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课堂情境,构建有效课堂

2022-11-26陆寒梅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创设小学生情境

陆寒梅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健康路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其最终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领,使学生可以获得正确的学习观。那么,应采用怎样的途径才能够科学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这也是当前广大一线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所在。以下,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谈一谈如何将丰富的情境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创设出新颖的教学情境,进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一、联系生活实际,巧设教学情境

活泼运行的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情境建设方面需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案例,这样能够使得创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所熟知,学生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在生活情境的构建下,学生的生活应用能力也能够得到强化,对学生的综合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帮助。比如: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对春天并不陌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子。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回忆生活中与春天相关的事物,春天树木会发芽,百花会盛开,冰雪会融化,小燕子也会飞回来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该篇文章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领略春天的美,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

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学生热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发现特别事物的双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他们的情绪被带动起来了以后课堂的氛围也会变得活跃。在当前新课改的引领之下,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特别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突出情境教学。据此,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基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课堂,带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身处快乐的课堂环境当中。

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影子》、《大还是小》这两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体会,并且引领他们在课堂上自由发言。首先,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引出课程内容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之后,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可以自由绘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蓝图。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都要进行或多或少的赞扬。随后,教师引入课程内容再次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展示所准备的课程例子:在强烈的灯光下影子都会一直跟随我们,我们就像是影子的主人;大和小的比较是一个相对的,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大的,我们是小的,但是爷爷奶奶又比爸爸妈妈大,所以大和小的比较实在一个相对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比较。最后告诉学生,每一堂课都是源于生活,课堂上的内容都是在生活中找到的,所以把学习带入生活,同时将生活融入学习当中。

在以上的课堂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教材内容,将课程变成生活,把生活融入课程,散发孩子的天性,结合着生活情境,在带动学生情绪的同时让课程丰富起来。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积极地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热爱语文课程,热爱学习。

二、创设生动情境,感受语文魅力

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就是让学生从小接受传统知识的教育,语文课的第一宗旨就是:育人,语文的教学让学生身心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可能就单单是一个教学,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环境下使得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引导者,所进行的教学一定要满足课堂主体——学生。而创设生动的情境则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情境,能实现演示性的导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首先假定一个春节的氛围,让学生分成不同身份从课本上自己寻找关于节日的一些特色的活动,再根据这些活动置办相关的环境并邀请其他小伙伴一起来开庆祝节日,自己可以制作有特色的一些小食物分享给其他朋友。在春节结束之后让不同身份代表的人上台向大家分享感受。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情况,让他们知道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一年当中都有自己最欢乐的节日,我们在过好自己节日的同时也需要尊重别人国家的习俗。

在这样一种情景当中,师生一同感受到了春节的快乐,也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可见,生动的情境不仅将语文课程内容解决了,还让学生在假定的节日环境当中感受了不同生活习惯家庭的节日方式。在感受到节日魅力之后,感受作者所想表现的思想魅力,进而感受语文的魅力。

三、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小学语文不仅是学生启蒙语言的重要学科,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在怎样能让学生全身心去学习,怎样让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上,兴趣就成了重中之重。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时间的局限性,教师不可能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是否投入学习中,那么这时候学生自主学习就成为学好语文的关键。接下来我们就从学习语文的关键环节——阅读训练入手,看看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自主进行学习。

1.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特别是小学生好奇心很重,照本宣科的阅读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情节让学生犹如置身其中,用疑问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个例子,老师在教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中,读到“如果没有他每日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就不会继续看他的书,也就不会有那刻骨铭心的两个耳光。”时,老师可以用起伏的音调和夸张的神情动作声情并茂地讲解,聚焦学生的注意力,用制造悬念的方式,问学生“为什么会有两个耳光?”“是因为看了他的书吗? 如果是假如没有继续看他的书会怎么样”等等问题,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让学生学会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2.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个爱玩的年纪,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东西,如果能把教学和游戏结合在一起,绝对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运用游戏的特征和教学融合,不但保留了游戏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知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成绩的提高,而“扼杀”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学生成为一个只知道学习的机器,这种做法丧失了教育的基本意义,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随着当前教育的改革,语文教学也越来越“人性化”。例如,教小学生某篇诗文的时候,可以和学生玩“大家来找茬”这个游戏,先收集像太阳、月亮、霜雪等意境相关的图片,将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诗文内容去找相对应的图片,这时候学生就会逐字逐句的努力阅读诗文,也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了解。

(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应该是主动、积极、自觉的,只有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高涨,才能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施展才华的平台,可以布置各种形式的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学习中,闭门造车是最不可取的,只有集思广益、互相帮助才能促成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少名校、强校都进行了班级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些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小学语文老师把学生分成四至六人不等的学习小组,明确各个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以及合作学习的步骤,组织他们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之下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发言、提出各自意见、汇总成一个最后的答案,促使了课堂学习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与组之间进行相互竞争、交流,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会团体合作,提高了参与活动的质量。

(三)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的一个良好品质,也是新课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坚决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在激发学生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避免教师说教、学生记忆这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采取设置教学情境方式,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自主体验,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看法,有计划地进行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思考文题、解决文题的能力就能够得到训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就能够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老师还要坚决摒弃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将语文知识的外在形式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经验。

(四)丰富教学模式,促进师生间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是教师,所以在课堂内容的安排中要结合学生的要求或反馈,不能一味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要多和学生交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才能让学生慢慢接受你这个老师,熟悉你的教学理念,老师也能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看法,找出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举个例子,在《画家乡》这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家乡,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讲一些具有特色的家乡,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提高。

(五)借助多媒体,构建教学情境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对小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多媒体具有诸多的优势,能够将声音和图像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借助于多媒体也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课堂氛围得到有效优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高效率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如果教师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课堂氛围也比较沉闷,但是,通过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展示给学生,通过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以及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进而全身心投入教学情境,经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的语言知识。

(六)运用趣味故事,建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编故事、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如:教学“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时,可以编这样的故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小ü 妹妹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小ü出去玩,怎么办呢? 小ü急得哇哇大哭起来。刚好“j、q、x”三兄弟从她家门口路过,听到她的哭声,赶紧进屋安慰她,说要带她去“美一城”看电影,吃爆米花,小ü妹妹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擦掉眼泪,和“j、q、x”三兄弟一起出去看电影,吃爆米花了。所以只要“j、q、x”和“ü”相拼,“ü”上的两滴眼泪就没了。然后让学生齐读规则:“小ü 见到j、q、x,擦干眼泪笑嘻嘻。”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得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把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享受学习的快乐,这样学习的孩子对知识掌握得快、理解得深、记忆得牢。

四、巧用情境创设,深度体验文本

(一)明确情境创设目的

明确的情境创设目的是教师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首要步骤,但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一味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将情境作为装饰课堂的方式,作为吸引学生眼球的工具,没有充分发挥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作用。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与特定学习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随后,为促使小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强烈欲望,教师在深入、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创设与教材意蕴相一致的情境,以便小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具有明确指向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时,教师可以选择与小学生实际生活场景切实相关的信息,以引入话题的情境创设为目标,规划设计生活情境,即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入话题。教师先询问学生:“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引入课文。

(二)设置精巧的情境创设内容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大多数教师选择了与文本衔接的情境作为创设点和方式,但是由于教师缺乏精心设计,导致教学情境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应该依据精巧的设计原则,洞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新的角度入手,进行巧妙设计,触动小学生内心深处的敏感神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课文利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与燕子相关的感人故事,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因此,为了体现“以情为基点、以悟为手段、以读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可以自编自导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小短剧;其次,在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具体语言为载体,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情境小短剧对话模仿或改编,并以表演小竞赛的形式在课堂中进行分组。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加深小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他们全面、正确地感知课堂内容提供依据。

(三)充分考虑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感性体验是小学生情感感知及表达、语言习得、技能掌握、知识学习及分析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情境。以朗读体验情境为例,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以表演为主的朗读体验环境。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营造特定情境感悟型或者情绪性朗读体验环境。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与故事相关的背景及音乐,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体验环境。对于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更加注重思维论辩性,教师可以为他们设置更加具有深度的朗读体验环境。

五、情境式学习,加深学习记忆

借助有效的情境不仅娱乐了学习生活,还让学生对这一课程内容记忆更为深刻,寓想象教育于情境当中,而身处情境如同于实践,实践属于教育的基础,邓小平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把思想教育、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实践和教育相一致。在进行情境式教学时,教师要选好教学内容和活动场地,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工具。而教师在进行现场示范时,要尽量运用现代设备进行教学。

例如,六年级下册课文《回忆往事》的授课当中,首先,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过去发生的记忆很深刻的事。这样通过大家交流可以在回忆往事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不需要从课本上的课程来开启课堂,而是结合生活实际进入课程。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站在台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经过本次活动有什么收获,有没有对别人的往事记忆深刻,是因为什么方面让你觉得很深刻,从这次活动中有什么反思考虑。最后,教师总结,告诉学生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并在结尾处升华引出课本的最终意义,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使他们可以将个人认知提升到理性层面。

通过情境式学习,不仅加深了学习的记忆,学生掌握了考试需要的知识内容,而且引导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深课程教育的印象,让学生记住的不仅仅是这次活动还有课程内容想要表达的思想。让学生深切感受不同生活环境当中的一同,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执行者,所以,教师的情绪变化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整体情境的教学模式,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快融入课堂。小学的学生正是处于善于接纳知识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带动学生情绪,融入生活天性、创设生动情境,感受语文魅力、情境式学习,加深学习记忆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猜你喜欢

创设小学生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是小学生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