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替格瑞洛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对≥8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2-11-26陈芳张胜高周瑞红谭秋波郭宁闫瑞峰
陈芳 张胜高 周瑞红 谭秋波 郭宁 闫瑞峰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等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其中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抗血栓作用,能间接抑制血小板活化[2]。替格瑞洛属于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能直接作用于血小板受体,抑制血栓形成,且口服后无需经肝脏激活,起效迅速,药理作用稳定,但过度抑制血小板功能有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本研究选取我院≥80岁UAP病人86例,旨在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高龄UAP病人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43例。小剂量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81~92岁,平均(86.24±3.12)岁;病程2~9年,平均(5.62±1.43)年;合并症:高血压12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5例。大剂量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81~95岁,平均(87.15±3.20)岁;病程1~9年,平均(5.81±1.53)年;合并症:高血压13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4例。2组姓名、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批第006号)。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UAP诊断标准[4];年龄≥80岁;依从性较好,能按时按量正常服药。(2)排除标准: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其他心脏疾病;已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过敏性体质;入组前6个月有心肌梗死史;合并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功能异常;伴有恶性肿瘤或重症感染;近1个月接受过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治疗;合并精神系统疾病、痴呆等无法配合临床研究。
1.3 治疗方法 2组均实施低盐、低脂饮食及常规基础治疗,合并高血糖、高血压病人给予针对性降糖降压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1)大剂量组采用大剂量替格瑞洛联合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ALFASIGMA S.p.A.,国药准字HJ20140281),皮下注射,剂量5000 U,12 h/次,连续治疗7 d;替格瑞洛(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20,规格:90 mg/片)口服,90 mg/次,2次/d,连续治疗6个月。(2)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替格瑞洛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低分子肝素用法用量同大剂量组,替格瑞洛口服,45 mg/次,2次/d,连续治疗6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记录治疗6个月期间2组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1)临床疗效:心绞痛不再发作或基本消失,静息时心电图正常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80%,心电图ST段回升>1.0 mm但未达正常,T波倒置变浅>5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T波倒置加深≥50%为无效[4]。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2)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3)炎症因子指标:包括hs-CRP、IL-6。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得到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s-CRP,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上转发光法测定IL-6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清采集方法同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T-1、NO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5)心脏不良事件:统计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靶血管重建发生情况。(6)出血不良事件:统计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流鼻血、咳血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5.35%,小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0.7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7,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n=43)
2.2 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后2组间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LVEDD低于治疗前,LVEF大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炎症因子指标 治疗前2组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hs-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 治疗前2组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ET-1水平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ET-1低于小剂量组,NO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5 心脏不良事件 大剂量组发生心肌梗死3例、心源性死亡1例、心力衰竭2例、靶血管重建1例,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28%,小剂量组发生心肌梗死1例,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5)。
2.6 出血不良事件 大剂量组发生牙龈出血3例、皮下出血2例、流鼻血2例、咳血1例,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60%,小剂量组发生牙龈出血1例、流鼻血1例,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
3 讨论
UAP是由于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引起的血小板黏附与激活,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引发心绞痛,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5]。临床应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状态为主要治疗原则。
低分子肝素钠属于凝血酶抑制剂,能与抗凝血酶Ⅲ结合,通过改变其结构增加对Xa因子的抑制能力,抗凝效果较好[6];且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增强纤维蛋白溶解能力,长效解除冠状动脉阻塞,改善心肌缺血状态[7]。但单一应用治疗效果无法达到临床预期,可配合其他药物共同治疗。替格瑞洛是新型抗血小板药物,能强效快速抑制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恢复血流灌注,具有心肌保护与修复作用,能促进心功能恢复[8]。谢冰清等[9]学者指出,45 mg的小剂量替格瑞洛对老年UAP病人疗效明确,与90 mg大剂量组相比,安全性更高;而王栋等[10]研究结果表明,60 mg与90 mg的替格瑞洛治疗UAP短期疗效与安全性均相当。基于此,本研究对替格瑞洛不同剂量(45 mg与90 mg)治疗UAP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LVEDD低于治疗前,LVEF大于治疗前(P<0.05),表明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高龄UAP疗效均较好,小剂量也能改善心功能。
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破裂的重要机制,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则会促进并加重UAP病人的病情[11]。其中hs-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L-6能通过促进炎症因子活动,增加氧自由基,导致斑块不稳定,在UAP发生发展过程中二者水平均提高[12];而ET-1能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收缩,NO能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与血管平滑肌收缩[13];UAP病人ET-1水平升高,而NO水平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2组hs-CRP、IL-6、ET-1水平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hs-CRP、IL-6、ET-1低于小剂量组,NO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0.05)。无论何种剂量的替格瑞洛均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但大剂量改善效果更显著。Moulias等[14]研究结果也表明,替格瑞洛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分析其原因为:替格瑞洛能提高血浆内源性腺苷浓度,从而减少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脏微血管功能,同时腺苷的升高能干扰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大剂量替格瑞洛产生的内源性腺苷更多,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更强,呈剂量依赖性,因此大剂量替格瑞洛的抗炎作用优于小剂量。另外,替格瑞洛与血小板P2Y12受体属于可逆性结合,停药后血小板功能可恢复。但大剂量替格瑞洛抗血小板作用较强,可能会引起药物抵抗现象,不利于预后的改善。本研究对随访6个月内的心脏不良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剂量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6.28%)、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18.60%)均高于小剂量组(2.33%、4.65%)(P<0.05),表明大剂量替格瑞洛的安全性确实难以控制。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替格瑞洛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UAP均具有显著疗效并改善心功能,大剂量替格瑞洛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更强,但小剂量替格瑞洛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