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策略
——以部编版为例

2022-11-26田丽宏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文章语文

田丽宏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红军小学 甘肃 白银 730799)

一、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是当今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发展属于内在气质发展的一种,因此教师对此需要规划得更周密。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思维并不全面,对很多事情的想法都是片面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是师生最常相处的地方,在教学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取得极好的实践效果。再加上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合理地渗透审美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为重要。审美教育对于道德培养、智体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学生审美情感与道德认知的融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其次,审美教育可以高效培养和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获得学习的快乐。最终,审美教育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感知美让他们体会到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让小学生的素养得到全方位发展,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关系

(一)审美教育和语文学科密切相关

音乐和美术在小学教育阶段的众多学科中与审美教育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其教育目标都是对学生的艺术感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更好的认知美。而语文学科的情感比较丰富,其丰富的审美教育要素主要体现于文本中的情感美和语言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诸多类型的课文,和美术音乐这些学科所不同的是,语文学科呈现的更多的是隐喻美感。语文中的文本在描述景物、抒发情感等方面都能够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比如说当代的散文、古代诗歌,都以平铺文字的方式将审美价值的思想情感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也是语文学科发展的要求,因此说审美教育和语文学科密切相。

(二)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互补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审美教育的方式对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文字、情感美进行传递,帮助学生对多样化的美学形态进行认知。语文这一学科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和综合性,能够通过多样化的风格和文体对美感进行展示,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结合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之中,才能够通过学习语文中的文章审美意识得以加强。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施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审美教育进行渗透,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调动,同样的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文章中的美感进行追寻。

三、审美教育渗透的现状

(一)中小学教师缺乏审美教育专业知识

在新时期,一支系统的、高素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社会发展共同需要的。然而,目前中小学教育系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对审美观念认识不足,教学和课堂活动中审美观念渗透不足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教授学生相关审美概念的界定,而忽视了学生理解和感受的全过程。究其原因,大多是教师受到教学理念的冲击和升学压力,忽视了审美教育的渗透。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行为能力和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的课程设置和素质至关重要。中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优势,用博学的专业知识培养人,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人,用良好的人格特质唤起人,用高雅的气质影响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体验和欣赏身边的美。

(二)审美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必须进行创新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理解审美教育对教育的意义。教师在不断发展自身学科素养的同时,也不断鼓励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阅读、读文章、创作、口语交际训练等问题,提高学生在语言表达、写作方面的能力。然而,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工作时困难重重。比如,针对旧观念的危害,一些教师不重视审美教育的理论性,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陈旧,缺乏创新。审美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学理解和探究中感受美,同时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采用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上网课等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动学生审美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但也希望小学语文教师探索更多新颖、有创意的教育模式。同时,教师们正在开展审美教育教学时,适当把握具体内容,理解内容的同时,具体引导学生提升其学科素养和审美素养。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时代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材较之以往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的互动问题、活动以及插图充斥于语文教材之中。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让学生们对教材中的形象、图画、语言表达进行体会,进而对于课文中者人物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体验。古诗词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在这些古诗词教学内容中,会以图画和景物的方式对真理进行展现,通过教师的讲解,古诗词中的各种事物形象能够更加立体形象的在学生面前展现,进而让学生们对古诗词中所蕴藏的韵味和思想进行感悟,实际上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美的一种体现。虽然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散文所呈现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篇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点都非常突出,有着浓厚的时代感。作者情感都在文字内部深藏,其中一些文章是赞扬时代人物,而有些文章是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这些作品对于学生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发展来说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五、渗透审美教育的功效和标准

(一)功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起到以下效果。(1)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语文学科包括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大量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的具体内容,不仅可以获得扎实的知识,还能充分体会到书中所描述的自然美和精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会提高。(2)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身心发育不成熟,个人行为和观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此时,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书中提到的自然风光和角色的宝贵精神品质,在熏陶学生品格的同时,也可以引领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3)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开发新课改全方位德育环境,课堂教学既要高度重视知识课堂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又要渗透德育和审美教育,具体在规范学生个人行为的层面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满足社会对现代综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标准

为了更好地达到令人满意的审美教育实践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小学语文学科中包含了大量审美教育知识的具体内容,然而,这种知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行为应有不确定的影响,必须在进行教授之前,做好严谨的科学研究,充分挖掘审美教育知识,同时有安排地制定课堂教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审美教育质量。(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小学生发育不成熟的特点,学生在理解和把握某些知识的具体内容时,运用外在的方法,提高正确的理解和经验。因此,应选择符合学生理解的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育,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将进一步完善。

六、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路径

(一)构建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美

1.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发展学生高尚审美观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们对文章的主旨有深刻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语文学思路,促使学生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对教材中内容所蕴含的情感进行体会,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发展。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讲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掌声》这一课程内容时,文章中的作者阐述道英子在身体方面有缺陷,但是新教师对这一情况不了解,让英子到讲台上讲故事,然后对同学们为英子鼓掌进行讲述,在得到鼓舞下,英子将自己的故事勇敢地讲了出来。然后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对自己胆怯的情景进行联想,试着对鼓掌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文章中英子受到鼓舞的影响进行体会。实际上,这正是一种友谊美的体现,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人性之美、同窗之谊。

2.体会文字美,了解精妙处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愉悦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性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们对课文的文章结构和风格进行个性化的思考。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讲授部编版三年下册的《荷花》这一课程内容中文章中,有对荷叶和荷花的白描文字,在学生们面前呈现出了一幅“绿园盘白荷花”的画面,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就可以组织学生们展开个性化的阅读,通过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们对荷花的了解进行探讨,也可以引导学生们对于在其他文章中了解到的荷花形象进行回顾,谈一谈自己更钟意哪种姿态的荷花,并将理由说出来。教师通过构建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融入到了文字中的场景,教育工作者可以以充分朗读的方式对学生的语感进行激活,让学生们对荷花美进行深入的体会。

3.探索历史人文,寻找差异美

周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存在。假如说教育工作者能够让学生们主动地对人文历史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就能够形成良好的效应,在课堂上就能让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比如说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四年上册的《题西林壁》这一课程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基于诗中所阐述的哲理,构建情境,引导学生们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对庐山的峰峦起伏进行了解。让学生们融入到这样的情景之中,对庐山各种形态之美进行感受。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时,要告知学生们,古人比较在意画面美,另外也比较强调音韵之美,在创作诗歌时,也会相应的谱曲。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吟唱或吟诗,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构建起陶醉式、带有视觉冲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多样化的视角对庐山美进行欣赏,体验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基于文本插图唤醒美

事物美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的审美情绪得以激活,教育工就可以对这些插图进行有效利用,将其美学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比如说部编版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对小兴安岭的四季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们对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进行深入的体会,另外也要对作者在观察景色特点的写作手法进行学习,实际上这也是本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所在。教育工作者在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插图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文章美感进行体会观察,同时提出问题,比如说“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些景物? 哪个季节? 哪些动植物?”,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在描写景物中应当用哪一个词? 为什么?”因为有了插图的运用,也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得以降低,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对问题积极回答,对课文美的内涵进行领悟,教师通过有效的运用插图,使得学生美的想象得以唤醒,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得以增强。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再现自然之美,引导学生进行详细品味。自然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中有日月潭、黄果树瀑布等丰富自然美教育因素。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无法一一带领学生探索的自然风光。单纯的文字内容和简单的照片,并不能对学生的鉴赏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多媒体系统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全方位展示自然之美提供了合理可靠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ppt、短视频、美照等形式再现信息界面,让学生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有一个理性认识,在自学的情况下更加具体深入地感受自然之美。例如,在对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研读的时候,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展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将大峡谷的壮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入教师的情感讲解,让学生从视效、听觉等多个感官方面体验祖国山河的壮阔,达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实践效果。

(三)挖掘主题,增强美的理解

1.培养审美能力,层层深入挖掘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关键要在于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字中的内容。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教材中呈现出的情感内容进行仔细研读,另外也应当引导学生们深入的挖掘文本教材中所体现的质朴纯真,特别是有些文章所蕴含的感情非常丰富,需要层层深入挖掘。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多读就能够自然地感受到文字里蕴藏的情感。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讲授部编版三年上册的《富饶西沙群岛》这一课文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学习,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同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感悟和理解。比如说文章中的第四自然段,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的反复阅读,然后将学生们感觉比较好的内容和句子找找出来,同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和句子的理由。如此,学生们一方面能够对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进行深深的体会,也能够对作者的热爱之情进行感受。在此时,教育工作者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手段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视频中可以向学生们呈现出在阳光下海水的波光粼粼、美丽的贝壳、憨厚的海龟,这样的视频影像资料能够使得学生的感官得以有效刺激,这样就能够使得学生的感性认知得以增强,仿佛让学生们置于西沙群岛之中,相应的也使得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培养。

2.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韵律美进行感知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们个性化的理解文本教材内容,更好地感知其中的韵律美。首先可以组织学生们先通读文本资料,更好地对文字进行理解,发现其中所蕴藏的语言美、感知美,对诗文韵律之美进行体会。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讲授部编版三年上册《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程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基于诗文中描写声音的片段,引导学生们有韵律的进行朗读,并大胆地展开想象,对诗句没敢进行体会。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秋的声音和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出来,同时搭配欢快的音乐旋律和秋天时一些特有的声音,比如说蛐蛐声、落叶声、雨声等等,这些美妙的声音能够使得学生对秋天活力的体验得以强化,相应的也能够让学生们生出热爱自然之情,促使其审美情绪提升。

七、结束语

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审美意识得以增强,对学生内在潜力进行激发,想象能力得以发展。教育工作者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将审美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文章语文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
——浅析如何成为一名党校教育工作者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