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时代乡村基础美育实践与思考
——以“雄安新区艺术行动”项目为例
2022-11-26李元欣
文∣李元欣
习近平强调“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加强美育学科建设是培养美育理论和实践优秀人才的需要,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乡村基础美育的课程普及、师资质量一直是美育界关注的焦点,而当下核心素养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新诉求与新规律给予了基础美育新的使命与建设路径。
一、乡村基础美育之于美育
美育涵盖了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等多个子类,各环节的美育功能环环相扣,为学生的审美生长供给源源不断的“养分”,城市与乡村的美育合力并行,建构中国美育发展的完整有机体。但在乡村美育这个特殊的限定条件下,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了社会与家庭美育环节薄弱,所以对学生的美育培养“重担”便落于学校美育中。因此,乡村基础美育发展的使命与担当是美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美育属于感性教育,这是它最突出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中国美育学的核心范畴,美育的人格教育和创造教育等属性都是在感性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促进学生五大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核心素养时代赋予当代美育的使命,基础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建立于教师对学生审美核心素养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可是,当下大多数乡村的美术教学都无法实现该诉求。因此,若该现象背后的形成机制与解决方案未得到深入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中国美育整体的发展。
由此可见,乡村基础美育的发展是中国当代美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当下的发展该如何适应核心素养时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乡村基础美育之使命
基于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与当下乡村基础美育的特点,笔者总结出三条乡村美育的使命。
其一,设计符合核心素养时代的美育课程。相较于之前的“双基时代”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时代的新特点与新诉求为基础美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指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这个问题,其本质是为了培养人的解决问题能力。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重视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学科内容结构化”。而乡村基础美育的课程依旧存在讲授零碎知识与技法、脱离实际问题情境、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等问题。因此,围绕核心素养、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将成为当前乡村基础美育发展的新使命。
其二,培养适合核心素养时代的美育人才。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往常单纯的会画画、会教课就行的美术老师标准已濒临淘汰,核心素养时代已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时代。推动美育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完整的美育知识结构,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来整合相关专业知识体系,形成学科的定位,才能培养出复合型的美育人才,使新时代美育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诚然,“美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单纯的中外美术史、教育理论是不够的,因此,广泛涉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乡村基础美育的新使命,复合型人才能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冲击,具备更强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跨学科能力、迁移能力。
其三,锚定契合核心素养时代的美育目的。过去美术学科的地位总是处于边缘地带,这点在乡村尤为明显。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重视,美育功能的解读亦应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而更加多元化。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应依旧停留于技法的传授,而是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更新,可以借艺术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借艺术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借艺术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借设计思维提升创新力等。美育教育重点在于将上述一级目标逐级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融入教学设计,贯穿教学方法,重现在教学反思中。
三、乡村基础美育之建设
2018年,腾讯与荷风艺术基金会联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开启“艺术行动”项目共同探索“互联网+美术教育”,力图在全国乡村基础美育建设方面作出尝试性探索。首先在试点地区进行深入调研,发现雄安新区的311所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存在着“缺内容、缺老师、缺硬件”的现象,“艺术行动”项目提出“互联网+美术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线上课程、线下培训、教学实践及社团组建、成果汇报”四个部分。在形成“教育闭环”的同时也探索出可迁移的乡村美育建设经验。
(一)新课程体系建构
雄安新区“艺术行动”线上美术课程项目设计了60节围绕基本问题、聚焦大概念、基于核心素养的适用于小学的美术鉴赏课与实践课,其设计思路与方法具备可借鉴性。课程框架基于核心素养观建构。实施路径可归纳为基本问题的合理化、大概念的可迁移性、核心素养的落实度三个步骤。
步骤一,提炼基本问题为课程标题。以下四类问题可被称为基本问题。第一,我们在一生中会重复出现的重要问题。如,什么是爱?第二,对美术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探究。如,“为什么用大石块拼起来的建筑也能成为经典”,通过“斯通亨治”这个大众看起来简陋的巨石建筑探索经典的意涵。第三,学习美术核心内容所需要的东西。如,“抽象画,人人都能画吗?”通过看似杂乱无章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探索其内在可循迹的理性与秩序。第四,吸引学生,激发其深度学习的动力。如,“小便池也能成为艺术?”通过杜尚令大众费解的艺术作品表象探讨艺术的标准是什么。
步骤二,在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大概念。聚焦大概念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建构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解决未来情境中问题,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厘清什么是恒久的、可迁移的、值得教给学生的。以雄安新区艺术行动项目中“立体主义的画哪里立体了?”一课为例,确认大概念可以是一个词“艺术改革”,也可以是一句话“立体主义推动了注重形式美的实用艺术领域”。教师可从自身经验出发,选择最想教给学生关于立体主义值得学习的地方,并将其提炼为大概念进行教学,教师较大概率能走出传统单向传授、知识零碎又不实用的误区。
步骤三,检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程度。教学前,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我所设计的基本问题相对应的美术核心素养有哪些?我所聚焦的大概念是否有助于学生解决未来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在互动环节可通过学生表现观察:“我提出来的小问题是否有助于基本问题的解决?学生在探索我预设的问题时是否产生了属于他自己的问题?”教学后,教师在评价环节可根据反馈进行教学反思:“我所做的评估是否显示和区分了真正理解和看似理解的学生?我在课堂中观察到的问题是我作为老师自认为的问题还是学生内心真正的问题?”检验核心素养的落实程度不仅仅是通过关注几个显性指标来衡量一节课中学生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延续性。引导学生判断不同思考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可能性,最终由学生自己决定解决方案,让学生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困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式。
(二)新师资团队培养
该项目中乡村基础美育师资的培训主要依托线上社群的方式培养“复合型”教师,现已持续两年。社群互动的频率为每周五进行两小时研讨,疫情前以“作品点评”为主;疫情后转向“资源分享”与“专题讨论”,主要以问答互动、共享资源方式为主。此种师培方式背后的理念亦具可借鉴性。
理念一,优先乡村美术教师当下的现实需求。需求是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前期的作品点评以雄安新区当地教师每周在数据平台上传学生作品、反馈教学问题为主,依据问题出现频率进行归类总结,重点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考及在社群中进行“苏格拉底式”研讨,并针对问题开展后续的专题讨论。专题讨论的一部分是基于乡村教师当下的现实需求。例如,“品鉴优质美术公开课”专题旨在培养教师解构课程结构的能力。通过详细分解导入、讲授新课、学生实践、总结升华等课堂环节,促使教师运用批判性思维更新自身授课方式。对比大陆与台湾不同的授课方式,围绕“怎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是不是失去了很多”的具体问题培养教师品鉴好课的能力;“提升教学技术”培养教师更好适应线上教学的能力,该专题详细介绍了“微课制作技术”“定格动画技术”等实用方法与精彩案例,教师亦进行了尝试与作品分享;“巩固教师绘画基础”使教师能更从容地面对教材中的各大艺术门类;该专题分享了教材中常见的国画、手工、中国传统美术、水粉、蜡笔画等艺术门类的技巧表现手法,同时也分享了蓝晒、流体画、水拓画、沥粉画等小众艺术媒介的表达技巧,巩固教师的基本素养。
理念二,培育具备综合素养的新型乡村美术教师。乡村教师不能因为教学场域的局限而故步自封,因此专题讨论的另一部分围绕未来的综合发展等方面展开。“了解美术教育当下热点问题”培养教师教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结合理论与案例,详细解读了“核心素养”“大概念”“基本问题”等核心概念的含义及应用方式。利用详细课例夯实教师教学方式,鼓励他们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设计出新的课程构思。围绕“这节课的大概念如何把握”“各环节还能如何设计”“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教师独立设计好课的能力;“知晓国际美术教育”拓展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学。该专题分享了美国、芬兰等国家的艺术教育演变,剖析STEAM、PBL等时下流行的教学案例。后期以具体教育问题讨论为主,如“是否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创作”“是否应该纠正错误的比例关系”。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激发教师的深度学习,从而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形成。
艺术教育能帮助乡村学生开阔眼界,成为不一样的新一代人。上述紧扣当下核心素养时代特点的乡村基础美育建设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美育投入力度,提升其质量,开辟一条新的教育思路。用点燃的方式传递艺术教育,而非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