方向指引,也可以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对红色文化的深切认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高校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碑、红色景点、博物馆、红色文化展览馆等场所,推动他们及时将课堂中学习的红色文化内容与现实充分融合,进一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参观之前,可以设置一些充满趣味性且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大学生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高校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用好各类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理论宣讲、党史学习实践、红色文化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参观革命遗迹、宣讲红色故事、采访优秀老党员、寻访红色文物、缅怀革命先烈等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激励他们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薪火,筑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在实践调研、参观考察、学习体验过程中,大学生受教育、强信念、长才干,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理想信念有更为切身的感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更加深刻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坚信,真正做到在学、思、践、悟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红色资源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色是什么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追忆红色浪漫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